中外文化交流

中外文化交流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杂志简介:《中外文化交流》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004/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报道、政策观象、现场纪实、域外观察、每月一品、产业动向、公益天下、文化遗产、行万里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国际刊号:1004-5007
国内刊号:11-3004/G2
全年订价:¥ 316.00
创刊时间:1992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3907
总被引量:523
H指数:7
期刊他引率:1
  • 春之旋律 温暖人心

    作者:刘志远 刊期:2006年第06期

    随着小号演奏家杜夫龙先生、萨克斯管演奏家鲍特如瓦先生和钢琴家雅克宾女士共同演绎的法国作曲家让·里维埃为小号、萨克斯和钢琴谱写的世界惟一的一首同类型协奏曲终了,巴黎中国文化中心2006年“春之旋律”系列音乐会落下了帷幕。

  • 北大教授在巴黎讲座中国诗画

    作者:志远 刊期:2006年第06期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2006年“发现中国”系列讲座邀请北京大学教授董强举办了两场讲座,受到法国听众的热烈欢迎。

  • 吉林文庙展出东北“三大怪”

    作者:宋耕; 英南(摄影) 刊期:2006年第06期

    半爿草房,一铺土炕,疙瘩柜、悠悠车,一应俱全,窗棂透进缕缕春光……这些将人们的视线引回了从前那东北村落的民居氛围之中——这就是吉林市文庙博物馆于“五一”之前举办的《东北“三大怪”民俗展》的一角。

  • 过好文化遗产日

    作者:冯骥才 刊期:2006年第06期

    今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也是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由此,我们这个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华夏民族,要一年一度地纪念祖先留下的文明遗产了。

  • 保护民族的根基——回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代表作”的申报

    作者:邹启山 刊期:2006年第06期

    中国素有“十年磨一剑”的古训,而以此比喻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下称代表作)的情况,是十分准确的。十年磨剑,要有恒心和耐力。我把申报“代表作”比作十年磨剑,主要是此意思。另一层意思是。十年磨出的是一把为国争光的宝剑。我们申报“代表作”的工作如同磨剑,付出很多辛苦,但终于为祖国争得荣誉...

  • 飞越紫禁城——从《故宫》看数字技术背景下的纪实审美

    作者:苏凡博 刊期:2006年第06期

    电视艺术的发展,从来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纪录片作为以纪实为审美特征的艺术形态,在当前数字技术背景下衍生出新的制作手法。影视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人类社会发展至“数字”时代,编导们正在经历一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的技术革命,影视艺术作为与技术密切相关的艺术类型,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 真情方能动舞

    作者:马虹 刊期:2006年第06期

    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人体的动作。在欧美,舞蹈一词源于高地日耳曼语的DANS,意即“伸展拔体”。在亚洲。日本、朝鲜都称舞蹈为“舞踊”。“踊”即跳的意思。中国古代称上肢体的动为“舞”,下肢体的动为“蹈”,合称“舞蹈”。美国现代派舞蹈的创始人依莎多拉·邓肯认为,“凡借助身体动作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活动,都是舞蹈艺术”。因...

  • 演给谁·演什么·谁来演——试论商业性演出的制作思路

    作者:刘国超 刊期:2006年第06期

    从一个演出商的角度来看,节目的创作被认为首要解决“演给谁”、“演什么”、“谁来演”等3个问题。而目前我国商业性演出的创作,尤其国有演出院团的创作。大部分依靠“演什么·谁来演·演给谁”的思路进行。首先。根据拨付经费的多少。决定排练什么节目,然后寻找大腕、名角;同样,根据经费的多少,考虑场面的华丽、艺术呈现的力度,直到节目...

  • 评书:伟大的艺术

    作者:蓑笠翁 刊期:2006年第06期

    与西方文学艺术史相比,中国虽没有荷马类的史诗,却有自己具有史诗风范的评书,其中的诗词歌赋的文学性堪称经典,而它所承载数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历史沿革与变迁,又比史诗承载的更加广博、丰富、具体、翔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不正是中国评书尤其是袍带书的格调吗?

  • 王蒙:中国文坛常青树

    作者:沼荷 刊期:2006年第06期

    早就想写点儿关于作家王蒙的文字。可每每桌前提笔凝思时,此公就成朦胧状:时远时近,时大时小,时而云里,时而雾里,若隐若现,若即若离。我也曾写过些中外文化名人的文章,却从未像写他这么吃力和伤神。他忽而从云中探出头来,诡谲一笑;忽而就在身旁,同你促膝交谈。可拿起笔来,他一溜烟地隐去。实在让我琢磨不定。

  • 南非:十二年间两度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车兆和 刊期:2006年第06期

    1991年,南非女作家纳丁·戈迪默捧走世界文学最高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当时这在文学界引起不小反响。12年后,南非又一位作家J.M.库切也获得这一为所有作家艳羡的文学桂冠。南非人无不为之自豪与骄傲,其总统姆贝基说:“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都因其获奖而感到荣耀。”各种媒体的赞誉更是铺天盖地。然而。侨居海外的库切对此却十分冷静...

  • 静静的嘛呢石

    作者:李彦 刊期:2006年第06期

    竞争200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处女作奖的导演们强手如林,而有幸进入提名的只有3位,他们是大名鼎鼎的顾长卫、小有名气的刘浩,还有一位谁都不知道其来历的万玛才旦。当开奖嘉宾斯琴高娃打开信封脱口而出“哟,得奖的是我们少数民族”时,下面的宣读已毫无悬念。万玛才旦,一个藏族青年,像一匹黑马冲入人们的视野。

  • 一个规训与惩罚的故事——关于电影《看上去很美》二三感受

    刊期:2006年第06期

    1989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张元没有去任何一个电影制片厂,而是自筹资金23万元,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独立制作的电影《妈妈》。从1989年至今,张元一共拍摄电影,纪录片共16部。这些作品的题材多具“另类”色彩,如展示特定时代的摇滚乐手,怀孕女青年和落魄画家的挣扎存活(《北京杂种》),渲染男同性恋的幽闭内心和扭典情愫(《东宫西宫》)...

  • 孤独游侠蔡明亮

    作者:邵成武 刊期:2006年第06期

    他的电影就是“现代城市与它可以包容的人在起发生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影片中,冷静、孤僻的镜头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年轻人身上,为我们展现了城市人、边缘人的空虚和压抑,身处台北的畸零人的挣扎和苦痛。他们没有信仰,没有理想,对社会流露冷漠和麻木的情绪,他们是异化的台湾社会的缩影。

  • 季羡林:95岁的春天

    作者:彭俐 刊期:2006年第06期

    我真希望,21世纪走到某个阶段时,人类文化会在融合的基础上突出东方文化的作用,明辨而又笃行之。我真希望,大吉大利能降临我国;我真希望,国泰民安……我真希望,中国能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巍然立于全世界民族之林。——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