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外继续教育

中外继续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02 13:53:17

中外继续教育

中外继续教育第1篇

关键词:国外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启示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以及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目标的提出,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多发达国家在开展继续教育的进程中,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诸多有益经验。梳理这些成功经验和模式,对于完善和创新中国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一、国外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建立健全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普遍重视。继续教育萌芽于20世纪初的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率先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法国和日本等国也在不断追赶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人才培养、着力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继续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

(一)以法律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多元化为格局:美国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将继续教育视为“在正规教育以后进行的一种范围很广泛的教育,旨在使人们不断获得与自己职业有关的,或为了转换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美国继续教育的办学主体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机构,美国的成人教育相当大一部分是由普通高等教育机构承担,这是实施美国成人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机构,几乎所有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内都设立了继续教育部、继续教育中心等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即使是美国研究型的大学也兴办继续教育,并将其提高到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二类是工厂、银行等大企业及机关部门组织的对本单位人员的继续教育;第三类是美国的行业协会组织面向本行业的继续教育,如美国的律师协会、工程师教育协会、医师继续教育协会等等,都为本会会员举办继续教育活动;第四类为社区学院,美国社区学院的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以其灵活多样的办学和教学形式,培养了大批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和普通劳动者,作为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的综合体,已成为美国实施高等继续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

继续教育在美国得到政府的极大重视,美国于1966年正式通过了《成人教育法》,后经1970年和1978年等数次修订而日益完善为发端,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美国教育法规的重要指导原则和组成部分。首先,通过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如1994年通过《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1997年提出的教育“四大目标”与“十大原则”以及一系列关于加强就业培养的法案,从不同领域和侧面对公民继续教育的权利、义务和保障作出了规范,从而将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体系赋予了国家力量的保证。其次,学校办学以市场为导向,教学质量通过市场需求来检验。学校根据市场的需要自主设置办学专业、根据企业的需求修订教学计划和大纲,自行确定招生入学的测试方式和收费标准,比较突出的有林肯技术学院、施乐大学等,从培养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和素质的角度出发,加大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力量以确保高等继续教育的质量。再次,美国继续教育教学呈现出多元化和鲜明的地域特色等特征。联邦层面的管理者主要负责审核、监督和支持各州开展的成人教育计划,各州与地方机构在服从法案条款与联邦原则的前提下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成人教育计划。因此,各州的成人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尽相同的,其目标、课程与教学内容,学制、教育管理模式各自符合本地特色,以便满足本地民众对成人继续教育的多样需求。

(二)严格的办学审查管理制度下多元化继续教育办学体系的构建:法国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法国是终身教育思想的故乡,继续教育在本国乃至世界教育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被法国写入基本国策并固定下来,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国情的办学理念和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法国是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拥有庞大的中央、学区、省三级教育行政机关,这是运用行政手段对教育进行宏观控制和管理的有力保证。在教育中央集权制的背景下,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十分完善,突出的特征是拥有非常严格的办学审查管理制度。从办学资格到培养目标的标准,以及经费管理都要经过成人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查,实行“国家统一标准,学校具体操作,社会给予承认”的管理制度。因此,不论是正规院校,还是社会力量办学,都极其重视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

在严格的继续教育办学审查管理制度的约束下,法国继续教育逐渐形成了健全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类型多样的培训机构为不同层次的成人提供了选择机会。法国的继续教育办学机构大致分为六种类型:(1)国立工艺博物馆。它是法国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成人教育机构,又称巴黎国立高等工艺学校,是根据国民工会委员亨利格雷古瓦的建议兴办的。该馆隶属教育部,有权授予高等教育国家文凭,学生主要面向在职科技人员。该馆还从事科学研究,并有专门的“技术陈列馆”,是供人们参观科学技术成果的场所。(2)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机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各高等学校大多设立了专门的继续和终身教育机构,根据各类培训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并按规定发放各种文凭和学位。大学远距离教育中心也是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的重要机构,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3)企业的培训中心。法国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培训中心,为了保证企业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及时培训在职人员,以顺应知识技能不断更新的趋势。(4)全国远距离继续教育中心。该中心创办于1939年,最初为全国电视教学中心,后改为全国函授中心,隶属国民教育部。1993年,该中心总部设在法国中西部古城普瓦提埃,下设7个教学中心,主要任务是开展远距离教育。(5)各类专业协会。这种协会隶属劳动就业和职业培训部,每个中心有它自己的重点培训专业,主要对象是技术人员和工人,既是成人教育管理机构,又负责培训的具体事宜。(6)工商业协会培训中心。它是法国各地工商界雇主们按地区组织起来的培训组织,主要对象是当地技术人员和工人等,它们还和大学合办培训点,为公司培养尖端技术方面的人才。

(三)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带动、个性化教育培育与国际化交流合作推动:日本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日本十分重视继续教育在提高国力和科技进步方面的作用。1965年12月,日本派御茶水女子大学校长波多野完治教授作为委员出席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成人教育推进国际委员会议,并将会议上提出的“终身教育”理念介绍到了日本,引起了日本专家学者、社会大众、经济产业界以及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响应。政府不但在国家立法上为继续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提供支持,而且在继续教育经费上给予强有力的保障。重视继续教育的理念融入到了学校、企业和社会各行各业及全民教育之中,日本的继续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体系。

日本继续教育将人才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理念,将各个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升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做法是将各类人才的培养列入专项进行研究、建立专门的人才培训机构、培养专业培训的教师、提供专项的教育经费保障等。例如,在公司企业职业培训中,将管理人员作为培训的重要类别,包括对管理人才苗子的选拔性培训、各级管理人员任职前的培训、任职后的履职培训等,其中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把现代企业经营、科学制定年度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和提高企业利润等课程作为培训主体内容。在教育培训中重视人才的培养,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教育功能和节约教育资源。

在实行专项人才培养计划的同时,突出个性化的教育培训管理模式。1984年日本制定的教育改革中提出重视个性化教育原则,强调应当摆脱传统教育的封闭思想,根据每个人的自发意愿和需要,自我负责、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方法和手段,并且通过人的一生来进行。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一是尊重个性的思想,提倡个人为提高自己做出努力,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二是扩大个人教育培训选择的机会,社会建立特色学校,增加学生择校和选修课程的机会,有多种入学、学籍管理和考试考核方式,允许个人选择留级、跳级、转学等;三是注重培养自我教育、个性发展、个人专长的能力;四是根据学生和学员的年龄、性别、职业、专业等特点,设计个性化教育培训的形式与方法。

除此之外,日本积极主动探索国际化的交流和合作,注重培养国际化和现代化人才。不仅加强了与欧美大学间的合作与交流,并且重视发展中、日、韩三国大学的实质流和共享。日本于2010年4月在东京召开的中、日、韩大学合作交流促进会上提出了“亚洲校园”的构想,并于同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上签署了中、日、韩三国大学问互换学分互认成绩的协议。

二、国外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总结

随着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成为了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重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成为了继续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梳理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并形成有益借鉴,对于加大我国继续教育的内涵建设以及提升继续教育对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服务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前提

根据教育学的观点,作为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价值追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理念最基本的核心内容。当今各国都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理念的选择与创新,尽管具体目标有所不同,但均强调以人为本、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开放与交流和可持续发展。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主要强调: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

(二)规范的立法制度是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保障

为了保证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许多国家通过立法来确立继续教育的地位、目标和途径。多种继续教育的政策与法案规范了公民终身教育的权利、义务和保障,规定了中央和各级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在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方面的权利与责任,以此使得继续教育法制化、制度化。这些法律法规逐渐成为了本国教育法规的重要指导原则和组成部分。

(三)充足的经费投入是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动力

发展继续教育的关键在于保障对继续教育的投入。为了促进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各国不仅强调立法支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还在经费方面积极提供支撑。各国政府不仅持续增加国家财政拨款外,还积极倡导和鼓励企业部门、民间团体与个人投资教育,多渠道筹集经费,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继续教育投资格局,保证了继续教育资金的来源,有力地保障了继续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实用型的课程体系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是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

根据成人学习的特殊性,继续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一般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就业,重视社会适应性,讲求实效。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先后通过了地方立法,强制性地要求地方企业和地方学校提供实习场地,实现资源共享,并且将这类事务认定为企业和单位的地方义务。同时,成人教育内容因成人个体需要呈现个别化特征,因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适合于成人学习的个性化特点。

(五)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是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人才的国际化需求,人才国际化需求推动了教育国际化进程,各国都把教育国际化摆到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随之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可以看出,诸多发达国家通过校际国际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合作方式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互通有无,实现了教育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条件共享。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是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新平台,唯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互相促进和扩大视野,才能促进继续教育人才的成长。

三、国外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继续教育改革的启示

培养继续教育人才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国继续教育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广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创新应分别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树立、法律法规的建立、教学方法改革的推进以及国际化水平的提升等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树立明确的继续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体现。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育理念,继续教育是基于学历教育基础上的教育活动,既不脱离文化程度这一根基,又十分重视教育培训的方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个性化培养。首先,应转变教育理念,深化对继续教育的认识。认识到实施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是引导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型教育。其次,应树立明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在教育思路、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教育环境、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体现终身学习、人人学习和多样化人才的观念。再次,应积极鼓励举办继续教育的高等院校广开思路,与社会各种职业培训机构、学校、团体、行业、系统和社区等进行合作。采取多形式、多方式,形成新的办学体系,向社会开放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化进程,实现我国继续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拥有坚强的法律制度作为依托和后盾,是各国继续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法宝。应充分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快我国继续教育法制化进程。只有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引导、协调、激励、监督、制约和保障作用,我国的继续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具体应该做到以法律的形式规范继续教育的发展,对管理部门、办学机构、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受教育者在继续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义务、时间、内容、经费及保障措施等作出明确的规定。我国继续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重点应集中在保护继续教育的权利、规定继续教育的义务、督促继续教育制度的建立、监督继续教育经费的落实等。此外,还应加强继续教育的法制监督管理,通过成立继续教育法规检查组织,定期检查法规执行情况,切实保障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以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创新

教学改革是完善和创新继续教育人才模式的关键,要将继续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全面系统地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是要优化课程体系,突出能力培养,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学员的认知规律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独具特色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二是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鼓励教师围绕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专业相同课程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以人为本”的“知识取向”向“能力取向”转变。三是因材施教,突出成人个性化特征,在努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着重突出学生个性的培养,为每一个成人学生制定发展目标,为其个性培养提供条件。具体应做到在教学安排上,尽可能满足各类学生的求学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可适当减少必修课程,按模块化设置选修课,以满足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的要求,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和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中外继续教育第2篇

一、国外研究现状

继续教育的发展在国外起步较早,文献资料显示,继续教育始于工业革命以后的19世纪中后期。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较为迅猛,大量的新技术不断投入到生产中去,继续教育活动也随之逐渐展开,而对于继续教育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上半叶。

(一)学者们的初步研究成果

西方发达国家对继续教育的最初研究并没有对继续教育的课程问题引起重视。随着继续教育的不断法制化,研究者们对它的研究不断深入,不少学者在研究中逐渐发现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在研究中也多有涉及,如Peter Jarvis的《成人和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Lawrence P.Grayson的《工程教育课程设计》,V. JanardhanaRao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Hans的《高等教育中的成人――英国和美国的政策与实践》,Houle的《继续教育学习者》,H.Gessner的《高等继续教育手册》等,都在研究成果中探讨了继续教育课程的问题,说明课程问题已经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并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

(二)国际组织的相关研究成果

20世纪70年代初在西方提出了一种实施终身教育的新策略――“回归教育”(Recurrent Education)。为此,OECD组织专家学者对它进行了研究,并于1973年出版了它的研究报告《回归教育――为终身教育的战略》一书,引起各国注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也对“继续教育”的问题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并组织人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学会生存》、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等多部著作,他们明确提出“知识正在不断地变革,革新正在不断地日新月异”,“专业人员,他们过去所受的专业训练已不符合当前技术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让技术人员“总是终生不断地学习和训练”,对他们进行“技术训练”,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专门性研究成果

随着对继续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有些学者不仅对课程问题产生了兴趣,而且对如何开发课程的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如美国“成人教育之父”霍尔(Houle),他不仅是一位理论研究者,也是一位实践家,他主要从事的是成人教育方面的工作。美国对成人实施的非学历教育,一方面是对低层次的补充、提高,另一方面是进行高层次的知识、技术、观念的更新,由于成人教育对象较为复杂、年龄跨度大、层次跨度大,导致对成人教育研究也较为复杂,霍尔在研究中,没有具体区分年龄、层次,而是较为笼统地进行普遍性研究。他在1972年出版《教育设计》(The Design of Education)一书,1996年出版了第2版,书中提出了一个通用性的课程开发模式,该课程开发模式适用于各种年龄、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活动,也包括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1980年霍尔又出版了《职业中的继续学习》(Conhnuing Learning in the Profeshons)一书,他通过对17个专业领域继续教育实践的考察,对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课程问题进行了研究。美国另一位学者纳德勒(Nadler)也在研究中提出了一个“重要事件模式”(the Critical EvennModel)课程开发模式,研究认为继续教育的课程开发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布恩在2002年第2版的《成人教育课程开发》中也提出了一个“概念”成人教育课程开发模式。

此外诺尔斯(Knowls)、布兰克(Blank)、塔夫(Tough)等人也先后在这方面进行过一些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继续教育活动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学苏联高潮中逐步开展起来的,当时很少有人对此进行研究。1979年我国政府第一次派代表参加了在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并以此为新的起点卷入世界继续工程教育的发展大潮中,也掀开了我国继续教育研究的序幕,其中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

自我国参加第一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以后,为促进继续教育活动的发展,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法规,如1980年8月,中国科协第二届常委会第2次会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了《关于积极开展在职科技人员专业培训工作的意见》,其中对开展在职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的方针、学习内容等方面作了相关规定;1981年制定的《科技干部30条》出台以后,先后有湖北、广东、机械委等数十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中央部委等制定了本地区、本行业的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行政法规。以上政策法规都或多或少对继续教育的课程有所涉及,规定了继续教育的内容要与实际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1995年11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了《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20世纪90年代初期,作为全国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主要部门的人事部提出了编制继续教育科目指南的想法,旨在从宏观上引导、协调、规范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甚至不同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1991年人事部培训与人事司还委托黑龙江省人事厅和哈尔滨科技大学研究编制“机械制造专业继续教育科目指南”,1992年8月该司又委托上海市人事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等进行“机电一体化继续教育科目指南”的课题研究,并于 1994年7月通过专家鉴定。这些科研成果把科目指南大致分为四个部分:(1)所在学科的前沿描述;(2)国内目前状况;(3)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状况分析;(4)开列继续教育科目菜单等。

(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

由于我国对继续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对国外学者来说已经落后,所以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也翻译了一些国外论著,如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了前苏联学者A・弗拉季斯拉夫列夫的《继续教育――问题与展望》,中国劳动出版社1992年出版了前苏联学者B・奥努什金的《连续教育的理论基础》;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了美国学者伊里亚斯和梅里安的《成人教育的哲学基础》;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翻译并内部印刷了美国学者基德的《成人怎样学习》等多部著作,这些著述都较为系统论述了继续教育和成人学习的理论,其中也有关于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方面的研究成果。张志鸿等在《现代培训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继续教育的“集群模块式”课程开发模式。

(三)出版相关学术论著和发表学术论文

我国学者对继续教育进行了一些系统研究,在其著作中大都涉及到对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问题,如:胡枢的《继续教育论》,曾绍员的《继续教育管理通论》,叶忠海的《大学后继续教育论》,顾国治的《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修玉德的《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段有伦的《继续教育论》,华漱芳的《继续教育概论》,钟定华、张世高的《继续教育导论》,曹文光的《继续教育理论与实务》,占布拉、何燕的《继续教育研究文论》等。我国台湾学者邓运林博士在继续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为研究如何捉供能符合成人学习心理、学习需求的成人教育课程作了大量的努力,并于1991年出版了《成人教育课程发展模式初探》一书,大陆学者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研究所黄健博士也在研究基础上于2002年出版了《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一书,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出版的对成人(继续)教育课程开发进行系统研究的两本著作。

杂志方面有《继续教育》等专门研究和探讨继续教育问题的杂志,还有诸如《中国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等一批成人教育杂志,《中国高教研究》等一些高等教育学科的杂志也开辟了一些栏目对“继续教育”进行研究。从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通过对中国期刊网的搜索,在“教育和社会科学”栏目中输入“继续教育”一词查找到2000多篇,输入“继续教育课程”搜索到60多篇,输入“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搜索到 3篇。

三、研究成果分析

从前述研究成果综述来看,目前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

从国外来看主要体现在: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继续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国外学者开始关注课程的问题,并对此进行研究。对继续教育进行了学科性研究,并将继续教育课程纳入整个继续教育系统中,作为其中一个子系统,然后从宏观的角度对继续教育的课程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见解:诸如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要具有实用性,从而对技术人员开展一些提高和更新的教学活动。2、重视课程在继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研究。从美国的霍尔1996年出版《教育设计》(che Design of Education)提出对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成果以后,包括纳德勒(Nadler)、布恩(Boone)等,还有一些社会机构或组织,如美国护理协会(the 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简称ANA)都对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提出一些相应的课程开发模式,对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中外继续教育第3篇

关键词:会计;继续教育;比较;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4

引言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其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向纵深发展,会计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会计继续教育具有补充职业教育、延长学校教育、最大限度提高会计人员多方面知识及技能等作用。因此,对会计人员开展卓有成效的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会计继续教育问题概述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又称会计人员后继教育或在职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再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1]

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及我国入世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会计及相关经济行业新理论、新方法、新技能的不断发展、变化,尤其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人员的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客观上需要会计人员不断学习、掌握,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可见,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另一方面,目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其最终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会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对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全面检阅,以提高会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改革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日益跨越国界的今天,财务管理与核算作为管理的一部分,越来越成为国家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会计人员作为经济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具体执行者,其整体发展水平是国家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国家财政部下发了《会计人员再教育暂行规定》等多个文件,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来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2.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企业管理水平不断发展的需要。入世后,中国经济更快、更广泛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之中,中国的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而且要面对异常激烈的全球竞争,作为会计人员必须学习更多的会计及其相关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工作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形势需要,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财会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的社会是经济高速发展,人际关系高度社会化的社会。财会人员完全依靠单一知识,一成不变的书本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财会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经济方针政策,对企业的宏观管理有多方面了解,具有解决重大问题和进行重要经济决策的能力。所以,只有高素质的财会人员,才能不被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这一切表明,加强财会人员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国内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对比

(一)国内现状

1.企事业单位对会计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统计资料表明技术人员90%的知识是通过继续教育获得的。会计工作属于专业技术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人员需要更新和学习的知识源源不断,其主要途径就是继续教育。譬如,根据财政部门的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持证人员,每年接受培训(面授)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24小时。但现阶段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单位不愿安排会计人员参加培训,一些地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只有50%左右。还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没有参加继续教育,有的即使参加了培训班,也不认真上课,敷衍了事,只是为了应付课时数。[2]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认为参加培训只是向培训部门支付一笔费用而已,并没有深刻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2.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会计人员培训目前仍停留在解决会计一般业务的处理和会计对外报告的需要方面,不能充分理解运用会计这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为企业单位发展和对外交往提供决策服务,从而使其提供的信息价值大打折扣。会计继续教育的形式主要将会计人员集中起来,由教师进行面授,不能结合企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和有实效的培训工作,没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缺乏个性化、有针对性地培训。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未充分考虑会计人员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往往安排相同或类似的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这对会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及最终的学习效果也有一定影响。[3]

4.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继续教育质量有待改进。目前,会计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大多是地方或培训中心内部的教师或者请一些学校教师,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实践经验较少,没有形成固定的、高水准的专业化培训力量。

5.缺乏严格的考试、考核、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1)有的培训点学员相对集中,采取大班上课,每班多达150人,音响设备差甚至没有,课堂纪律混乱,教学效果差。(2)结业考试不规范、不正规,考试成绩水分太大。有的培训点安排两天的课只上一天,考试时开卷,或由学员自行带走完成,还有的只要交了钱,甚至不参加考试就可以拿到合格证书。(3)人事部门验证马虎,钱来印盖,没有必要的监督,真假掺杂,人人合格。(4)考试要求不严。培训结束后,大多采用开卷考试,老师从书本上出几道题,学生抄一抄,走走过场;有的甚至不组织考试,发一个合格证草草了事。[4]

(二)国外情况

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已建立了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宽门类、多样化的完善体系,各类继续教育机构已经成为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完善,而且继续教育投入大量资金。许多国家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管理。各国还在政策上和经费上对继续教育研究予以有力的支持。国际知名大学,大都开设有继续教育专业课程,传授成人心理学、教学方法等继续教育知识,以培养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专业工作者。继续教育学科的建立,大大推动了继续教育研究的开展,大学是继续教育科研的主阵地,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开展科研活动的传统。

发达国家会计继续教育的特点:

1.有立法保证。现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清楚地认识到只借助于财政手段和实行间接控制来实现对继续教育的管理是不够的,还必须采用立法手段予以保证。因此,继法国之后,大多数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本国的继续教育法与相关的规定,并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

2.有企业支持。因为有法律的强制规范作用,加之众多的企业愈来愈清楚地看到了对会计继续教育的投资的价值,所以,企业举办会计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大都比较高,尤其是一些世界著名的公司,其长效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财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之后能够在工作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

3.发展快,经费足。发达国家通常都有得利而完善的会计继续教育管理机构。会计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和会计继续教育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有的会计继续教育网还延伸至国外。发达国家的会计继续教育经费来源不仅有法律保证而且数量充足。以上这些使得会计继续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具备了充分的条件。[5]

4.教师队伍专兼结合趋势逐渐强化。发达国家对教师的要求相当严格,如在美国必须具备教师资格的人才能授课,一旦教师位置出现空缺,校方不能随便聘请,必须在全国性教育刊物及互联网上登广告,由聘任委员会根据应聘者的学位、学术背景及教学经验综合考虑,自由录用。同时,发达国家还特别重视对师资队伍的继续教育。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教师面临着专业知识的发展问题与教育知识的不断更新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问题。教师必须自觉更新、扩展自己的知识、技能,把继续学习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需要。因此,有些发达国家的法律明确规定,继续学习是每一个教师的义务,是作为应聘教师合同续约的一个基本条件。

5.教学手段现代化与授课方式多样化。由于通讯技术和影像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在会计继续教育的教学手段方面已经达到相当先进的水平,在授课方式方面也已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目前,教学采用的设备通常有计算网络、多媒体课件、电子图书室、大屏幕投影。在授课方式上,通常有三种形式:(1)课堂教学。(2)电视教学。电视教学有两种方式:实时方式和非实时方式。实时方式是授课端及听课端均有摄放录设备。教师讲课时,学生可在异地同时听课,并可随时通过摄像机通讯设备向教师提问,教师即席解答。非实时方式类似于我国的电视大学。(3)网上大学。学生可以通过E-mail或网上工具来下载教师的讲课内容,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还可以通过E-mail向老师提问。[6]这类大学的优点在于为工作时间、地点经常变动的在职人员的学习提供了便利。

(三)国内外会计继续教育比较

了解国外会计继续教育的发展概况,有利于借鉴和学习国外继续教育发展及其理论研究的先进经验,拓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思路。现从四个方面对国内外会计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对比。

1.会计继续教育目标对比。发达国家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在美国,继续教育比成人教育要求严格。而法国认为继续教育有助于增强一个社会的经济潜力,作为传统高等教育的延续,解决知识的老化问题,其目的在于完善职工知识、变更劳动方式或职业、更宽阔地打开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的大门等。英国也把继续教育看作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强调就业后进行不间断的在职学习,以提高学术水平和技能水平。而日本则是强调通过研修、培训等继续教育,使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成为有创造精神、有活力的人才。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为: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在职人员业务能力,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显然,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目标更加重视政治与业务水平,而相对忽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也缺乏关于提高会计学术理论水平方面的要求。从具体情况看,国际上自愿接受继续教育的比例很高,而我国很多人是为了会计证年检而“被迫”参加。

2.会计继续教育对象和内容对比。美国把继续教育的对象确定为“大学毕业后从事工作的实际水平达到了工程师水平的人员”;法国为“对有发展前途的初、中级技术人员”;而英国则把继续教育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大学内举办高级水平的继续教育、对象是高级人才培训,另一类是一般水平继续教育、对象为初中级人才。而日本针对的是各级在职人员。这些国家的会计继续教育,既有会计人员,又有管理领导人员。而我国规定,会计继续教育的对象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且仅限于会计人员。因此,从会计继续教育的国际惯例看,我国极有必要把与会计紧密相关的管理人员,如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的人员也纳入会计继续教育的范畴。从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上看,美国的会计继续教育课程分为更新型、管理型、发展型3类课程。而法国规定的培训内容分为跟职业有关的普及性和预防性培训以及跟职业无关的文化知识的普及性培训两方面。德国继续教育最主要的承担者是“国民大学”,会计继续教育内容有管理的课程。而日本由于采用多层次、多渠道的继续教育体制,其继续教育的内容分工很明显、专业明确。总之,发达国家会计继续教育既包括会计专业知识,又包括其他相关知识,更加注重创新开拓能力的教育。而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围绕政府颁布的会计法律法规,而忽视会计理论知识的体系性和拓展性教育。

3.会计继续教育形式对比。美国的会计继续教育分为学校举办、学会举办、企业公司举办、私人举办、社区学院和初等学院举办等五种继续教育形式。而法国包括家庭教育方式、自修方式和举办培训班等三种,举办培训班主要由高等学院、行业协会组织,大企业一般有自己的培训中心。而英国继续教育的普通形式是在大学内举办高水平的继续教育,另外英国还有专门的对于管理领导进行的继续教育。日本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研修,一般没有集中统一主管机构,但在宏观上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各有分工的体制。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包括接受培训和自学两种形式。培训必须通过财政部门审批,并且规定了培训的年学时及面授时间。自学包括部门或单位自行组织的业务学习、岗位培训、承担课题、参加职称考试等形式,但具体实施尚未广泛开展。相对而言,我国的继续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并且一般由财政部门统管。所以,我国的会计继续教育除了培训和自学两种形式外,还可增加高校进修和建立企业培训中心等多样化形式。

4.会计继续教育实施的对比。美国由于是各州分治,全国没有一个对继续教育的统管部门,其继续教育一般是通过高等学校设立的继续教育部门、大企业培训中心和行业协会面向本行业举办培训班实现。法国对于继续教育不仅有立法而且还专门有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在职业教育部下设继续教育局,主管全国的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立法与管理工作。英国在1944年的教育法令中确定了继续教育的地位,对于结束义务教育不升学的在职青年,应给予免费继续教育。日本继续教育一般分配到政府各部门,分别在立法、对国家公务人员及中小企业的培训各司其职,而大企业的继续教育主要是企业内部进行,它们有自己的一整套管理与培训制度、办法和体系。我国的会计继续教育是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财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并实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许可证制度和年检制度。从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实践看,不少地区的继续教育走形式的较多。因此加强会计继续教育的监管是目前的一项重点内容,它影响到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宏观协调问题和会计继续教育的质量。

四、完善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加强对会计教育的宣传力度,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激发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广大会计人员应深入领会知识经济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树立继续教育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将继续教育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需求,要有意识地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会计人员的终生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宣传使单位领导重视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在时间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二)科学规划学习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必须紧密联系会计人员的工作需要,真正做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财政部门要组织专家,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会计工作的需要,制定符合不同会计人员和时展需要的继续教育规划、编写培训教材,根据不同行业、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岗位等方面的差异,分批进行培训,以满足所有会计人员的知识需求和更新。为提高教学效率,方便会计人员学习,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拓宽会计继续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互动性、自主性和适应性。[7]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在电子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大课堂具有授课质量保证、降低大量人力物力;学员学习时间机动灵活、学习工作两不耽误;通过电子邮件有效增加学员与授课人员的互动等优势和特点,有利于促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8]

(三)组织针对性的培训

相对学历教育而言,继续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继续教育应根据专业或本职岗位的需要,使受教育者带着问题来学习,力求在较短时间内,把所学的新知识、掌握的新技能以及通过学习提高的能力,运用到实际的会计执业和财务管理中去。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应根据当前会计改革的变化,及时调整内容,对不同层次、岗位、职位的会计人员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对会计人员实施分层教学。

(四)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首先要从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自身的继续教育抓起。教师不仅要获得相应的认证资质,还应该定期参加相应的知识更新学习和考核。教师必须自觉更新、扩展自己的知识、技能,把继续学习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需要。同时,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应统一由地级以上市财政部门统一规划,并对继续教育机构教师的从业资质及授受继续教育情况进行定期审查、备案。只有加强和做好教师队伍自身的继续教育,才能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五)严格监督、检查,提高培训质量

首先,要进一步规范会计继续教育结业考试、考核制度,财政部门要做好监管工作。其次,要重视对培训教师的检查和考核,提高教学质量。最后,财政部门对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继续教育活动要加强监管,对培训的内容、方法、手段、过程进行全方位审查、监督,并听取会计人员的意见,督促继续教育机构按照规定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对不符合要求的继续教育机构取消其资格。[9~11]

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会计电子化系统的应用对广大财会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素质,适应发展需要,为会计行业实现有效、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将取决于财会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战斗力。健全国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体制机制,不能简单照搬某种抽象的理论或某一国家的体系,而只能在有条件地吸收和借鉴国外长期以来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并完善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继续教育模式。[12]

参考文献:

[1]罗新广.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探讨.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11).

[2]李国利.新时期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探析[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07).

[3]王欣.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消费导刊,2006(12).

[4]李国利.新时期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探析[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07).

[5]颜丽丹.浅谈国外继续教育[J].外向经济,1995(07).

[6]张静.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中国电力教育,2006(04).

[7]高娟,徐荣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初探[J].才智,2008(09).

[8]张云鹏.网络教育―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新模式.现代企业教育,2008(04).

[9]刘彦卿.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的几点建议[J].科技资讯,2008(06).

[10]方莉.对财会人员实施继续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统计,2006(04).

[11]李亚琴.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几点设想[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02).

中外继续教育第4篇

广州市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细则最新版第一条 为提高本市科学技术人员素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根据《广东省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本市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受聘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科学技术人员。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的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集体所有、股份制、私营以及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的企业、事业单位。

本细则所称的受聘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科学技术人员,系指依照国家专业技术职称制度取得专业技术职称或资格,同时受聘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医疗卫生和高校、中专、中技的自然科学教学的人员。

第四条 各级人事行政管理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管理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

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规划、组织、指导和监督本细则的实施。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本细则的实施工作。

第五条 各单位根据机构设置的具体情况,指定一个部门为管理继续教育的日常工作部门(以下统称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并由专人具体负责。

第六条 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

(一)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并组织施行;

(二)编制继续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继续教育的选题;

(三)组织安排科学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和考核学习情况;

(四)评估继续教育质量,总结继续教育经验,宣传、表彰继续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

(五)受理有关继续教育的投诉,并进行调解。

第七条 各级分管人事工作的领导要兼管继续教育工作。主管部门要把实施本细则列入下属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期目标,并进行检查和考核。

第八条 继续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重点相结合的方针,为提高本市科学技术人员素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服务。

第九条 继续教育的目的:

(一)补充、更新、拓宽科学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发智力;

(二)调整和完善科学技术队伍的知识和专业结构;

(三)培养中青年科学技术学科带头人。

第十条 继续教育的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人员所从事专业或学科的新理论、新信息、新技术和新方法。

继续教育的选题应根据国内外市场和科学技术的现状,和本市、本系统、本单位科研、生产、教育和工作需要,以及科学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实际业务水平确定。

第十一条 继续教育的形式:

(一)办各类培训、学习和研修班;

(二)参加学术讲座、交流和考察;

(三)外派对口单位短期工作或进修;

(四)参加函授(刊授)、电大、职大、业大和夜大学习;

(五)有计划、有指导、有考核的脱产自学。

第十二条 接受继续教育是科学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一)科学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专业和所在工作岗位的需要,向本单位提出学习的要求;

(二)学习时间由本单位根据本细则的要求作出计划安排,保证每人每年不少于脱产12天,脱产学习的时间可以在同一个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期内累计使用;

(三)经所在单位批准脱产学习的,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奖金等,享受在岗人员的同等待遇;

(四)经所在单位同意派出学习并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学费及旅差费由所在单位报销。

第十三条 科学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服从所在单位安排,参加学习活动;

(二)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三)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所在单位服务。

第十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可以与在国内连续半脱产学习1年以上、脱产学习半年以上或派出国外境外留学、进修3个月以上的科学技术人员,事先签订接受继续教育后的专业技术服务合同。

第十五条 本市实行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

继续教育证书由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

第十六条 继续教育证书由各区、县级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市政府各委(办)、各局(总公司)和市直属各单位颁发。由科学技术人员本人持有,实施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或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登记,并按高、中、初级的档次,由相应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每年验证一次。

第十七条 继续教育证书是系统记录科学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具体情况的有效凭证,是科学技术人员晋升、受聘专业技术职务及考核的必备证明。

第十八条 市财政每年拨出专款用作市继续教育专项调控经费,其数额应根据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相应增加。

各区、县级市财政每年也应拨出专款作为当地继续教育专项经费。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应为下属企业、事业单位继续教育提供条件。

第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的继续教育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额度不低于科学技术人员工资总额的15%。

企业继续教育经费的不足部分,可以从如下途径解决:

(一)培训费用摊入成本;

(二)投入基本设施的费用在利润留成、包干节余、税后留利中开支;

(三)直接为产品创优、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服务的培训费用,在项目资金中开支。

事业单位继续教育经费的不足部分,可以在包干节余和预算外收入等自有资金中开支。

第二十条 广州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向各级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申报,经审查认定可成为相应的继续教育基地;也可以直接与企业、事业单位订立协议,承担继续教育任务。

第二十一条 被认定为继续教育基地的单位不改变原来的隶属关系,其继续教育业务范围由认定部门确定,并接受认定部门的指导和检查。

第二十二条 市继续教育基地由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市继续教育基地按审定的专业范围和方向,对本市有关的高级科学技术人员及中级科学技术人员的骨干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其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列入市继续教育培训年度计划。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定期表彰和奖励在继续教育工作中认真执行本细则,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

市人民政府每两年表彰和奖励一次对继续教育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第二十四条 对不执行本细则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视其影响范围和情节,给予教育批评、通报批评,直至责令其改正。

第二十五条 社会科学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参照本细则执行。

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1、社会的发展是继续教育及其理论研究的外部需要和发展动力现代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知识总量激增,应用周期缩短,半衰率加速,从而导致了社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职业结构等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从业人员重新形成的劳动力要有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和更高的智能结构。而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变成从业人员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重要阶段,在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使继续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改造各层次的人才结构,必然要求搞好继续教育及其研究工作。

中外继续教育第5篇

高等药学院校的继续教育工作由两部分组成,即对内继续教育和对外继续教育工作,对内继续教育是对外继续教育的基础和动力,同时对外继续教育工作又促进对内继续教育工作的不断提高。对内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于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和水平,确保药学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对外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于不断提高高校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广泛接收进。研修人员,深入开展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及认真做好执、从业药师的继续教育等工作,来提高全社会药学人员队伍的素质。

一、高等药学院校继续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既要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也要重视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技巧

我院教师的继续教育按两个层次进行,即院级继续教育和系 (室)级继续教育。院级继续教育主要集中在大药学学科内的新知识、新进展和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新技术等内容,而系(室)级继续教育集中在二级学科内进行。根据院系的实际情况,每年年初设计和制定出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激发兴趣,拓展工作。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高校要不断提升学科优势,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将学科前沿性知识及时贯穿到理论与实验教学中,才能使教学处于领先地位。

北京大学药学院为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每年有计划地派送3-5名教师出国进修学习或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为教学科研刚起步的青年教师提供启动基金,每年举行一次大型的科研年会;有计划地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作短期学术讲座;积极从国外引进人才充实到各二级学科,同时要求各系室对教师开放新开设的理论与实验课,鼓励教师学习本专业内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督促教师提高讲课水平,教研室定期开展集体备课交流活动,学院每年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青年教师上岗前要进行试讲,主讲教师要通过讲课比赛竞争上岗。随着院系两级继续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使我院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稳步提高,为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基础。

(二)重视教学管理人员在继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教学管理人员承担着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还承担着继续教育的组织工作。教学管理人员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否高效、科学地组织管理直接关系到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是否严格管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新动向、新信息,每年有计划地向教学委员会递交教学改革的提案;教学管理人员还要不断了解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同时关注国内、国际继续教育的新趋势,对内、对外组织有创新性的继续教育活动。

随着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继续教育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北京大学药学院对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围绕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指导思想进行,要求教学管理人员都是由药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员承担,并有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熟悉教学的每个环节,这样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能很快找到切入点,做好桥梁纽带工作,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使教学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对这些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在加强本专业新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加强了管理学、心理学、信息学的学习,不断补充办公自动化知识,把现代计算机知识应用到科学管理中,并给他们提供机会参加培训班,学习教学管理的新理念、新知识,不断开阔视野,提高认识。

(三)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验技能是保障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我院针对实验技术人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不稳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充分重视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问题,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爱岗敬业教育,支持专科实验技术人员继续接受夜大学专升本学历教育,同时组织实验技术人员系统的学习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知识及实验新技术、新技能的学习,逐步使实验技术人员达到本科学历,为更奸的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创造条件。

二、高等药学院校要做好对外继续教育工作

高等药学院校对外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药学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我院对外继续教育的方针是“控制规模、调整结构,提升层次,提高质量。”工作的重点在于改进和提高我院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一)注重进、研修人员的能力培养,为相关院校培养师资

我院开展进、研修人员的培养工:作已有20多年的历史,学员主要来自各兄弟院校,少数来自各省市药物所、药品鉴定所及一些医药公司、制药企业。进、研修人员的培养工作已经成为我院与兄弟院校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进、研修人员教育培养模式,为兄弟院校培养了高质量师资,促进和提高了我国药学教育的水平和层次。

在进、研修人员指导老师的遴选上我院实施双向选择的原则,入学时向学员介绍我院副教授以上教师近期科研研究方向,根据学员的意愿和指导老师对学员的要求,实施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指导老师。学院规定进修人员的指导老师由副教授以上教师来承担,研修人员的指导老师均由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授来承担。

在进修学员的培养上,要求每个学员每学期至少听三门课,其余时间随导师进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理论学习与实验实践的比例约是3:7;在研修人员的培养上,要求导师在学员入学时写出培养方案、执行计划,进修中期学院检查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结业时要求学员提交待发表的论文。

(二)以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为龙头,对外举办各类讲座、学习班

我院承担着4项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及国家重点学科药物化学学科部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的任务,通过多种渠道结合社会力量联合办学,举办讲座、学习班,将每年药学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法规及时介绍给药学同行,并组织药学人员就当年药学行业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同时将我院的学术思想、科研成果推向市场、服务社会,获得了药学同行广泛好评。

中外继续教育第6篇

国外职业地质师职业继续教育体系主要由职业继续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收费,记录,保存和审查,互惠与豁免构成。

1.1职业继续教育的目的国外对职业地质师职业继续教育目的或者目标非常明确,除了保持或提高职业地质师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外,还要扩展专业技能的范围,开发专业知识的新领域。如:美国全国各州地质委员会联合会(ASBOG)规定“这种教育直接有益于公众健康、安全或福利”;澳大利亚采矿和冶金协会(Auslmm)规定“保持或提高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扩展专业技能范围;开发专业知识新领域;促进工作信心和自豪感;与同行建立联系;增加职业选择”等。此外,职业资格与职业继续教育是紧密联系的,这种职业教育体系要求职业地质师定期参加规定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合格是职业资格有效的必备条件之一。如:澳大利亚采矿和冶金协会(Auslmm)规定“继续教育与职业地质师的资格认证挂钩,作为变更许可证书、恢复许可证书或者除名从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如:美国全国各州地质委员会联合会(ASBOG)规定“作为更新、恢复许可证的条件之一”,美国职业地质学家协会(AIPG)规定“成为认证职业地质师的要求,从2005年5月14日开始,除学历、学位、工作经验、专业和职业道德标准外,还应有合格的职业继续教育,以证明了解目前对职业造成影响的技术、法规、以及经济因素”。

1.2职业继续教育的内容国外对职业地质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比较全面,不仅包括地质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而且还包括与地质学相关的科学、技术、非技术、法律、管理、道德和商业实践需求等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继续教育内容的重点是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如:美国全国各州地质委员会联合会(ASBOG)规定“继续教育必须包括能够加强和扩大地质学技能、知识和保持最新专业实践的能力,并能够提供专业公共服务的学习经验。从事者可以选择与实现全面教育的地质学相关的科学、技术、非技术、管理、道德和商业实践需求”;《加拿大卑诗省职业地球科学家法》规定“根据APEGBC道德原则,会员有责任开展执业相关领域的持续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此外,美国全国各州地质委员会联合会(ASBOG)规定“职业继续教育活动应符合以下所有标准:继续教育活动应与地质学实践相关,否则将得不到任何承认,可接受的继续教育活动包括科学、技术、道德或相关的管理内容;每次活动的内容应经过精心组织并按顺序进行;活动的领导人应符合教育或经验资格要求;以及个人参与者在注册时提供记录、保存报告的所有真实信息”。

1.3职业继续教育的方式国外对职业地质师职业继续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除了正规教育外,还有多种非正规教育方式。职业继续教育的方式均不局限于一种方式或者以一种方式为主,往往是多种方式的组合,并且组合比较灵活。如美国全国各州地质委员会联合会(ASBOG)规定的职业继续教育方式主要有:参加学院或大学设定的课程,完成课时学分;通过函授、网络、电视、视频或广播方式自学完成学院或非学院主办的以考试或其他查验方式结课的课程;参加课程培训、研讨会、专业展示、专题讲座、技术报告、实地考察等;刊登文章、,出版地质图或教科书等;为州或其他司法管辖区或国家许可委员会服务、在各类委员会中为公众提供服务、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志愿服务等。《加拿大卑诗省职业地球科学家法》规定的职业继续教育方式主要有:专业实践(包括专业工作,结构化课程或研修,自主性学习、研修、会议或实地调研,参加辅导、委员会会议、志愿活动,演讲,对知识的贡献(包括论文、规定、标准等);在线报告;通过执业复审进行审计;在指定刊物上。概括国外对职业地质师职业继续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正规教育。参加学院或大学设定的课程(业余或全职),按规定完成课时学分。2)短期培训。参加协会内部或外部的短期课程班、研讨会、专题讲座、技术会议、学术研究会、专业展示以及实地考察等。3)自学。通过函授、网络、电视、视频或广播方式自学完成学院或非学院主办的以考试或其他查验方式结课的课程;个人阅读相关出版物,主动获取对实践领域有用的信息。4)专业实践。参加雇主安排的工作培训的系统项目,或是参加与增强自身能力相关的自我引导项目。5)师徒。参加对其他从业人员的指导工作,为那些认准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知识和经验水平的人提供积极的帮助和鼓励。6)知识贡献。在技术刊物上刊登文章、,刊发规定、标准,出版地质图或教科书,以及公开演讲、在线报告等。7)其他活动。为州或其他司法管辖区或国家许可委员会服务、在各类相关委员会中为公众提供服务、利用专业知识进行与工作无关的志愿服务。

1.4继续教育时间及收费国外对职业地质师继续教育的时间要求长短不一,继续教育的周期多与职业地质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一致。继续教育时间:每年平均12~50小时;继续教育周期:2~3年。如《加拿大卑诗省职业地球科学家法》规定“会员必须在3年内累计形成240个继续教育小时数(简称PDHs);允许会员以专业实践换取150个PDHs(15小时专业实践相当于1个PDHs)。”澳大利亚采矿和冶金协会(Auslmm)规定“要一直保持特许行业的从业资格标准,从业人员必须参与专业进修的个人项目以及一些进修活动,每年要投入至少50个小时的时间用来专业进修,超过3年的滚动时期核算1次。”国外对职业地质师继续教育时间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继续教育方式,有的采用时间赋值法、有的采用时间加权法。欧洲地质师联盟(EFG)成员国西班牙地质师协会(ICOG)对继续教育时间的计算方法见表1。

1.5继续教育记录、保存和审查国外对职业地质师继续教育活动的记录、保存和审查大多有规定或要求。如:美国全国各州地质委员会联合会(ASBOG)规定“注册人/持证人必须以委员会提供的日志表格提交继续教育证明,以及表明满足更新期内继续教育要求的每次活动、日期和接触时间的清单。每个2年期内将随机挑选一部分注册人/持证人进行审查。证书持有人必须将每个注册人/持证人的继续教育记录保留4年。这些记录应按以下要求接受委员会或其授权代表的审查:如有要求,需向委员会或其授权代表提供副本以供审查验证;如果在对某个许可证持有人进行审查时,委员会发现所参考的活动不属于与地质学或地球科学实践相关教育、技术、道德或专业管理活动的范畴,或所拥有的职业发展时间不够,委员会可以要求该注册人/持证人获取额外的职业发展时间以完成最低时限要求。许可证持有人有责任负责维护支持课时的记录。要求的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委员会提供的表格记载的日志,显示宣称的活动种类、主办机构、地点、持续时间、教员或演讲人的姓名,以及获得的职业发展时间;和结业证书、收据、考勤名册或其他支持出席证据形式的出席证明记录。”澳大利亚采矿和冶金协会(Auslmm)规定“每个合格会员每3年将被审计1次,并需要证明他们已承诺的在3年期内每年的继续教育时间平均为50个小时。每个特许行业的从业人员都要有1份参加与其从业的学科领域相关的专业进修和教育的年度日志。Auslmm每年都会对登记在册的特许行业从业人员进行随机审计。那些被随机抽取到的从业人员要提供他们在过去3年内参与专业进修活动的证明材料。协会建议从业人员保留至少3年的专业进修活动的参与记录。这些证明材料可以包括以下形式:日志记录的摘要;课程/研讨会的报名记录;收据;证书;出席名单;评估报告;雇主报告;法定声明,或者;由检查员、同行、或委托人在从业人员的简历上附上记录并签上姓名的首字母,以证明从业人员通过参加职业进修使专业技能得到了增强。没有达到本指导准则所提出的要求的特许行业从业人员可能会从特许行业的登记在册的名单中去除。”

1.6继续教育互惠与豁免国外对职业地质师继续教育的互惠与豁免大多作了规定或要求。例如:美国全国各州地质委员会联合会(ASBOG)规定“对(州或其他司法管辖区)以外的司法管辖区居民身份的互惠注册人/持证人的要求是应满足其居住管辖区的继续教育要求或同等要求。如果注册人/持证人所居住司法管辖区没有继续教育要求,该居民在申请许可时应满足州或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相关要求。鉴于以下原因,许可证持有人可免于继续教育要求:通过考试获得许可证的新许可证持有人在第一个更新期内可免于继续教育要求;为美国军事服务的、现役的部署在美国、其属地和领土以外的注册人/持证人,如果已服役时间超过每年内连续120日,应被免于在2年期内获得继续教育接触时间的要求;受雇于美国、其属地和领土以外地区的证书持有人,积极参与地质实践已超过每年连续300日,应被免于在2年期内获得继续教育接触时间的要求;经历长期身体残疾或疾病的注册人/持证人可豁免该要求。必须向委员会提交证明文件,委员会将全权酌情决定接受或拒绝该文件。”澳大利亚采矿和冶金协会(Auslmm)规定“如果某个会员觉得因为他从事着独立的工作而无法满足专业进修的要求,那么他须把1份概述其特殊情况的声明,一份免除专业进修的申请或特别考虑声明一并附在专业进修日志之后。”

2国外职业地质师职业继续教育对比

发达国家对职业地质师的职业继续教育非常重视。为了使职业地质师跟上科技日益发展的步伐,更好地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不断提高地质行业的诚信。职业地质师职业继续教育是职业资格制度中的硬性条件,随着世界性对职业资格制度重视地不断提升,对职业继续教育的规定日趋严格、详尽,具体情况见表2(表2见上文)。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澳大利亚,都非常重视职业地质师职业继续教育,其中既有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能力提高方面的内容,也有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培训,且对职业地质师职业继续教育还有严格的学时、学分要求。

3结论

中外继续教育第7篇

(一)高校继续教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继续教育蓬勃发展,初步建立了多元化、多样化的办学及服务体系,各级各类高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4000万专门人才,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了多形式、多类型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的机会。高校继续教育已经成为成人特别是从业人员提升学历水平、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经济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些都离不开高校继续教育的支撑。但是,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各类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定位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统筹管理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资源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还未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强等。只有加快高校继续教育整体转型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二)高校继续教育转型是顺应国际发展潮流的客观选择

国际知名高校非常重视继续教育在其整体办学中的作用,继续教育是实现其服务社会价值的重要渠道。在美国,几乎每所大学、学院都办有继续教育项目。哈佛大学坚持“继续教育要为大众服务,继续教育要能满足各类群体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的理念,并将这种服务功能发挥的程度作为衡量继续教育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在法国,大学与地方合作建立了一系列继续教育机构,如巴黎13所大学联合建立的“终身教育巴黎大学中心”、“经济、产业科学终身教育大学中心”和“经济、社会协作大学中心”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继续教育在我国高校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许多高校对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纳入学校办学整体规划。为更好适应国际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新趋势,继续教育在高校发展中必须要重新定位。

二、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几个方面

(一)发展定位转型

高等教育发展至今,高校功能已经从单纯的教学科研拓展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继续教育是高校履行四大职能的重要途径。但高校继续教育定位始终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是“学术观”,将其视为普通教育的扩张和补充,另一种是“实用观”,定位于高层次职业技能充实和提高。在社会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单纯哪一种观点都是片面的。随着高校扩招,继续教育的“学术观”在逐渐弱化,通过分析2001~2012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GRE)的贡献率,发现所占比例基本呈递减趋势(如图1所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各类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并非局限于职业技能的提升和充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到2020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分别达到4200万人、7500万人、1800万人、300万人。因此,高校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需要从单一的学历提升逐步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办学定位应从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与非学历并重转型,从注重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型,着力提高继续教育办学质量。

1.由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并重转型

通过图1所示,不难发现虽然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对GRE的贡献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但是总办学规模已占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规模的三分之一;通过数据预测(利用SPSS软件,以劳动人口(25~64岁)、大学阶段学龄人口(18~22岁)和高等教育在籍总规模,结合2004~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对高等教育中各类继续教育在籍学生数的统计,通过回归分析得出),2020年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在籍学生总规模会达到1370万以上。未来一个时期,学历继续教育仍将是我国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仍需要继续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劳动者必须通过参加继续教育来更新知识和提升技能。单纯的学历继续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必须充分发挥非学历继续教育针对性强、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加快人才培养。因此,高校在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的同时要注重非学历教育,探索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新培训模式,开展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尤其是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教育培训。

2.由规模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型

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招生规模仅从2001~2012年年招生规模就增加了近200万人(如图2),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教育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导致了一些高校资源短缺,甚至影响了教育质量。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必须要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这是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命题。十八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继续教育隶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也必须由规模扩张转向加强内涵建设。实现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战略转变,其根本意蕴就在于根本确立高等教育的育人本位,就在于真正把人作为教育过程的主体,从而全部工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这就需要高校继续教育紧扣人才培养关键点,结合继续教育办学特色,统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控制招生规模,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确定合理的师生比,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规范与标准,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新成果、新进展,在教学、学习和管理模式以及支持服务模式等方面改革创新;二是要提高质量,加强优质数字化课程建设,提高学习资源的传输、共享和服务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信息化促进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三是要规范管理,既要健全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又要进一步加强校外学习中心、函授教育工作站以及公共服务体系校外学习中心的日常指导和严格监管,实现校内外一体化管理。

(二)管理体制转型

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是对教育管理职能部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管理继续教育事业中的管理机构设置、责任和权限划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方法和管理制度的总称,核心是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在此,重点剖析高校继续教育内部管理体制,重点从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现状。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机构设置分为单部门管理和多部门管理两种模式,管理模式有管办一体模式、管办分离模式和混合式管理模式。其中,管办一体模式指继续教育学院既是办学实体,又是管理主体;管办分离模式指继续教育学院代表学校行使管理职能,办学院(系)为办学实体;混合管理模式指继续教育学院既是办学实体,又是管理主体,同时又存在办学院(系)作为办学实体办学。通过对全国523所高校调研发现,有85%以上的高校是单部门管理,15%左右的高校多部门管理;在招生、学籍和收费方面,管办一体比例分别为92%、93%和87%,在教学方面,存在管办一体、管办分离和混合管理三种不同模式,所占比例分别为87%、44%、6%。由此可见,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形式多样,各有利弊,非常不利于对继续教育的规范管理,同时高校管理体制的相对封闭性和继续教育办学的开放性之间存在矛盾,封闭性的管理体制难以满足继续教育办学的要求,管理体制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推进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转型,各高校在制度设计上首先要实现管办分离,成立负责统筹归口管理全校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机构。该机构的功能是:提出发展规划;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规范继续教育招生、教学、管理、服务和合作办学工作;开展继续教育科学研究;编制教学进程,分配教学任务,监督教学质量;进行学籍管理,办理毕业证书;代表学校对外签署继续教育合作办学协议;非学历培训备案等。另外,需要正确处理好继续教育专门管理机构与各个教学院系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个院系的积极性,各院系可以成立继续教育中心,并报备继续教育管理处备案。

(三)办学体制转型

我国继续教育办学类型多样,有函授教育、夜大学、网络教育、开放教育、脱产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因为多类型继续教育产生和存在的历史背景及相关政策各不相同,也使高校继续教育形成了不同的办学机构,有网络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非学历继续教育机构既有校属的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和其他校属机构等专门的继续教育办学实体,也有专业院系下属的培训中心。多个继续教育办学机构并存,会造成资源重复建设,办学秩序难以控制,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内争资源、外抢市场、各自为政”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学校继续教育品牌建设,而且容易出现损坏学校声誉的现象。函授教育、夜大学、成人脱产班、电大开放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多种学历继续教育在培养的目标、定位、任务、对象等方面具有高度相近性,但其标准不统一、制度不统一、要求不统一,对学习者很难弄清这么多具有高度相似性的教育类型之间的区别,容易造成人们认识上的混乱。因此,继续教育办学体制转型迫在眉睫。首先要理顺高校内部继续教育办学机构的关系。在梳理、整合业务范围的前提下,合并组建统一的校属继续教育办学机构。其次要理顺校属继续教育办学机构与教学院系所属继续教育办学机构的关系,应该在学校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下,在任务范畴上作一些区分。对于学历继续教育,招生计划、宣传、录取,教务、校外学习中心管理、教学过程指导、教学质量监管、学生学籍管理、毕业审核及证书发放应由校属继续教育办学部门负责,各相关院系承担教学任务。对于非学历继续教育,二者业务范围应有所区分,校属的继续教育办学实体更多承担的是大众化的通用管理或技术技能类培训,专业院系所属的培训机构则偏重于与自身专业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高层次专业类培训。

(四)办学模式转型

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以一定办学思想为指导,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它是有关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与高等学校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权力结构和关系。对办学模式的探讨既有宏观高等教育体系的角度,亦有微观高校的维度。在此所谈的办学模式转型指的是微观高校继续教育运行状态的改革。

1.由校内办学向校内外服务转型

继续教育在普通高校中长期处于边缘位置是客观现实,其中一个原因在于,高校继续教育长期重视对外办学,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却忽视对校内全日制教育的服务,使得继续教育长期游离于高校办学之外,没能在高校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继续教育要进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实现由单纯对外办学向校内和校外服务结合转型。继续教育为校内全日制教育服务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教育所开发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可以成为校内全日制学生的选修学习资源;二是继续教育所开发的远程教学平台和管理系统可以为校内全日制教育提供支撑;三是继续教育办学机构可以和校内教学院系在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四是继续教育在对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可以为校内教师的成长和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搭建平台,尤其是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线生产实践等方面继续教育可以为校内教育提供优质的服务。

2.由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合作办学转型

继续教育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教育领域,在面向市场办学的过程中,要求继续教育办学机构要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通过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角度来看,开展广泛的合作办学也是办学机构解决资源瓶颈问题,提升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选择。虽然在以往的办学中,高校继续教育也在寻求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高校、社会教育机构等的合作,但基本都处于合作办学的初级阶段,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没有充分体现出开放办学的内在要求,缺乏合作办学的有效机制。由相对封闭的办学向更为开放的合作办学转型,在加强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和其他办学机构合作,拓展合作渠道和广度的同时,更要建立合作办学的新机制,推进深度合作。以校企合作办学转型为例,要改变单纯承担企业培训任务的浅层项目合作方式,高校要深度参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推动行业用人标准和学校人才培养标准的无缝对接,形成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战略合作机制;推动普通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行业企业、培训机构之间建立区域型、行业型和专业型资源联盟,制定联盟内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制度和规则,搭建资源共建共享以及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平台,开展课程资源共享、互选,实施学分互认。

三、政策建议和保障

以上所谈到的改革创新的几个方面,有些在高等学校自主办学范畴下可以由高校自主推动实现,有些改革创新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为推动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需要完善、配套的政策保障。基于此,需要加强一下几方面政策的建设:

(一)推进招生入学方式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二是以网络教育和开放教育为代表的高校自主招生;三是以高校自主招生为主的区域联合考试;四是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主的注册入学。但高校自主招生的覆盖面较小,只有很少的学校享有相关政策,绝大部分高校依然受到招生计划和全国统一考试的限制。高校办学的活力难以充分释放,其推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能力也受到影响。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出台继续教育招生新政策,推动招生模式的转型,取消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在扩大高校招生自的基本准则下,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灵活多样的招生入学方式。

(二)推进毕业证书制度改革

当前我国的函授教育、夜大学、网络教育、开放教育、脱产班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都是作为单独的教育类型存在,每一种教育类型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甚至一种教育类型有多种毕业证书,比如网络教育,存在7种形式的毕业证书,造成毕业证书形式多样。文章前面提到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要转型,而实现函授教育、夜大学、网络教育、开放教育、脱产班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完全融合是继续教育办学体制转型的重要方面,不同继续教育类型融合为一种新的继续教育类型后,原有的教育类型将成为开展继续教育的手段和形式,而不再单独作为教育类型存在,比如通过函授手段进行学习、通过网络手段进行学习。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及时出台毕业证书新政策,颁发全国统一样式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毕业证书,为多种继续教育形式的融合发展提供保障。另外,在招生制度改革建议方面,要实行多样化的招生入学方式,如此以来,继续教育今后将呈现以下新的模式(如图3所示):

(三)建立新型学习制度

中外继续教育第8篇

1.1近几年我国医院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与培训已逐步得到重视,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国外很多国家的医学信息学课程都有了二十年以上的历史,并也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体系,以及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早在60年代初,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多个国家就成立了专门的医学信息培训课程。美国的医学信息学教育更加普及,有近20多所一流大学就相继成立了医学信息学系,跨州和地区的医学信息学研究,教学中心开始了正式的医学信息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教育。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院校都形成了非常规范的、有完整体系的医学信息学专业学位教育。与之相比,我国的医学信息学专业的继续教育则远远落后,除法律法规不规范、不健全外,社会及图书馆都对继续教育的意义认识欠缺,导致医院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提高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1.2医院的图书馆人员是医院信息化的重要信息人才,但大多数医院的图书馆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更是少之又少。当今医学模式的转化和医疗环境的改变,使得图书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基础知识,才能较快地接受新鲜事物,深刻理解理解信息技术的变革,不断创新并与时俱进。近年来,医院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原因是医学信息技术工作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计算机、互联网络在医院各项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图书馆各项工作内容,各种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承担着信息传播任务的图书馆人员正面临着医院管理信息化、医院学科专业化和精细化、医学用户信息需求多元化等多重考验。因此,医院图书馆人员的培养已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问题。

1.3医院图书馆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主要途径就是要接受继续教育,由于当今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大量医学科技信息,涌现出许多医学科技成果,而医学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的迅速。医学信息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理念的出现正逐渐改变着医学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现代通信网络科技、信息数字化等技术在医院的广泛应用,使图书馆人员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医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如信息技术理论、各种计算机操作软件、医学信息源和信息检索、医学信息系统开发、各种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互联网的网络与通信、多媒体技术等。面对技术和知识的挑战,图书馆人员只有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更新观念,才能改变其知识老化及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2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2.1继续医学教育的意识落后

2.1.1有些医院的领导对医院图书馆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重视不够,也未认识到加强图书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多数领导认为医院图书馆人员的进修学习,往往不能为医院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认识上的偏颇使得图书馆人员的培训难以落实到位,与医院每年有计划地强制安排医护人员外出进修深造形成强烈反差。由于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未能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导致了医院图书馆专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这也难以保证对图书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投入的经费。

2.1.2大部分医院图书馆人员承担着医院信息的日常工作,往往工作与学习发生冲突,缺乏基本的业务知识,不进取思想和满足于现状,对工作不具备危机感和紧迫感。另外,由于医院图书馆人员本身就没有完全意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大多数人员认为参加各种继续教育的主要动力,是来自职称晋升及其它外部强制力量,而本身缺乏主观能动性,加之领导对脱产学习不予支持,致使其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影响了学习效果。

2.2管理模式落后是影响继续医学教育的关键问题在实施非学历继续医学教育的具体过程中,缺乏对图书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也没有任何图书馆学术组织对提供和实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机构进行资格认定,更缺乏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缺少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过程及效果的监督检查与评估,缺少项目的学分授予标准等。图书馆学会主要以传统的专业会议来对图书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多是以学会办学为主,没有将数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培训。

2.3继续医学教育的教育模式较落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多以兼职为主。目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来源是各相关专业学会和不同层级的医疗数据库机构。这样的师资培训队伍仅对某一专业学科比较熟悉,无法对医院图书馆人员展开医学、计算机、外语等多方面的综合培训。现有的师资素质完全不能培训急需的医院图书馆人员,难以与医院图书馆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高期望值相匹配,影响了医院图书馆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继续医学教育是推动医院图书馆人员的发展对策

3.1当前建立医院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和评价体系是关键,尤其是要逐步建立一套适合图书馆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在医院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过程中,着重研究继续教育的培训目的、具体的培训内容、不同培训方法等,最重要的是改革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明确培训课程目的、选择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组织,目的是构建起一个既适应医院发展,又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促进图书馆人员成长与发展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3.2确定医院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的具体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当今,由于各国教育方式、手段的不同以及社会形态的各异,国外继续教育的形式规定也有所不同。例如美国的继续教育,对各种专业人员规定了听录音带、看视频等;参加各种研究、学习、培训班;在经过认可的院校上课、进修研究生课程;也可通过观看电视接受再教育;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和参加研究团体等形式。因此,对医院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的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这样才能满足图书馆人员的不同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的内容必须应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3建议各医院的领导对医院图书馆人员准入的要求门槛应相应提高医院图书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术背景,除有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医学或外语等专业的学历或学位要求,还应有愿意在医院图书馆领域发展的个人兴趣。提高图书馆现有人员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其参加具有学历资格或非学历教育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各种网络教学课堂,学习各种医学文献数据库的利用,还应参加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讲座等。根据图书馆各类人员继续教育的不同需求,分领域、分岗位的进行细化,以满足图书馆不同岗位的人员的个性化继续教育需求。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