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

针灸临床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杂志简介:《针灸临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354/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思路与方法、临床研究、刺灸聚英、文献研究、实验研究、针苑百花、医家针萃、综述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国际刊号:1005-0779
国内刊号:23-1354/R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74
复合影响因子:2.48
总发文量:4009
总被引量:45524
H指数:44
引用半衰期:5.5758
立即指数:0.0571
期刊他引率:0.9761
平均引文率:1.2854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作者:彭艳; 张营营; 王顺; 杨新鸣; 丛晶; 胡妮娜 刊期:2019年第03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表现以月经失调、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以及代谢异常为主,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与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引起了中西医学者的共同关注。“肠道菌群”的观点源于现代医学,被视为“肠脑器官”。针刺可以通过作用于不同穴位而改变特定的肠道菌群分布,提高有益菌含量,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从而降低PC...

  • 肠道菌群在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马继红; 彭拥军; 孙建华; 芦芸; 朱冰梅 刊期:2019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对缺血性脑卒中与肠道菌群的研究日益增多,发现缺血性脑卒中与肠道菌群之间紧密相关。在脑缺血发生的应激条件下,肠道菌群及其介导的免疫系统稳态失衡,可能加重缺血脑组织的损伤,而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免疫反应”,可以纠正紊乱的肠道菌群,降低免疫炎症反应,进而促进卒中损伤后的脑组织及神经功能恢复。该研究深入剖析了肠道菌群及其...

  • 天灸疗法联合益气宣化方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疗效及血清IL-10、VCAM-1水平的影响

    作者:范军; 张红燕 刊期:2019年第03期

  • 不同强度针刺大肠俞与委中对腰脊痛的疗效对比

    作者:王媚; 殷沿莹; 汪莉 刊期:2019年第03期

  • 靳三针对中风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痉挛程度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作者:方颖; 李劲; 杨畅 刊期:2019年第03期

  • 针刺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疗效研究

    作者:刘宏光; 王艳萍; 王洪英; 佐欣慧 刊期:2019年第03期

  • 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丽; 吴萍; 滕金艳; 周仲瑜; 丁德光 刊期:2019年第03期

  • 针刺结合中药周期疗法对IVF-ET失败患者不良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种植率及妊娠率的影响

    作者:高志云; 罗国群; 高修安 刊期:2019年第03期

  • 电针刺激伸肌结合辨证取穴治疗卒中偏瘫腕踝关节痉挛的临床研究

    作者:吕瑛; 陈越; 李丽; 陈恩卓; 王洁; 陈春燕; 张燕; 卢苏梅; 石向东; 赵捷 刊期:2019年第03期

  • 改良穴位埋线足三针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的临床研究

    作者:曾懿懿; 黄任秀; 覃中华; 胡怡佳; 罗雪梅 刊期:2019年第03期

  • 浮针治疗频发性紧张型头痛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姚斯韵; 向娇娇; 林少琴; 刘玲玲; 崔志忠; 冯曼莎; 符仲华; 招远祺 刊期:2019年第03期

  • 电针“太冲”“百会”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组织ACE2、Ang(1-7)表达及Ang(1-7)/AngⅡ比值的影响

    作者:袁静云; 纪智; 王紫娟; 张跃; 张月; 宋军; 李昇洙; 刘清国 刊期:2019年第03期

  • 针刺对VD模型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NFK-βp65及PTEN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英华; 王浩宇 刊期:2019年第03期

  • 针刺肝俞、太冲穴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尿酸生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陈虹屹; 刘旭峰; 云素; 何晓茜; 唐雪青; 睢明河 刊期:2019年第03期

  • 赖新生教授“通元针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经验

    作者:郭裕霞; 李月梅; 郑淑珍; 罗蛟龙; 周晨; 黎翠 刊期:2019年第03期

    赖新生教授治疗面肌痉挛注重调神、养神、安神、固元,认为其与心、脑情志功能相关,病位与胃经、肝经、膀胱经等相关。“通元针法”是赖新生教授在继承老一辈针灸学家司徒铃、靳瑞教授学术精髓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建立的科学有效的针灸取穴和操作方法,该法以督脉穴位(印堂、百会、前顶和后顶等)及五脏背俞穴(心俞、膈俞、肝俞和肾俞等)通督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