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Disease Research

杂志简介:《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384/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会议纪要

主管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国际刊号:1671-2897
国内刊号:61-1384/R
创刊时间:2001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47059
复合影响因子:1.05
总发文量:1666
总被引量:11580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5.5114
期刊他引率:0.9128
平均引文率:11.5025
  • 关于儿童颅面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治问题

    作者:贺晓生 刊期:2017年第05期

    颅骨病变并不少见,性质各异。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FD)是一种特殊的骨病(也称骨发育不良,或是骨纤维结构不良),是因正常骨组织被大量增生的纤维组织逐渐替代而成,组织学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化生;可发生于身体骨骼任何部位,发生率由高至低依序为肋骨、股骨、胫骨、上颌骨、下颌骨、颅骨及肱骨,神经外科常见颅、颌、面...

  • CDC6在颅咽管瘤中表达及靶向CDC6RNAi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

    作者:王淑为; 张剑宁; 刘爽; 赵虎林 刊期: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蛋6(CDC6)与颅咽管瘤(CP)的相关性,探讨其对CP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CP标本中CDC6的表达情况,并合成CDC6小的干涉核糖核酸(siRNA)片段,转染CP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干扰CDC6表达后CP细胞生长水平,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免疫组化...

  • 实用脊神经管畸形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修波 刊期:2017年第05期

    目的澄清脊神经管畸形术语概念,建立一种规范实用的分型。方法对自1996年至2016年间作者诊治的2020例脊神经管畸形病历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经验并结合胚胎学、病理学、医学影像学和手术治疗学知识,做出临床实用的脊神经管畸形分型。结果脊神经管畸形被分为开放性脊柱裂、闭合性脊柱裂和尾部脊柱脊髓畸形三大类,包括脊髓脊膜膨出、单纯...

  • 142例脊髓纵裂合并骨性分隔患者的临床诊疗探讨

    作者:王涛; 林伟; 史铁钧; 李科; 王伟; 白小军; 顾建文; 崔绍杰 刊期: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脊髓纵裂合并骨性分隔伴发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42例脊髓纵裂合并骨性分隔及脊柱侧弯的手术选择及手术方法,并对其手术注意事项及影像学诊断进行探讨。结果142例患者行骨性分隔切除硬脊膜囊成型手术均取得很好效果,未发生脊髓及神经严重损伤等并发症,部分患者术前的尿便障碍、肌力减退、高弓足、足趾活动障碍...

  • 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大型蛛网膜囊肿的长期疗效分析

    作者:叶玉勤; 贾颜锋; 李泽; 刘卫平; 蒋晓帆; 李兵; 费舟; 贺晓生 刊期: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大型蛛网膜囊肿的长期疗效。方法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囊肿一腹腔分流术治疗的142例颅内大型蛛网膜囊肿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临床症状、囊肿体积和并发症情况的3个月至6年的随访,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评估该术式的长期疗效。结果随访期内,术后囊肿体积较术前...

  •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初步疗效分析

    作者:方铁; 方方; 张杰; 邰隽; 徐金山; 王生才; 丁昌红; 邓劼; 解自行; 倪鑫 刊期:2017年第05期

    目的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IVNS)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目前国内外关于IVNS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尤其是低龄儿童)的疗效分析相对少见,本研究旨在明确IVNS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是否安全有效,并分析探讨IVNS对不同癫痫综合征的具体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搜集基线...

  •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清lincRNA-p21的变化水平研究

    作者:郭丹; 宋锦宁; 尹倩雯 刊期:2017年第05期

    目的动态监测血清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p21(1incRNA-p21)表达水平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SAH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将10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SAH手术组(63只)、假手术组(21只)和正常对照组(21只),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作SAH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血清中lincRNA—p21...

  • 褪黑激素抑制NLRP3炎性小体减轻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

    作者:毛崇丹; 甄恩迪; 刘阳阳; 张海峰; 郝广志; 董玉书 刊期: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褪黑素通过调节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炎症复合体(NLRP3)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小鼠颈动脉线穿法SAH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溶剂组、SAH+溶剂组和SAH+褪黑素组四组,进行SAH出血量评级和小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组织水含量测定脑水肿,伊文思蓝法测定血脑屏障(BBB...

  • 长链非编码RNAMEG3在胶质瘤细胞U87中生物功能的研究

    作者:朱峰; 张鹏; 宋建荣; 吕新文; 周小龙; 蔡珂; 张超; 何蓓; 梁媛 刊期: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印记基因3(MEG3)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对U87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116例新鲜神经胶质瘤组织标本及癌周正常组织标本中长链非编码RNAMEG3的表达;MEG3过表达后,分别采用四氮唑蓝盐化合物(MTS)法、流式细胞仪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其对神经胶质瘤细胞...

  • 黄芪甲苷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配伍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协同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许航; 丁一; 刘文星; 刘天龙; 文爱东 刊期: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IV)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配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0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ST—IV组、HSYA组、AST-IV和HSYA配伍组等5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再灌注72h评分后处死;脑组织制片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

  • 重型脑室出血灌注尿激酶后不同保留时间的疗效观察

    作者:郭金光; 李海燕; 王绍飞; 杨辉; 张晓娟; 吝晓尧 刊期: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重型脑室出血行双侧脑室穿刺外弓l流灌注尿激酶后不同保留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70例行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尿激酶保留时间长短分为3组,A组(23例)保留1h、B组(25例)保留2h、C组(22例)保留3h,观察比较每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血肿完全消散例数,住院时间,发病3个月内延期性脑积水发生率,...

  • 显微手术治疗累及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效果评价(附52例报告)

    作者:裴祎楠; 朱国华; 麦麦提力·米吉提; 柳琛; 更·党木仁加甫 刊期: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累及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2例第四脑室肿瘤患者,其中通过小脑下蚓部入路4例,小脑延髓裂入路34例,联合入路14例。根据术前是否合并梗阻性脑积水者进行分组,A组:合并不同程度梗阻性脑积水者;B组:未合并梗阻性脑积水者。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W的KPS(Karnofsk...

  • 多学科交叉培养在神经外科及脑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毛星刚; 章翔; 章薇; 陈石蕊; 李金城; 薛小燕 刊期: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学科交叉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对神经外科及脑科学发展的意义。方法结合神经外科和脑科学发展的历史及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多学科交叉的重要性。结果过去及现在,神经外科在基础神经科学发展中均有重要作用;最新的研究进展中,神经外科为脑科学提出了重要问题,并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现代神经外科也高度依赖于基础科学、数学、计算机...

  • 肿瘤靶向治疗进展与加强医生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刘娜; 王士博; 陈衍 刊期: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医生掌握医学分子生物学理论和进展对临床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分析以肿瘤发生相关的特异性分子作为治疗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现代肿瘤,包括神经系统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医学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对临床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进行治疗已是现今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特征。结论国...

  • CT环池分级结合颅内压监测在去骨瓣减压术后的应用

    作者:张艺滨; 王建群; 陈良鑫 刊期: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CT环池分级结合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的应用。方法对19例去骨瓣减压术并行颅内压监测的患者,记录颅内压值(ICP)和头颅CT环池分级(Ⅰ级:环池完全闭塞;Ⅱ级:0.1—1.0mm;Ⅲ级:1.0—2.0mm);并行术后3个月GOS预后评分,5分、4分归为恢复良好,评分3分、2分、1分为预后不良;对这些因素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