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

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1 16:27:33

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

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第1篇

书不是胭脂,却会使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人千变万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有关读书的演讲稿2021,感谢您的欣赏。

小学生有关读书的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开展,给广大学生以精神的滋养,让他们生活里充满了阳光,智慧里有了翅膀。帮助他们认识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社会理想。

“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一年一个新主题,已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活动。20__年“颂歌献给党”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我们充分发挥关工委“五老”的优势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读书活动与庆祝建党90周年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文明养成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体验实践教育相结合。鼓励老师、家长、学生一同阅读。通过开展国旗下讲话、演讲比赛、讲故事、征文、书画作品展、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大家共同融进主题读书活动中,学生们更加遵守纪律、更加自信、更加向上,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学风的转变。

今天,市委宣传部、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及各学校教师、学生代表隆重集会,启动20__年“理想点亮人生”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这项活动的启动满怀着市委宣传部、市关工委、市教育局的领导们对下一代关爱之情,我们将按照市委宣传部、市关工委、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引导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远大的理想。无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他们站在哪个位置,一定会成为一个有作为、有价值的人。我们一定要用心、用功、用情的开展“理想点亮人生”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式,精心策划,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聘请“五老”作辅导讲座、征文、演讲、主题班会、校园艺术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唱响主旋律,将“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融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布局,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共青团工作、文明养成教育活动月、书香校园等活动。寓教于读、寓教于学、寓教于行,让“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更加贴近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的思想、贴近学生的心理。

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呵护,让我们牢记培养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任,进一步努力把“理想点亮人生”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办得更好,让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变得更加宁静,让学生的生活更加富有情趣。愿我们的青少年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祝愿“理想点亮人生”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小学生有关读书的演讲稿2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请让我们一起来纪念这个读书人的节日。4月23日是世界文学的象征日,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等许多世界着名作家在这一天出生或逝世。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鼓励人们发现读书的乐趣。

几年来,“世界读书日”已成为许多国家读者的一个节日。培根说:“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正因如此,所有发达国家不论高层还是平民,都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使在网络高度发达的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持卡人数仍高达1.48亿,即每两个美国人就有一人持有读者证;据统计,美国国民去公共图书馆的人次数是观看足球、篮球、棒球、曲棍球合计总人次数的5倍多。

俄国人之酷爱读书举世闻名,在莫斯科的地铁上,随时可见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在专心捧读。并且,这些捧读者中读的都是大部头的托翁、陀翁等苏俄大师的名着。

日本人爱读书也是举世公认的,在日本的电车、巴士上,无论是衣冠楚楚的上班族还是身穿校服的学子,差不多都在专心看书。

犹太人更爱读书。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犹太人的墓地里常常放有书本,因为“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出来看书的”。当然,这种做法有一些象征意义,即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无止境。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书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

我国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大国,历代重视教育与读书。古代有许多刻苦读书的感人故事,比如“凿壁偷光”的匡衡、“囊萤映雪”的车胤、悬梁刺股的孙敬和苏秦、欧阳修的“三上”读书、范仲淹苦读的佳话等等,他们为书而生,为书而死,为书而乐,为书而苦,为书而贫,为书而瘦,几千年来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又一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了,读书日顾名思义就是要引导人们自觉读书,并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不仅仅是提高个人修养和健全人格的事,而且应是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修养的大事。

为此,我们学校这样倡议:打开书,读吧;读了书,聊吧!希望全校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使自己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看成是读书日。

小学生有关读书的演讲稿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关读书的谚语和格言不胜枚举,读书可以视通四海,与智者交谈,与伟人说话。上下五千年,古今锦绣文章,包罗万象,尽在书海中。

小时候,多么渴望通过阅读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基本上除了教科书,再也看不到其它的书。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孩子出世后,我力尽所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从5岁开始,我就经常带他到大书城去看书,让他感受人们是多么喜欢读书,读书是有益的。学完拼音后,就开始给他买拼音版的课外书(可惜当时不了解有这么好的绘画书),从此孩子喜欢上了阅读,知识面也越来越广,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我。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在动员孩子读书的时候,自己却读得很少,老是找借口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读书。不读书真的不行了,于是我们制定了家庭读书计划:每人每天至少阅读20分钟(现在已增加至每天阅读时间30分钟以上),节假日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能少于1个小时。

自从我们制定了家庭读书计划以后,我的阅读时间就有了保障,从阅读教学、教育类到生活类的,等等,再加上塘厦第一小学书香校园的环境熏陶,我还经常跟孩子同读一本书。通过阅读使我不断成长: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走向生本》等书让我掌握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薛瑞萍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等书,让我学到了很多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并得以应用,使我更加坚信教育、教学其实是一门艺术;读了周泓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让我了解孩子们渴望我们真诚的赞扬和鼓励;读了《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杜郎口旋风》等书认识到课堂竟然可以如此精彩。……通过大量的阅读,使我对生活更加自信,生活因为阅读而充实、精彩了。阅读也成了我教育、教学的润滑剂:当我遇到“麻烦”学生不知道怎么办时,是书给了我答案;当我在教学中遇到困惑时,是专家们的智慧使我豁然开朗;是读书让我跟孩子们心灵相交……

现在,阅读成了我们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不读书,就等于“精神和知识”的营养没有加入,人既然不能缺少营养,我们就不能不读书。读书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高尚行为,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朋友们,读书吧!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

小学生有关读书的演讲稿4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读书好处多》。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许多名言都是说读书的好处的。是的,读书可以让你懂的更多的知识,拓宽你的视野,提高你的境界。当你不开心时,你就可以看看书,书可以让你忘记烦恼忧愁。我觉的读书有几点好处;一;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开阔视野。如果你想包揽金字塔的风光和我国秦兵马俑的风采。你可以在书中看一些描写它们的文章。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二读书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书就象一个慈祥的老人,把知识一点一点的传授给我们,我们没有去过,见过的东西可以通过书去了解,我们不知道的动物,植物也可以在书中查到,你可以在书中了解世界风情,了解民俗文化。三,读书可以激励我们,每一本书都象一位启蒙老师,指导和激励我们为我们前进指出方向。读到那一个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那不向命运屈服的斗志,我不只一次次的感动激励我向上的斗志和学习的信心,

四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不断的阅读中,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使我们的写作更加自如。

读书使我快乐,读书伴我成长,知识是无穷的,学无止境,相信每一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总之一句话读书的好处数不胜数,那么,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书吧!

小学生有关读书的演讲稿5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你们好!

我是__,非常高兴站在这里同大家探讨,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读书使人进步,求知使人成长》

亲爱的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背上书包高高兴兴的走进学校时的情景?你还记得,我们打开第一本课本、学写第一个字的喜悦与新奇吗?因为那踏进校门的一小步,我们的人生跨进了一大步。人生的探索之旅由此启航,我们以智慧为帆,勤奋作浆,开始驶向那无比浩瀚的知识海洋!

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第2篇

此处的“咬文嚼字”并非指原意,而是另有解释。婴孩是最喜欢“咬”的,对身边一切事物总想好奇地尝尝是什么味道,“咬”便成了婴孩最初认识世界的方式。书是神圣的,热爱读书的人都谦虚得像孩子。所以对于书中内容,自然也要“咬嚼”一番,以品出味道。慢慢地,也就对文字敏感起来。

小时候常读童话,只是喜欢那似梦似幻的纯真世界而已,对于文字似乎并无感觉。如今已到了豆蔻年华,读书也不再那么挑剔,开始“通吃”。也许是青春期的少女心思细腻吧,一个个原本没有生命的文字,都似在如水光华中浸过,透着或浓或淡的情,诉着亦假亦真的事。那种特别的感受宛若山间氤氲、袅袅的青烟,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受的,但我觉得这最初的触动来自古典文学。我一直对中国风的东西没有抵抗力,像青花、折扇、书法、古风插画等,自然也不放过这些。“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当初只觉得这些文字真的好美,有种说不出的意味,就像遗落在梦境中的水墨画,只觉得缥缈虚幻,就是无法记起那画的细节。后来才读懂,《国殇》是追悼战死英魂的,《诉衷情》是抒发幽怨情怀的,《沉醉东风·秋景》是渲染萧瑟秋景的。细细研究一下,便觉得这些文字已不仅只是缥缈虚幻的美了,它们的背后似乎系着无数个结,每个结都诉说着不一样的故事……

网络中有不少人为自己贴上“文字控”的标签,我想这文字控,也必是对文字十分敏感的吧。虽说有人只是一味矫情,用文字来赚取别人的关注,但也有人真的懂文字。很多人都会这样,在读过很多书之后觉得自己越来越离不开文字,然后便用文字随性记录起生活来。在他们眼里,用文字演绎生活或许更淋漓尽致,或许更含蓄委婉。但不论什么样的格调,敏感的人总会读懂文字后的心。在他们笔下,文字是心魂的载体。我想,也许我也跟他们一样,读书时“咬文嚼字”,总想把文字看透,然后一发不可收地爱上文字,依赖文字。

我也算是有点儿“文才”的,几次作品获奖也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但是每次写文章总会对着电脑纠结半天该怎么写。按理说,我应该文思如泉涌下笔如神助才对啊,可我冥思苦想好不容易在键盘上敲了几下就开始狂按删除键了。我觉得,写文章真的是严肃的事情,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文字负责,“惜墨如金”也是一种对文字的态度。文字即灵魂,如果不对作品严肃,哪里会有瑰丽作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我自然还没有要“推动人类思想文明进步”的伟大,但我也不能让笔下的文字成为空虚的尸骸或是虚伪的皮囊。当初读《爱的教育》,似乎能感受到作者在耳边的温声细语,如果不是严肃对待自己的作品,把心中的爱与温暖都融进去,哪里能写出这样朴素却又暖心的文字?后来读过更多经典,细嚼文学精华,揣摩作者用心,我明白了——文字是要认真对待,并要用心去体悟的……

现在长大了,竟越来越懒了,许久没有嗅过书香,颇怀念那股味道。不过也并不寂寞,我在网上订阅了《读者》《读经典》等杂志,定期发到电子邮箱,忙里偷闲就去看一下,听着那些知名不知名的作者不紧不慢地为我讲出一个个不一样的故事。读着这些文字有时会忘记时间,捏着水杯的左手僵在半空,右手食指滑动着鼠标滚轮,酸涩的眼睛盯着屏幕也不觉得累,只为看着一场场不知是喜剧还是悲剧抑或是闹剧的上演,直至落幕。其间不免唏嘘感叹:真是江山如画人生如梦!有时候想想,对文字太敏感也许并不好,太容易被作者的情绪感染,疯疯傻傻地对着一堆文字变换表情,为这些文字所触动,它们的身上承载了多少情愫啊!

其实,我理解的“读书”不只局限于书本,只要有文字,我觉得就可称之为“书”。有时候,我喜欢研究歌词,毕竟歌词也要和谐押韵的,在我看来它们跟诗差不多。很多歌词真的很美,例如《李清照》中的“独自泛轻舟/雨疏风骤添新愁/浓睡不消那残酒/有多少事欲说还休”,这一句就蛮有意味的,把《如梦令》雕饰一番,便幻化出这一番朦胧哀愁的意境来。例如《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中的“也许受过伤/才会试着学习体谅/在挑剔之中成长/谁都一样”,我受挫时最喜欢听了。谁都有权利去爱,谁都可以拥有信仰——这是它告诉我的。闲暇时喜欢浸在歌声中,感受细腻的情怀与唯美的文字流泻在五线谱上,似水墨交融,颇有韵味。所谓的“爱屋及乌”大概就是如此了吧。我热爱读书,热爱文字,同时也热爱与文字有关的东西,对歌词都要“咬文嚼字”。

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第3篇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我妈妈常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慢慢下去,使我很小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到了小学年代,我觉得中山的图书馆简直就是一座快乐的宝矿,那里藏着多少快乐而令

人 神往的因子呀!以致我每天都迫不及待地奔向它的怀抱,如饥似渴的捧起一本本珍宝,安慰孤独的灵魂。那时觉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我到底为什么从一位无知的女孩变成优秀生呢?

那是在我二年级的一天,我拿起了一本书,无聊的读着,里面的一句话唤醒了我。这是富兴克林话: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是啊,人就像一颗麦穗,书则是清泉,没有了水的滋润,麦穗就会干枯。人的生活没有了书就像大地没有阳光,失去了智慧和生命。

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第4篇

多年以后,当我在语文教育的边一一把他们捡拾起时,那是怎样的一种亲切,一种熟稔。那时的语文课节是很多的,课堂上真的可以和同学们同喜同悲,可以为别里科夫的辞世欢呼雀跃,可以为刘兰芝的爱情悲剧而潸然泪下。课下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写感受,并且与同学分享,备课本子里不仅有教案,更有与之相关的资料。记忆里,语文课总是上得有声有色,回味起来感觉有滋有味的。有更多的时间去引领孩子们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引导他们去发现美丽文字背后隐藏的寻常生活,去咀嚼那些微小如花蕊的温暖细节,让孩子们在生命中埋下热爱语文的甘泉,并长久地滋养其性情和灵魂……

在书里,我们可以和李白沉湎于“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盛唐的雍容华贵,和苏子一起“举酒属客”共祝天下有情人“千里共婵娟”,和易安女子一道“独上兰舟”捡拾起“满地黄花堆积”。文学,虚幻而真实,是生活的缩影,是生命的畅想,每一个文字,都如碧波荡漾的一汪春水,伴着拂过的风,点点涟漪,拨动心弦;如飘落的雪花,拍打着天使的羽翼散落到大地的每个角落,映射出人性的光辉与真诚。那些动人的文字敲击着心扉,如同聆听晨风穿过竹林;撩人的心曲洒满天空,恰是雨打芭蕉的滴答声;醉人的墨香晕染了纸页,仿佛欣赏落花依水流。精致的文字是黑白键弹奏的忧伤,真挚的情感是琴弦承载的华殇,细腻的表达是月下笙箫吹出的情迷。所以走进书里,就有一种花落于肩、香扑满怀的美丽。

可是现在,很多人为生计所困,为名利所累,挣扎、劳碌、困顿成为了生活的常态。世间的喧嚣和繁复使人们的心灵无法宁静,物欲横流的当今,形形的诱惑让人迷失了方向,甚至出卖了尊严。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时间读书,很多人都不愿意读书,在墨香和铜臭之间,心灵的天平倾斜于后者。

一个哲人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社会,是可怕的;一个读书人不读书,是恐怖的。

所以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多么忙碌,请在匆匆的旅途中,在沉沉的行囊里,在朴素洁净的几案上,别忘记留一个位置给自己最爱的那本书,给心灵留下一隅书香;让心田永远盛开绚烂的花朵,让灵魂永葆高贵的姿态,让生命的舞步如花之绰约。因为繁华褪尽,唯有心灵深处的饱满是无人能夺去的。

没有什么比读书更为紧迫的事情了,现在的孩子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生活的阅历缺少宽度和深度,读书应该是他们写作的主要源泉,经典不读不新,名作的力量在于我们情愿为之悲喜,之后却可以收藏长久温暖的幸福。

花有花香,墨有墨香,书有书香。在书香浓郁的校园里,让我们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读书吧。在宽敞明亮的图书馆里,在教室的一角,在走廊上的任何一个书架上,在餐厅的图书吧里,请捧取你喜欢的书吧!文字的芳香将留存于你心灵的深处、岁月的深处;灵魂的清芬将经由你的文字而流芳百世,彪炳千秋。

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第5篇

【关键词】经典诵读;滋养灵魂;提升素养;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诵读经典,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接受中外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先贤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对于中学生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升,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作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用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底蕴滋养学生的灵魂,铸就学生健全的人格,责无旁贷。

一、促生产生兴趣

在我们学校,刚刚升入初中的孩子们所熟悉的课外书就是卡通画册和作文选之类,至于什么样的书是经典,他们大多很陌生。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对经典有兴趣。

首先,让学生懂得,经典经过了时代的考验,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很有价值的,读经典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里有衣、食、住、行……包罗万象,这里有真、善、美、丑……泾渭分明。多读经典能让你拥有智慧,增加勇气,做个生活的智者。随着年级的增高,不能只局限于读低层次的、娱乐性的卡通漫画、《故事会》等等,更不能迷恋于那些武打言情小说,而要阅读高层次的书。

其次,从我们的教材里去发现名家们的读书情况,给学生们讲一些中外名人的成长都与青少年时期爱读名著有密切关系的例子。冰心老人写下了一首首隽永的小诗,而她在七岁时就开始苦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挥写出那么多豪迈的诗词,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他们的成就哪一位不是博览群书而成?

二、名家诵读引路

有了对美的事物的认同,才会产生接近的愿望;有了接近的愿望,才有审美的兴趣和能力;有了审美的兴趣和能力,才会有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有了欣赏美的眼睛,才有更高级的感受,才有创造美的愿望……所以,在学生对经典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开始引导学生直观的感知经典美文。被吸引,被感动,就是一个好的开端。比如教学余光中诗歌《当我死时》的时候,在陈铎深沉而饱含感情的朗诵中,不少学生热泪盈眶,从此爱上了诗歌。有时候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不到位,这时,借助有感情的朗读会易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感情。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学生并没有对作者父子之间的亲情所感动,但在聆听名家朗读之后,却能深切地感受到父子深情。2011年河南省优质课选手张俊娜执教《伟大的悲剧》时,充满感情地朗读斯科特的日记,全场师生都被强烈地震撼了,长久的寂静,然后是雷鸣般的掌声,连教师自己也泪流满面。那是怎样强烈的情感相融啊。诵读,尤其是经典诵读,往往会在一刹那间就拨动了学生平静的心弦。

三、置身经典海洋

孔子说:“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 《书》诵《诗》,与古人谋。”是说通过诵读,可以达到自己的心与圣人相谋、相印的作用。可见其作用不仅仅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更重要的是理解作品内涵,体会文字背后的智慧和思想,涵养心性,固本培元,为己所用,利己利人。作为语文教师,指导、训练学生诵读,特别是诵读经典,正是与古今教育家所倡导的理念一致的。在课堂教学中,对经典篇目进行诵读训练,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体会语言之美,意境之美。2011年河南省优质课选手冯桂芳在执教《金色花》时就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母爱的纯真、孩童的调皮,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人曾为诵读总结了十大好处,其中就有一条是“诗性美”的再现。但诵读经典,更多的是在课堂以外的生活中。结合我班实际情况,我引导学生进行了这样的探索:

第一阶段:奉旨读书

指定诵读任务,主要利用晨读时间读书,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诵读比赛。刚开始,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后来读中学生必背古诗文,在老师的热情鼓励下,学生不久就不满足于这些文章了,就有同学主动要我向他们推荐读物。原来,学生读书的热情和兴趣全靠老师培养,正是我的鼓励和赞扬激起了他们更加高涨的热情。

第二阶段:文海拾贝

鉴于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时间不充裕,我要求他们在家长和老师推荐的篇目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精彩语句进行诵读,在每次语文课前的几分钟进行交流。在活动中,我惊奇地发现,学生的文字感悟能力超出我的想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及至“问世间情为何物”,我大惊失色,名篇名句的诵读,岂止是语言的积累?!

第三阶段:博采名篇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功底,老师就不宜在内容上过多地限制了。在这一阶段,我只开出书目,让学生自己选择。此时,诵读范围渐渐拓广,不只限于经典古诗文,现代散文名篇,外国优秀诗歌、散文,都在我的书目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要求写出读书笔记(或摘记)。我把周一的阅读课定为诵读课,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去读,投入去读。每一次,学生的专注和动情都让我沉醉。再后来,学生已能阅读长篇小说了,我就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交流读书的内容,也借此增强口头表达能力。

四、诵读精华展现

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第6篇

这话说得确实精僻(辟),当仍想为其添上一种层次:以"有字之书"为人之底,以"无字之书"为人之骨,以"心灵之书"为人之魂。

"有字之书"指世间客观存在的一切文字内容,也是人们狭义上阅读之物。杜拉斯曾说过"每一本书都是漫漫长夜"。夜晚用一本书来填满闲暇的时光,一方面夯实了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开拓了人的视野。培根也常强调"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但若仅仅停留在阅读"有字之书",便易陷入苦读成疾的泥潭。

"专读书也是有弊病的",鲁迅鼓励人们使所学的知识活起来,这便是所谓的"无字之书"。

"无字之书"深深根植于生活这片包罗万象的土地上,经历百态人生也是另一种阅读。向生活寻求知识,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搭好身骨。这本大书中没有直接易得的文字总结,它更需要人活化地看待,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从中撷取成长所需的营养,做到经世致用。

读着这两本书,能拥有"谈笑有鸿儒"的展望,但真正贯穿人一生的更关键的是"心灵之书"。

"心灵之书"似乎更为玄妙,大家如齐白石也只能说成"要常有古人之微妙在心间"。我将这种微妙理解为一种自我意识,如果一个人永远是外在事物的反映,缺乏自我的内在焦点,那他仍是无用的。特别在物欲快速膨胀的当下,潜心读书的人都已消失殆尽,更不用提回归本心,发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的深层自我反思!拥有向内探寻的自我意识,才能回答人何以为人的终极难题。而且每个人的心灵都脉动着不同人格的血液,借鉴他人确为一条捷径,但读懂自己内心更为重要。常读"心灵之书",为自己注入独立之灵魂。

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第7篇

复调小说是巴赫金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提出的,他认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存在“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①巴赫金从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家与主人公、主人公之间)关系、思想以及情节布局、语言等方面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复调特征,认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主人公与作家的关系是平等的,人物之间是平等对话的关系;主人公是有思想的主人公,不同人物之间的相遇就是不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思想因而具有对话性和未完成性;在情节安排方面选取生活的某一横断面,因而具有共时性特点;语言是对话性的语言而不是独白型的语言。残雪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关注人类曲折隐秘的内在心灵世界,对以表现现实生活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不满,在表现人类灵魂的深邃方面做了大胆的试验与革新。残雪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灵魂和思想一样需要交流、需要对话、需要分裂对峙然后才能走向深邃。为了表现灵魂的这种特性,残雪的大部分小说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以及语言都具有复调的特点。我认为,对于残雪来说灵魂的复调不仅是一种叙事策略,而且成了一种文学观和世界观。

一、灵魂作主人公

残雪在创作中真正关注的是人类灵魂的运行与发展规律,但灵魂是内在的,如何突破外部的束缚表现灵魂的深邃?残雪干脆让灵魂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展示心灵这一“黑色的舞蹈”。由于表现对象的特殊,残雪完全打破了小说的常规写法,这体现在全新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首先,残雪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比较怪异,他们代表了灵魂的不同层次。一是名字怪,残雪为自己的小说人物的命名都很奇特。比如《苍老的浮云》中的虚汝华与更善无,《在幽冥的王国里》和《爱情魔方》中反复出现的痕,《重叠》中的房繁以及《新生活》中的述遗等;残雪有时也会像卡夫卡那样仅用一个字母来命名主人公,比如《思想汇报》中的主人公A君。二是这些人物的性格都很孤僻,与周围的人无法相融,也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地待下去。要么从平房搬到二十九楼的高空中(如述遗),要么从城市搬到乡村(如痕),要么从上山要么来到海边。这些人最终发现无论他们逃向何方都不能真正地孤立,总是有人打乱他们日常生活的平静,总是不情愿地陷入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纠缠之中。这些人物之所以显得怪异是因为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同,他们就是灵魂本身。这些人物的奇特体现了灵魂自身的特性:灵魂说到底是孤独的,善于倾听自己心声的人总会发现自己无法与身边的人和谐相处;灵魂虽然渴望孤独,但在本质上又是不可能寂静如一潭死水的,真的灵魂总是如大海般奔腾不息。残雪在小说中所要表现的正是人类内在灵魂的永恒的律动、骚乱与矛盾。

进入灵魂的深处之后残雪发现灵魂是一个向纵深切入的立体的结构,有很多不同的层次。于是,残雪将这些不同的层次也化身为人物形象,让灵魂从幽暗的心灵深处走到阳光之下进行表演。残雪认为:“如果不站出来表演,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肉体变成的铠甲有多么的坚固,自由的运动又是多么的不可能。”②她的小说正是要让心灵穿透肉体的铠甲裸地站在读者面前,使读者看到本能欲望的强烈、理性思维的强悍、死亡之神的冷酷、艺术之神的严厉、地狱的幽暗、天堂的瞬息即逝……换言之,残雪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代表了人物灵魂的不同层次,因而这些人物都是高度抽象化而且富有寓意的。比如,中篇小说《痕》中主人公痕与铁匠、收席子的人、村长、茶馆老板、老板娘、朋友景兰、表弟、妻子等的关系非常奇特,痕象征着灵魂自身,而其他人物就象征痕的灵魂的不同层次。文中收席子的人、茶馆老板则象征了痕灵魂中更为本质的东西,比如对理想、对艺术的追求;朋友景兰则象征痕的虚荣心或追名逐利的欲望,他总是隔一段时间来看一次痕,并赞扬痕编织的席子,后来索性借痕的名声在外边做生意;老板娘则如同一个信使,传达茶馆老板的旨意,并对痕做出解释。

其次,残雪小说中不同层次的灵魂之间存在矛盾,常常展开激烈争斗。《痕》这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就非常紧张。痕本来想过一种宁静的生活,但突然之间遭遇死神,他如同痕心头的一块疮不时隐隐作痛。死神的严酷无情让痕产生了反抗的冲动,决定编织出独特的席子来为自己的生命寻找一种意义,以抵抗死亡与虚无的侵袭。这一愿望又引来了收席子的人即艺术之神的化身,他和死神一样严厉,要求他织出非同一般的席子,痕的灵魂生出更多的颤动与不安。怀疑自己的编织的意义,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席子并没有排上用场,而是被收席子的人扔在深山里烂掉。痕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中撞见了虚无,这使他更加痛苦,他想要回到以前的生活,但又觉得那种生活百无聊赖。他想要自欺以逃避生命的沉重与艰辛,于是开始做梦,梦中成了一个无忧无虑的吸吮着大甜瓜的婴儿。虚幻的梦境当然无法满足痕的灵魂渴求,死神再次出现,带他在管状空间做下坠体验,这说明痕已决心在灵魂的深渊中继续探险了。在这部小说中痕的灵魂是分裂的,不同的侧面往不同的方向奔跑撕扯着鲜活的肉体,希望是渺茫的,退路又没有,灵魂之谜是没有答案的,只是在地狱、炼狱和天堂之间辗转奔突再也停不下来。残雪的小说展现的就是灵魂的这种操练,“就是置身于世俗的同时将目光始终不变地紧盯天堂;就是使灵肉分裂,并在忍耐中获得张力。”③在这个过程中人不但没有倒下,反而激发出更为强大的生活活力,创造出令人目眩的生命奇迹,如同黑色的光,魅惑而又诱人。

再次,在残雪小说中不同的人物表面看来互相折磨、无法沟通,实际上是一种共谋关系,也是一种交流对话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残雪抓住了灵魂的对话性这一最显著的特征,并通过人物相互之间的关系表现这一特征。比如,在《痕》这部小说中,不同人物以痕为中心形成一张紧密联系的网。当痕满足现状、得过且过时,周围的人诽谤他;当痕绝望时,他的朋友景兰和表弟又来鼓励他,让他看永恒之光的美丽;当痕高傲时,茶馆老板指责他,让他看到自身的渺小与卑劣;当他想要马上解开生命之谜时,老板娘又劝他不要心急、不要浮躁;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承受重负时,妻子就提醒他要学会遗忘,学会像婴儿一样轻易地忘记伤痛然后重新开始;当痕想要走回头路时,铁匠再次出现让他享受吃苹果的特权。正如老板娘所说的“这些人就像一座桥梁,你要过河,就离不开我们”。④灵魂的不同层次之间必须交流对话然后继续更深入的探险。一开始痕始终理解不了周围的人与自己的心灵探索的关系,对他们充满误解与厌恶,甚至想要躲避这些反复纠缠他的人,但久而久之痕终于发现自己是不能离开这些人的,他不但没有因为这些人的纠缠陷于崩溃反而精力充沛,期待着新一轮的探险。表面的冰冷之下是更为深沉、持久的爱,残雪的小说集《爱情魔方》和长篇小说《最后的情人》都用爱情来形容小说中人物的关系,这真的是非常贴切。因为对生命的火热的爱,人类的灵魂才有了分裂,有了痛苦,也有了痛苦中的反抗与复仇。残雪用这种奇特的人物关系来表现灵魂的成长机制,充满浓厚的多声部色彩。

二、迷宫般的结构

为了表现人类灵魂的深邃,残雪在小说结构方面也做了革新,放弃传统的线型结构,而是像博尔赫斯那样按照迷宫的式样来设置情节,越是成熟期的小说结构越复杂越幽深,作品中不同人物的故事相互交织,形成结构复调的特点。所谓“结构复调”,即“依靠作品的结构使每一个人物的故事成为不同的声音,构成互为对立、互为补足的复调形式,靠后设命题的一致,奏出一个和声”。⑤

残雪的长篇小说《最后的情人》在结构上就具有这种特征。整部作品围绕“古丽”服装公司而展开,其中“古丽”是加了引号的,含有寓意,象征着灵魂的一种孤立的状态。该小说先是介绍销售部经理乔与老板文森特以及他们的爱人马丽亚与丽莎,进而由乔引出公司的南方客户里根与北方的牧场主金,由里根引出南方橡胶园的故事,由牧场主金引出牧场的故事。这些人物之间一开始关系都比较浅,只有业务和家庭上的联系,但随着灵魂探索的深入所有的人之间都有了某种血肉般的联系:丽莎为了寻梦去了橡胶园,文森特为解开心灵之谜去了丽莎的家乡赌城;乔在自己的书中来回穿梭;马丽亚先是在家中编织自己的梦,然后开始踏上“长征”的旅途;里根在深夜钓鱼,埃达先是逃离里根的橡胶园而后又回到橡胶园。在这部小说中,每个人都代表着心灵迷宫中的一条小路,这些小路如同“古丽”公司一样孤独,原本只是凭着自己的本能各自伸展没有联系,但由于每一个人物都有追求极限的气魄,所有这些灵魂小路不期而遇了。小说中的人物惊讶地发现原来心灵的孤独与分裂仅仅是外在的。小说中的男人们在寻找自己的阿尼玛(荣格所说的男性心理中女性的一面),女人们在寻找自己的阿尼姆斯(女性心理中男性的一面)。理性在寻找本能,飘逸的灵在寻找沉重的肉身,代表文明的西方在寻找着神秘莫测的东方,迷惘的现在在寻找自己遥远的过去。总之,残雪的小说中不同的情节之间是一种对话关系,正是在人物的对立与互相找寻中,人类灵魂的探索不断深入,终于打破了一切禁闭与障碍走到了一起。

这种结构不像传统的线型结构那样清晰,而是如同一团笼罩在眼前的迷雾。灵魂的小路一旦交叉便产生强大的磁力,将所有的人包括读者都卷入迷宫之中一起探险。这也是一种伊塞尔所说的召唤结构,作家抛给读者很多难解之谜等待读者去解开。读者费力地进行解读,有时以为解开了,但新出现的内容又将以前的答案否定了,于是继续阅读继续解谜。真正读懂残雪小说的人会领略到奇异的风景,会体验到迷醉般的狂喜。残雪安排的迷宫式的结构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唤醒读者半睡半醒的心灵世界,而且很自然地将读者拉进她的心灵迷宫世界中,成为作品中的一员,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解谜、一起创造、一起探险。正如残雪所说:“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在作品意义拓展的过程中变成了共谋的关系,而每一个阅读者,都是这种创造的参与者,被动的阅读被彻底排斥。”⑥

这种迷宫式的结构总是处于未完成的开放状态,这体现在作家对小说时空的安排上。小说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总是集中在某一点,残雪不像托尔斯泰这样的传统作家那样通过人的一生来写人,而是集中写人物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体验,很少提到过去的经历。比如,《新生活》中的述遗一出现就是刚刚搬到二十九层的高楼上,偶然地与邻居、电梯修理工、游戏厅老板相识,无意中陷入复杂的关系网中。《思想汇报》中的主人公A君本来是一个发明家,以在鸡蛋上打孔来生存,但由于食客的来访,生活脱离了常规,陷入一个怪圈之中。主人公感觉自己就像在钢丝绳上摇摆,向后退是不行的,呆在原地也不行,只有挣扎着向前走去。小说内容的安排不是指向人物的过去或将来,而是在空间展开,而这一空间又不是现实生活的某一场所而是“总要跳出历史世界的空间”⑦,是人类心灵的空间。只要人类的灵魂是活着的,那么内部灵魂的探索就不会停止,心灵空间就会无限延展。

三、对话性的语言

由于表达对象的非同寻常,不是为了再现现实生活世界,而是为了表现内在灵魂世界,残雪在语言方面也做了探索与实验。残雪小说中的语言正如她自己所说:“充满了人类刚刚诞生时的原始记忆。语言同探索一道来到了源头。为了要说出那说不出来的事,语言自身也意识到了自身的层次,这些层次同对象的层次形成对应,将‘无中生有’的事业在大脑隐蔽的处所进行。”?讀?訛残雪发现语言和人的灵魂一样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之间还可以形成一种对话关系。

首先,残雪小说中的语言是高度抽象、富含寓意的。《重叠》中的主人公房繁这个名字与“防范”谐音,象征了灵魂的一种戒备状态;而另一个形象会的名字与“汇”谐音,象征房繁灵魂的不同层次之间的交流、融会与贯通,整个小说就讲述了房繁灵魂的分裂与整合过程。《思想汇报》中的“食客”也象征着一股推动主人公心灵探险的不容置疑的力量,一旦与主人公A君相遇就主宰了他的生活,A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应对,毫无退路可言。这种等待解谜的语言给读者带来了阅读障碍,许多读者无法接受残雪显然与其语言的抽象难懂有关。残雪执拗地运用这种小说语言其实是出于表达灵魂自身的复杂与朦胧的需要。

其次,残雪小说中的语言风格是表面的冰冷与内在的火热相对照。神经质的人格心态、冰冷敌意的人际关系、异化的生存处境以及令人战栗的梦魇世界在残雪的小说中反复出现,有论者据此认为残雪“创作的目的就在于肯定恶、赞美恶,就在于向人们宣布:这就是人,这就是人的生存状况,这是不可改变,你们只能世世代代这样生活下去。”⑨这是对残雪小说的一种误读,残雪营造的冰冷可怖的语言风格旨在揭示人类内在灵魂的运作规律。灵魂的层次越多,相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越激烈,生命的张力就越强,喷薄而出的熔岩就越炽热。由于残雪是通过将灵魂的不同层次化身为不同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因而人物之间的关系越冰冷,灵魂的旅途就越漫长,灵魂的探险就越精彩。比如《苍老的浮云》中的虚汝华为了灵魂的飞升,为了从周围人(父亲、母亲、丈夫等)或者自身肉体的牵制中走出来把自己的门窗都堵死,两个多月不吃东西,空灵得可以看到自己肚子里的芦管,可以乘着飞毯悬在半空中。残雪认为,人的内在的惰性、灵魂的自欺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强力的逼迫才能激发灵魂的反抗,才能完成精神上的断奶过程,才能在反抗中迸发出活力,从寄生虫变为创造者或者心灵艺术家。所以,遍布残雪小说中的异化、残忍、仇视、阴谋都获得肯定的含义,而温情、和谐反而成了贬义词,它们意味着灵魂的怯懦和自怜自欺,没有勇气将心灵探险之旅进行到底。如《苍老的浮云》中虚汝华的丈夫老况,甘愿做母亲肚子里的蛔虫也不愿跟着妻子继续冒险。她的父亲故意患上白内障,以看不到自己在天井内兜圈子,而自欺地认为自己在沿着一条笔直的、黑暗的通道不断地前行。

与其说残雪“溢恶”,不如说残雪在审丑。残雪以自己写作与生活的切身体验感受到灵魂与肉体、黑暗与光明、美与丑、善与恶、爱与恨之间的辩证关系,怀着极大的勇气深入灵魂深处探险,不但敢于正视人类灵魂的污浊与混沌,而且能够在卑污中仰望星空,灵魂的污浊成了激发灵魂飞升的一股奇异的力量。正如残雪所说:“我敢说在我的作品里,通篇充满了光明的照射,这是字里行间处处透出来的。我再强调一句,激起我的创造的,是美丽的南方的骄阳。正因为心中有光明,黑暗才成其为黑暗;正因为有天堂,才会有对地狱的刻骨体验,正因为充满了博爱,人才能在艺术的境界里超脱、升华。”⑩由于对灵魂探索的深入,残雪不仅探索到了人类灵魂的极限,也触碰到了语言的极限。但作为作家又必须言说,正如《爱情魔方》中的痕必须编织一样。于是,在残雪小说中语言的能指不断播撒开来,原本截然对立的东西走到了一起。比如爱与恨、冰冷与火热、分裂与统一、地狱与天堂、绝望与希望、拒绝与引逗、痛苦与幸福走到了一起,界限已变得模糊不清了。“所有的对立面都已邂逅并交锋,并且和解,差异间的游戏由紧张严肃导向活泼松弛,”?輥?輯?訛打破语言之间的壁垒,让相反的词义碰撞交流对话成为残雪小说语言的一种重要特征。冰冷只是表面的,支撑整个小说的是情感的炽热。只有理解这样的语言风格才能走近残雪的小说世界。

另外,残雪小说中的语言也是对话性的。其一,残雪的小说基本上都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法,从“我”的视角出发,“将人的两个灵魂撕离开来,并让它们相互注视、交谈、会晤,”?輥?輰?訛从而形成一种对话的形态。比如,在小说《黄泥街》中,主人公“我”在执着地寻找黄泥街,周围的人都说没有,但“我”还是要寻找。因为黄泥街就是“我”,对黄泥街的寻找也是对自我的寻找,是主人公为自己所画的一个镜像。 “我”与黄泥街就这样构成了一种对照与对话的关系。其二,由于主人公往往分裂为多个自我,主人公的独白性质的语言也往往是具有对话的特点。比如《痕》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痕现在也没什么可盼望的了。然而真的没有嘛?也不见得……如果收席子的那人也消失了的话,谁来给他送钱呢?这还是小问题。他可以重操旧业,像别人一样织那种一般的席子。重要的是,如果收席子的那人再也不来的话,他还有什么理由上山去呢?如果再不上山去,他的日子将如何打发呢?”?輥?輱?訛这段话看起来有点啰嗦、自相矛盾,实际上是痕内心深处的不同自我在交流对话。灵魂具有对话的特性,必须通过交流才能发展?輥?輲?訛。残雪的小说其实就是为人的灵魂创造的一个对话空间,灵魂因不同层次之间的交流而向着纵深发展。

总之,无论是人物塑造、情节布局,还是语言风格,残雪的小说都具有巴赫金所说的复调小说的特征,这是为了表现人类灵魂的多声部色彩、对话性和未完成性而做出的精心安排。但由于因袭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很多评论者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来观照残雪的小说,往往得出了批判性的结论,这实际上是对残雪文学世界的一种误读。比如王彬彬认为残雪“总着重以描写亲人之间和情人之间关系的丑恶来表示对人性的怀疑,表示对人的悲观绝望”。并认为残雪的小说是一种“无深度的小说”,“拒绝探索人类心灵的小说”。?輥?輳?訛其实,残雪一直在乐此不疲地探索人类的灵魂。残雪的探索并没有“走了一条窄路”,?輥?輴?訛也没应验批评家所说的她“将来会陷于休眠”的预言?輥?輵?訛。恰恰相反,残雪一直坚韧地在文学路上探索前进,对灵魂的复调性的明悟使她拥有了不竭灵感之源。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与探索,残雪不但从早期创作的自我重复中走出来,而且也从卡夫卡、博尔赫斯等现代派作家的影响焦虑中走出来,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学世界。这是一个可以与心灵对话的世界,阅读如同登山,将会有“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美景呈现。然而,残雪文学世界的真面目及其价值还远未被国内读者所认知,存在急需祛除的误解、敌意和悬置,这是残雪的不幸还是读者的悲哀?

注释:

①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玲等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②残雪:《最后的情人·代序》,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③残雪:《爱情魔方·卷首语》,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④?輥?輱?訛残雪:《爱情魔方》,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第194页。

⑤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85页。

⑥残雪:《精神的层次》,《残雪文学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⑦近藤直子:《陌生的叙述者——残雪的叙述法和时空结构》,《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⑧残雪:《精神的层次》,《残雪文学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⑨?輥?輳?訛王彬彬:《残雪、余华:“真的恶声”?——残雪、余华与鲁迅的一种比较》,见萧元编:《圣殿的倾圮——残雪之谜》,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7页、第176-177页。

⑩残雪:《残雪文集》第四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80页。

?輥?輯?訛唐俟:《食客来到我们中间——读残雪》,见残雪《思想汇报·附录》,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166页。

?輥?輰?訛程德培:《折磨着残雪的梦》,见萧元编:《圣殿的倾圮——残雪之谜》,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6页。

?輥?輲?訛卢衍鹏:《文学研究的政治审美因素》,《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輥?輴?訛王蒙:《读》,见萧元编:《圣殿的倾圮——残雪之谜》,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

中华魂读书活动总结第8篇

关键词: 《海边的卡夫卡》 自由灵魂 成长 多重意蕴

成长,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是一种共同的生命经验,因此文学作品对它的关注与书写便自然而然地体现出了深刻地文化隐喻性,而读者对这一主题的阅读,也就势必饱含了认同感与亲切感。这一点大概也是村上代表作《海边的卡夫卡》受到全世界读者欢迎的因素之一。本论文将以成长小说理论为切入点,对村上春树代表作《海边的卡夫卡》的主题进行分析,通过解读小说中人物的奇特经历来探究这部小说中成长的深层意蕴。

《海》的多种主题观

目前对《海边的卡夫卡》(以下简称“《海》”)主题的研究已如汗牛充栋,归纳起来,侧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认为《海》是一部反映村上春树独特“命运”观的小说。这一观点的论者将小说中卡夫卡的流浪、弑父“娶”母与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相联系,提出《海》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命运观――既不同于西方式的抗争,又不同于东方式的顺从,而是人与人互助、人与自然共存的现代命运意识。其二,认为《海》是一部村上春树借以批判现实社会体制的作品。这一观点的论者认为小说中另一线索――中田的故事是对卡夫卡流浪的诠释,通过对中田遭遇的描写,揭示了造成十五岁少年离家出走的根本动因是“父亲”绝对意念对自由灵魂的压制。其三,认为《海》的创作很大程度上是作者有感于“9.11”事件的思考,因而这部作品是一部反思战争,弘扬人道主义的作品。他们认为,中田的受创而发痴,乡村女教师的遭遇以及隐入森林的“二战”士兵都是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明。

诚然,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是它们却没有抓住小说的最根本内质。《海》的确引用了古希腊俄狄浦斯王故事的神话结构,而村上的用意并非要去探讨命运,他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已经说过:“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1]村上将“弑父娶母”这样的命运摆在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面前,难道是为了再次论证“命运的无奈与不可战胜”?神话结构的应用并不是为了对同一个主题进行亘古不变的重复,而是想藉此使一个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具有普遍隐喻性的问题,以最引人入胜、最发人深省、最强烈的方式摆在读者面前,引发思考。

在中文版的序言里,作家是这么说的:“之所以想写少年,是因为他们还是“可变”的存在,他们的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未固定于―个方向,他们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样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我想把他们如此摇摆、蜕变的灵魂细致入彻地描绘在fiction(小说)这一容器之中,藉此展现一个人的精神究竟将在怎样的故事性中聚敛成形、由怎样的波涛将其冲往怎样的地带。这是我想写的一点。”[2]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小说最核心的故事是一个十五岁少年的成长历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村上小说的权威翻译者及研究专家林少华曾指出:“概括起来,《海边的卡夫卡》是一个少年精神成长史的一个剖面,也可以说是一部‘成长小说’。”[3]因此,重点不在“俄狄浦斯神话”本身。神话的价值在于,让读者与成长的亲历者一起对未知的世界进行诗性揣摩,将成长者最内在最深刻的内心体悟转化为读者可认知的对象。

有关小说的主题的另外两种观点,笔者认为也只是文本的表层含义。村上在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讲演时曾说:“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4]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具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和包拢它的脆弱外壳的鸡蛋。而高墙则是体制,它本应保护鸡蛋却往往实施迫害。所以,“我写小说的理由,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让个人灵魂的尊严浮现出来,将光线投在上面。”[5]简言之,村上的书写是为了“设法在高墙面前取得自由,即不使鸡蛋撞墙破碎”。[6]他的写作不是为了推倒社会体制的“高墙”,而是为了在不完满的体制下为自由灵魂探索一条求生之路。在这一思想的总领下,《海》的主题便昭然若揭:通过讲述一个十五岁少年的流浪故事,将绵软未定型的灵魂是如何追求自由的成长历程记录下来。

光影交错的成长之路

村上作品中最常见的结构便是“双轨式”,他通过两条平行的故事线索,齐头并进的展开情节,最后让故事在某一点交叉,形成一个“人”字型结构。这一结构使作品中呈现了亦真亦幻的双重世界,一个是封闭、虚幻、纯洁、寂静的阴界,另一个则是开放、现实、污浊、喧嚣的阳界。在《海》中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双重世界,阴界是中田的世界,阳界是卡夫卡的世界。虽然村上春树说他写的是一个十五岁少年的故事,但是《海》的主人公实际上是两位,卡夫卡在明处,而中田则是卡夫卡的影子,他代替卡夫卡弑父,打开了入口石,协助着卡夫卡的成长。

《海》沿袭了成长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主人公的流浪来讲述成长。不过,少年在离家之前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并非遭受了外界突然的灾难或迫害,他的流浪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冒险。这一点与传统的成长小说不同,传统的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往往是通过被迫的流浪来获得成长,而田村却是决意出走。为此,他认真学习、勤奋锻炼,并且改名为卡夫卡。

名字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田村的改名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首先,“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乌鸦”的意思,这就暗示了小说中那个叫乌鸦的少年,就是田村最内在的自我,他的出走便是听从内心的召唤。此外,东京又是一个乌鸦遍布的地方,村上给主人公起名为卡夫卡,暗示了这个少年成长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正如村上所说:“恕我重复,田村卡夫卡君是我自身也是您自身。”[7]从内容上看,田村的改名又是对父亲权威的反抗。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是通过侧面刻画出来的,从卡夫卡的话语里我们得知父亲是一个冷漠的人,他不但没有给予儿子家的温暖,反而让卡夫卡受到威胁。从中田的记忆中,我们得知琼尼―沃克(卡夫卡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杀猫人。他杀猫“是为了收集猫的灵魂。用它做一支特殊的笛子。然后吹笛收集更大的灵魂。”[8]从本质上说,琼尼―沃克就是自由灵魂的禁锢者,所以,卡夫卡的离家出走就是对自由的追求,是迈向了自由灵魂的成长之路。

卡夫卡来到四国以后,急切地寻找甲村图书馆,然后便什么都不做如痴如醉的阅读。少年对图书馆和书籍的热爱,体现了对成长的急切渴望,他渴望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从无知走向有知。

此外,每个人的成长或多或少都会受他人的影响,这些引路人是我们成长的伙伴。小说中,帮助卡夫卡走向成熟的引路人有很多。根据《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作家芮渝萍的观点,引路人可以分为:正面人物、自然神灵、反面人物。毫无疑问,“父亲”是反面人物,他的冷漠、专制阻碍了少年的成长,卡夫卡的成长始于对父亲之家的抛弃。而大岛、中田、樱花、佐伯是卡夫卡成长的良师益友,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岛,“他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卡夫卡的精神导师角色。”[9]大岛虽是一个患有性同一障碍的不男不女的阴阳人,但是村上对他的描写是怀着赞赏的。这点可以从大岛与闯入图书馆的女权主义者的辩论,从他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评说中看出。如果没有他,卡夫卡不可能游历“异界”,接触到“森林”这一神性的引路人。少年从书本中获取的是他人的间接经验,然而知识的获取除了依靠间接经验,更主要的是走向实践。森林,对卡夫卡来说,就是孕育着无数未知的一个世界。因此,进入森林必然是卡夫卡成长的一个重要步骤。而卡夫卡走进森林前的多番犹豫和踟躇,则暗示了他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而又心怀忐忑。这不正是所有人成长过程中都有的矛盾心理吗?最终,强烈的探索欲战胜了畏惧,卡夫卡在士兵的引导下走进了密林深处。从书本的阅读到森林冒险,虚实相间、光影交错,弑父之后的卡夫卡一步步走向成熟。

中田是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他也曾渴望成长,然而他的成长是不幸的。一方面,他成长的时期处于战争年代,社会环境是极端的;另一方面,他的成长没有正面引路人的帮助。通过乡村女教师的信,我们得知,中田有着和卡夫卡类似的家庭环境:“与乡下孩子所受日常性暴力不同,因素更为复杂且更为内向的暴力,是孩子只能一个人藏在心里的那类暴力。”[10]不同的是,中田没有离家出走,而是将希望寄托在了年轻的女教师身上,渴望在那儿寻找温暖。然而,由于战争,女教师本身就已经是“不健全者”了。她虽然意识到了中田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但是她却没有给予他保护,反而成了掐断中田成长之路的直接施暴者。她那一巴掌使中田完全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再苏醒。正如小说中所说:“我仍清晰记得他被打时的表情,可以将他深深的惊惧和失望历历重现于眼前。”

中田的经历一方面与卡夫卡的成长构成了对比,更重要的是,他帮助卡夫卡完成了许多不可完成的事情。中田杀了琼尼―沃克实质上是帮助卡夫卡完成“弑父”这一成长的重要仪式。此外,中田舍命打开了入口石,也是为了成全卡夫卡走进森林。换一角度,卡夫卡的成长实际上也完成了中田成长的夙愿。中田自身的成长被扼杀在少年时期,他不能与人交流,但自此可以和猫说话。在小说里,“猫”实质上象征了自由的灵魂,如果说琼尼―沃克杀猫是为了禁锢他人的灵魂,那么中田的寻猫、救猫则是为了救取自由灵魂。他杀死琼尼―沃克对他自己而言就是对暴力的反抗,之后,他走向四国之旅就是他完成少年时未完成的成长之路,而在打开入口石那一刹那,他也走进了森林深处。

卡夫卡成长的多重意蕴

马科斯在其论文《什么是成长小说?》中给成长下了一个定义:“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11]按马科斯的观点,成长是一个从无知走向有知的过程。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他必须思考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如何接受自己的性别身份,如何应对自己的生理变化,如何摆脱孤独等等。虽然卡夫卡所遭遇的切肤之痛不是生理的,却在本质上更具破坏力。他没有亲手弑父却身染血污;他自幼被生母抛弃,却注定要与精神上的“母亲”佐伯结合;他深受青春期强烈的苦恼,而不得不依靠“姐姐”樱花帮忙泄欲……这些经历都使得卡夫卡反思自我,而这些思考就是一个从走向有知的过程。

除了摆脱懵懂之外,卡夫卡的成长蕴含着更深刻而多层次的内涵。

其一,从个人层面来说,卡夫卡的成长是对责任的体悟。卡夫卡曾经和大岛说:“三四郎在故事中成长。碰壁,碰壁后认真思考,争取跨越过去。……《矿工》的主人公则截然不同,对于眼前出现的东西他只是没完没了,原封不动地接受而已。”对于这两种成长姿态,卡夫卡都是不赞成的。他所选择的成长之路不是三四郎的以卵击石,他认为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也不是矿工的消极顺从。那么,究竟卡夫卡怎样理解成长呢?小说中卡夫卡对叶芝的“责任始自梦中”的理解以及对艾希曼的分析,做了说明。卡夫卡的成长是一条洞悉绝对自由选择不可能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勇于承担责任,坚持做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的道路。

其二,从社会层面上来说,卡夫卡的成长是对历史和传统的接受以及对现实的坦然面对。儿童对自我个性和他人异质性的认知,以及对孤独的感知是其成长的开始。然而,这一过程定然伴随着阵痛。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卡夫卡对母亲的寻找就是对历史和传统的不断追寻,佐伯象征的不仅是孕育主人公的母体、故土,更象征着整个历史和文化传统。所以,卡夫卡与佐伯的结合则象征了他对历史和传统的接受。走进森林是卡夫卡对历史和传统的深入认知。在森林中与佐伯相遇后,卡夫卡最终听从了“母亲”的劝告,返回东京,象征了他从拒绝现实社会到融入社会,从放弃成长到承担责任。

结语

村上春树曾说:“写的时候我始终有一个想使自己变得自由的念头……这是贯穿我整个写作过程的念头,我想读的人大概也会怀有同样的心情。”[12]简言之,为了灵魂的自由是村上春树的写作纲领。《海边的卡夫卡》书写的则是绵软未定的灵魂是如何聚敛成形,争取自由,走向成熟。与传统的成长小说相比,《海》有着更为精巧的故事结构,主人公的成长之路也更扑朔迷离。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展示了少年如何争取自由灵魂,使少年成长的多重意蕴更让人深思。

参考文献:

[1][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中文版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中文版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93.

[4][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高墙与鸡蛋――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讲演.

[5][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高墙与鸡蛋――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讲演.

[6]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297.

[7][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中文版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8][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52.

[9]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97.

[10][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