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神经外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杂志简介:《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050/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家述评、临床与基础论著、经验介绍、专家讲座、技术改进、手术技术、病例报告、综述、争鸣、读者来信、国内外学术动态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1001-2346
国内刊号:11-2050/R
全年订价:¥ 52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8
复合影响因子:1.11
总发文量:4266
总被引量:41354
H指数:86
引用半衰期:3.8118
立即指数:0.0643
期刊他引率:0.8627
平均引文率:6.9357
  • 建立转化医学平台、促进神经外科人才培养

    作者:张亚卓 刊期:2010年第11期

    医学科学的研究要为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更要为临床医学提供科学、先进、可行的方法,开发新技术、药物、仪器等。转化医学的实质恰恰是将医学理论和一切有价值的前沿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提高健康、诊治疾病的手段。神经外科领域的医学研究,从基础到临床需要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更需要很多的具有转化医学研究能力的学科人...

  • 大型囊性听神经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王敏卿; 李刚; 李新钢; 徐淑军; 江玉泉; 王云彦 刊期: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大型囊性听神经瘤的临床特征,总结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4例大型囊性及50例大型实性听神经瘤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囊性肿瘤全切17例(71%),次全切6例(25%),大部切除1例(4%),面神经解剖保留20例(83%).实性肿瘤全切45例(90%),次全切5例(10%),面神经解剖保留45例(90%).囊性肿瘤首发症状多不典型,病...

  • 颅内同部位胶质母细胞瘤合并脑膜瘤一例

    作者:陈东; 冷晓磊; 李旭琴 刊期:2010年第11期

    患者女,66岁.因"头痛恶心半个月,加重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3 d"入院.查体:嗜睡状态,右侧肢体肌力Ⅲ~Ⅳ级,双侧巴氏征(+).头MRI示左颞叶多个不规则类圆形异常肿块,大小约5.3 cm×3.7 cm,信号不均匀,T1呈混杂高或低信号,T2呈混杂略低信号,Flair呈混杂低等信号,周围见大面积水肿带,边缘模糊.左侧蝶骨嵴见类圆形略高信号影,大小约2.3 cm×2.7 cm,...

  • 经侧裂入路切除颞叶内侧病变

    作者:杨治权; 袁贤瑞; 刘宏伟; 奚健; 袁盾; 伍军; 李学军 刊期: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侧裂入路治疗颞叶内侧病变的适应证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采用经侧裂入路治疗的26例颞叶内侧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手术结果和手术并发症.结果 海绵状血管瘤6例,胶质瘤7例,胶质增生1例,海马硬化12例.海马硬化患者切除全部杏仁核及2.5~3.0 cm的海马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合并癫痫者除切除病灶及附近的含铁血黄带和...

  • 第十届国际神经创伤大会

    刊期:2010年第11期

    由王忠诚院士、王正国院士、周良辅院士、周定标教授、John Povlishock教授、Dave Hovda教授和Andrew Maas教授任名誉主席,江基尧教授任大会主席的第十届国际神经创伤大会将于2011年5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 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入路的选择和评价

    作者:李中林; 虞正权; 秦浩; 陈晨; 朱玉辐; 刘勇; 苗发安 刊期: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32例颅咽管瘤,常规或扩大翼点入路14例,额下入路3例,额皮层切开经侧脑室-室间孔和额下联合入路5例,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6例,胼胝体-穹窿间和额下联合入路2例,经额下-前纵裂联合入路2例.结果 肿瘤全切26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2例.结论 根据肿瘤的不同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颅咽管瘤全切的关键.对于Sami...

  • 增设“手术技术”栏目的征文通知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为了更好地总结国内知名专家的手术经验,提高广大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技术,《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增设“手术技术”栏目。本栏目征文的特点:总结某一种手术方法,包括体位、切口、骨瓣、分离和显露的技术要点、切除病变的技巧,等等。所介绍的“手术技术”必须是作者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撰写方法:不要求具体的病例数、随访和统计分析...

  • 散发性与VHL相关性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MRI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又成; 袁湘芝; 黎金林; 吴哲褒; 李建策; 李剑敏 刊期: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散发性与Von Hippel-Lindau(VHL)病相关性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类型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2002年至2009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母细胞瘤患者29例,将肿瘤MRI影像表现特点与手术病理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 29例颅内血管母细胞瘤患者,散发性17例(59%),VHL病12例(41%),共计66个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为实性小结节型(28个)、实性...

  • 脑室内转移性骨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作者:刘红朝; 舒凯; 宗阳如; 董芳永; 韩林; 雷霆; 李龄 刊期:2010年第11期

    患者女,17岁.左大腿下段疼痛半年,伴局部肿块1个月余.X线片显示:左股骨远段瘤灶呈偏心性生长,无骨皮质膨胀性破坏,肿块大小约7 cm×6 cm×5 cm,界限清楚.外院以左侧股骨下段骨肿瘤收入住院,行局部肿瘤组织刮除术,术后诊断"左股骨下段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手术后3个月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头痛、头晕、呕吐,无抽搐、大小便失禁及肢体功能障碍,CT示右...

  • 颅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亮; 初君盛; 崔向丽; 康帅; 吴震; 甲戈; 张俊廷; 林松 刊期: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颅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类、特点及诊治原则,以提高对该疾病认识.方法 总结国内此类疾病的个案报道,对本科经治且病理证实的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例出现眼球外突,1例发现额顶部无痛性肿物;3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均符合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术后分别行CHOP或MTX方案化疗,随访期内2例生存,1例死亡.结论 颅骨原发性非...

  • 低孔率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兔囊状宽颈动脉瘤及对分支的影响

    作者:刘建民; 王奎重; 黄清海; 许奕; 洪波; 方兴根; 李振 刊期:2010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低孔率血流导向装置对兔囊状动脉瘤的治疗作用和对分支的影响.方法 取30只兔宽颈动脉瘤模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B组动物载瘤动脉内分别植入金属覆盖率30%~35%和45%~50%低孔率血流导向装置,术后4周造影,3个月后再次造影并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C组动物载瘤动脉内不植入支架,分组后和3个月时造影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A、B两组支架植入...

  • 伴破裂囊泡形成的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作者:于金录; 王宏磊; 许侃; 王柏; 方华; 罗祺 刊期: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伴破裂囊泡形成的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年间治疗的此类病例30例,将其分为Ⅰ~Ⅳ4型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采用GOS评分判定,各型间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并行DSA复查.结果 Ⅰ型及Ⅱ型的19例中,GOS评分5分18例、4分1例.Ⅲ型7例山,GOS评分5分6例、1分1例.Ⅳ型4例,GOS评分5分2例、1分2例.x2检验见预后:Ⅰ及Ⅱ型>...

  • 低孔率血流导向支架对兔腹主动脉分支动脉开口的影响

    作者:王奎重; 刘建民; 黄清海; 李振; 方兴根; 程吉勇 刊期:2010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低孔率血流导向支架对分支动脉开口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入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10).低孔率血流导向支架植入实验组腹主动脉并覆盖分支开口,对照组动物只进行造影不植入支架.3个月后对所有动物再次造影并处死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支架所覆盖的分支在造影随访中均无闭塞,分支开口处新生内膜增生程度和支架孔率呈负相...

  •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Hunt-Hess分级Ⅳ、Ⅴ级患者的急诊手术治疗

    作者:陈波; 陆培松 刊期:2010年第11期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易造成颅内血肿,引起脑疝,造成患者死亡,如果能及早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探查并夹闭颅内动脉瘤,可提高危重动脉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文报告8例直接开颅、探查、夹闭颅内动脉瘤的经验.

  • CTA与3D-DSA诊断颅内微动脉瘤互补性的分析

    作者:任刚; 高宝山; 邓东风; 常庆勇; 丛建军; 金点石 刊期:2010年第11期

    颅内微动脉瘤(≤3 mm)因动脉瘤体较小,加上出血急性期血管痉挛,诊断有一定困难.早期诊断并处理动脉瘤是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有效手段.因此,早期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对其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2D-DSA)是诊断微动脉瘤的传统方法,是颅内微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