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杂志简介:《中国中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272/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国际刊号:1001-5302
国内刊号:11-2272/R
全年订价:¥ 156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87
复合影响因子:2.5
总发文量:9665
总被引量:168478
H指数:95
引用半衰期:5.235
立即指数:0.0794
期刊他引率:0.9193
平均引文率:12.1613
  • 广义中药学概论--从中医“治未病”到中药大健康产业

    作者:赵军宁; 华桦; 杨安东; 张翼冠; 戴瑛; 李青苗; 鄢良春; 李晓鲁; 李莉; 曾瑾; 任思冲; 王剑波 刊期:2018年第21期

    在系统总结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及大品种培育、产业发展最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广义中药学的基本概念与科学内涵,构建全新的广义中药学学术体系、中药材大品种培育体系与大健康产业应用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观念和理论上把中药理论、临床应用、综合开发、产业发展、健康服务、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相关要素整合为一,在整合的前提下对...

  • 代谢组学及其相关技术在中药研发领域的应用进展

    作者:吕尚; 杨世林; 饶毅; 冯育林 刊期:2018年第21期

    中药代谢的内环境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特点与代谢组学"整体-动态-综合-分析"的研究特点相符合,因此代谢组学对于揭示中药的代谢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由此延伸,将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研发领域,对于认识中药的药效/毒副作用物质基础、作用机制、以及指导制定用药剂量和疗程都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同时还可对中药方剂配伍的科学性、中药种质资源以及中...

  • 肾脏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病理机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作者:刘莹露; 石格; 曹东维; 万毅刚; 吴薇; 涂玥; 刘不悔; 韩文贝; 姚建 刊期:2018年第21期

    在肾脏,周细胞(pericyte)是肾间质中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yoF)的主要来源。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pericyte-myofibroblast transition,PMT)是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重要病理机制之一,其中,周细胞的募集、活化与分离以及周细胞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是促进RIF形成的主要原因。在PMT启动过程中,周细胞的活...

  • 2017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概况

    作者:张萍; 李明华; 石岩; 程显隆; 严华; 刘薇; 魏锋; 马双成 刊期:2018年第21期

    随着我国中药全行业质量意识的提高以及"四个最严"要求的落地实施,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近几年有所好转,但同时随着中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针对2017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的专项抽验工作和各省市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验、评价抽验和专项抽验等工作,对全国范围内常用的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探讨目前我国中药材...

  • 地黄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作者:王丰青; 谢彩侠; 孙瑞斌; 张重义 刊期:2018年第21期

    地黄具有丰富的栽培品种和野生资源,育种历史超过100年。然而,地黄现有品种谱系不清,遗传基础狭窄,种质创新和育种手段落后,品种的选育已无法满足地黄生产的需求。该文综述了地黄物种及其分布、地黄植株形态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的品质概况以及100年来地黄育种的方法的进步。作者指出应加强对现有品种的系统评价和整理,建立地黄野生资源保护区和种质...

  • 地黄不同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质量分析

    作者:石海霞; 肖承鸿; 周涛; 江维克; 杨昌贵; 余意; 张小波; 张成刚 刊期:2018年第21期

    该研究对地黄栽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筛选优良种质提供理论指导。采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21份地黄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并结合HPLC测定其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结果表明,地黄种质的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93%~6.519%和0.063%~0.478%,其中种质14号、种质15号、种质16号和种质20号的梓醇及毛蕊花糖苷含量较高;1...

  • 美洲大蠊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作者:郭昆; 张德春; 段治尚; 邵维在; 刘赛; 乔海莉; 徐常青; 陈君 刊期:2018年第21期

    美洲大蠊是重要的药用昆虫,利用其研发的康复新等一系列新药在临床效果显著,市场需求量大。目前人工养殖过程中美洲大蠊生物学不清等问题影响了美洲大蠊的质量和产量。摸清美洲大蠊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可以为美洲大蠊的规范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在培养箱恒温条件下研究了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

  • 基于β-AS基因多态性的金铁锁核心种质构建

    作者:吴利玲; 高亚芳; 钱子刚; 刘小莉; 李国栋 刊期:2018年第21期

    金铁锁是"云南白药"的重要组分,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有二级濒危保护植物。其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医药生产的需求,亟需通过对其种质资源进行研究,构建金铁锁核心种质。为金铁锁种质改良、分子育种等奠定基础。该研究采用了关键酶基因(β-AS)作为核基因标记对金铁锁进行了谱系地理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居群中,总共检测到3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

  • 利用体外靶点效率检测指导丹参SmPAL1基因的CRISPR/Cas9载体构建

    作者:邱镜仁; 苏钺凯; 宋振巧; 房信胜; 李景宇; 仉劲; 王建华 刊期:2018年第21期

    为定向编辑丹参苯丙烷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SmPAL1构建CRISPR/Cas9载体,通过在线软件设计CIRSPR/Cas9靶位点,采用体外酶切法进行体外靶点效率检测,筛选活性高的序列,构建到CRISPR/Cas9载体中。设计了3个可能的CRISPR/Cas9靶位点(SmPAL1-g1,SmPAL1-g2,SmPAL1-g3),通过体外靶点效率检测,其活性分别为53.3%,76.6%,10.0%,将筛选出活性较高的2个靶位...

  •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高良姜挥发油类成分提取动力学研究

    作者:邹俊波; 张小飞; 邰佳; 王晶; 程江雪; 赵重博; 冯颖; 王瑜; 梁玉琳; 史亚军 刊期:2018年第21期

    实验拟通过GC-MS分析,揭示高良姜挥发油提取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提取规律。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来提取药材饮片高良姜中的挥发油,每30 min收集一次提取液,分离油部分和水部分,分析不同时段提取液的化学成分。通过GC-MS解析,共得出14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α-松油醇、4-萜烯醇;水部分特有成分有22种,油部分特有成分共计77种,油水共...

  • 基于RRLC-Q-TOF-MS/MS技术快速分析芪葛颗粒的化学成分

    作者:殷会敏; 黄文哲; 肖伟 刊期:2018年第21期

    建立芪葛颗粒中化学成分的超高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RRLC-Q-TOF-MS/MS)定性分析方法,采用Kramosil C18 色谱柱(4.6 mm×150 mm,3.5μm),以0.2%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速为1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电喷雾(ESI)离子源,以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为检测器进行检测。结合药材、对照品、文献报道及质谱数据,对芪葛颗粒中...

  • 基于QbD理念的生血宝合剂HPLC-UV-MS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作者:周紫楣; 潘坚扬; 龚行楚; 瞿海斌; 刘红娜; 张涛; 王武 刊期:2018年第21期

    该研究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通过逐步优化的策略建立了定量分析生血宝合剂中8种指标成分的HPLC-UV-MS方法。首先确定分析目标概貌,选择指标成分为芍药内酯苷、芍药苷、二苯乙烯苷、特女贞苷、旱莲苷D、大黄素、毛蕊异黄酮苷和黄芪甲苷;接着以指标成分的分离度及信噪比为关键方法属性(CMA),采用部分析因实验进行第一步优化,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基于热分析技术的甘草制甘遂的炮制机制研究

    作者:何美菁; 吕辰子; 王勃; 孟祥龙; 张朔生 刊期:2018年第21期

    运用热分析技术,以模拟空气(N2-O2 4∶1)为载气,选取10℃·min-1的升温速率,体积流量为60 mL·min-1,分别对甘遂生品、甘遂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其甘草汁拌制品进行热解特性分析。结果发现,由于萃取溶剂极性的不同,各极性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及数量发生变化,且随着甘草汁固体粉末加入量的增加,最...

  • 山茱萸中1个新苯丙素苷类化合物

    作者:赫军; 续洁琨; 潘雪格; 叶贤胜; 梁莹莹; 杨弋帆; 张维库 刊期:2018年第21期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及反相ODS柱色谱等方法从山茱萸干燥果实的水提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苯丙素苷类化合物,综合利用1H-NMR,13C-NMR, DEPT, HSQC, HMBC, HR-ESI-MS等手段鉴定其为1-O-(6′-O-p-hydroxybenzoyl-β-D-glucopyranosyl)-p-phenylpropanol,命名为山茱萸苯丙素苷A (1,cornuphenylpropanoid A)。

  • 岗梅茎中的酚类成分研究

    作者:邢建永; 杜冰曌; 冯晓; 张和新歌; 韩正洲; 高增平; 屠鹏飞; 柴兴云 刊期:2018年第21期

    综合运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岗梅茎的水提物中分离得到了18个酚类成分,经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包括2个木脂素类(1,2),5个苯丙素类(3~7),6个绿原酸类(8~13),5个苯甲酸类似物(14~18),其中3~7,9,11,13,14,17,18为首次从冬青属中分离得到,2,8,10,15,16为首次从岗梅中分离得到。抗炎活性筛选结果显示,8,9,11,13,15对RAW264.7细胞中的NO生成显示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