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

中国音乐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Musicology in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音乐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16/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著作推介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0042
国内刊号:11-1316/J
全年订价:¥ 18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5
复合影响因子:0.49
总发文量:953
总被引量:8465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9.8182
立即指数:0.1282
期刊他引率:0.9361
平均引文率:15.1667
  • “康乾盛世”下的朱载堉命运

    作者:戴念祖 刊期:2016年第04期

    本文揭示这样一段音乐社会史或科学文化史的史实:数学家和音乐家朱载堉(1536—1611)卒后百年,他所创建的新法密率(十二等程律),被清朝康熙帝抄袭、歪曲,之后又受到乾隆帝的无理辟识。乾隆帝十年间下六道圣旨,令其儿子和殿前文儒大臣对朱载堉及其音乐理论展开批判,掀起了一场对朱载堉文字狱式的围剿。这段历史表明新法密率不能在其诞生地被...

  • 从明清戏神信仰看戏曲艺人的社会变迁

    作者: 刊期:2016年第04期

    明中晚期社会转型及礼乐环境变迁,导致戏神信仰依赖"建祠"而显现,官方演剧与民间演剧进一步接通。晚明以老郎庙为代表的戏神庙的涌现,表明艺人之间自由、频繁的流动一方面确保了礼乐一体的传统,另一方面使地方教坊及乡村演剧的音声形态发展步入更为广阔的空间,并呈现缤纷样态:戏剧因"仪式性"和"观赏性"的功能分化,而呈现出形态上"戏"(...

  • 战国中期至汉代早期编钟音列研究

    作者:朱国伟 刊期:2016年第04期

    先秦乐钟的音列研究学界关注较多,但于时段上基本都集中在西周至战国早期之间。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金石文化在战国早期达到巅峰后,开始走向转型和衰落。战国中期之后,由于明器更多的出现,编制又更趋复杂,故学界常以此作为编钟衰落的迹象而不过多深究其音乐性能。然而,钟磬乐从周代的兴盛到汉代的衰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不研究后续钟磬的音律,...

  • 汉京房六十律以来一脉相承的变律体系——要论三百六十律生律顺序的还原与多重错位逾越现象

    作者:伍三土 刊期:2016年第04期

    京房六十律、钱乐之三百六十律、万宝常一百四十四律、蔡元定十八律,内在数理逻辑相同,属同一体系。按生律顺序排列,视十二律为一个生律循环,它们分别生律五轮、三十轮、十二轮、一轮半不等。任意相邻两轮对应之律的音差,均为23.46音分。按律高顺序排列,十二组每组律数却不等,这是因为经过多轮生律后,累加的23.46音分差值超过了一律,部分音律发...

  • 库木土喇46窟所见猕猴伎乐图像考

    作者:刘文荣 刊期:2016年第04期

    库木土喇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库车县,是古龟兹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遗存的重要表现。其46窟主室正壁上部绘有猕猴伎乐图像,为国内石窟壁画罕见。笔者考证,该图像并非为"肃穆佛国增加一份情趣"所绘,而是以猕猴经变譬喻故事表现与宣讲小乘佛教"根本说一切有部"思想,受到西北印度贵霜王朝后罽宾佛僧在西域龟兹传播小乘佛教的影响。本文对...

  • 藤原贞敏在唐音乐活动考

    作者:严薇 刊期:2016年第04期

    隋唐的三百余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发达与强盛的时代,中外音乐交流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日本先后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共23批,全面学习中国各方面的成果。藤原贞敏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曾到中国学习琵琶演奏,归国后对日本琵琶音乐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本文对藤原贞敏在唐音乐活动的史料做了梳理和比较,并就这些史料是否可作为信史做了分析。

  • 沦陷前东北日侨音乐家及其西乐活动(1904—1932)

    作者:陈乃良; 赵琳博 刊期:2016年第04期

    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从1904年日侨最初登陆起,至1932年傀儡满洲国成立前止的历史时期,以位于东三省南部旅大地区(即所谓"南满地区")为主要活动范围的早期日侨音乐家群体及其西洋音乐活动。笔者试图从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的立场出发,通过一种更为理性的辨证论述方法,以大连和沈阳等日侨音乐活动中心城市与主要人物及核心机构相结合的‘点—线...

  • 1912—1949:青岛教会学校的音乐教育

    作者:何梦影 刊期:2016年第04期

    本文以1912—1949年间青岛地区三所教会学校——圣功女中、文德女中、崇德中学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这三所教会学校音乐教育情况的研究,厘清其音乐教育模式的整体面貌,客观评析教会学校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意义以及阐释由其音乐教育理念所引发的思考。

  • 昆曲曲牌唱调由何而来

    作者:周来达 刊期:2016年第04期

    一般认为,昆曲曲牌唱调(下称"昆唱")均由昆曲运用依字行腔法创作而来。其实,依字行腔在昆曲中的唯一功能是用以创作字腔,但构成昆唱的不仅有字腔,还有占半壁江山的过腔。昆曲用以创作过腔的方法,谓过腔创作法;用以连接字腔、过腔,以构成昆唱的方法,谓接字法。此诚魏良辅所谓"过腔接字乃关锁之地"的核心内涵。此外,昆曲用以创作唱调的还有...

  • 不可僭越的民间礼乐——妙峰山进香花会中的“皇会”乐社研究

    作者:萧萍 刊期:2016年第04期

    礼乐文化下移于民间礼俗仪式中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诸多音乐学礼乐课题研究中已达成学术共识。妙峰山进香花会中的"皇会"乐社现象,作为礼乐文化衍生下的民间礼俗仪式的个案研究,旨在从"历史寻踪"、"礼乐溯源"和"当代遗存"三方面对"皇会"的共时与历时现象进行阐述,并借用"民间礼乐"概念,对"皇会"的历史成因、礼乐等级特权化特征以及...

  • 音乐衍进与社会情境——以跨界民族(赫哲—那乃)音乐文化变迁为例

    作者:李然 刊期:2016年第04期

    对音乐衍进过程的探究常常与社会情境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音乐学研究成果重视对总体社会层次的变迁与音乐文化变迁的关联研究。本文以中俄跨界民族(赫哲—那乃)音乐文化变迁为个案,探讨如何对发生在特定社会情境中且充满特殊人文情怀的音乐事象给予更具结构意识的理解和延伸性的阐释。

  • 作曲的艺术品味由“生存状态”所决定——兼谈创作在音乐事业中的核心地位

    作者:姚恒璐 刊期:2016年第04期

    "生态",一般用来形容客观外部世界,即生存环境;在个体人的"小宇宙"当中也可以特指其生命状态和生活阅历,即日常所思、所想、所作为。社会存在决定了人的意识导向,而意识正是实践的指导思想。获取各种有益于事业发展的生态条件,不仅靠社会环境,同时也取决于个体的意识和思维方式。生活阅历是创作的资本,自己头脑中经常思考什么与创作相关的事...

  • 肖斯塔科维奇《第三弦乐四重奏》中的“小二度修辞”与“morendo叙事”

    作者:王旭青 刊期:2016年第04期

    今年恰逢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10周年。迄今为止,众多学者从各种视角对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进行过研究,包括形式分析,美学评价,版本研究,演奏诠释等,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该文从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音乐术语"morendo"出发,以《第三弦乐四重奏》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赜贯穿全曲的小二度音程修辞,寻觅作品内部的结构构...

  • 敞开视域 多元共存——西方音乐研究的中国视野之诠释路径

    作者:叶松荣 刊期:2016年第04期

    在西方音乐研究中如何体现中国学者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是我国当代西方音乐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拟通过对学术研究中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关系、主观追求与客观显现的关系、"以中释西"与"中西比较研究"的关系、历史本体与历史认识的关系的解析,对西方音乐研究的中国视野之诠释路径进行探讨,以期有利于"以中释西"理论的建...

  • 遥远深沉的记忆——梁雷的钢琴协奏曲《记忆的弦动》述评

    作者:蔡良玉 刊期:2016年第04期

    《记忆的弦动》是梁雷受台北市立国乐团委约创作的一首钢琴协奏曲,为钢琴与大型民族管弦乐队而作。2011年4月4日由旅德台湾钢琴家陈必先女士担任独奏,台北市立国乐团协奏,邵恩指挥,在台北"国家音乐厅"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