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管外科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杂志简介:《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9303/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读者·作者·编者、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7429
国内刊号:11-9303/R
全年订价:¥ 180.00
创刊时间:2008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1
复合影响因子:1.18
总发文量:1024
总被引量:3481
H指数:20
引用半衰期:5.4189
期刊他引率:0.83
平均引文率:7.2088
  • 药物涂层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深明; 姚陈; 何榕洲 刊期:2018年第01期

    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现状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已成为我国常见的血管疾病。由于动脉硬化闭塞,肢体长期血供不足,患者常出现跛行症状,一些患者甚至进展为严重的慢性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

  • 3D打印辅助覆膜支架修复术在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晗; 胡明; 黄群; 覃忠; 郭思恩; 覃晓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技术对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方案制定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例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CTA)后进行主动脉三维重建,在3D打印机进行3D打印成形主动脉形态。结合CTA结果和3D打印模型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结果患者包括胸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期效果比较:单中心经验

    作者:杨林; 刘建林; 祁光裕; 周红艳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型术(CA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近中期效果及围术期并发症。方法根据入组标准将颈动脉重度狭窄病例随机入组(CEA组71例,CAS组108例),比较两组围术期卒中、死亡、心梗及并发症发生率,门诊随访记录卒中、死亡、心梗及再狭窄率,比较两组临床结局。结果两组手术技术成功率100%,CEA组30天总卒中发生...

  • 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崔超毅; 殷敏毅; 黄新天; 李维敏; 陆民; 杨广林; 黄晟; 蒋米尔; 陆信武; 刘晓兵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IVCT)血管腔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中心行腔内治疗的46例滤器相关IV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的总体靶血管开通的技术成功率为86.9%。40例患者成功开通下腔静脉滤器闭塞段到单侧/双侧髂股静脉闭塞段,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为(2.0±0.3)h。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置入...

  • 腔内激光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同期治疗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对照研究

    作者:王吉昌; 李伟明; 李光月; 李延; 从龙龙; 刘超; 韩阳; 禄韶英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激光腔内消融(EVLA)同期联合属支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FS)治疗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289例(452条患肢)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经知情同意采用两种治疗方式:同期EVLA(主干)联合FS(属支)治疗组(203条患肢);单纯EVLA组(249条患肢)。比较两组患者主干闭合情...

  • 精准溶栓及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在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蒋鹏; 李金勇; 程志远; 张蕴鑫; 贾伟; 田轩; 刘建龙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目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溶栓及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不同方法选择,对比精准溶栓(血管内封闭导管)与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急性DV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10月收治的24例下肢骨折合并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A组12例给予精准导管溶栓(血管内封闭导管,TAPAS导管),B组12例给予机械性血栓清除(Aspirex旋吸...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朱月琳; 于同; 刘昭; 周敏; 刘晨; 乔彤; 黄佃; 张明; 冉峰; 王炜; 刘长建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讨论支架后再狭窄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治疗ASO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闭塞的患者77例(107条肢体),分为开放手术20条,复合手术12条,血管腔内成形术56条,基因药物治疗3条,截肢16条。术后再狭窄闭塞发生的时间为术后0.5-48个月,平均1...

  • 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的近期效果观察

    作者:张宏光; 韩冰; 周辰光; 吉国辉; 杨铮; 张亮; 赵磊; 范忠臣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腔内治疗的36例(46条患肢)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观察腔内治疗成功率、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变化、术后并发症,并于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统计通畅率变化。结果 43条患肢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3.48%(43/46);腔内治疗成...

  • 预防性抗凝对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

    作者:高芳宁; 郭松林; 商芳; 杨媛; 阴继凯; 王磊; 张章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照那屈肝素评估利伐沙班对乳腺癌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接受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78例,化疗期间未使用任何抗凝药物的作为对照组(n=21),PICC置管后使用抗凝药物者分为利伐沙班组(n=32)和那屈肝素组(n=25)。利伐沙班组和那屈肝素组根据D-二聚体是否大于1μg/ml,分...

  • 改良大隐静脉腔内闭合联合点状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作者:马骧; 赵志青; 田文; 梅志军; 景在平; 周建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比改良大隐静脉腔内闭合联合点状剥脱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行改良大隐静脉腔内闭合联合点状剥脱术患者568例(676条患肢)和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硬化剂注射术的患者487例(585条患肢),两组随访比较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静脉曲张均得...

  • 下肢静脉曲张的血流动力学分型与治疗

    作者:王华; 陈千益; 郑恩栋; 林振亮; 赵章程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予以分型,探讨血流动力学纠正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和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等三家医院286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50条患肢),行Trendelenburg试验、Perthes试验、Pratt试验和彩色超声检查,分析下肢静脉曲张的血流动...

  • 改良法超声引导下分次注射小剂量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

    作者:钟锐; 刘晓琳; 林勇; 胡赟; 李伟佐; 杨乐平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改良法超声引导下分次注入小剂量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超声引导下注入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58例,其中33例用改良法为研究组,25例用常规法为对照组,分别测量瘤腔较大径线、瘤颈内径。观测改良法凝血酶用量、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与常规法对...

  •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联合药物洗脱球囊治疗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闭塞1例

    作者:武雪亮; 李杨; 王钊; 高喜翔; 佟铸; 郭建明; 郭连瑞; 谷涌泉 刊期:2018年第01期

    患者,男性,76岁,因"右下肢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间歇性跛行3个月伴静息痛2周"于2017年9月9日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约100 m,行下肢血管造影示右侧股浅动脉近中段重度狭窄。

  • 单纯腘静脉陷迫治疗1例:手术是必须的吗?

    作者:马骎; 傅麒宁; 赵渝 刊期:2018年第01期

    患者,男性,63岁。因"双下肢静脉蚓曲样改变20余年,加重伴左下肢肿胀2个月"于2016年9月8日入院。患者20余年前出现双下肢静脉迂曲凸起,不伴有双下肢乏力,无酸胀、疼痛、麻木、瘙痒,无色素沉着、皮肤萎缩。

  • 主髂动脉闭塞介入治疗后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作者:王吉阳; 陈作观; 刁永鹏; 吴志远; 李鹏; 谭树平; 兰勇; 李大军; 李拥军 刊期:2018年第01期

    患者,男性,66岁。因"间歇性跛行2年,加重1个月余"于2017年4月11日入院。查体:右下肢小腿内侧皮肤颜色淡红,右侧小腿触痛,右足背及膝下1/3感觉减弱,双下肢皮温发凉,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和胫后动脉未及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