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杂志简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589/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郭沫若研究、郭沫若研究、鲁迅研究、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学术书评

主管单位:中国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现代文学馆
国际刊号:1003-0263
国内刊号:11-2589/I
全年订价:¥ 436.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6
复合影响因子:0.42
总发文量:2762
总被引量:10113
H指数:29
引用半衰期:10.2699
立即指数:0.0385
期刊他引率:0.931
平均引文率:17.4692
  • 《新诗蠡测》意义之蠡测

    作者:王家新; 方邦宇 刊期:2019年第03期

    冯至的重要诗论《新诗蠡测》,在深广的历史和诗学背景下来审视新诗的发展,深入反思了既往新诗史的问题,进而对困扰新诗发展的自由与形式、情感与理智、个人与大众(社会)等冲突,提出了恳切的建言。

  • 冯至四五十年代的诗学思考及其他

    作者:王贺 刊期:2019年第03期

    本文利用新发现的数篇冯至诗论、文论及演讲稿,兼及其他文献史料,重新考察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冯至诗论、文论之成就及问题,认为他这一时期的诗学观念,特别强调真实严肃的创作态度、自由与形式的辩证法,发人深省,同时对象征主义等也不无偏见。

  • 鲁迅1929年燕京大学讲演的另一版本

    作者:刘涛 刊期:2019年第03期

    《评所谓革命文学》是鲁迅著名讲演《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学国文学会讲》的原初记录,它的发现为研究鲁迅的讲演活动和革命文学观,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参考文本,同时,以它为个案,还可进一步研究现代作家讲演记录稿的版本变异和文本生成问题。

  • 周作人佚序《中国与日本的文化关系》考述

    作者:汤志辉 刊期:2019年第03期

    本文对新发现的周作人给于式玉女士写的序文《中国与日本的文化关系》做了考释。首先叙述周作人为何给于式玉作序,并探讨了两人之间的交游,再论述该序文的价值及意义,认为序文体现了周作人对中日文化关系的新思考,其中将日本的中国研究分为"支那学者"与"支那通"两种类型,并提出中国的国学研究还要借助外邦的支那学,是"学人之耻"的问题。因此,这...

  • 沈从文佚文三则

    作者:唐东堰(辑校) 刊期:2019年第03期

    笔者在翻阅民国旧刊物时发现了几篇沈从文的佚文。它们虽简短零碎,却记录了沈从文特定时期的心境和思想,对于更加全面了解沈从文亦有一定的价值。现将其刊录如下,以供沈从文研究者参考。因笔者认知有限,或为人先发现也未可知,若然,则以先发者为准。

  • 略说沈从文三篇佚文的背景与意义

    作者:唐东堰 刊期:2019年第03期

    《我所希望于〈中国青年〉者》《"关于哀悼志摩的通讯"》是沈从文写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两篇短文,记录了沈从文的办刊理念以及与徐志摩的友谊。《学生下乡》写于北京大学南迁途中,表达了沈从文对于地方政府救亡工作的看法,是沈从文"城乡观念"在现实政治中的拓展与运用。

  • 新发现的穆时英佚文佚简考释

    作者:杨霞; 陈建军 刊期:2019年第03期

    《穆时英全集》自出版以来,学者们先后发现了三十余篇穆时英佚文。但穆时英佚文尚有进一步发掘的空间,其致胡适一通信函,《社会日报·每周电影》上的《关于"尘无随笔"》,上海《晨报·晨曦》上的一篇《社中偶语》,以"龙七"笔名发表的《论战时颓废》,被暗杀前所拟一则启事稿,均未收入《穆时英全集》。《国民新闻》上的数十篇社论,大多出自穆时英之手...

  • 老舍赴美讲学的背景和过程

    作者:厉欣 刊期:2019年第03期

    1946年,老舍和曹禺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同行的还有侯宝璋、张孝骞等五位科学家和漫画家叶浅予。然而,关于此次老舍赴美的背景,学界表述多较为简单。深入分析美国国务院文化关系司开展的中国项目的缘起、具体实施等情况,结合老舍受邀后,国内文艺界的反应和老舍本人对赴美之行的预想,可以发现该项目首次邀请中国文艺界人士赴美的动机和老...

  • 从诗刊看中国诗歌会的后续发展

    作者:卢晓霞 刊期:2019年第03期

    中国诗歌会后期的主要刊物计有《时调》《五月》《行列》《春草集》《战歌》《诗创作》《中国诗坛》《新诗歌》八种。它们对于聚合该群诗人、推进抗战诗歌和革命诗歌的创作起了较大的推进作用。

  • 鲁迅小说中“孩子”形象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谢晓霞 刊期:2019年第03期

    "孩子"形象既是文学家鲁迅自我表达的一部分,也是思想家鲁迅自我隐喻的一个符号。孩子形象将鲁迅小说中的世界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孩子"由能救的"孩子"到不能救的民众的变化中,鲁迅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绝望,并将此上升到存在主义意义上对人类存在困境的本体性思考。然而,鲁迅并没有至于绝望,他以写作完成对绝望的反抗和自我精神救赎的...

  • 鲁迅对“一·二八”事变的反应

    作者:靳丛林; 贾天添 刊期:2019年第03期

    21世纪以来,以网络文章为首,一些人恶搞鲁迅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避居内山书店,是亲日、媚日、汉奸。本文就这个话题做深入探讨,辨析了鲁迅对"一·二八"事变的反应,在重回基本史实的前提上,驳斥、澄清了栽赃鲁迅的一套说辞和其得以流行的原因,最后考察鲁迅对"一·二八"事变反应背后一些独特而人们很少论及的意味。

  • 当“君子”遇到“战士”:朱自清的鲁迅论

    作者:王学谦 刊期:2019年第03期

    朱自清面对鲁迅可谓当"君子"遇到"战士",二三十年代的朱自清肯认鲁迅的小说艺术成就,对"战士"的鲁迅则不无隔膜。抗战及四十年代,朱自清放弃个人的小圈子,走上更为宽阔的文学之路,他对鲁迅的认识渐近全面,高度肯定鲁迅的战斗精神和杂文写作。

  • 镜与像:《新石头记》与吴趼人的观看之道

    作者:贾立元 刊期:2019年第03期

    本文对晚清最重要的科幻小说《新石头记》进行了深入的解读。通过分析作品对《红楼梦》中"镜"与"梦"等意象的戏仿,指出作者吴趼人有意识地使用了"真/幻""中/西""文明/野蛮"等镜像群,以实现双向审视:既通过西学塑造的现性眼光,来重新审视本土文化,试图融合"科学"与"国粹",又明确地以受压迫者的自觉意识,以本土眼光审视西方,戳穿其"文明"假面,重构...

  • 郭沫若的《论“幽默”》与幽默小品文论争

    作者:廖久明 刊期:2019年第03期

    根据相关材料可以知道,郭沫若在《论"幽默"--序天虚〈铁轮〉》中对当时上海流行的"幽默小品文"提出极其严厉批评是呼应鲁迅在《杂谈小品文》中的观点;呼吁国内青年向张天虚学习,"来参加这种精神的膨出运动"中的"膨出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的隐晦说法。由此可知,《论"幽默"--序天虚〈铁轮〉》的意义不仅以下两点:一、该文可以视作"三十年代中期‘幽...

  • 《微雨及其作者》的“李金发性”

    作者:韩亮 刊期:2019年第03期

    作为新诗批评史上的名文,黄参岛的《微雨及其作者》对近百年间的李金发研究及其文学定位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然而,在被频繁征引的同时,这篇文章自身的背景与性质、裂隙与讹误,以及作者的身份问题却在长久以来遭到忽视。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辨析与厘清,并在此基础上,以比较诗学的视野剖析《微雨及其作者》中批评逻辑的实质与效力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