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研究

中国文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The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s

杂志简介:《中国文字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古文字研究、简牍碑刻文字研究、传统语言文字研究、汉字规范与应用研究、少数民族文字研究、域外汉字研究

主管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3
总发文量:766
总被引量:548
H指数:6
平均引文率:3.6
  • 新见越王者旨於睗剑和越王州句剑

    作者:李家浩 刊期:2018年第01期

    新发现的越王者旨於睗剑和越王州句剑可证实,"诸旨於睗"之"诸""於"二字都是语助词,分别是"旨""睗"的附加语,"鼫与""適郢""鹿(麗)郢""与夷"都是省去附语之后"旨睗"的对音。"州句"是越王鼫与(者旨於睗)之孙。铭文中的"囷"字读作"卷"。

  • 释师组卜辞中的“中录”

    作者:周忠兵 刊期:2018年第01期

    本文在卜辞系连及字形分析的基础上,对师组卜辞中一个未释文字进行了考释,认为其为"中录"合文。此考释一方面使我们能准确理解相关卜辞,另一方面丰富了"中录"一词的用例。

  • 说西周金文中的“ ”字

    作者:张乐 刊期:2018年第01期

    字仅见于西周金文中的昆 王钟,以往学者或释疙,或释夷。笔者根据近来学界对"真"字、"颠"字的研究成果,对 字的以上释法提出了质疑,认为 字所从的 即是"真"字、"颠"字所从的声符,很可能就是"颠越"之"颠"的早期写法。故 字应释为"瘨(癫)",昆 王钟实应为昆瘨王钟。

  • 簋铭文“同朕臣兴畮”新释

    作者:刘大月 刊期:2018年第01期

    簋铭文"同朕臣兴晦"当理解为"踵任臣,兴治",大意是说,效法任臣,奋发治理(国家)的意思。整篇铭文是"公"训诫新任命的官吏的话语。

  • 晋系铜器铭文考释五则

    作者:汤志彪 刊期:2018年第01期

    山西曲沃出土的申鼎铭文的"庇鼎"当重新释读作"从鼎";杍伯簋铭文"簋"字前面的字当释读作"馈";家父盘中的"盘"字当从旦,是追加的声符;作册吴盘铭文中的"南"字前面的字当分析为从"甹"从"敬"省;仲旬人盉铭文中的"中旬人"可能读作"中均人",是职官名。

  • 金文考释二题

    作者:马超 刊期:2018年第01期

    沈岗楚墓所出土的乐器自名为" ",此字当分析为从金、 声。" "的上古音据文献记载有宵部与铎部两种,有学者据" "有铎部字读音立论,将" "释为铎,这样就造成了乐器器形与自名之间的矛盾。此处应该采用"良"为宵部的读音,在铭文中读为"耀";多件邾友父鬲铭文中的" "形符号,旧多以为是"肉"旁,并将其与铭文上部的" "看作一字,释为"胙...

  • 高城冶叔戈铭释读商榷

    作者:苏影 刊期:2018年第01期

    本文对荆州彭家台出土的高城冶叔戈铭进行了释读,认为铭文第一字不是高,而是尚,其国别为战国时期的楚国,而不是战国三晋系的赵国。

  • 西安所出“仓颉”铭铜镜柬释

    作者:鹏宇 刊期:2018年第01期

    西安市曾出土一件"仓颉"铭铜镜,因纹饰特殊、铭文重要而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其中"灵鸠台杠"一词,过去一直被误释,未得正解。本文读"鸠"为"龟",并将镜铭与这一类铜镜中的纹饰联系起来,通过大量举证说明"灵鸠台杠"描述的就是铜镜中神龟背负华盖的形象。此外,本文还通过与汉代仓颉画像石纹饰的比较,对铭文中的"仓颉"一词进行探究,认为纹...

  • 先秦汉语“有”从领有动词到体标记的语法化过程

    作者:王依娜 刊期:2018年第01期

    本文在语法化理论框架下,梳理了领有动词"有"的历时演化过程,给出了"有"虚化为体标记的认知基础和认知理据。认为"有"最初是表示领有的动词,经常与其他动词连用,导致"有"与其他动词连用的结构被重新分析,在语义相宜性原则下,语法化为完成体标记。后来在扩展使用过程中,又语法化出强调、信息焦点功能和音节助词的用法。

  • 战国“厶敬”玺考释

    作者:刘洪涛; 全慧 刊期:2018年第01期

    文章考释战国"厶(私)敬"玺,认为"私"指燕居独处,"私敬"意思是在燕居独处时也要敬慎,与《玺汇》5693号"敬厶(私)"意思相同,都相当于儒家所说的"慎独"。

  • 新见陶文考释九则

    作者:刘秋瑞 刊期:2018年第01期

    20世纪90年代末,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工作站在中国银行新郑支行基建工地上挖掘出一批陶文,本文在对其中未发表的陶文"螣""衦""亢""快"等字考释的基础上,总结了这批陶文的价值。

  • 说战国文字“又”的形体

    作者:孙合肥 刊期:2018年第01期

    "又"及字符"又"在商代至春秋文字系统中形体基本稳定,变化不大。战国时期的"又"及字符"又"的形体变化比较大,尤其是字符"又",形体多样,有时呈现一定的区系特征。战国文字"又"的形体的多样性,充分反映了战国文字异体众多的字形特征,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文字书写的不规范性。

  • 睡虎地秦简释读四则

    作者:方勇 刊期:2018年第01期

    文中讨论了睡虎地秦简中《日书》甲种中的四个释字问题:一是"乏"字,原被释为"凿""临""穿"等字,皆误。二是原被误释为"沙"的字当是"水"字。三是历来被学术界释为"纸"的字,今将其改释为"细"。四是"笃"字,此字历来阙释,今予以补释。

  • 战国竹书训诂札记四则

    作者:吴祺 刊期:2018年第01期

    本文参照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对数篇战国竹书中的部分简文进行新的解释。将上博二《容成氏》简31之" "读为"厉"或"濿",训为涉、度或渡;将清华六《管仲》简9之"萬"读为"乱";将清华七《越公其事》简32、33两处" "字读为"强",指出简文" (强)耕"即郭店竹书《成之闻之》中的"强耕",为辛勤耕作之意;将《越公其事》简38之"货"读...

  • 战国秦楚简文特异构件整理研究

    作者:楼兰 刊期:2018年第01期

    分域研究是战国文字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将目前出土量最大的战国秦简和楚简文字进行对比,可以清晰地呈现战国文字的实际面貌。一方面,战国时代秦楚两地大多数的文字都承袭前代文字而来,具有共同特点;另一方面,战国秦楚两系文字都存在一定数量的特异构件,从而形成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根据统计,在战国秦简文中,独有传承特异构件共35个,同源异形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