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National Exhibition

杂志简介:《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220/G0,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专稿、卷首语、艺苑先锋、文化视角、民俗与民族技艺、艺术教育、文化产业、民族教育、语言与文化、音乐与舞蹈、美术与设计、文艺争鸣...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
国际刊号:1007-4198
国内刊号:10-1220/G0
全年订价:¥ 1300.00
创刊时间:1992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9
复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9643
总被引量:3177
H指数:11
期刊他引率:1
  • 甘南古洮州地区藏族妇女服饰文化解析

    作者:杨小红 刊期:2017年第02期

    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当中,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在当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国的众多地区当中,藏族文化中的民族服饰是富有特色的,藏族服饰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藏族民族文化的风俗,在一定程度上还向我们展示了这个民族的民族信仰。了解一个民族的服饰文化能够使我们深入地了解这个民族的发展历程,也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内涵。

  • 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分析

    作者:罗尔特 刊期:2017年第02期

    民族文化指的就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发展和生产的基础,在当今世界热内文化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组成部分,呈现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多样化。当今社会,民族经济高速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威胁。本文对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历史价值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当今全球...

  • 贵州西部苗族烧灵仪式音乐中的族群认同——以兴仁县大山镇尔期村坪子上组为个案

    作者:罗义翔; 常艳丽 刊期:2017年第02期

    族群认同是一种多维立体的理论,强调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中去探索族群文化内涵。兴仁县大山镇尔期村坪子上组作为当地少有的苗族村组,尽管与周边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文化交融过程中接纳了部分外来文化元素,但在族群内部仍有“倔强”的一面。而烧灵仪式音乐则是该族群所要强调的文化元素之一。本文以族群认同视角为主线,旨在探索出烧灵仪式音乐、...

  • 哈萨克族风俗中的生态意识

    作者:毛力提别克·哈尔乃 刊期:2017年第02期

    哈萨克族历史上是一个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哈萨克族在长期与草原接触中创造了独特的草原文化。其文化中有很多相关生态环境的风俗习惯。通过这些风俗习惯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达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形成要保护与利用自然界,让自然界为己服务的朴素生态意识。

  • 浅析殷商时期的信仰体系

    作者:解维 刊期:2017年第02期

    殷商时期的信仰体系处于多神崇拜阶段,神灵世界分散化、多样化,具体体现在繁复的祭祀对象和祭祀方式,以及频繁的占卜和广阔的占卜范围之中。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从非理性化逐渐向理性化转变,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崇拜。殷商时期信仰体系的认识与研究,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宗教与伦理,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根源有着重要意义。

  • 新疆多民族聚居格局的演变

    作者:古丽那尔·乌斯曼江 刊期:2017年第02期

    新疆历史上就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方,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的、社会的包括战争等原因,不同的种族或民族南来北往,东迁西移,他们或通过这里走往它处,或征服当地居民留住此地,融入当地居民之中,新疆就成为各种族、各民族迁徙的通道、交汇融合之地,为当今新疆成为多民族聚居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 畲族的民族身份与族群认同

    作者:陈雍 刊期:2017年第02期

    畲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畲族在历史上有“畲民”“瑶人”“峒人”“山哈”“輋人”等不同称呼。建国初,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国家决定实施民族识别政策,经过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后,1956年,畲族被确定为一个单一民族。从此,畲民获得了一个确定的民族身份。

  • 广西隆林洞沟屯苗寨调查

    作者:孙艺匀; 王艳晖 刊期:2017年第02期

    少数民族村寨民居是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生活居所,承载着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通过对广西隆林县猪场乡那伟村洞沟屯苗族村寨的走访调查,记录干栏式花苗民居建筑的现状,分析当地传统民居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提出根本为人、枕栏而居、眼前有景的传承保护设想,以期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 浅谈丰富多彩的云南文山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作者:朱良景 刊期:2017年第02期

    云南省文山州少数民族众多,支系复杂,因地域环境、宗教信仰及审美观念不同,各民族服饰各有特点。文山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是少数民族同胞的情感表述。这些独有的情怀,通过服饰材料的造型、图案色彩的构成,体现出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传承。

  • 拓跋鲜卑对鲜汉民族融合的影响分析

    作者:哈申其木格 刊期:2017年第02期

    拓跋鲜卑是由我国北部鲜卑演化而来,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入建立了北魏王朝。在拓跋鲜卑南入过程中,受中原汉族文化影响大,并逐渐与中原汉族实现了融合。

  • 浅论“西湖传说”中的佛教文化

    作者:刘超 刊期:2017年第02期

    在传统文化中,佛教的文化与思想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极其深远,而民间传说在口口相传中,与佛教文化思想紧密结合,让传说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关系等无一例外地打上了“佛”的烙印。本文以“西湖传说”为对象,探究了佛教思想的特点以及在“西湖传说”中的体现,挖掘了“西湖传说”独特的文化价值,以期更多人关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 武乡民歌方言解读

    作者:王斐 刊期:2017年第02期

    武乡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他具有独特的民歌题材、音乐特点和语言特色,本文重点从“方言学”的角度,分析武乡民歌声母、韵母的特点以及字调对旋律的影响等,研究武乡民歌与方言之间的必然联系。

  • 一个四原则,七个四步骤——论声歌修饰速成教学

    作者:郭芳 刊期:2017年第02期

    人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独特完美的乐器,人之声带像极了琴弦,在管状的喉器中,通过震动发声,因此它兼有管乐和弦乐的特性,并能与任何乐器配合得极其完美。任何一位歌者都是在纯人声的基础上,用真情实感诠释艺术作品,而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容易到达人的灵魂深处。本文是笔者多年来群文声乐教学与研究的总结,旨在帮助更多声乐初学者快速建立科学的发声观念...

  • 钢琴演奏中气息的运用与教学初探

    作者:仲容 刊期:2017年第02期

    任何专业和学科,对于它所需要掌握这门技能的人来说其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是一致的。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无论是在表现力方面还是技巧方面都有相当高的要求。而准确的技巧、真切的感情以及清晰的思想是钢琴演奏最基本的三要素,那么能贯穿钢琴演奏基本三要素的技巧就是气息的运用。通过分析气息在钢琴演奏中的基本运用和气息对作品谱面的诠释,以及气息...

  •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罗红英 刊期:2017年第02期

    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是当代教师必不可缺的能力。如何让音乐教育大专生在学校就掌握初步科研能力,并撰写小论文,本文就其必要性和可能性、教学实践和体会三方面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