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Sciencepaper

杂志简介:《中国科技论文》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033/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正文、书评·广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国际刊号:2095-2783
国内刊号:10-1033/N
全年订价:¥ 840.00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9
复合影响因子:0.47
总发文量:4046
总被引量:9640
H指数:19
引用半衰期:5.8153
立即指数:0.037
期刊他引率:0.7536
平均引文率:15.298
  • 马尾杉属植物石松生物碱和serratane型三萜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孟维珈; 熊娟; 胡金锋 刊期:2016年第12期

    马尾杉属植物(石杉科)作为发现明星分子石杉碱甲的同科石杉属民间草药千层塔(即蛇足石杉)的近缘植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马尾杉属植物共21种,其中仅8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石松生物碱和serratane型三萜为该属植物特征性次生代谢产物。到目前为止,已从中共分离得到78个具有多种结构类型的石松生物碱,以及26个serratan...

  • 莱姆病螺旋体膜蛋白BBA68的功能分析

    作者:张学潮; 薛文华; 胥南; 杨章女; 徐海君 刊期:2016年第12期

    构建了莱姆病螺旋体的bba68敲除菌株(bba68ko),通过小鼠感染实验发现bba68ko丧失了感染C3H/He小鼠的能力,说明BBA68是病原菌感染哺乳动物的必需蛋白。此外,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发现BBA68抗血清与狭义伯氏疏螺旋体菌株而非伽氏疏螺旋体菌株具有免疫反应,说明BBA68抗血清具有特异性地识别莱姆病螺旋体体单一基因型的特征。

  • 微波脱硫对炼焦煤黏结特性的影响

    作者:罗来芹; 陶秀祥; 亢旭; 杨彦成; 吴大建 刊期:2016年第12期

    为了探究微波脱硫过程对脱硫炼焦煤黏结特性的影响,以山西圪堆高硫煤为试验煤样,进行不同条件下的HAc-H_2O_2辅助微波脱硫试验。采用化学滴定法对煤样中含氧官能团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比较,并采用FTIR和XPS对微波脱硫前、后煤样的整体有机结构及部分有机官能团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微波条件下,随助剂配比的变化,脱硫精煤产率先减小、后...

  • 抗菌抗病毒杂合肽C-L的抑菌谱及在模拟胃肠液中稳定性的研究

    作者:张璐璐; 卫旭彪; 商婷婷; 张日俊 刊期:2016年第12期

    为分析实验室前期筛选获得的高效抗菌抗病毒杂合肽CecropinA(1-8)-LL37(17-30)(简称C-L)的抑菌谱及在模拟胃肠液中的稳定性,首先利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9种指示菌的抑制效果;然后通过模拟胃肠液处理,观察其抑菌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抗菌抗病毒杂合肽C-L对多种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43300、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1882、金黄色葡萄...

  • 植物MIR156a对哺乳动物JAM-A的调控作用

    作者:侯冬霞; 曹鸣辉; 桑晓琳; 姜晓宏; 洪治 刊期:2016年第12期

    植物MIR156a稳定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清和组织中。为探讨MIR156a对哺乳动物的细胞间连接黏附分子(junction adhesion molecule-A,JAM-A)基因是否有调控作用,分别将人和小鼠JAM-A的3′非编码区(3′-UTR)序列亚克隆至pMIR-REPORTTM质粒载体中。通过荧光素酶活性实验,研究MIR156a对其是否有直接的靶标作用。此外,对高表达JAM-A的人Caco-2细胞和小...

  • 复合酶酶解体系下大马哈鱼皮明胶酶解预测模型的建立

    作者:陈铁军; 侯虎; 陆姣含; 齐金铭; 司磊磊; 王石开 刊期:2016年第12期

    通过建立酶传感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大马哈鱼皮明胶酶解进程的在线监控。采用大马哈鱼皮为原料制备明胶并用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对其进行酶解,分析不同的复合酶质量浓度和比例对水解度和水解液中游离氨基酸质量浓度的影响。以胰蛋白酶质量浓度、碱性蛋白酶质量浓度、底物质量浓度、游离谷氨酸和赖氨酸作为输入参数,水解度作...

  • 锌卟啉修饰的环糊精纳米分子管道

    作者:张瀛溟; 苏悦; 刘育 刊期:2016年第12期

    为了获得规则有序的纳米超分子组装体,通过环糊精与聚乙二醇的疏水相互作用,将多个α-环糊精穿入高分子的骨架上,制备出含有叠氮基的环糊精纳米管道。进一步通过亚铜催化的[3+2]环加成反应将炔基锌卟啉修饰到环糊精纳米管壁上,制备了含有锌卟啉的水溶性环糊精线性纳米超分子组装体。采用凝胶渗透色谱、紫外-可见光谱方法探究了纳米分子管道的分...

  • 花背蟾蜍Paired box 6 variant基因与Paired box 6基因的功能异同与具体功能位点的探究

    作者:王志浩; 纪羽; 杜少博; 张颖; 高岚 刊期:2016年第12期

    Paired box 6(Pax6)是1段高度保守基因,在调控脊椎动物眼睛发育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Paired box 6variant(Pax6variant,VP)是花背蟾蜍体内的Pax6基因家族的同源基因。本实验主要关注非洲爪蟾Pax6基因与花背蟾蜍vp基因之间的异同,两者对细胞增殖、周期调控及细胞命运决定的影响,以及相关位点改变对增殖及其下游的影响,以此来预测具体起主...

  • 超高压处理对天竺葵-3-葡萄糖苷辅色反应的影响

    作者:邹辉; 王永涛; 廖小军; 孙志健 刊期:2016年第12期

    通过测定不同超高压处理条件下儿茶素、芥子酸和阿魏酸与天竺葵-3-葡萄糖苷辅色反应后溶液的吸收光谱及强度,研究不同压力(0.1、50、300、500 MPa)、pH值(1.5、3.6)、温度(20、60℃)、反应时间(5、30min)和天竺葵与多酚浓度比(1∶1、1∶10)对辅色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天竺葵-多酚复合物在pH=1.5溶液中吸光度高于pH=3.6时,儿茶素...

  • 一种抗卵巢癌多肽药物的合成及研究

    作者:姜娟娟; 王洪涛; 吴君臣 刊期:2016年第12期

    卵巢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针对这一恶性肿瘤,本研究以细胞穿透肽为基础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修饰有半菁染料荧光团(Cy5)的多肽药物。通过荧光成像、流式细胞分析及细胞毒性实验,证实了该多肽药物具有良好的抗卵巢癌细胞活性。本研究为开发新的抗肿瘤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莲心碱与甲基莲心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丰攀峰; 樊攀; 范胜军; 原慧萍; 李宝馨 刊期:2016年第12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莲心碱与甲基莲心碱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并对2种生物碱的药动学及体内分布进行研究,比较2种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建立的RP-HPLC适用于2种生物碱的体内药物浓度分析;莲心碱静脉注射给药后在大鼠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2...

  • 一种利用热可逆超分子凝胶低温冻存胰岛细胞的方法

    作者:陈熹; 张丽; 曾杰; 陈万煜 刊期:2016年第12期

    利用凝胶因子在胰岛细胞悬浮液中自组装生成超分子凝胶低温冻存体系,运用该体系冻存胰岛细胞以达到长期储存胰岛细胞的目的。研究了经过冻存7d后复温的胰岛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其ATP值和胰岛素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冻存在超分子凝胶低温冻存体系中的胰岛细胞(BDTC组)与在未添加凝胶因子的冻存体系中的胰岛细胞(Control组)相比,由于超分子凝胶冻...

  • 高相对分子质量PS均聚物对PS-b-PEG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调控作用

    作者:蔡春华; 何阳; 高佳; 金霄; 李士阳; 张朔; 林嘉平 刊期:2016年第12期

    研究高相对分子质量聚苯乙烯(PS)均聚物对聚苯乙烯-b-聚乙二醇(PS-b-PEG)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影响,其中PS均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PS-b-PEG嵌段共聚物中PS链段相对分子质量的4倍。通过四氢呋喃(THF)/二甲基甲酰胺(DMF)共混溶剂溶解,然后以水透析的方法制备了PS-b-PEG/PS共混体系自组装聚集体溶液。结果表明,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S均聚...

  • 氧化铝赤泥回收镓的优化浸出试验研究

    作者:柯胜男; 刘锦卉; 郭晓娟; 赵婷婷; 王海芳 刊期:2016年第12期

    以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赤泥为主要原料,通过酸浸回收镓时,为了降低酸的消耗量,提高镓的浸出率,采用正交试验法比较直接硫酸酸浸浸出镓和先用浓硫酸熟化赤泥,将其中的镓转化成水溶性化合物,再从预处理物料中浸出镓2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回收镓的最适宜条件是:在熟化过程中,熟化温度为200℃,熟化时间为2h,硫酸浓度为4mol/L,硫酸和...

  • 发酵乳中的主要风味物质及其代谢合成途径和关键功能基因

    作者:刘文俊; 张和平 刊期:2016年第12期

    风味不仅对发酵乳的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决定消费者对产品认可度的重要指标。结合发酵乳中产生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含量以及它们在发酵乳风味形成中的作用,对乳酸菌在发酵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机制和相关菌种的代谢合成途径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围绕发酵乳风味物质改善进行的代谢调控的关键功能基因进行了总结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