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

中国电力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lectric Power

杂志简介:《中国电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265/TM,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电力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电力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电能质量及其治理技术专栏、电网、发电、新能源

主管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4-9649
国内刊号:11-3265/TM
全年订价:¥ 84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电力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7
复合影响因子:1.95
总发文量:3874
总被引量:41767
H指数:60
引用半衰期:3.7041
立即指数:0.0749
期刊他引率:0.9387
平均引文率:5.7528
  • E级联合循环供热机组调峰能力分析

    作者:张利; 张子玉; 孔祥灿; 姚颢; 谷青峰; 于越; 周伟伟; 钱江波; 孔筱叶 刊期:2018年第12期

    以PG9171E型燃气轮机为顶循环的联合循环机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BSILON软件搭建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变工况模型,通过改变供热抽汽量以及相应边界条件,分析了抽汽量变化对联合循环调峰能力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供热抽汽量0~135 t/h 内,机组调峰裕度为32.16~213.65MW.比较了不同抽汽量下联合循环机组最小、最大发电功率,发现随着抽汽量的增...

  • 燃气轮机旋转状态下的动叶气膜冷却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作者:李录平; 唐学智; 张浩; 黄章俊 刊期:2018年第12期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旋转对叶片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详细对比了不同吹风比下叶片在旋转和静止状态下的气膜冷却特性,并用平均气膜冷却效率和不均匀系数评估了气膜冷却效果.结果表明:在叶片压力面,叶片的旋转使得射流气体从气膜孔流出后法向动量增大,与主流掺混作用加强,从而使得叶片压力面气膜冷却效率值低于静止状态;在叶片吸力面,叶片旋...

  • 高压燃烧室进气雷诺数对旋流预混燃烧特性的影响

    作者:付忠广; 王树成; 宋依璘; 张高强; 高玉才 刊期:2018年第12期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干式低排放高压燃烧室的燃烧特性进行研究,通过与文献中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不同进气雷诺数下燃烧室的速度场、压力场及燃烧室出口截面温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雷诺数对燃烧室内的流场影响较大.随着雷诺数的增加,燃烧室的回流区范围增大,燃气流速增加.燃烧室出口温度上升,燃烧室出口截面中心区域温度由...

  • 一种降低燃气轮机气耗的温度控制优化方法研究

    作者:范金骥; 张驰 刊期:2018年第12期

    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影响联合循环机组的整体效率,而排气温度的有效控制依赖于燃气轮机的温度控制策略.介绍了 GE 公司燃气轮机的温度控制设计原理及控制方法,依据不同类型的温度控制曲线的计算过程对其可优化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托排气温度、经济性的需求,结合固有设备的性能,对温度控制策略中 IGV 温控线(TTRXGV)、压比温控线(TTRXP)、...

  • 燃气轮机进气系统湿堵分析及对策

    作者:张涛; 刘志坦; 付忠广; 郝洪亮; 朱鸿飞; 严志远 刊期:2018年第12期

    燃机空气进气系统在高湿环境下运行时阻力急剧增长(定义为“湿堵”)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阐述燃气电厂湿堵案例基础上,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机理,进而从提高过滤器耐湿性能和控制进气温湿度 2 个角度研究了被动预防和主动干预的应对策略.过滤器耐湿性能和压气机进气加热试验表明,提高过滤器耐湿性能和进气加热可以有效解决...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进气冷却系统对机组性能影响研究

    作者:张高强; 付忠广; 王树成; 张天清 刊期:2018年第12期

    以 PG9171E 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为研究对象,对联合循环及进气冷却系统进行建模.分析了该机组加装进气冷却系统后燃机侧、余热锅炉侧和蒸汽轮机侧系统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 E 型联合循环机组加装进气冷却系统后,进气温度每降低10 ℃,燃机侧出力上升约 9%,余热锅炉效率下降约 3%.通过蒸汽参数的调整充分利用余热资源能使汽轮机多出力2.1...

  • MMC-HVDC系统的低频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作者:张开宇; 冯煜尧; 崔勇; 杨兴武 刊期:2018年第12期

    由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具有原理简单、可同时实现多目标控制等优点,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中应用越来越多,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存在计算量大、换流器开关频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利用交流电流指标函数寻找最优开关状态组合,其次根据相邻时刻上子桥臂投...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损耗与电压等级的关系研究

    作者:荣飞; 王亚洲; 饶宏; 周保荣; 李鸿鑫; 李文君 刊期:2018年第12期

    柔性直流输电一般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MMC),换流器损耗是衡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推导了 MMC 子模块的通态损耗解析表达式、开关损耗解析表达式.从表达式可以看出,换流器损耗不仅与 MMC 子模块数量有关,还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容量、电压等级有关.详细分析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容量与电压等级对换流器损耗的影响规律,得出了保...

  • 短路电流计算外网等值方法研究及应用

    作者:杨金刚; 何成明; 李顺昕; 史智萍; 李笑蓉; 石少伟 刊期:2018年第12期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短路电流计算耗时逐渐增加,并且对计算软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提高短路电流计算效率,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地区短路电流计算的外网数据等值方法,首先对全网的节点导纳矩阵进行等值化简,形成边界区域的新增注入元素,然后构造出仅包含研究区域和边界区域的简化电网模型,用于研究区域内的短路电流计算,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等值...

  • 基于微扰法的低压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作者:张磐; 张愉; 丁一; 李武兴; 姜惠兰; 陈娟 刊期:2018年第12期

    分布式电源(DG)接入低压配电网,使配电网潮流分布变得复杂,基于单向潮流的传统故障定位方案不再适用.提出基于微扰法进行相模变换实现含分布式电源低压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针对配电网三相线路参数不对称,运用微扰原理,通过构造线路参数阻抗矩阵微扰量,求出使原相互耦合的三相网络解耦成 3 个相互独立序网图的相模变换矩阵,实现了对不对称线...

  • 复合接地消弧方式接地故障分析及保护对策

    作者:余斌; 尹项根; 朱维钧; 吴小忠; 宁春海; 李辉; 龚汉阳; 徐浩; 刘海峰 刊期:2018年第12期

    论述了配电网中性点典型接地方式和复合接地消弧方式的接线形式.围绕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在广泛调研和梳理10 kV配电网典型网络结构及接入设备基础上,遵循现有电力设计标准规范,建立了反映配电网工程实际的精准仿真模型.分别阐述了转移接地方式和智能接地方式的工作原理,仿真分析了其故障处理过程,并提出一种利用本线路故障接地和操作接地的暂态信...

  • 基于ε–权衡“阻尼–时滞”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

    作者:于淼; 路昊阳 刊期:2018年第12期

    在解决电力系统区间低频振荡时存在广域信号延迟问题,对系统稳定运行带来巨大影响.针对此问题,首先建立时滞电力系统降阶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权衡的思想实现广域阻尼控制,通过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工具箱并借助李雅普诺夫时滞稳定性判据求解广域阻尼控制器(WADC)参数,再利用时滞分割间接方法证明系统的稳定性,并对系统阻尼特性进行...

  • 一种支撑电网故障感知与分析的全景录波平台

    作者:郄朝辉; 崔晓丹; 李威; 刘福锁 刊期:2018年第12期

    为提高电网全景状态感知能力、提升故障分析水平,提出了一种支撑电网故障感知与分析的全景录波平台.该平台根据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快速发展下电网故障形态的变化,提出了电网故障分析对故障数据的要求.首先分析了目前电网中存在的故障数据和数据特点,在当前的事故分析中存在若干不足.全景录波平台根据电网故障分析要求,规范电网故障数据采集和布点,...

  •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铝制外壳焊缝无损检测试验对比分析

    作者:乔亚霞; 罗宏建; 张鹏飞; 张浩 刊期:2018年第12期

    通过对铝制壳体缺陷试样检测的试验和仿真分析,研究比较了相控阵检测(PA)、常规射线检测(RT)和常规超声检测(UT)3 种检测方法对气体绝缘输电线路铝制外壳焊缝检测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危害性比较大的面积型缺陷,超声检测及相控阵超声检测的检出率优于射线检测;相控阵检测更容易找到检出缺陷的最佳角度,具有更高的危害性缺陷检出率,...

  • GIS特高频传感器现场校验有效性影响因素

    作者:弓艳朋; 彭江; 毕建刚; 杨宁; 阎春雨; 常文治; 许渊; 陶诗洋 刊期:2018年第12期

    通过注入陡脉冲信号校验现场 GIS 特高频传感器的有效性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 GIS 真型试验平台上开展了不同的典型缺陷与陡脉冲信号源所激发特高频信号的传播衰减特性对比分析,并应用小波包分析,对比分析了信号在不同频段的传播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人工陡脉冲信号源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悬浮放电模型更加类似于人工陡脉冲信号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