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籍与文化

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

杂志简介:《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992/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献天地、补白、文史新探、文化广角、学界纪事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
国际刊号:1004-3241
国内刊号:11-2992/G2
全年订价:¥ 256.00
创刊时间:1992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6
复合影响因子:0.21
总发文量:1073
总被引量:2828
H指数:13
立即指数:0.0396
期刊他引率:1
  • 《荀子·哀公》“好肆不守折,长者不为市”正诂——兼说《孔子家语》王肃注的价值

    作者:宁镇疆 刊期:2017年第02期

    “好肆不守折”,杨惊释“折”为货财折耗,后来注《荀子》者几乎一边倒都依遵杨说。但这样理解,此句等于纯粹是讲一个人的经济头脑问题,反与后一句讲道德操守明显不谐。“折”字其实当依王肃说训为“直”,“折”训为“直”古书多有其例。“好肆不守折”就是说喜欢经商就不能恪守廉直,恰措意于道德层面,这样正与侧重讲道德操守的“长者不为...

  • 曹操《气出倡》三首与汉代歌舞百戏关系考论

    作者:郭晨光 刊期:2017年第02期

    曹操《气出倡》三首是模拟汉代古曲之作,古辞丢失,曲题难明。古今学人对曹操之作颇多误解,如认定为游仙之作,没有积极意义,且与曹操“性不信天命”“见欺神仙”之精神相悖。本文经多方考索分析,以为曹操《气出倡》并非求仙之作,而是描摹由“仙倡”表演的乐舞百戏,并对汉古曲《气出》之题义作出蠡测,其与汉代迎气活动密切相关,类似于“...

  • 魏晋文人集的形成路径及文体辨析的关系

    作者:刘明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中国早期文人集的形成存在“文章结集”和“子书入集”两种主要的路径,前者是集部范畴内文人集编撰的独立表现;而后者则是随着文学观念特别分类体系的调整,子书出现部类的游移而归入文人集的范畴。魏晋文论的兴盛与编集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集子孕育出以文体辨析为主要内容的文论,而文论的发展又带动集子编撰面貌的变化,两者呈现出递相推进...

  • 论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中的罗家将故事的演变

    作者:段春旭 刊期:2017年第02期

    在中国古代的英雄家将故事中,罗家将故事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故事中代表人物的出现不是建立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而是基本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上。罗家将故事主要是在明清小说及部分戏曲中得到繁荣与发展,具有碎片化与附着化的特点。

  • 《万历野获编》“金瓶梅”条真伪补证

    作者:李远达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万历野获编》“金瓶梅”条包含了丰富的《金瓶梅》早期流传信息,是《金瓶梅》文献研究的重要出发点。笔者通过梳理《万历野获编》版本系统,认为“金瓶梅”条最早见于钱枋重编的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陈奕禧校阅钞本。此条很可能是钱枋“割裂排缵”、分门类编时窜入,并非《万历野获编》原编原貌,有《顾曲杂言》传承系统作为旁证。但现有文献无...

  • 《渔洋山人集句梅花诗》辨伪

    作者:袁贝贝 刊期:2017年第02期

    南京图书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的《渔洋山人集句梅花诗》是一部伪书,不仅全部作品均抄自明代童琥的《草窗梅花集句》,就连排列顺序也未作改变。该书可能是书商作伪,欲借王士稹“渔洋山人”之名号以逐利。其刊刻亦未必在乾隆年间,有可能迟至民国。

  • 论《乐师传》的文献价值及其在维吾尔传记文学中的地位

    作者:热比艳木·买买提 刊期:2017年第02期

    传记文学在维吾尔文学中具有悠久的历史。18、19世纪在维吾尔族民间甚至兴起了一股传记创作的潮流并达到了其创作的鼎盛时期,《乐师传》就是这一时期维吾尔族传记文学的代表作。《乐师传》是研究维吾尔族音乐史、维吾尔语的发展史和文学史的重要文献。同时《乐师传》以独特的写作手法和写作风格专门记载了历史上的维吾尔文学艺术家,尤其是音乐...

  • 南齐文惠太子萧长懋文辑考

    作者:李猛 刊期:2017年第02期

    南齐文惠太子萧长懋别集《齐文帝集》至萧梁之时,尚有十一卷,至唐初仅剩一卷,且有残缺,而现在则仅存残诗(句)二首、文一篇(即《疾笃上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勾稽、排比,发现文惠太子之文,至少还有《九言》《律序》《豫章王萧嶷碑》《法乐赞》等四篇。通过爬梳相关文献,对其内容、作意、写作时间等有了全新的认识。以上诸篇对于了解...

  • 《新修玉篇》引《广集韵》价值述论

    作者:赵晓庆 刊期:2017年第02期

    近年来笔者通过《新修玉篇》发现一部金代早期重要韵书《广集韵》,它以《广韵》为底本以《集韵》为补充,内容与今韩道昭《改并五音集韵》多有雷同。深入考察之后,我们发现它其实是荆璞《五音集韵》的底本。对《广集韵》的辑佚研究将可解决与《五音集韵》及金代韵书史相关的诸多问题。这一发现引起了学界注意,鲁国尧、宁忌浮、李子君诸位先生...

  • 关于宋蜀大字本《孔氏家语》及其衍生版本的考察

    作者:张学谦 刊期:2017年第02期

    毛晋汲古阁旧藏蜀大字本《孔氏家语》为南宋孝宗时刊本,二卷十六叶以前残阙,汲古阁本即据之翻刻,阙卷补以他本。汲古阁本《家语》版片后归吴郡沈氏宝翰楼,时间当在康熙十年前,现存汲古阁本《家语》多为宝翰楼印本。毛晋后得之酒家本残书并非宋本,而是明陆治校注本,后归钱谦益,毁于绛云楼之火。 毛氏据酒家本钞补蜀大字本,此本清末归萧...

  • 《续夷坚志》杂识

    作者:王勇 刊期:2017年第02期

    《续夷坚志》诸题跋尚未见有人进行系统考证。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存在后人妄加填补的现象。其版本源流、亡佚情况,也需要深入讨论。今天所谓的辑佚,有一些并不可靠。

  • 建阳刊嵌图本《水浒传》四种研究

    作者:邓雷 刊期:2017年第02期

    建阳刊嵌图本《水浒传》四种分别为刘兴我刊本、藜光堂刊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对这四种本子进行细致的校勘,得出以下结论:一、这四种本子属于同一系统;二、四本根据插图与插图标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组:刘兴我本与藜光堂本、慕尼黑本与李渔序本;三、四本中刘兴我本与藜光堂本、刘兴我本与慕尼黑本有直接渊源关系;四、通过同词脱文得出...

  • 陈继儒诗文集的流传及版本述略

    作者:萧海扬 刊期:2017年第02期

    陈继儒是明末著名文人,其诗文集屡经刊刻并流传至今。根据现存六种版本在文本文句之间的差异,考察各版本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将陈继儒诗文集区分为万历本与崇祯本两大系统。万历本刊刻较早,较好地保留作品原貌;崇祯本虽常见后出者指斥前出者为赝刻,实际上文字出入不大,反而在收录范围有较明显的分别,反映出各个版本的整理者在编刊陈继儒诗...

  • 国图藏清抄本《汲古阁所刻书目》价值考略

    作者:封树芬 刊期:2017年第02期

    毛晋汲古阁刻书书目通行本为顾湘《小石山房丛书》本及陶湘《书目丛刊》本,国家图书馆藏有一清抄本.与此二本文字内容略有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清抄本中《汲古阁刻版存亡考》存录了汲古阁初印本及后印本在嘉道间的市场兑价,而顾湘及陶湘二本经整理后均将这些内容删削。这些文字对于研究汲古阁刻书及流传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也有助于探...

  • 传世文献中随国族姓

    作者:韩宇娇 刊期:2017年第02期

    在传世文献中,关于随国族姓的记载有三:一为姬姓,二为姜姓,三为祝姓。本文认为传世文献中随国仅有一个,国族为姬姓,即地望在今湖北随州一带之随国。文献中所记载的姜姓随国因炎帝故墟与随国地缘相近,而产生了误解;所谓祝姓随国,应该是山东诸侯国铸国分封的附庸郁国,“随侯之珠”的传说或与郁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