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研究

语言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Linguistic Research

杂志简介:《语言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2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言语交际的元语用探索”专栏、语言学理论研究、具体语言研究、语言应用研究、经典译文、书评、语言学沙龙

主管单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创刊时间:2002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316
总被引量:262
H指数:8
平均引文率:7.925
  • “语言资源保护研究”栏目主持人语

    作者:曹志耘 刊期:2017年第01期

  •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以汉语方言为视角

    作者:张世方; 沈丹萍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主要从目前汉语方言资源保护的实践出发,总结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理念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展示几十年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所取得的成就。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语言资源保护在理念上越来越自觉,主要体现在语言保护的科学性、系统性、社会化、多元化等定位上;在实践中越来越“接地气”,表现在结合我国具体语言国情,探索出政府、专家学者和社会大众...

  • 中国语言资源多样性及其创新与保护规划

    作者:黄行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中国是世界上保持语言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政策、体制层面及本体规范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活力总体上正在发生显著的下降。国家在保护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权利方面推出了一系列语言规划和保护工程。其中创新性语言规划包括:创制改革民族文字、确定标准语、传统文字拉丁转写、术语规范化、信息处理用民族...

  • 欧美濒危语言研究及其对中国语保工作的启示

    作者:许鲜明; 陈勰; 白碧波 刊期:2017年第01期

    欧美语言资源保护始于濒危语言研究。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濒危语言调查、记录工作,国外学者从语言的调查、识别到记录、描写,经历了一个濒危语言调查、研究、实践,相关理论方法探讨、创新的过程。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耳听手记、书面记录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濒危语言保存研究逐渐向语言数位典藏发...

  • 大规模语音语料库的采集、处理和研究

    作者:袁家宏 刊期:2017年第01期

    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为语言学研究和语言资源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语言材料的采集、处理和研究彼此分离,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实施并共享。本文以大规模语料库语音学为例,阐述语音的采集、处理和研究中的问题和方法,希望对语言资源保护工作能有所启发。本文还介绍了使用大规模语料库进行语音研究的最重要的工具——强制对齐,并以汉语普...

  • Menzerath-Altmann定律:理论贡献与局限

    作者:Denisa; Schusterova; Tereza; Motalova; 王馥芳 刊期:2017年第01期

    Menzerath–Altmann定律是20世纪世界上重要的基础性语言定律。本文主要在介绍该计量语言学定律的基础上,探讨该定律的理论贡献,并指出其理论局限。首先,本文聚焦于计量语言学的介绍。其次,我们介绍该定律的理论背景和主要内容。接下来,我们论述了Menzerath–Altmann定律的研究现状。最后,本文揭示其主要的理论贡献和理论局限性。

  • 语义特征选择的系统性变化——Ruqaiya Hasan对语义变异研究的贡献

    作者:高彦梅 刊期:2017年第01期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语言学有关语言变异的研究较多关注语音变异和句法变异,较少关注语义变异1(semantic variation)。针对这一问题,Hasan在20世纪80年代对不同社会阶层的母子和幼儿园教师的语义取向进行了实证研究。Hasan在语义变异研究领域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1)语义取向差异的确定和语义网络的提出;(2)确定了语境在社...

  • 新中国语言学词典的历史和进展

    作者:叶其松 刊期:2017年第01期

    语言学词典是以语言学术语为描写对象的一种专门词典,语言学术语常被看成语言学元语言的组成部分。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学词典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第二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第三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本文从语言学史角度总结各时期语言学词典的发展特点和总体趋势,论述其类型...

  • 近十年来华语研究的理论探索与应用进展

    作者:祝晓宏 刊期:2017年第01期

    近十年来,华语研究在理论和应用层面取得不少成绩。境内外学者围绕着“华语”之名、全球华语社区、华语分圈、华语研究方法论、华文教学性质、华语规划等理论问题进行探索并逐步达成一些共识;在华语语料库建设及特征挖掘、词典编纂、华语生活调研、华语水平测试、华文教材编写等应用层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今后,亟需开展华语本体、华语传播、华语...

  • 汉语名词的程度与等级性

    作者:罗琼鹏 刊期:2017年第01期

    具有程度解读的汉语名词(如“美女”“教授”“人物”等)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以“美女”“天才”等为代表,它们自身的词汇语义提供了构建相应的量级结构所需要的维度,并且要求具有的程度满足最小标准;第二类以“人物”“事故”等为代表,这类名词自身的词汇语义不提供构建相应的量级结构所需要的维度,而由语用(语境)提供,并且不要求满足最小...

  • 现代汉语致使性“得”字句多维研究:现状与前瞻

    作者:邵春燕 刊期:2017年第01期

    现代汉语致使性“得”字句“NP1+V+得+NP2+VP/AP”的内部语义关系复杂不定。传统研究、生成语法和认知框架尝试分析句子的语义指向、论元结构和构式特征,描述比较充分但解释不足。事实上,该句式仍然有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亟待解决。

  • 力动态视角下汉语“使”字句的语义构建——一项基于语料的调查

    作者:刘婧; 李福印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研究基于Wolff提出的力动态模型,结合莫言14部小说中的200条语料探讨“使”字句的深层语义构建与表层表达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这一语义组成成分的原型和非原型构建进行阐释。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的表层元素“使”在深层语义上可以构建致使、使能、阻止三类不同的语义元素;(2)深层语义构建的致使类、使能类和阻止类原型的主要特征为致使结果...

  • 汉语中的“蹑手蹑脚”及相类成语

    作者:谢俊涛 刊期:2017年第01期

    汉语“蹑手蹑脚”及相类成语有着相同的语义且可互用,其机制在于“蹑”“捻”“捏”“摄”等字可以互用。部分辞书编纂者因不明“蹑”“捻”“捏”“摄”等字的互用机制,在释义上将这些相类成语都释作“轻手轻脚”,但这种解释在一些文例中行不通,因为这些成语本是缩手缩脚之义,而轻手轻脚只不过是缩手缩脚所产生的结果。“蹑手蹑脚”在使用中逐...

  • 日语终点指向容器动词的语义特征与句法表征

    作者:宋欣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以认知语义学容器意象图式理论和框架语义学观点为基础,分析了日语终点指向容器动词1的意象图式特征、语义特征、对格成分的选择以及在句式上的表征方式。主要结论如下:终点指向容器动词的语义框架要素包括移动物、容器边界、容器内、容器外、移动方向、终点、路径、力等;语义特征可分为终点容器的三维空间性、终点指向性、有界性和变化属性...

  • 日语形容词修饰语限制性与非限制性解释的优选规则

    作者:周彤 刊期:2017年第01期

    日语的形容词性修饰成分大多存在着限制性修饰与非限制性修饰两种解释的可能性,然而在语义层面上,中心名词N与形容词A的语义特征会导致AN优先解释为某种结构。具体而言,当中心名词为指称个体或同质性集合的名词,且形容词程度义被激活时,AN优先解释为非限制性修饰结构;当中心名词为指称异质性集合的名词,且形容词的对比义被激活时,AN优先解释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