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19 16:08:50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第1篇

【论文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然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通常突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地位多,实践教学的课时却相对很少。面对这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平衡的尴尬处境,应该针对高职院校在教育地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课程设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思考,加强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能力。开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将会为未来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一股新的气象。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是重点教育的对象,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实践的训练。高职院校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甚至是承上启下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不能只偏重于理论教学,更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实践教学教育进行思考,争取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模式,适应现代社会严格的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也为今后汉语言文学的全面长远发展提供更好地发展前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背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缺点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过多,相较而言,实践教育课程却非常少,导致多数人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

从而在面对社会用人单位时显得底气不足,被挑剔,甚至被淘汰。更何况,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故而,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思考力图革新,思考研究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在充分学习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实践教育教学的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任

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新型人才的重任,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用人单位输送大量的人才,是中国教育之关键。因此,搞好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教育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也越来越苛刻,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方面人才,才能不被淘汰。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都对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我们在各种教育学习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应对大数用人单位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

(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落伍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已经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相脱节,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现状。单单依靠传统留下来的东西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无法促进先进社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阻碍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我们对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力求创新,改变思想观念,转变模式,寻求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技能

(一)摒弃传统观念,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教师在传授传统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必须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淘汰落后陈旧的传统观念,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充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的技术和教学方法,教授于学生科学而实用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而学生作为主体,更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传授方法,用于接收新的专业知识,善于创新,为开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活动包括教育见习、试讲、实习,教学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所进行调查、训练。在课程的安排上,保证学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称的比例达到1: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训练内容和时间。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读、说、写、用”四大板块的实践应用。同时应该强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教学方法,使其科学化、合理化。

四、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与作用

(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现将会为当下社会中更多人员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为更多用人单位输送综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革新,也是人们对传统的对抗和对创新的研究与探讨,适应不断发展改变的经济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传统老套,而是创新能力,能跟随社会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淘汰。

(二)开创新的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行,将会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为研究探索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构筑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育教学提供好的一个平台。也为新模式的教育实践教学养成良好的风气,作为此类良好成果的实例。

总之,为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势在必行,对于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都是有利无害的。任何事情,只注重理论发展是不可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更好、更快、更平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英玲,关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法课教学的构想[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3、84。

[2]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8(6):23、24。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第2篇

关键词:英汉对比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 教学实践

一、引言

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1]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技能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总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英文单词。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1]然而事实证明,经过2个学期的学习,尚有不少学生不能达到上述目标。学生要达到上述目标,个人的努力必不可少;另外占据相对主导地位的教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从教材的选用(首要方面)、教学安排等方面提出在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引入英汉对比知识,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新实践。

二、“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现状及分析

在当前外语教育界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虽然翻译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专业迅猛崛起,各种翻译教程和有关指导、参考书充斥教材市场,但就这些书的总体质量来看还不尽如人意。有些书虽然收集了大量的翻译实例和练习,但是缺乏分析总结和翻译原理阐述,难以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另一些翻译教程虽然也对翻译技巧进行指导性的讲解,但一般仅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句子成分分析着手,直接讲解翻译中的语言技巧,如英汉语不同句子成分之间的互相转化,并没有从两种语言在文化语境和思维模式上存在的根本差异入手解决翻译技巧背后的翻译原理问题。语法结构分析只是语言形式表层分析,不够深入彻底,忽略了翻译方法背后的不同思维习惯和语言传统的根本问题;它虽然可以用于初级阶段的外语学习,但难以满足已经具有中级以上外语能力和已达到较高阶段的语言学习者对全面提高翻译实践能力的要求。[2]因为教材的选用不当(首要方面)、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囿于限制,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造成了本文开头所说的“经过2个学期的学习,尚有不少学生都是不能达到上述目标”的问题。

三、基于英汉对比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实践

(一)教材的选用

当代翻译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学生从初、中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过程中,逐渐放弃对语法形式表层分析的依赖性,从而更加注重话语语篇中的语义结构和逻辑分析,强调传统语言文化所制约的语言思维模式的差异,并由此得出对翻译转换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因此,“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所需要的教材应该突破从语法形式转换表层讲解翻译技巧的局限,从其他角度(如文化语言学)阐述英汉两种语言习惯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强调二者的不同倾向性。[4]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所选用的是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英汉互译原理与实践》一书。综合而言,该书以近年来英汉对比研究成果作为英汉互译的原理,通过典型的翻译实例和循序渐进的课内外翻译练习、练习提示和译文评析,能够全面、系统地帮助学生提高英汉互译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使用该书,学生能够明确认识英汉两种语言的相对特征、习惯性差异及其对翻译方法的制约,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规律并能有意识地将其应用于翻译实践。同时,该书为了突出语言翻译转换本身的规律,保持“原理”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教程结构不以体裁为标准划分章节。经过5年的使用,教材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二)教学安排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周期为2学期,总计36周,周课时2节。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制定了科学的教学计划(如下)。

第一学期(合计学时36学时):翻译概论2学时、基于英汉语对比的英汉互译原理2学时、英汉互译原理的应用4学时、静态表达与动态表达互译理论与实践8学时、主语系统与主题系统理论与实践8学时、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互译理论与实践8学时、复习答疑2学时、期末考查2学时。

第二学期(合计学时36学时):形合话语与意合话语互译理论与实践8学时,抽象概括与形象具体互译理论与实践8学时,指称、替代重复与省略互译理论与实践8学时,正说、反说与问说互译理论与实践10学时,复习答疑2学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认识翻译所涉及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从翻译作业本身总结经验教训,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促使他们举一反三,边总结边运用,通过亲身感受在实践中巩固与提高;强调系统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从理解原理到课内外练习,再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分析、巩固对原理的把握,以此加强感性与理性的相互促动;强调把课堂内外的作业与练习摆在第一位,首先要求学生在不参阅参考译文的前提下及时独立地完成课外作业,为课堂分析与讨论做好准备;尽量围绕学生作业和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每章/节的中心主题组织课堂讨论,以各种方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从正确的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作业中的失误与欠妥之处予以纠正。

四、结束语

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翻译是一门实践技能,英语专业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译技能,首先必须具备坚实的英语基本功,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英汉对比知识,了解翻译转换本身的规律等。而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新方法,学生在实际教学中互相合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翻译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第3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 教学改革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职业技术学院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开放型、外向型、实用型人才,是摆在从事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理论课教学的改革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尽可能注入通俗有趣、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中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又增强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施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是以明确的任务作为课堂主要教学目标,在学生实践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解决、总结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在实施任务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进度、学生所关心的问题,针对某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设计一个包含相关知识点的综合性任务,使学生在真实的问题下应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迁移。

3.实施问题教学法。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较差,在学习中表现理解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和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以往教师帮助学生解答疑惑转变为教师寻找、发现与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思考、解答问题中增强理解,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充分调动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新理论。

4.改变授课模式。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效果要通过学生的主动理解掌握来实现。因此应采用交流式、对话式、讨论式等多种互动的模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让课堂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课堂。

5.使用多媒体授课,课堂渗透实践。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密切的课程,在讲授理论知识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理论和算法,教师使用多媒体对它们进行演示、模拟,使抽象、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课程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实践课教学的改革

1.精心设计实践内容。教师既要善于营造热烈的群体氛围,又必须给学生留有冷静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在设计实践内容的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体现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激发高职高专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欲,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感兴趣,产生上机一试的愿望。这样,就可以充分挖掘高职高专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思考,善于创新,通过上机实践,完成实践内容,增强高职高专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把高职高专学生从枯燥的程序设计中解脱出来;二是要注重实践课与理论课相适应。实践课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设计实践课内容时应做到内容和时间与理论课教学内容相适应,这样才能够加深高职高专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是注重尺度的把握。在设计实践内容时,难易程度和工作量的大小是教师要考虑的内容。对于工作量小题目可以一人一组,但对于工作量较大题目,一个学生在一次实践中无法完成,那么就要开设小组来设计,使学生从接触这门课开始就能够养成良好的协作精神。对于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实验内容,教师在实践前给出解决问题的总体框架,把理论课教学知识点密切相关的、并且是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留给学生,要求学生在理解问题的总体框架下完成相关问题的设计,从而既培养了学生对待实际问题的总体设计能力,同时又达到了巩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目的。

2.主动指导。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教师总是等学生问问题,这种被动指导存在着许多弊端,特别对刚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学生刚接触编程,实践过程存在很多问题,有时学生碍面子或缺乏自信心,即使有很多不懂的问题,宁可不做也不问教师。这样一来使学生从课程学习的一开始就害怕上机,因此要改变这种指导方法,作为任课教师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发现问题,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进行集中演示,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实践内容。

3.注重实践过程。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实践结果,把实践内容布置给学生,学生交上机报告,教师认真批改报告,至于报告中的结果是怎样来的,具体实现过程是什么,作为教师却全然不知,因此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的全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4.加强实践课讲评。作为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绝对不能忽视实践教学中讲评这一重要环节。以往教师只对理论课上布置的作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忽视实践课的讲评。实践课是检验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一把尺子,不注重实践课讲评,结果使实践课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从而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其他方面的教学改革

1.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教学艺术无止境,不善于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经验的教师不能算是称职的教师,相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应有所不同。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绝不能从一而终,一成不变。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它进行分析,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

2.课程考试考核方法。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因此,对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考核应将重点放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只有学生真正能够应用所学语言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说明学生掌握了这门语言。所以要改变以往以理论为主的考核方法。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具有种类多,更新快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跟上计算机语言的发展,不断地充实自己,适应多变的语言环境,同时,由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众多后续课程的基础,这就要求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师不仅要精通语言,而且要精通计算机其他方面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刘建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模式初探.高教论坛,2005,(01).

[2]王航宇.浅议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趋势.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第4篇

一、英美文学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既涉及到语言学习,又涉及到文学层面的鉴赏。在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广大的任课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向学生教学相关的语言知识,又要向学生传授文学鉴赏的相关理论。对于前者而言,在语言的层面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相关语法、语汇的相关知识,又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作品,感悟作品中的重点语句。

其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是学生了解国外文学发展现状,学习外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众所周知,英美文学教材中所选的内容都是各国文学发展的经典之作。结合这些文学作品的讲解,学生既可以对各国的文学发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领略各国优秀文化的魅力。

最后,英美文学的教学承担着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的重任。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以“文化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英美文学的教学承担着文化交流的重任。借鉴英美的文学作品及传播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既可以为我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积累经验,又可以为我国文化的强国战略及其具体落实提供参考。

二、翻译语境及其构成

探讨翻译语境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影响,不仅要明确英美文学教学的特殊性,而且还要明确什么是翻译语境以及翻译语境的具体构成。

所谓的翻译语境是指与翻译实践密切相关的语言使用环境。它涉及到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翻译,也涉及到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翻译。即翻译语境涉及到一切翻译实践。在英美文学的教学实践中,翻译语境往往体现在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翻译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它也会影响到学生在其它语言运用过程中,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相互翻译过程。

翻译语境的构成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翻译者自身对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即两种文化背景。一个翻译者对两种语言背后文化知识的了解,直接影响到他对两种语言的翻译效果。例如,面对那些有因为生理缺陷而生活困难的人,有的译者把其翻译为“残疾人”,有的译者把其翻译成“弱势群体”。面对同样的翻译内容,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翻译结果呢?究其主观原因,答案是唯一的,即译者对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了解。其次,翻译者的语言水平。对于上边提供的翻译实例而言,如果翻译者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如果翻译者没有相应的语言知识,同样他们也不可能翻译得如此地精准而且符合两种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习惯。因此,在强调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还要强调翻译者自身的语言水平。最后,翻译者的语言技巧,也是翻译语境构成的核心要素之一。有着同样的文化背景知识,有着同样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因为翻译技巧运用程度上的差异,也会使翻译的结果与众不同。例如。面对不同的英语词汇“question、problem、matter、trouble、issue”,虽然都可以翻译成汉语的“问题”,但是为了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蕴,翻译者还需要在“问题”的前边添加不同的修饰成份,以使原文的意蕴能够体现在汉语的译文中。特别是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而言,文学意蕴传达得是否恰到好处更是一个翻译者翻译水平的真实体现。

三、翻译语境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具体影响

1.教学观念的影响

在以往的大学英美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关注的是教育教学的理论,关注的是语言教学的理论,关注的是文学理论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影响。很少有教师能够注意到翻译语境对英美教学实践的影响。然而,结合具体的英美文学教学实践而言,翻译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无论是语言层面的学习,无论是文学层面的理论,还是文化层面的学习,没有精准的翻译一切都无从谈起。而精准的翻译又离不开翻译语境的影响。因此,把翻译语境及其相关理论引入大学英美文学教学实践,可谓是教学观念上的一种突破。这种突破式的引用,不仅拓展了翻译语境研究的范围,而且还把翻译语境的理论研究的效果在实践中发挥到了极致。

2.教学理论研究的影响

翻译语境理论在大学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不仅会对具体的教学实践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英美文学的教学理论产生这样的或那样的影响。在教学理论的层面上,它拓展了英美文学教学理论的研究范围。因为在以往的教学理论研究实践中,翻译语境及其相关理论是不存在的。可以这样说,翻译语境理论的引入丰富了英美文学教学的研究理论。其次,因为翻译语境的引入,使越来越多的英美文学任课教师关注“翻译”在教学中的作用了。因为“翻译”是学习语言、文学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一个桥梁。

3.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第5篇

关键词:师范生;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教学技能

1新课改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内涵的界定

广义的教学技能指以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从事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组织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操作示范动手训练以及熟悉中学教材内容和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的一系列素质。狭义的教师教学技能特指学科教学基本技能,比如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教学组织技能、板书技能和结束技能等一系列专项教学技能等。教育部师范司在《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到:“教学技能被认为是教师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或经验来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1]《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将教师教学工作技能划分为五类:教学设计技能、使用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技能以及教学研究技能[2]。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教学技能指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今后从事的工作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80%将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以下默认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来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有效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课程相关方面的知识,指导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借助专业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的与时俱进。在坚持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发挥语文课程育人的功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用型教学技能包括专业教学技能、创新教学能力、知识应用教学能力、情境创设教学能力等。

2当前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不足

目前,高校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新时期,高校需要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但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教学锻炼,而就目前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现状来看,汉语言专业的理论性课程仍然占据课程学习的绝大部分,实践教学部分比较缺乏,在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应用型教学技能很难得到有效的实践锻炼和提升。

2.2忽视创新教学能力教育,学生创新教学能力不足

现阶段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没有一门课程是专门针对学生的创新教学能力进行设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大多是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知识、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等,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教学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导致学生的创新教学能力得不到锻炼,不利于他们今后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进行教学创新的实践。

2.3缺乏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实践学习缺乏机会

目前,在构建教育专业人才实践基地方面,高校的相关建设工作还比较滞后,很多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匮乏,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缺乏有效的实战机会,更谈不上应用型教学技能提升了。高校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滞后除了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足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校的流动资金有限。建设实训基地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而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教学活动开展获得的教育经费以及财政部门拨付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这些资金需要用到学校建设和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最后真正落实到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就很少了[3]。实践基地建设资金不足还体现在建设的基地在投入运行后,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师和相关的维护管理人员,需要高校长期投资,这是目前很多高校都无法做到的。

2.4缺乏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师,整体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现阶段,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师队伍水平仍有待提升。高校生源不断扩大,师资也随之加大,素质参差不齐,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有限,要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有相当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方面的经验比较欠缺;或者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但他们理论知识又相对欠缺,如此师资无法给学生有效的应用型技能教学指导。学生对于很多高效的、创新的、信息化语文课程教学形式和方法认识不足,无法实现教学知识的有效应用和实践。目前,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教师队伍培训不足,教师获得提升的办法只能通过自我学习,严重制约了其应用性教学技能的提升。

3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教学技能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3.1强化教学基本功,凸显专业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要实现他们应用型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必须从教学基本功抓起,让学生拥有深厚的语文知识根基,掌握语文知识,具备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和人文涵养,用专业知识不断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内在知识框架,突显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本色。首先最基本的是“三笔一话”,这不仅仅是对字的美观的要求,更是字正确笔顺的要求,信息社会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很多学生很少书写,对笔顺也是稀里糊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须把这种应用型基本功打牢。其次是要强化学科知识教学、教学方法传授、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师生关系处理技巧教学、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等,从众多的基本功教学中不断强化汉语言文学学生的应用型教学技能,凸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4]。

3.2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科技与学科的融合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技能训练中,要把握时展的成果优势,积极强化学生的信息化能力培养,将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学生专业应用型教学技能中重要的内容,不断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科技设备的应用能力。同时,要注重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信息化科技有效融合,寻找信息化发展和学科教学方式转变的有效衔接点,进而不断创新语文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实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提升语文课程与时俱进的发展成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应用性教学技能。

3.3积极提供多元化实践空间,促进知识和技能均衡发展

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平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确保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并将理论教学作为指导实践教学的必要阶段,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成效的检验方式。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可以积极发展多元化实践空间,促进知识和技能均衡发展。而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全方位、深层次、与中小学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就是多元化实践空间教学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仅仅靠短暂的实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际教学的机会,高校应为学生提供多形式的实践空间,可让学生与中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进校就分班。分组与中小学结对子,一有空余时间就走进中小学去见习、观摩、听课,了解他们的教学理念和观点,然后再结合专科理论课不断总结与反思,为学生的应用型教学技能提升提供良好的机会。

3.4建立实践基地,提供应用教学机会

高校要做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首先要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施支教工作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模式之一。将广大的乡村地区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不仅可以节约建设资金和资源,还能用最真实的教学环境不断强化学生的应用型教学能力。对此,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小组要积极与有关市地对接,联系安排开展实习支教的相关事宜,综合考虑,本着就近、相对集中的原则,选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支教基地。支教工作是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师范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方式。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实习支教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准备,为以后从事教师教育行业奠定基础。同时,又可以服务地方农村基础教育,提升自身素质,锻炼专业技能。通过开展支教活动,双方利用高等教育优势和基础教育优势开展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合作研究,联合开发教学技能实践课程、研究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高等教育师范生的能力标准、共同确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合作,大大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质量,为地区中小学教育培养高素质语文教师。

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现阶段,高校要进一步优化专业,做强师范,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引领,对接教育行业和教师职业资格认证需求,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组建由实习基地学校、用人单位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强化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将所有师范类专业纳入校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要协同培养,以师为范,构建学校、地方政府、大学“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人才运行机制,与各区县教体局、大学等相关单位签订协同育人协议,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组建教学团队等。依托教师技能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教”的师范技能基本功。学校始终坚守师范院校职责,既要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师范生,又要发挥教师教育优势,主动融入教师职业培训,打造“大师范”格局。为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创新教学能力,建立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评价机制,推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培训目标,学校可以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就音视频素材的编辑与加工、微课程的设计制作与应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学习评价的转型———学生发展性测评标准解读与操作、网络空间建设等方面做详实的专题讲座。结合学科案例教学,采用案例“观课、解读、研讨、实践、评价”的培训流程,强化情境体验,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普遍性、关键性问题,实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教师教学负担、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采取“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网络研修、校本研修”、信息化课堂比赛等方式,切实提高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第6篇

一、多层次多目标的教学要求

过去,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基本上分为本科生教育与专科生教育两个层次,对这两个层次教育部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各大学在贯彻实施过程中相对比较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为尽快适应新经济快速增长对各类高等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教育部先后升格了一批院校并批准新成立了一批大专院校,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各大学普遍扩招后,我国的大专院校事实上已经打破了两个相对稳定层次的格局而形成多层次教育的局面,本科院校中新学院新专业建设及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专科院校中本科层次的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中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等,同一专业的教学起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相去甚远,教学目标和要求事实上也很不一致,课程合并,教材改革,虽然确实涌现出许多优秀品牌“精品课程”和“规划教材”,但众多的“精品课程”和“规划教材”也是千差万别,更加加剧了培养目标的多样化。

形成这样一种多层次多目标的教学形势对不对,好不好呢?不少人对此颇具微词。笔者认为这种教学势态的形成其实是很正常的,教育永远是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的,这种教学势态的形成正好说明了这一点。经济建设需要多层次多能力多类型的人才,教学部门就要培养出各种层次各种类型各种能力的人才,市场细分之后,人才也需要细分,专业也需要细分,培养的“宽基础”“万金油”“什么都能干什么都干不好”的人才渐失市场之后,一定要有新的“专门化”“专业化”“与企业零接轨”的人才培养方式。这就是目前多层次多目标教育的现实情况,任何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都不能脱离开这一现实。

二、“学用互动,实践为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当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走向多层次多目标培养方式后,教学对象中出现了一大批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直接面向企业一线的高职学生,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在中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分散,但他们普遍身体素质较好,思维活跃,善于交流,上大学后有一种时间紧迫感,希望将过去失去的补回来,学习热情与积极性非常高。对于这部分学生,若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先理论后实验按章就节地进行教学,笔者发现很难保证大多数同学正常完成教学计划,而且很容易造成班里同学两极分化。少数学习较好的同学总感到课程内容不够学,而大多数同学则感到较为吃力。首先对理论教学感到仿佛又回到从前一样,其次对单调的纯验证性质的实验无论做出或做不出都不是积极主动地想方设法完成,而是像抄作业一样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失去学习兴趣,导致人生坐标的盲然,不能有效地利用大学这一段人生经历中最为宝贵的时光。针对这一大类学生的实际情况,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将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

笔者尝试过许多方法,如采用案例教学法由浅入深地讲解难点重点课,调整授课课序、删繁就简讲解理论核心课,整合零散实验为项目实验提高实验兴趣,增加专用实验设备提高实验效率,虽然所有这些方法的应用对课程的改进都有所帮助,但效果平平,与改进付出的代价相比,回报实在是太有限了!难道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只能如此吗?有没有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怎样才能改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回到经典的教学理论中寻求答案: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教师才能起到导的作用,因此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分析学生不主动的原因主要是直接看不到课程内容的用途,实验课程中的成就感不强。如何增强这两方面的意识呢?笔者想到了产品。并在普遍认为“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进行试验,结果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有“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笔者将这种方法总结为“学用互动,实践为先”的教育观念和“实践理论实验实践理论实验……”的教学模式。所谓学用互动,就是边学边用,学点用点;所谓实践为先,就是先进行操作实践,籍以建立问题,再通过理论课与实验课理解和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增加了实践课的教学。那么什么是实践课呢?实践课与实验课有何区别?实践课能否代替实验课?增加实践课后给教学带来了哪些新问题?如何处理这些新问题?下面是笔者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在“实践理论实验实践理论实验……”的教学模式中,实践课开在理论课与实验课之前,特别是第一节课,学生在对课程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实践什么。这实际上就是如何理解实践课的问题。在开实践课之前,教师必须精心策划实践课的内容,实践就是实例操作,就是实际应用,这种操作首先是与待讲课程内容紧密相关,其次是操作应该简单易行,再就是操作确能激发学生兴趣。对于计算机类课程,任何半成品都不能完成正常的操作功能,而太复杂的成品对教学也不合适,选择合适教学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实践课程中反复操作、应用、模仿、制造、创新出一个力所能及的计算机产品,这就是实践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实践课与实验课的区别何在?众所周知,实验课是“验证”性质的,通过重复操作事先设计好的一个有序步骤,验证课堂所讲内容的正确性,非常致命的是这种验证往往是片断性质的,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要将所有的片断有机组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其实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另外,实验仅需要部分与课程本身相关的知识,而实践需要的是更加广泛的知识,实验的结果是单一的,单一的结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吗?实践的结果是多变的,夹杂着同学之间与教师之间相同的和不同的理解。实验课一般不含产品设计、产品制造的概念,因而仍然与实际应用脱离较远,实践课通过模仿与创新努力制造一个产品,直接应用于实际。

实践课能否代替实验课?不能。实验课紧密联系本课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经过精心设计的实验课程,易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所学知识点进行验证,缺点是知识点孤立,不易与相关知识点发生联系,而孤立的知识点很难完善地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造成理论脱离实际的尴尬教学局面,因而“教者难教,空洞无物”,“学者难学,不知用处”。用实践课的方法来弥补实验课的这一缺陷,使教者有实例,学者直接看到知识点的用途,就会营造出“教者并非是从书本到书本,而是直接从书本到实际”,“学者并非是简单的完成作业,而是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学者主动了,自然就会“教者易教,学者易学”了,而这正好解决了我们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增加实践课后带来的问题:实践、讲授与实验课时比例如何分配?教学课时是否需要增加?与本课程相关的前驱课程和后继课程有何变化?实践课中辅助知识点怎么提供?课程整个进程中实例怎么安排?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许多,但最关键的还是要具体课程具体对象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基础课不需要安排实践课,专业基础课可少量安排一些实践课,专业课则应该有比较多的实践课。教学课时应该作调整,但总课时不会增加。前驱与后继课程基本上不需要变动,重复的实践课程要有深度变化。辅助知识点有些是已经学过的,有些是待学的,有些是在校期间不可能在课程中学到的,它们主要由辅导教师提供给学生,同时也鼓励学生自己通过资料解决。提供的实例不能偏离课程太远,不能太难太大,实例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是从头到尾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也可以是做某个新产品的某一部分或一个环节。

三、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运用

在各门计算机课程中,“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最令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头疼的一门课程,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难度认识不足

在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之前,学生往往会凭借学习“C/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经验类比“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误以为重点在于掌握汇编指令功能与格式进而用它们组合出典型的程序结构,部分同学甚至会努力寻找和理解汇编“语句”,结果在课程一开始接触计算机原理的部分内容时总是经历一段由漫不经心到盲然无策的过程,之后刚进入状态又被接口驱动打得昏昏沉沉,整个的学习过程亦常痛苦。殊不知“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虽然也是“程序设计”,但与“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完全不同的“程序设计”,其不同之处在于“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真正独立的语言,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非独立语言,必须结合具体机型才有意义。也就是说,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不学习计算机硬件结构也可进行,而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必须首先了解计算机硬件结构,而且不是一般性了解,对这一点认识不足是直接导致“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失败的主要原因。

2. 开课的课序有问题

通常认为学习“软件”类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来源较为广泛,而“硬件”类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则较专业,因此大多数院校都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原理”课程的前导课程,但事实上业内人士都十分清楚这两门课程彼此相依的亲密关系,因此笔者在讲述“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相关计算机原理部分的知识时从不以够用为度,而是尽力讲到位,只有这样,“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才能顺利进行。

3. 教学方法需要改变

历来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采用“理论实验理论实验……”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并片断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所掌握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使课程陷入“就事论事”的尴尬局面,改变这种情况可采用各种办法,改变现在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办法之一。

4. 实验条件

历来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均以80X86系列芯片作为核心硬件模型并以此模型进行各种实验操作,这种实验条件存在几个明显的不足:实验项目确定,学生可发挥性受到制约;需要专门的实验室环境,限定了学生的实验时间;所有实验项目与实际应用都偏离较远,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疑这种实验条件是需要改变的,但如何改变呢?

5. 学无所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没有颇具说服力的实例摆在学生面前,因此“汇编语言是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知识体系”、“汇编语言是快速、高效的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极其广泛的语言”等等说教就成为不被学生认可的空话,从而一开始便抑制了学生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积极性。

面对上述一些问题,笔者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运用了“实践理论实验实践理论实验……”的教学模式,采用凌阳十六位单片机SPCE061A作为硬件实验模型,精心组织了一学期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践课程,结合以往的教学惯例,比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汇编”的兴趣。笔者在实践课中的具体做法是:

将一些有代表性的应用汇编语言的产品和往届生的作品通过参观、讲解、解剖、试玩等方法介绍给学生,如声控玩具汽车、机器人、报时钟、复读机、电梯模型等,然后给学生提出课程的任务和要求,如必须独立或合作完成一个作品,从开始计划到中间实施步骤到最后完成调试,之后学生的每一次实践课都按既定计划执行,实践课程中与汇编相关的问题由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课解决,辅助知识由任课教师和辅导教师帮助解决。借助于实践课,解决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软”“硬”结合、条件不充分、学无兴趣等诸多问题,学习实效大大提高。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第7篇

关键词:改革措施 C语言 语言编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c)-0143-02

在当前社会对人才大量需求的背景下,各大院校就计算机专业教育而言,要想培养出高水平、复合型的技术人才,就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就当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活动来说,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太多,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围绕着教学目标,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以培养出高水平、高能力的学生奠定基础。

1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陈旧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太过陈旧,依然坚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讲授过程中教师成为了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出来。且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计算机水平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致使整体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偏低,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1.2 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五湖四海的求学者来到一个地方,受到各自区域特点差异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学习程度各有差异。经调查研究发现,对于个人计算机,一些学生从高中阶段就开始接触,而有的学生则上了大学才认识并开始学习计算机,由于这一差异,使得那些早已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驾轻就熟的学生产生了一种懈怠心理,总感觉教师讲授的内容自己早已掌握,因此就不再认真去听课、学习,致使自己一直处于一知半解状态。但另外一批没有C语言基础的学生尽管会感到学习难度大,在学习时会面临很多问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努力之后,他们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牢固,后面的学习也就相对比较轻松、熟练,但也有的学生感觉到了难度,缺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时间久了,就会遇到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日积月累,慢慢脱离了教师的节奏[1]。

1.3 理论脱离实际

由于计算机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学习时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严重脱离实际,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得学生尽管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无法进行实践操作,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没有得到有效的实践支撑,导致学生在进行实践练习时,表现的慌忙无措,进而缺乏一定的编程能力。

1.4 太过偏向于应试教育

大部分高校对C语言的教学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学生期末考试也是有重点的出题。这一现象就极大的限制了C语言的教学内容,致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偏向于期末考试的内容。每年都是围绕着考试重点或者考试范围来开展教学,而对于其它内容学习则是简单介绍,也就无从谈起语言编程了。经调查发现,一些C语言程序设计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过于注重语法的教学,在课堂上列举的案例也都是曾经C语言期末考试的试题,显然教学脱离了C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也只能掌握一些简单的语法,很难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编程的方法,无法利用所学的C语言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2]。

1.5 上机实践效果不佳

由于C语言程序设计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还需要学会动手设计程序,然后再进行上机调试,所以,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实验环节尤为重要。但是实际的上机实践过程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有的同学在上机课上玩游戏、上网聊天,面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只是敷衍了事,甚至有的同学直接抄袭;此外,当前很多院校的上机实验课都只安排一名教师负责,学生在编写好程序后需上机调试,由于同学间程序编写方法的不同,会出现很多共性问题也有一些个性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无法及时作出回答与指导,这就导致一些学生无法继续调试,将更多地宝贵时间都浪费到了等待上。

2 有效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质量的措施

2.1 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前,需要首先向学生阐明学好C语言程序设计这一门课程的重要性,并且还要明确课程学习中需要达到的教W目标,让学生清楚重点学习的内容,缕清思路以便更有效地开展教学,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另外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同时,也应该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使其可以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且有效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搭建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知知识,为使其更好的掌握知识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选用多媒体技术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在讲解数组与指针间的关系时,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想象,大胆设想,从而形成积极、团结的课堂学习氛围,最后在学生的积极探讨与教师的正面引导下找出答案,实现吸收知识的目的[3]。

2.2 因材施教

介于C语言课程设计本身的特点,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专业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且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设计的有效结合,另外还应注意教师设计的实践题目要尽力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实验题目来激励学生积极选题,使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喜爱的实验题目,这样不仅确保学生在编程过程中保持实验兴趣,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学生编写模块的阻力。

2.3 理论联系实际

介于C语言程序设计本身具有较高实践性的特点,想要让学生在掌握扎实基础的同时,还能够具有一定的编程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合理的将理论与实践编程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通过大量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学生在编程过程中,教师再通过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设计程序,进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目的。另外,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鼓励学生取长补短,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4]。

2.4 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教学质量都是决定其命运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深入浅出、因材施教。例如,变量知识点的讲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入新的概念时会首先对变量定义进行介绍,然后再对语法、指令的使用规则进行介绍,最后再用案例加以解释,这样教学的优势是教师可以讲授很多知识,但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课堂教学氛不够乐观。起初学生对C语言的学习还持有较高热情,但经过长时间乏味的讲课,学生的积极性慢慢降低,处于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中,即使起初对上机课程拥有很高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慢慢失去了吸引力,因此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转变教学手段。比如教师在对众多的C语言表达式、运算符、数据类型等讲授的时候,学生很快便会厌烦这些语法、编码等,此时教师应该首先介绍几条运算符、表达式等运用规则,然后再给学生介绍一段简单的编程程序,且要求学生利用程序计算简单的问题,慢慢的再引入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拓展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5 加强实践,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编写语言、设计程序的能力,所以对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过程应特别重视上机实践环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进行实践学习时教师要注重循序渐进,丰富题型,而且教师也应高度重视实验内容的选择,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循序渐进的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这就要求教师摒弃过去实验题目单一的现象,每一次上机练习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使之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实验题目还不会太过复杂,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新颖题目,在分类时教师可以将其分成必答题与选答题两类,针对选答题教师也要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补做出来。比如在讲解循环结构程序时,通过介绍for、do while、以及while三个循环语句之后,教师则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较为简单的循环例题,其次是一些稍难一点的,像输出素数,逐步累乘的Y果等,然后再增加一点难度,比如水仙花数等,这样便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对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能力差而放弃实践,并且还能够提拔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计算机语言编程的兴趣。在上机实践时,要求学生必须在固定的时间里完成布置的作业,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记录成绩,结束一次实验课程之后,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提交一份实验报告,从画流程图到完成调试,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对自己最后的调试结果做出分析,找出原因,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学生上网玩游戏、聊天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每次上机实验的教学质量。

3 结语

通过对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问题与改革的分析,了解了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提高C语言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以找出一条既符合实际要求要能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黄超,张伟,马怀志.应用型本科视角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探究[J].科技视界,2015(32):176-177.

[2] 王军英,马红梅.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163-164.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第8篇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慕课;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1-0101-0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the old teaching model already can't adapt to the pursuit of personalized era.Through many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course,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measures. Teaching effect shows that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method not only can better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strengthen students' ability of self learning, also can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and help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course.

Key words: C programming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 MOOC; multimedia technology

1 引言

C 语言具有强大的功能,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是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大多数院校开设于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是程序设计类最基础的一门课程。《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不仅是大学生程序设计类入门课程,而且是《单片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EDA》、《MATLAB》等电子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该门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抽象,主要培养学生的算法思想,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一直以来,《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授课难、学生掌握难。为此,对《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通过分析学生学习C 语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C 语言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有益的实践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编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2 传统教学模式下《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以“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主导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主导课堂,一堂课讲解多个知识点或多个语法点,上课一味地讲授、灌输,这种方法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相违背。师生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2.2 过分注重理论学习, 理论与实践失衡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考试,成绩60分万岁的思想下,就难免导致教学内容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对实践的要求并不高。讲授编程的基本概念,例如变量、常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等。只注重知识点的记忆,而概念性内容相对抽象且枯燥,课堂上缺少案例实践的演示,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不到发挥,从而使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实验课上,一名教师不但要负责对学生的上机实践进行指导,而且还需要负责维持上机的课堂纪律;学生也不清楚实验内容,从来都是率性而为,不考虑上机要达到的目的。

2.3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自卑心理,缺乏“勤能补拙”的渠道

在高校中,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来着贫困地区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使得自己跟其他同学有明显的区别,无论从接受新鲜事物或观念上,还是从衣着上,该学生都存在着不自信,怕一说话,会遭到同学的取笑,与同学相处表现出内向和自卑的心理。这些学生普遍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有限,英文水平低,看到稍长一点的程序代码就头痛,遇到不懂的问题,很少有学生主动询问老师。学生不善于与人沟通而且学习能力偏弱,就需要借助网络课程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达到勤能补拙的目的。

3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选择教材,精选教学内容

在授课过程中,为了使初学者可以尽快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使学生起初接触计算机时感到的好奇转化为兴趣。《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丰富,但学时有限;需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精心的筛选,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和难c。有些较简单的内容可以通过精选教材,让学生课后自学。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谭浩强编著的《C 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一本可以让学生自学的教材。

3.2实践出真知, 需要加大实践的力度

学习《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程序阅读能力,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习也不例外。学生学过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认认真真完成一定量的上机练习,无论是验证性练习还是综合设计类练习,以使学生能够一步一步解决实践上机问题。只有让学生多上机、多练习、多动手操作,才能理解对应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编程。

3.3提倡课堂互动式教学

在课堂互动式教学中,变“教师以主体”为“学生以主体”的核心思想,学生根据教师的预习任务完成相关知识点学习,并对自学中遇到的重点进行反馈,教师依据反馈信息,整理知识脉络,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对知识点进一步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遇到难点问题成立讨论小组来探讨。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4变革考核方式

高考原来是一考定终身,现在提倡素质教育,高考形式也进行了改革;课程考核原来也是全凭考试,现在这种方式也必须改革。考核方式不再是完全依赖考试,期末理论考试只占50%,实践考核占30%,平时成绩占20%。其中实践考核先进行,只有实践考核过关之后才能参加后面的期末理论考试;平时成绩分为考勤(30%)、作业(40%)、小组讨论成绩(30%)。

3.5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在网络学习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体现教师的引导和引领作用。充分借助新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创新网络学习方式和方法。例如出现了微课教学、翻转课堂、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教学。针对这些新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手段,教师要调整课程设计方案,全程参与。重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利用学生的零散时间,跨越时空的界限,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4 Y论

实践证明,单纯依靠传统的授课方式教也难、学也难,必须摒弃单一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要消除传统教学模式弊端,采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学习、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加强教学各环节的实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所学到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白新国.基于MOOC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福建电脑,2016,(8):39-40.

[2]叶婉秋.高职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改革――以《C语言》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9):132-133.

[3] 裴明涛,梁玮.翻转课堂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6(9):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