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评论

刑事法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Criminal Law Review

杂志简介:《刑事法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7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侦查学、犯罪学、刑事证据学、监狱法学等。

主管单位: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
创刊时间:1997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3
总发文量:539
总被引量:1183
H指数:13
引用半衰期:6.697
期刊他引率:0.8
平均引文率:26.1786
  • 民国时期刑法主客观主义之争

    作者:张诚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一、引言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许多现在争论不休、是非莫辨的问题,在历史上可能已进行过激烈的讨论并用事实给出了响亮的答案。历史的"需要不是那些只旁观生活的单纯的思考者的需要,也不是少数渴望知识且只对知识感到满足的人的需要,它总是生活目标的一个参考,并处于其绝对的统治和指导之下。"关于刑法主观主义、客观主义问题的争论,...

  • 主编絮语

    作者:陈兴良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刑事法评论》第24卷,是2009年出版的第一卷,本卷秉持追求学术前沿与推进刑事法治的编辑宗旨,努力开拓刑事法理论的疆域,尤其是推动我国刑事法知识的转型,从而为刑事法治建设作出一份学术贡献。本卷的"理论前沿"发表了两篇论文。张诚的《民国时期刑法主客观主义之争》一文,是民国刑法学史的一种探索。民国时期的这段刑法学历史,正如...

  • “合理怀疑”的接受:辛普森案中的法律论证

    作者:孙光宁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一、开端:DNA"共识"的祛魅对方法论研究的重视已经成为当下法学理论中一个明显的学术倾向,无论其名称是法律方法论还是法学方法论,对司法过程的重视和推崇都是其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可以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展开:前一个方面已经在大量的论文、专著和译著中得到了展示,但是,后一个方面仍然是目前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通...

  • 积极能否中立:刑事法官认证的能动性研究

    作者:陈如超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德国著名学人罗科信指出:"刑罚是国家对国民自由的侵害方式中最为严峻的一项,也因此其被视为最受争议的一项;该项刑罚之执行亦正意味着,为了大众之安全利益而完全地忽视了犯罪行为人之自由利益。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团体与个人之利益绝无仅见地只有在刑事诉讼上才有如此重大的冲突,而这种在法律上所做之利益权衡正象征性地说明了在一般...

  • 刑事冲突解决的失衡与校正——被害人保护视角

    作者:朱桐辉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在现代刑事冲突解决中,不仅有被损害的,还有被宠坏的……——题记冲突解决研究成果更多被民事诉讼借鉴。在刑事诉讼中,更多著作对此浅尝辄止,点出刑事诉讼可看作国家与被告人冲突解决便无更多展开。更多论者实质上还是从社会控制出发,将刑事诉讼视作刑罚权的展开。因此,如果愿意认真地转换视角,自冲突解决立场"端详"、"凝视"刑事司法...

  • 试验与现实之间——“取保候审制度的改革与辩护律师作用的扩大”项目报告

    作者:褚福民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2006年3月至2007年8月,由北京大学法学院等单位承担的试验项目"取保候审制度的改革与辩护律师作用的扩大"在S省P县人民检察院等地展开。之所以选择取保候审制度的适用程序以及律师的参与问题作为试验的核心,因为两者是中国取保候审制度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中国刑事诉讼立法中没有规定取保候审的决定程序,而司法实践中完全是由检察官秘...

  • 刑事再审制度的价值模式

    作者:黄士元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价值问题虽然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但它是法律科学所不能回避的,即使是最粗糙、最草率或最反复无常的关系调整和行为安排,在其背后总有对各种相互冲突和相互重叠的利益进行评价的某种价值准则。具体到刑事再审制度,虽然现代法治国家普遍设立了刑事再审制度,但是这些国家在再审事由、再审程序等各个方面的规定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存在着很大...

  • 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整体性反思

    作者:王燕飞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长期以来,学术界大体上都重视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这是由于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是其研究内容极其重要的方面,可以说在极大程度上,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水平和状况直接标志或决定学科整体研究水平的发展与提高。犯罪学界也大致是这样:如在中国青少年犯罪学会就专门设立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集中进

  • 阅读加罗法洛——以自然犯、法定犯理论为中心

    作者:米传勇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巴伦·拉斐尔·加罗法洛(Baron raffaele Garofalo,1852—1934)是实证主义犯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龙勃罗梭、菲利一起被尊称为"犯罪学三圣"(holy three of criminology)。虽然大多数犯罪学家都肯定加罗法洛在实证主义犯罪学中的地位,把他看成是这个学派的第三位重要代表人物,但是对其犯罪学思想的研究并不能令人满意。较之龙勃罗梭与...

  • 刑法理论的性质与功能

    作者:乔治·弗莱彻; 江溯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一、引言在过去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刑法领域的教学和著书立说的实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美国和英国——在其他说英语的国家里,这种变化的程度稍微小一些——我们亲眼见证了一种向刑法理论探究的转向,这些理论探究比先前已经存在于英美法律史上的研究更为深入和多样。这种新文献的主题包括刑罚的性质和基本原

  • 法益概念与“损害原则”

    作者:安德鲁·冯·赫尔希; 樊文 刊期:2009年第01期

    2000年冬,安德鲁·冯·赫尔希(Andrew von Hirsch)教授在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法学院作了题为《法益概念与损害原则》的客座报告,详细阐述了德国刑法上的法益概念和英美刑法上的损害原则之间的关系。这个报告分为5个部分:导论;"损害原则";"损害原则"、利益和法益;与法益理论的内涵关联;简要的总结。赫尔希教授的报告(和文章)试图揭示法益概念和英...

  • 日本受刑人处遇理念的变迁及今后的展望

    作者:本庄武; 曹菲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一、引言在欧美各国对社会复归行刑持强烈怀疑态度以后,日本仍坚持一贯的社会复归理念,这正是日本受刑人处遇的特色所在。但制定于1908年,到2006年为止一直通行的《日本监狱法》,在对拘禁受刑人的目的和受刑人处遇的原则缺乏规定的情况下就完成了立法,这一点实在令人惊异。这次新法规定,"受刑人处遇,应根据受刑人的资质及所处环境,以...

  • 论法律认识错误——德国禁止错误理论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改造的启示

    作者:王莹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法律认识错误,也称违法性认识错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对与行为有关的法律存在不正确的认知与理解。法律认识错误的意义在于,它对行为在刑法上的认定会产生何种影响。在德国刑法中法律认识错误被称为禁止错误(Verbotsirrtum),即对法律的禁令所产生的错误认识。行为人存在这种错误认识而行为,其行为与行为所造成的损

  • 德国刑法学中的义务犯理论

    作者:何庆仁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自1963年Roxin在其教授资格论文《正犯与犯罪支配》(Taterschaft und Tatherrschaft)中首次提出"义务犯"(Pflichtdelikt)概念以来,迄今已近半个世纪。

  • 福柯监狱思想研究——监狱的权力分析

    作者:孙运梁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一、引言权力是一组在任何地方组织起来的和经过协调的实施着的关系,而非神秘的实体;权力与抵抗共存,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抵抗;权力不仅是禁止的、消极的和否定的,而且更是生产的、积极的和肯定的;权力与知识密不可分,相互依赖,相互包含。这就是福柯对于权力的主要见解。福柯不再将权力视作是某个组织、集体或者个人的所有物,权力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