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播

现代传播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杂志简介:《现代传播》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363/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传播文化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学与传播学、个案研究·百年中国、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专题研究·电视节目形态、网络时代、随等札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国和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刊号:1007-8770
国内刊号:11-5363/G2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81
复合影响因子:1.01
总发文量:5683
总被引量:40584
H指数:60
引用半衰期:4.1649
立即指数:0.0086
期刊他引率:0.9436
平均引文率:5.8216
  • 媒体融合运作体系构建方法与实现路径——以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与相关运作体系为研究样本

    作者:陆小华 刊期:2019年第10期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不仅在于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更在于融合运作体系构建.融合运作体系是由参与全流程工作的“人”,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支撑下构成的体系性“组织”.其构建始于融合技术平台系统设计,成于融合技术平台构建过程中技术与业务融合,决定于一整套制度安排.融合运作体系构建基础在于支撑大流程、构建大系统,打通全流程相关系统底...

  • 轻传播:短视频引领的后媒体浪潮

    作者:林克勤 刊期:2019年第10期

    短视频的兴起不是媒介考古学所看重的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仅仅指代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的诞生,或者一种可视化共享交往行为的出现,而应该把它掀起的后媒体浪潮看成是一个新的信息时代——轻传播纪元来临的标志.轻传播能否全面取代重传播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信息消费平台和精神交往形式,这股浪潮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还有待观察.现实中,以短视...

  • 微信对歌中的互动、交往与意义生成——对石龙村微信山歌群的田野考察

    作者:孙信茹; 王东林 刊期:2019年第10期

    通过对白族微信对歌行为和实践的田野考察,展现白族对歌所经历的媒介化过程.研究聚焦白族对歌在微信这一新技术介入和影响之下所形成的新的制约逻辑,人们据此构成新的日常,创造出区别以往的文化规则,进而拓展、生成新的社会交往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微信对歌是人们将自己独有的文化、审美、经验注入新技术之中的社会互动与交往方式.更重要的是,...

  • 网络直播的共鸣效应:群体孤独·虚拟情感·消费认同

    作者:王艳玲; 刘可 刊期:2019年第10期

    互联网技术的提高与视频录制成本的降低,使移动视频直播进入了发展高潮期,网络直播内容从游戏解说、赛事直播等专业化领域逐渐进入了大众日常视野当中,且呈现出浓厚的青年亚文化特点.研究从网络直播的缘起入手,探讨了网络直播的外显表达及其火爆现象的内在成因,并针对网络直播如何走出瓶颈予以了理性思考:发挥网络主播差异化优势、增强优质直播...

  • 政治仪式推进政治认同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建国以来阅兵仪式的考察

    作者:杨惠; 戴海波 刊期:2019年第10期

    作为一种规范化、程序化、规模化的象征符号传播实践活动,政治仪式通过对符号的编码、展演,仪式的精准操演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并潜移默化地将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进行内化和宣展,成为构建政治认同的最重要途径.当下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新媒体空间文化的多元化、全球化以及信息的失真性均对政治认同的推进带来一定的威胁,...

  • 中国对外报道的“方法—目的”之惑——基于新华社对外报道的历史考察

    作者:单波; 林莉 刊期:2019年第10期

    本文追溯了晚清以来的对外报道思想,聚焦新华社对外报道历史进程中的矛盾与纠葛.研究发现,中国新闻人在“以中国为目的”和“以世界为目的”之间徘徊,与此同时又在“以中国为方法”和“以世界为方法”之间取舍,这使得对外报道一方面产生话语封闭,失去对话性,另一方面又被西方话语规训,失去自我话语能力.通过辨析目的与方法之间的摩擦与契合,本文...

  • “媒介融合”:电视开播的技术政治意义

    作者:李煜 刊期:2019年第10期

    在中国电子媒介的演进史中,电视的兴办和发展是较为特殊的历史模式.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为满足技术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下社会动员和国际宣传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又是有关政治正义和技术哲学的社会主义实验.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在中国创办的电视,已经不是媒介,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播技术,从其研发到应用,兼行跨业,融旧纳新,...

  • 近代中国报业发行困境与“联合版”的发生

    作者:齐辉; 赵冉 刊期:2019年第10期

    联合版是近代中国报业生产极为重要的发行方式.中国报业联合版的频发,不仅呈现出媒介环境的复杂与多变,更折射出近代中国报业的孱弱命运.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近代中国报业不仅有你死我活的行业竞争,更有共克时艰的共存共赢.近代中国报业有极强的环境适应力,报业间的联合与分离、冲突与妥协彰显了近代中国新闻业“以和为贵”的生存智慧.

  • 身份、信任与情境:跨文化归因下的欧洲想象——基于中国公众的世界观念调查(2017-2018)

    作者:陈薇; 王中字 刊期:2019年第10期

    在中欧跨文化交往中,中国公众对欧洲的形象认知与想象是一面重要镜鉴.考察2018年度中国公众对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形象的认知及多重影响因素,在归因理论的统领下,从行为者、情境、客观刺激物出发,尝试对中国公众的欧洲观进行归因建模.研究发现,在跨文化传播的视阈下,“社会身份推动”“信任情境驱使”与“流行事件催化”这三重归因维...

  • 生态政治哲学视阈下环境传播的话语实践创新

    作者:李玉洁 刊期:2019年第10期

    对自然的态度归根结底是一个政治问题,生态环境危机就其根源和本质来说是一个政治哲学问题,因此从政治哲学角度来考察环境传播及其话语实践创新具有深意.当前环境危机的根源,是话语思想的“危机”,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征服自然、经济理性、资本逻辑、消费主义等价值观念与生态环境的不可兼容性,环境危机的解决要求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

  • 从议程设置到情绪设置: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人民日报》的情绪引导

    作者:高萍; 吴郁薇 刊期:2019年第10期

    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推动着全媒体时代到来,这就要求党媒创新传播理念、内容、形式、方式和手段.近期,众多舆论反转事件印证了“情绪”已经成为舆论引导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议程设置向情绪设置转变成为必然趋势.党媒要提高舆论影响力需要做出相应的反应.在2018年3月至11月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人民日报》借助“中央厨房”全媒体中心,通过“报网端微...

  • 汉语教科书话语实践的功能维度与中国形象的传播

    作者:樊小玲 刊期:2019年第10期

    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载体,汉语教科书是构建和实现中国形象国际传播的场域,也是实现中外社会良性互动的场域.若从话语实践角度对汉语教科书中中国形象的传播进行再思考,可对汉语教科书的话语实践进行三个维度的划分,在不同维度中探究汉语教科书中“中国”自我身份确立的话语模式、“中国”社会关系定位的话语路径、“中国”在全球语境中再现...

  • 劝服知识模型在健康传播领域的应用——以合肥市垃圾分类公益广告为例

    作者:秦美婷; 杨丽娟; 潘磊 刊期:2019年第10期

    为了解全国试点城市之一的合肥市垃圾分类公益广告(以下简称PSAWS)的实施情况,以健康传播研究为论述背景,应用劝服知识模型分析PSAWS并进行调查.调研结果显示,在劝服努力和劝服情节方面,受众最希望通过健康传播渠道中的互联网(手机、电脑)获取PSAWS,最容易接受的表现形式是“实景真人类”,最感兴趣的内容是“垃圾不分类的危害”,最感兴趣的拍摄...

  • 从文化折扣到文化对冲:新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

    作者:颜纯钧 刊期:2019年第10期

    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迎来产业发展的新高潮,但国际传播却不尽如人意.一味陶醉于票房狂收的自我满足,却忽视了在整个国家参与的全球化进程中,有一份不可推卸的文化使命.“资讯赤字”、信息不对称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大量存在,并在西方被描述为一种“文化折扣”.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不仅要表现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更要把全球性问题、全人类命运纳入...

  • 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传播认识论

    作者:赵志安 刊期:2019年第10期

    在认识传播和音乐传播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传播学、音乐社会学、艺术学等学科视角出发,分析作为信息传播、社会传播、艺术传播以及系统传播的一种特殊类型,音乐传播实践活动的传播规律以及音乐传播理论范畴的学科属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