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播

现代传播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杂志简介:《现代传播》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363/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传播文化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学与传播学、个案研究·百年中国、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专题研究·电视节目形态、网络时代、随等札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国和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刊号:1007-8770
国内刊号:11-5363/G2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81
复合影响因子:1.01
总发文量:5683
总被引量:40584
H指数:60
引用半衰期:4.1649
立即指数:0.0086
期刊他引率:0.9436
平均引文率:5.8216
  • 新闻传播学视域下中国舆论研究的知识图谱(1986-2015)——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

    作者:潘佳宝; 喻国明 刊期:2017年第09期

    基于文献计量学中的共词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提供的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以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学研究所成立为起点,梳理了30年间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内舆论研究的重要文献,以及中国知网的期刊论文中呈现出的热点议题变迁、核心作者机构及其合作关系等。研究发现,传统媒体的批评报道与舆论监督、网络媒体与网络舆论、公共领域与舆论场、...

  • 当前互联网对电视媒体影响的实证研究

    作者:陈淼; 王云峰 刊期:2017年第09期

    运用时间序列及其分析模型,从受众资源、节目类型、播出时长三个方面,考察了2000-2015年互联网对我国电视行业的影响。互联网发展推动了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电视的总播出时长不断增加;互联网改变了电视受众的收视习惯,从年龄来看,15-24岁的人群人均收视受影响最大,从职业来看,学生人均收视受影响最大;互联网发展的同时,电视的播出时长不断增加,...

  • 物联网技术的传播应用及其伦理挑战

    作者:董广安; 吕冰汝 刊期:2017年第09期

    物联网技术的内在逻辑是实现物理世界与人类社会的有机互联。物联网以其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的技术特性,将人与万物置于全方位信息交互的网络之中,这不仅能给物质世界带来结构性的时空重塑,还会对信息传播结构、社会伦理体系造成冲击。本文着眼于物联网技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应用及影响,进而从人的主体性、社会心理隐患、信息管控难度...

  • 网络“新意见群体”演替现象的生态学解读与启示

    作者:何志平; 卿志军; 李明菲 刊期:2017年第09期

    网络舆论历经"公知""自干五""小粉红"三个网络"新意见群体",这一演替现象正是网络舆情生态系统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外在呈现。由此得到四点启示:1.执政党需要有"舆情自信";2.公权力需要保护网络舆情生态多样性的"新常态";3.日常舆情工作需要鼓励多元主体协同共建,适度规制,认识把握舆情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做好"自干五""小粉红"等...

  • 意义生产的“圈层共振”:基于建国初期读报小组的研究

    作者:周海燕 刊期:2017年第09期

    有关宣传体制的研究长期以来很少关注话语在基层如何生产意义,又如何付诸社会实践的过程。本文采用文化社会学的路径,通过话语分析、口述史和田野调查,分析了建国之初读报小组运动中的集体阅读行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研究指出,读报小组通过集体阅读、讨论和写作,形成了"圈层共振"的集体意义生产机制,使民众在脑海中形成一张日常生活的政治意义...

  • 日本黄色新闻潮与报业煽动机制

    作者:王润泽; 王鲁亚 刊期:2017年第09期

    明治中后期,日本报界以《万朝报》和《二六新报》为代表展开了与美国黄色新闻潮相似的历史时期。报纸通过耸人听闻的犯罪报道和揭黑运动吸引了大批底层民众的眼球,增加了销量。报纸通过黄色新闻对底层民众影响日趋增加,逐渐积累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直至1905年在"日比谷公园烧打事件"中展现出了惊人的煽动性。不同于美国社会对黄色新闻的抵制...

  • 协调性偏好与制度再生: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宣制度史管窥

    作者:周庆安; 关涔 刊期:2017年第09期

    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挖掘和口述史发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外宣制度史呈现出一种协调性制度偏好,是经历了之后的一种制度再生,共时性因素、压力因素和个人因素都在其中产生了重要作用。

  • 国内专业体育报纸冰雪运动报道的价值取向分析——以《中国体育报》和《体坛周报》为样本

    作者:万晓红; 余娟娟 刊期:2017年第09期

    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主办权以来,冰雪运动日益成为国内专业体育报新闻议程中的重要议题。基于北京冬奥会与媒体融合改革的双重语境,选取《中国体育报》和《体坛周报》两份报纸2015-2016年间的冰雪运动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框架理论,对样本报道的新闻价值取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宣传价值、新闻价值、体育价值共同构建的体育...

  • 中国新闻传播学译著:概念及其特征分析

    作者:李唯梁 刊期:2017年第09期

    运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内地的新闻传播学译著进行了系统收集、整理和统计。首先基于建构主义的认识论路径从出版角度对研究对象做出操作定义,由此出发划定文献的取材范围;依据该操作定义,明确译著的遴选原则;设定三个维度共计九个变量,对每部译著进行信息采集,形成"中国新闻传播学译著总书目";根据几个核心变量,对"总书目"进行了宏观的数据...

  • 新闻史知识生产视野下的林白水研究

    作者:毛章清 刊期:2017年第09期

    当前的林白水研究文献,主要是"新闻事件"框架和"意识形态"影响下的产物,大多数的文章都是"史由论生""我注六经"式的应景之作。在革命话语体系和阶级分析方法下,林白水研究难免落入"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能者讳"的认知窠臼,"报人林白水"的形象不是越来越具象化,而是越来越符号化。林白水研究的学术史显示,中国新闻史的知识生产受到新...

  • 中心·边缘·群体:“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新闻流通图景

    作者:宋美杰 刊期:2017年第09期

    从国际新闻"格局背景导向"出发,以全球视角勾画"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新闻流通图景,探究其背后的权力关系。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建构,以往被世界忽视的边缘国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新闻流通网络中心,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新闻流通在数量、方向上出现了深刻变化。"一带一路"倡议超越了文...

  • 网络直播与视听媒体运营创新研究

    作者:严三九 刊期:2017年第09期

    近年网络直播成为传媒界的热点,并对各种形态的媒体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本文解析了网络直播迅速发展的背景、原因及传播特征并从综艺节目、新闻节目两个方面梳理了视听媒体对网络直播的创新应用,在辨析网络直播在视听媒体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前提下,从明确视听媒体的价值承载功能、借助网络直播技术打造视听内容差异化生产的优势、通过网络直播...

  •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游戏的生成逻辑

    作者:刘丹凌; 黄秋彤 刊期:2017年第09期

    在新媒体重构传播主体、引发"信息超载"、变革传播交往关系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新—新闻"探索的成果,新闻游戏仍然为"未来新闻业"开启了诸多可能性。这种情景化的、体验式的、互动性的新闻报道方式不仅符合"作为游戏的传播"的理论逻辑,亦得到新媒体技术的支持,并且体现了新媒体社会的文化逻辑,可视为对新闻业转型的一种回应。

  • “小鲜肉”现象研究:基于性别权力的视角

    作者:潘桦; 李亚 刊期:2017年第09期

    影视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的"小鲜肉"现象已经引发了诸多讨论和争议,亟需合适的理论工具进行深入研究。将"小鲜肉"放置在性别权力的视野内,便得到了一个充满性别角力的图景。传统的性别权力关系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掌握了经济自主的女性通过消费表达了自己对男性的审美需求,而"小鲜肉"正是主动迎合这些需求的产物。

  • 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相契合的尝试——对三届《好记者讲好故事》特别节目的分析

    作者:肖燕雄; 王浩文 刊期:2017年第09期

    在中央电视台《好记者讲好故事》记者节特别节目中,来自全国的10名好记者代表以亲身采写过的新闻事件为基础,向全国电视观众讲述他们身边的中国故事。事实选择决定故事是否是"好故事",叙事者、叙事结构决定故事能否被"讲好",因此值得从事实选择、叙事者、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入手,对连续三届《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进行文本细读,以分析优秀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