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播

现代传播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杂志简介:《现代传播》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363/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传播文化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学与传播学、个案研究·百年中国、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专题研究·电视节目形态、网络时代、随等札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国和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刊号:1007-8770
国内刊号:11-5363/G2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81
复合影响因子:1.01
总发文量:5683
总被引量:40584
H指数:60
引用半衰期:4.1649
立即指数:0.0086
期刊他引率:0.9436
平均引文率:5.8216
  • 三网融合下的“全媒体营销”建构

    作者:黄升民; 刘珊 刊期:2011年第02期

    我国三网融合在2010年正式启动,但是由于具体国情的限制,三网融合涉及多方力量的博弈和较量,很难按照理想设定的框架进行。本文延续之前对于三网融合的研究,分析了目前三网融合之所以形成融合不合的背景和原因,并且发现在这种局面之下三网融合继续被推动的主导力量其实来自终端领域,与此同时,全媒体营销成为融合之后各方力量构建新型商业模式的...

  • 被命名的改革:2008年以来广电制播分离的政策与政治

    作者:李兆丰 刊期:2011年第02期

    距离2008年广电制播分离改革启动已有两年。作为改革的副产品,未来国有广电行业(第一行动集团)将诞生一批上市公司。国有广电媒体改革实践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作为改革方案的参与者,从政策出发点及利益相关者角度重新还原和解读2008年启动的制播分离改革,可以更好地理解国有广电媒体的转企改制何以被命名为"制播分离"。这也将提升我们对...

  • 价值重构:中国传播研究主体性探寻

    作者:赵月枝; 胡智锋 刊期:2011年第02期

    本文为中国传媒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与"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赵月枝关于中国传播研究的学术对话。在本次对话中,两位长江学者在全球视野下围绕中国传播研究的现状、问题、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不少一针见血、启人深思的理念与观念。

  • 2010年度“影视媒介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研究”调研分析报告(下)

    作者:黄会林; 于秀娟; 高永亮; 郭晶; 孔昭巍; 虞晓 刊期:2011年第02期

    (续上期) 四、影视媒介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的影响分析 现代社会中,学生的道德观念来源已不局限于自己直接接触的人和事,远远超出狭小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与周围社会生活环境范围。

  • 电视媒介与认同建构——以西北边疆多民族地区为例

    作者:张春霞 刊期:2011年第02期

    电视媒介因其具有的文化属性以及特有编码、解码过程,能够在无形之中影响认同的构建。电视文化全球化时代,我国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反文化渗透与重构民族国家认同的严峻任务,而电视文化受众的低障碍性和西部地区日益完善的电视网络基础设施,使得电视文化成为构建认同的首选。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非战论(下):在信息时代视域里观察战争

    作者:朱光烈 刊期:2011年第02期

    物质主义文明的战争理念的主要遗产体现着物质主义价值观和机械论思维方式,不是战争的悲观主义就是战争的乌托邦主义。信息时代给出了这样的可能性:大战将继续被抑制,但是战争危险将长久存在。在信息时代里第一次出现了大战将毁灭人类的可能性,同时又第一次出现了大战将被抑制的可能性,接下来的事情完全是我们人类自己的选择了。而抑制战争的基...

  • 关于中国传播学问题的本体性反思

    作者:陈卫星 刊期:2011年第02期

    传播建构主体关系。中国的传播学发展与改革开放所引导的历史转折同步,对市场经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有极大的阐释和再现功能,并形成改革开放的信息传播图式:即从生产力的解放走向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开放。已有的学术经验证明,传播学的发展有赖于我们如何从政治、经济、社会的历史逻辑和现实走向去把握本土情境的问题性。今天中国面临的传播...

  • 电视学理论体系建构路径、方法与模式

    作者:石长顺; 刘枫 刊期:2011年第02期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电视理论研究已形成了基于文献分析法、现象描述法、教学总结法以及理论整合法等方法基础上的四种电视理论体系建构模式:政治模式、业务模式、教学模式和学术模式。在众多理论研究者提出建构理论体系之时,我们有必要明确:理论体系的建设不过是将纷繁复杂的理论碎片加以整合的努力而已。"成败好坏"已非评价理论体系建构...

  • 什么是“主流媒体”?

    作者:齐爱军 刊期:2011年第02期

    学界对"主流媒体"的初期讨论,存在官方和民间、计划和市场、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较大分歧。本文指出,"主流媒体"是一个包含着不同层面内涵的复杂概念,它具有多重功能:首先,"主流媒体"是一个框架性概念;其次,它是一个理想性概念;最后,它还是一个有特定具体内涵的概念。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现在形成了"传统主流媒体"和"新主流媒体...

  • 论中国近代报刊通过字号实现的信息分层传播

    作者:马少华 刊期:2011年第02期

    在中国近代的报刊中,曾经有过一种特殊的排印方法:在报道和评论正文中,通过使用较大字号来突出全文中特别重要的信息。这种排印方法的背后,是报刊编辑通过将不同重要性的信息进行分层传播,以提高传播效率的意识。这样的编辑方法在文本上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成熟也有相应的历史条件。它对于在网络时代"信息爆炸"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效传播,也有一...

  • 中国当代政治传播的变迁

    作者:边巍; 刘宏 刊期:2011年第02期

    本文从政治与传播的关系入手,跳离西方当代政治传播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宏观视角论述了政治秩序对传播秩序的决定作用,并具体分析了不同政治秩序下的传播现状。就中国当代政治传播而言,在社会主义的观念下政治秩序在现实中一直处于调整中,因此传播秩序经历了革命语境下的"泛政治化"、改革语境中"去政治化"后的"泛娱乐化"。目前的政治治理语...

  • 技术美学研究(上)

    作者:高鑫 刊期:2011年第02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对艺术创作的深层介入和干预,高科技给艺术带来了全新的美学新质。因此,技术美学是指艺术创作所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乃至于高科技手段所铸造的全新艺术形态,并据此提升出的全新美学理念。文章围绕"技术美学"的核心议题,从技术美学的文化语境、含义、发展的路径、类型,以及现代技术美学的特征、创...

  • 社会性文本与粉丝型受众——解析电视剧《蜗居》及其粉丝

    作者:蔡骐 刊期:2011年第02期

    作为一个典型的社会性文本,电视剧《蜗居》以"房奴"、"小三"、"新移民"等社会问题为叙事核心,在引导民众关注这些问题的同时,也有意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对《蜗居》的解读和参与形成了一种受众参与式文化以及一群自称为"蜗牛"的粉丝,他们不仅热爱文本,还具备高度的身份认同感,进而建构了自身的虚拟社区。不过,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

  • 试论电视纪录片主持人的基本能力——兼忆凤凰卫视三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

    作者:杜宪 刊期:2011年第02期

    本文紧密结合作者在拍摄凤凰卫视三部纪录片过程中的切身体验,论述了电视纪录片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创意与策划能力,观察与发现能力,现场语言的快速组织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以及画面编导意识等。

  • 集与集剧:电视剧的基本形式与传播形态考察

    作者:张国涛 刊期:2011年第02期

    本文从本体层面出发,结合中国电视剧"长篇化"现状,探讨了中国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的基本单位——"集"及其进行媒介传播的基本形态——"集剧"。集,其诞生与标准化的过程是技术发展、媒介本身、市场需要、受众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集剧"极大地释放了电视剧的艺术潜能,实际发展中受到了制播体制、审查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指出"制播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