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播

现代传播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杂志简介:《现代传播》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363/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传播文化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学与传播学、个案研究·百年中国、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专题研究·电视节目形态、网络时代、随等札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国和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刊号:1007-8770
国内刊号:11-5363/G2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81
复合影响因子:1.01
总发文量:5683
总被引量:40584
H指数:60
引用半衰期:4.1649
立即指数:0.0086
期刊他引率:0.9436
平均引文率:5.8216
  • 我国跨地域跨媒体传播发展研究

    作者:徐舫州; 张静滨; 高阳 刊期:2010年第07期

    跨媒介、跨地域、跨行业的集团化组建是传媒市场竞争与扩张的必然结果,是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媒体机构摆脱单一盈利模式的必然路径。未来中国传媒之大趋势是打破不必要的人为限制,加速强强联合的资源整合。本文梳理了我国广播电视改革发展的脉络,分析了我国传媒业集团化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的关系及中国传媒改革发展的现...

  • 大众传媒在国家美育工程中的社会担当

    作者:张晶 刊期:2010年第07期

    在审美文化功能愈发重要的今天,美育更是无所不在。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育的社会性、自发性及愉悦性,都更为明确地彰显出来。今日的大众传媒以非常明显的态势担负了社会美育的功能,同时,还远比传统的社会美育更为集中,更为抢眼,也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充分认识大众传媒所负载的美育功能,发挥其塑造"完整的人"...

  • 论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三重逻辑

    作者:张晓锋 刊期:2010年第07期

    媒介化社会是社会媒介化的结果,是媒介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模式的一种表述。媒介化社会的形成有三大逻辑,一是以媒介融合为特征和趋势的媒介技术演化的结果提供了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技术支撑力,为社会的不断媒介化提供了可能性;二是受众对信息永无止境的需求甚至依赖构成了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主体牵引力,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必要性前提;三是现代社会信...

  • 传播科技的百年想象——深读《新中国》与“媒介革命”的传播科技观

    作者:曹培鑫 刊期:2010年第07期

    本文通过对一百年前出现的一个有关人类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想象性文本——《新中国》的深读,并将其与另一个21世纪的类似主题的文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的社会发展、道德与价值取向等重要建制的关系。研究发现,科技的发展及其想象,不能脱离当下的特定历史情境,在阐述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价值的关系时,必须观照这些关系的历史性;研...

  • 论中外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新闻媒介观

    作者:郑保卫; 刘艳 刊期:2010年第07期

    本文分析了西方国家将新闻媒介视为社会环境的监视器、分权制衡的"第四权力"、公共服务的"践行者"、社会发展的"粘合剂"的性质定位,和我国将新闻媒介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社会主义国家信息和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以及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的平台的性质定位。在认识其区别与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共享新闻媒介的"人...

  •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报道的嬗变

    作者:丁柏铨 刊期:2010年第07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报道的嬗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涉及报道理念、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三个层面。本文在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考察的基础上,研究了嬗变的特点和轨迹,并探讨了深层次原因。

  • 中国新闻传播学被其他学科引证状况及其分析——基于CNKI数据库的二十年(1989—2008年)分析

    作者:肖燕雄; 彭凌燕 刊期:2010年第07期

    本文研究分析了新闻传播学学术论文被外部学科引证的状况。具体做法是:选取目前在全国学术界和业界有影响力的48位学者作为研究样本,对他们自1989年至2008年20年间期刊论文被引及被外引状况进行分析,以找出新闻传播学研究对外部学科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水平评估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 论新媒体语境下的国际传播

    作者:田智辉 刊期:2010年第07期

    新媒体语境下国际传播具有了新的特点,新媒体跨越地域和时空,突破国际传播壁垒,在表现手段上丰富多样更具针对性。以用户制作内容出现的新媒体接纳内容成为国际传播重要的民间力量,以多媒体、丰富的视频内容呈现的网络电视是国际传播未来的重要阵地。

  • 党报话语里的“公信力”建构——基于人民日报社论、言论数据库(2002—2009)的内容分析

    作者:赵永华; 赖华榕 刊期:2010年第07期

    本文以人民日报社论、言论数据库(2002—2009)中涉及"公信力"的言论文章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主要考察了"政府公信力"、"媒体公信力"和"司法公信力"被研究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文本语境和用词模式,发现对"公信力"一词的关注度从05年开始逐年升高,并且较多出现在冲突性语境下。言论文章的作者们开始以更专业更市场化的角度来审视政...

  • 国际公众认知中国的媒介接触行为比较研究——以英国、美国、新加坡三国为例

    作者:詹骞 刊期:2010年第07期

    在了解中国的各种渠道中,英国、美国、新加坡三国公众使用最多的是本国的媒介;在媒介类型的选择上,无论中外媒介,三国公众接触最多的是互联网和电视;同时,三国公众对于媒介内容的选择上,会针对不同的目的呈现出不同的偏好;而三国公众在对中外媒体的信任度上则多持"说不清"的模糊态度。国际公众的媒介接触行为特征对当代中国的国际传播优化具有...

  •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影视剧艺术创作

    作者:李立; 高慧燃 刊期:2010年第07期

    古老而文明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它为影视剧艺术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丰厚滋养。本文结合一些优秀的影视剧创作实践及文本,主要从"精神价值"、"故事资源"、"文化符号"三方面探讨了影视剧艺术创作开掘、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多种情形。

  • 当下电视传播现象若干问题的思考

    作者:毕一鸣 刊期:2010年第07期

    当下,电视成为传播活动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媒介,电视传播也成为理论界十分关注的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针对电视传播中的娱乐化倾向,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体育节目的商业化以及媒介事件的历史价值等提出新的认识角度和批评方法。

  • 电影美学的源初视野——兼谈吉尔·德勒兹的“电影”概念

    作者:徐辉 刊期:2010年第07期

    建构电影美学需要确保切中"电影"本身。回归电影本身,我们看到:电影实现之际,表现着一种动人的"氛围"。营造这种"氛围"者,是作为"心智材料"的影像或影像系统。反过来,"氛围"则氤氲着作为影像的"心智材料";两者构成一个圆融的自有"心智"的"活"性审美"像境"。"心智"分为两个同时存在且互动的层面:心理机能和精神机能;它的运...

  • 论纪录片声音元素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姜燕 刊期:2010年第07期

    随着纪录片艺术创作理念的不断发展,其声音也越来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创作要素,在纪录片的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纪录片的发展历史来看,它的创作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声音在纪录片中的介入与电影的整体发展一样,也是从无到有,最终使声音成为重要的艺术元素、叙事元素、审美要素,为纪录片的艺术展现提供更佳的表现手段,使之在真实性、艺术...

  • 新世纪以来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

    作者:孙宝国 刊期:2010年第07期

    新世纪以来,以"三农"问题为背景,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得到繁荣,不仅涌现出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也得到了理论界的深切关注,为了对这一创作现象进行理性思考,进一步探索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规律,进而推动和繁荣电视剧创作,本刊特推出本专题研究,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