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播

现代传播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杂志简介:《现代传播》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363/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传播文化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学与传播学、个案研究·百年中国、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专题研究·电视节目形态、网络时代、随等札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国和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刊号:1007-8770
国内刊号:11-5363/G2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81
复合影响因子:1.01
总发文量:5683
总被引量:40584
H指数:60
引用半衰期:4.1649
立即指数:0.0086
期刊他引率:0.9436
平均引文率:5.8216
  • 中国电视传媒理论与实践的得失偏差探讨

    作者:周星 刊期:2004年第06期

    中国电视传媒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注重艺术到注重传媒的演变、从定性描述到量化指标的变迁、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研究的微妙进展、从对象研究到比较研究的拓宽、从媒体自身到社会文化研究的视野,都可以证明。但理论研究和实践偏差主要表现在传媒理论尽管在学习输入外来观念和实际应用上洋洋大观颇具规模,却似乎没有形成中国化的可...

  • 解析大众媒介的他者定型——兼论传播中的“妖魔化”现象

    作者:金冠军; 冯光华 刊期:2004年第06期

    定型是人类常见的一种认知方式。本文用定型概念分析大众媒介在再现他者时的一种简单化、片面化现象,并把这种现象定义为“媒介定型”,并试图用这种新的视角研究大众媒介传播中的一种偏狭机制,分析大众媒介如何通过放大细节形成和维护对他者的定型,追究“媒介定型”的市场逻辑和制度逻辑,最终揭示“媒介定型”的深层动因——民族中心主义。...

  • 社会控制与自主性——新闻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与角色冲突分析

    作者:陆晔 刊期:2004年第06期

    本文是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社会转型与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理念衍变”的一部分。本文通过来自于2002-2003年在全国八个城市进行的新闻从业者的随机抽样调查中的1442个有效样本,分析了新闻生产不同权力实践形态,结合对新闻从业者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和主观判断的评价的研究,探讨了在中国现阶段社会转型和新闻改革的过程中,相关权力关系作用于新...

  • 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理念创新

    作者:李挺; 孙金岭 刊期:2004年第06期

    本文回顾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年半以来的运作概况,在新闻频道人民性与党性有机结合、新闻特性的加强、开放性与国际性、频道运作与现代传播规律等四个层面论述了该频道在理念上的创新之处。

  • 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文本结构

    作者:朱羽君; 崔林 刊期:2004年第06期

    自美国CBS制片人唐·休伊特首创《60分钟》以来,电视新闻调查节目已历40年,成为各国电视舆论重镇;在中国,央视《新闻调查》亦已历8年,是电视纪实文本的重要类型。本文试以《新闻调查》为例,从文本结构的角度对其语言要素进行分析梳理,对诸如栏目定位、选题、调查过程、言语、环境、现场模拟、细节、节目时长、出镜记者等元素在文本结构中...

  • 电视新闻直播:付诸实践需要方法

    作者:杨波 刊期:2004年第06期

    本文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直播活动中人们容易陷入的四大困境,考察了直播活动中有序系统组织结构及其思维特征;揭示了其给电视新闻记者思维与行为提出的五个时代要求;辨识新闻“选题”、“策划”、“背景”概念的新含义;明确指出直播“记者群”在实践活动中要建立起以目标控制法为核心,整体的、综合的、良性系统运行机制,从而通过...

  • 政治传播与政治象征理论评介

    作者:张晓峰 刊期:2004年第06期

    政治象征理论是传播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1980年后受到政治学界广泛关注,该理论综合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对现代社会政治象征这一政治现象进行了多视角分析。本文对这一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评价了其代表性学者的理论观点,以期拓宽中国政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

  • 广播新闻直播节目运作策略探析——以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第一报告》为例

    作者:申启武 刊期:2004年第06期

    本文通过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直播节目《第一报告》的个案分析,在充分肯定广播新闻报道的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对广播新闻直播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和学理思考,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方略:

  • 论新闻作为一种叙事性存在

    作者:齐爱军 刊期:2004年第06期

    新闻作为一种叙事性存在,是对新闻所作的一种开放式诠释.其知识视角是将新闻本身作为一种叙事(discourse)加以分析,认为意义建构是新闻叙事的主要功能,强调风格叙事方式、话题叙事方式与社会利益、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因之而形成的新闻叙事的流转与变化。这与“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本质定义(强调新闻的事实性和信息性)互相...

  • 超文本语境下的知识传播

    作者:惠东坡 刊期:2004年第06期

    超文本是一种描述信息的方法,是电脑文本实现开放性的技术手段,是实现网络知识信息共享的桥梁。在网络传播中,知识是以超文本为载体,把文字、数据、图像和声音等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超文本语境。在这种全新的网络传播语境中,知识传播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规律。本文通过对这些特点和规律的分析概括,初步探讨了这种新的网络传播...

  • 电视社会新闻:独特社会世俗景观的构筑

    作者:殷乐 刊期:2004年第06期

    在某种程度上,社会新闻是新闻发展的一个标志物。较之其他新闻类别,电视社会新闻与社会变迁、民众需求、传播技术之间有着更为活跃的联动。这也使其在延展了人们感知生活触角的同时,构筑了独特的社会世俗景观。而这一景观的构筑本身也深化和推进了社会新闻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进程、主体、叙事、形态及意义五个方面解析中国电视社会新闻。

  • 传媒语言引领价值的本土意义

    作者:张颂 刊期:2004年第06期

    本文认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学的传承和普及,集中体现在传媒语言的规范化和吸引力上,并发挥着重要的精神引领功能和文化导向作用。因此作者从广播电视的根本属性、语言传播的重要地位和有声语言的个性把握三个方面论述了传媒语言引领价值的本土意义。同时,结合我国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给予了必要的关注与反正。

  • 影视艺术是一种冲击现实的交流形式

    作者:周月亮 刊期:2004年第06期

    影视艺术的创造和接受是一种特殊的合作与博弈。影视艺术创造和影视艺术的接受都是一种诗意的创造。观赏活动是消费也是一种诗意的消费,消费前的“旧感性”在完成了影像向心象的转换后就产生了些许“新感性”,所谓影视文化就是这样存在于大众心中的。影视艺术是惟一能够直接将美学价值变为市场价值的艺术。在形而上的拉力越来越稀薄的现代生活...

  • 73部作品获表彰 新一届理事会产生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届会员大会、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暨第三届“学会奖”颁奖典礼成功举办

    作者:张国涛 刊期:2004年第06期

    2004年11月28日,在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届年会及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学会工作报告和章程修改报告获得一致通过,理事会和学会领导班子实现成功换届;同时,第三届“学会奖”颁奖典礼还对73部(篇)获奖著作和论文进行了表彰。

  • 论电视剧叙事者现身问题

    作者:丁忠伟; 周靖波 刊期:2004年第06期

    任何叙事本文之中都存在着叙事者。作为用视听语言叙事的电视剧这种新的虚构叙事的文本样式,其叙事者现身在不同类型的电视剧中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虽然在故事讲述的同时,它给予受述者更多想象的空间,但是在故事的背后,叙事者仍然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主观态度流露出来,叙事者也因此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