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论丛

刑法论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Criminal Law Review

杂志简介:《刑法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962
总被引量:1732
H指数:15
  • 论科研腐败的惩治与预防

    作者:卢建平; 王晓雪 刊期:2015年第04期

    科研腐败是指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用非正当手段套取科研经费的行为,具有资金来源"公有化"、主体资格精英化以及表现方式多样化的特点。科研合同是国家相关部门与科研人员签订的特殊行政合同,科研腐败行为实质上是科研人员违反行政合同规定的义务,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行为,应该承担民事违约责任和行政违法责任。由于我国科研合同行政违法责任机制...

  • 我国腐败犯罪刑罚配置完善建议——以刑罚根据论为视角

    作者:黄明儒; 王振华 刊期:2015年第04期

    《刑法修正案(九)》的颁行使我国腐败犯罪的刑罚配置有了一定的发展,定罪量刑标准由"唯数额论"向数额与犯罪情节并重的二元化发展,更具合理性,但在死刑的存废问题、资格刑的配置问题以及非监禁刑适用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修改;任何刑罚措施的适用都必须从刑罚根据论角度寻找依据,在众多的刑罚根据理论中,"一体论"中的"帕多瓦尼"...

  • 我国台湾地区套取科研经费行为的定罪争议及其启示——以林昭任案为主要视角

    作者:刘科 刊期:2015年第04期

    我国台湾地区套取科研经费行为定罪中的主要争议集中在科研人员是否具备公务员身份、科研经费是否公款等问题上。经台湾地区"最高法院"刑事庭会议决议,科研人员从事与科研有关的采购等活动不再被认定为从事公共事务,因而科研人员不具备公务员身份;科研经费被认定为公款;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套取科研经费的,可以按照诈骗罪定罪处罚。对大陆的启示是:...

  • 《刑法修正案(九)》修法争议问题研讨

    作者:赵秉志 刊期:2015年第04期

    《刑法修正案(九)》的修法过程中,在死刑改革、强化反恐刑法、治理网络犯罪、完善反腐刑法、维护社会诚信、维护司法权威等领域曾产生了一系列修法争议的热点问题。了解和研究这些修法争议问题,有助于把握立法精神和促进司法。

  • 刑法合宪性建构的再展开

    作者:黄晓亮 刊期:2015年第04期

    在法治国的语境下,宪法和刑法的关系于刑法而言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但其双向关系并非简单地表现为一方的规范进入对方的立法范围。宪法与刑法的关系对刑法合宪性的建构至关重要,但过去刑法契约化、民权刑法论、民主或者共和刑法论的看法,对于秩序与自由、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认识,还有不太适当的地方。在坚持人的尊严不可克减的情况下,以秩序价值...

  • 刑法实质解释论之倡导

    作者:吴林生 刊期:2015年第04期

    刑法实质解释论,是以人权保障为价值追求的结果导向的解释论,有利于人权保障时才主张突破实定法去追求实质公正,而非偏向社会保护或将其与人权保障等同权衡。该理论具有充分的哲学解释学、法学依据和坚实的现实基础。形式解释论者在法的安定性、国情适应性、实质法治实践史和权力限制缺陷等方面对实质解释论的批评有失偏颇。

  • 论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以条件关系的适用为中心

    作者:孙运梁 刊期:2015年第04期

    在不作为的场合,在自然科学的机械意义上无法说明不作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不作为不具有物理学意义上的因果性是不重要的,教义刑法学要求的是规范的观察方法,不是根据自然科学上的因果概念来理解不作为的因果性。应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也就是说,不作为的行为人应当避免结果的发生,他的作为也能阻止结果发生,但漠视不去实施,结果发生了,一种逻辑...

  • 论同意他人造成危险的归责

    作者:沈琪 刊期:2015年第04期

    对于同意他人造成危险,存在有罪论和无罪论两种对立观点。有罪论以被告人单独支配了损害结果的发生为理论前提,以共犯原理为理论基础来论证被告人构成犯罪,是基于对此类案件的规范结构的误解和对共犯原理的误用,在理论逻辑上存在难以化解的困境。而支持无罪论的两种主要学说——被害人承诺理论和自我答责理论——实质上均没有很好地回答"被害人...

  • 刑法上占有概念的再构造

    作者:王永茜 刊期:2015年第04期

    在现代刑法中,传统的占有概念受到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占有概念的内部构造上,不能将事实性与规范性作为占有概念的两极或者两面,而是应该重新摆放事实性要素与规范性要素的位置,承认这二者作为占有的构成要素是可升层的立体结构。二是在占有概念的基本含义上,不能只坚持事实占有这一个层面的占有,而是应该认识到占有概念具...

  • 《刑法》第六十四条刑事没收制度的理解与适用

    作者:贾佳 刊期:2015年第04期

    我国的刑事没收制度规定在《刑法》第64条中,由于第64条逻辑混乱、概念内涵界定不清、混淆使用,导致我国刑事没收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科学系统的体系。因此,界定没收的基本含义,厘清它和相关概念的区别,明确没收的范围,加强对第三人权利的保护,对于完善没收制度、解决实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制度困境与应对方案——以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法益保护为视角

    作者:付玉明; 姜盼盼 刊期:2015年第04期

    商业秘密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财产性信息。基于谦抑原则,刑法在介入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上必须慎重,必须符合法益保护的平衡原则,当商业秘密的个人法益与公共法益出现冲突时,应该优先保护公共法益。我国刑法中的商业秘密罪存在制度上的缺陷,法益保护失衡,罪刑配置不合理,需要借鉴国外经验,从罪名设立、罪刑配置和认定标准等几方面重构立法,优化商...

  • 不法原因给付之于诈骗罪问题探讨

    作者:郭研; 时方 刊期:2015年第04期

    诈骗不法原因给付的行为能否构成诈骗罪,关键看不法原因给付财物是否为诈骗罪所保护的法益。传统观点基于法秩序统一性角度出发,认为刑法上保护的财产应是民法上的合法财产,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实质上是刑法之于民法独立性与从属性的判断,一方面要对诈骗罪保护的财产属性作出准确定性,另一方面要在法秩序统一性原理下对违法一元论进行正确理解。就...

  • 侵财次数、数额的定性作用——写在多次抢夺入罪之际

    作者:王利荣; 严昕 刊期:2015年第04期

    划分侵财犯罪的价值原点是保护财产权及其基本秩序,因此"平稳的占有"作为财产权的下位概念,并非执意于"非法占有是刑法保护的法益"。其中所侵之财限指具有客观价值的财物和财产性利益。在预设同一侵财方式基础上,立法者保留以赃计罪的传统公式和增设侵财次数计罪的新要求,是强调评估受损或即将受损的财物价值的核心意义,因此并非铺陈两条并行的...

  • 嫖宿幼女罪存废争鸣的反思与启示

    作者:李永升; 冯文杰 刊期:2015年第04期

    认真解析嫖宿幼女罪的存废历史与争鸣立场,探索出这个罪名不存在是将幼女作为"不良少女"歧视对待,是对嫖宿幼女者的不当轻罚与放纵,是对幼女性自主能力的不当承认与弱化保护等非正义立场。如果这些废除理由的正当合理与否不被认真辨析,这个罪名的废除也并不会使罪名存废的争鸣戛然而止。嫖宿幼女罪与奸淫幼女罪属于竞合关系,坚持"从特兼从重"处...

  •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疑难问题新解

    作者:赵香如 刊期:2015年第04期

    我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质上仅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视为保密义务主体。不同的保密义务主体,义务的强制性不同。我国《刑法》第398条规定的犯罪主体为合法知悉、掌握国家秘密的人员,该罪中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指定定密责任人和其他合法涉密人员。非法知悉、掌握国家秘密的人员泄露国家秘密应以窃取国家秘密罪等前置犯罪来处理。我国《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