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论丛

刑法论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Criminal Law Review

杂志简介:《刑法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962
总被引量:1732
H指数:15
  • 死刑个案民意的现实性考察——基于217起死刑个案的实证分析

    作者:袁彬; 王奉帅 刊期:2015年第03期

    死刑个案民意是影响我国死刑案件裁决和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但个案民意飘忽的身影和不确定的含义,影响了人们对它的认识。通过对217起死刑个案与民意的分析,本文发现,死刑个案民意对死刑案件裁决的影响既有正当性,也有不正当性。被害人的态度和社会公众的意见与案件的量刑情节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又受到了很多非法律因素的影响。对死刑个案民意...

  • 舆论与刑罚:我国当代死刑社会态度调查的实证分析

    作者:刘春花 刊期:2015年第03期

    死刑存废改革无疑是我国当代刑法改革中最受公众关注和最富有争议的议题。政府对于死刑的社会态度迄今尚未有全面深入的调查,却常以"人民"的名义宣称保留死刑和慎用死刑。民意已成为我国废止死刑之路上一个绕不开的技术障碍。通过学界和网络媒体有关死刑存废的一般性调查和众多高度曝光的死刑案件舆情的分析,可以看到死刑的社会态度呈现出一定的...

  • 死刑适用的积极标准与消极标准——以故意杀人案件为视角

    作者:杜邈; 朱超然 刊期:2015年第03期

    故意杀人案件的死刑适用标准分为积极标准和消极标准,需要注意从整体上分析和把握各种因素,以确定犯罪人是否属于"罪行极其严重"或"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对于危害后果严重、数罪并罚等作用力较强的情节,可以归为第一层级的积极标准;对于犯罪动机卑劣、预谋实施犯罪、犯罪手段凶残等情节,可以归为第二层级的积极标准。对于自首、立功和量刑证据存...

  • 类型思维与刑法解释基本立场的再塑造

    作者:周天泓 刊期:2015年第03期

    与概念思维相比,类型思维呈现出要素(构成要件)组合上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能使法律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类型思维要求刑法解释者在解释刑法时不断回到法律背后的类型,做出合类型的判断。但是由于对类型的理解不同,刑法学者们在解释立场的选择上出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立。从各自的方法论上看,两种方法都有长处,也都有不足,因而在类型思维中...

  • 对行政犯三种法律责任的追究

    作者:牛忠志; 杜永平 刊期:2015年第03期

    在我国,不同于德日或者英美国家,行政犯是十足的犯罪;行政犯可能同时承担刑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三种法律责任。行政犯的这三种法律责任,既彼此独立、不能相互取代,又具有一定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对这三种法律责任,既要全面而不能有所遗漏,以偏概全;又要适当而不能生硬机械地按照算数加减法处置这三种法律责任之间的并列关系。为此,...

  • 论犯罪故意的体系地位与层次

    作者:焦阳 刊期:2015年第03期

    作为犯罪构成必备要件的犯罪故意在不同的犯罪论体系中拥有不同的地位。在阶层式的犯罪论体系下,犯罪故意的地位经历了构成要件要素说、责任要素说、构成要件要素和责任要素说的争论,这背后反映出新康德主义哲学等不同哲学观的影响;在平面式四要件的犯罪论体系下,犯罪故意属于犯罪主观方面的当然内容,但这不意味着故意只是单纯的主观心态。在两...

  • 被害人危险接受理论研究

    作者:靳宁 刊期:2015年第03期

    被害人的危险接受具有独立于风险实现判断的基本法理。为了解决危险接受问题,刑法理论提出了共犯从属性理论、自我决定权理论、溯责禁止理论等,最终落脚在规范论的溯责禁止理论上。根据规范论的溯责禁止理论,在面对危险接受的案例时,首先要区分支配犯与义务犯,违反积极义务者成立义务犯的正犯,直接该当犯罪构成要件;违反消极义务者处于支配犯的...

  • 累犯从严功利主义正当性之批判

    作者:劳佳琦 刊期:2015年第03期

    累犯从严作为各国通行的量刑实践,其正当性需要被充分证明。许多学者都认为功利主义能为累犯从严正当性提供充分的理论根据。他们主张,累犯从严之所以具有正当性,是因为累犯从严作为一种手段,可以通过改造、威慑和隔离这三种途径,最终实现减少重新犯罪的目的。然而,本文认为,累犯从严的功利主义正当性论证仅能在应然层面获得逻辑上的自洽,在实然...

  • 丢失枪支不报罪构成问题规范分析——兼论多样化主观罪过与刑事责任的分层对接

    作者:田旭 刊期:2015年第03期

    我国《刑法》第129条规定了丢失枪支不报罪。根据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犯罪构成要件所描述的应当为行为人实施的具体行为及该行为造成的结果,但由于本罪中严重后果产生的前提条件是枪支脱离行为人的实际控制,所以严重后果并非本罪中的行为主体故意、过失使用枪支导致,而是由刑法条文中虽未明确规定,但可以从条文中合乎逻辑推出的行为人之外捡获并使...

  • 论“毒驾”不应入罪

    作者:褚宸舸 刊期:2015年第03期

    公安机关及大部分学界、社会人士对"毒驾"入罪持积极支持态度。但是,综观我国道路交通行政法,治理"毒驾"并非无法可依:未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毒驾"行为,可进行行政处罚,并吊销其驾照。造成严重后果且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以交通肇事罪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关于"毒驾"禁令,浙江等地较早做出,后公安部跟进,全国加强治理,部分地方...

  • 盗窃罪行为类型解析

    作者:罗开卷 刊期:2015年第03期

    盗窃罪属于转移占有型犯罪,对于行为人占有的他人财物不能成为盗窃对象。单位组织、指使盗窃的,以盗窃罪追究组织者、指使者、直接实施者的刑事责任。多次盗窃是盗窃罪的兜底规定,当多次盗窃与其他类型盗窃竞合时应优先考虑以他类型盗窃论处。多次盗窃中的每次盗窃是指基于同一或概括的盗窃犯意实施的一次盗窃行为。进入正在装修且无人居住的房...

  • 作为法益的社会诚信及其刑法保护:以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为切入

    作者:吴沈括; 詹奇玮 刊期:2015年第03期

    我国目前面临着社会诚信缺失的严峻状况,需要运用刑法的手段对背信弃信的行为进行规制。其中,有关居民身份证等公民重要证件的违法犯罪行为既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对社会诚信造成了严重破坏。《刑法修正案(九)》对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修改,合理设置了其行为方式和行为对象以实现刑法对社会诚信广泛、全面的保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恰当划...

  • 论网络犯罪的几个问题

    作者:付晓雅 刊期:2015年第03期

    网络犯罪首先是犯罪学的概念,应从广义上进行界定,即一切以网络为对象或以网络为工具、手段进行的犯罪。我国刑法中犯罪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式,数额和情节构成衡量犯罪成立与否、刑罚加重减轻的标准。网络信息被点击转发的次数,在没有达到具体数额标准时,即使无限接近于临界点,也不能认定其构成相应犯罪的未遂形态。在排除情节加重犯的情况下...

  • 社会危害性理论在苏俄(联)的缘起与发展之析

    作者:孙建保 刊期:2015年第03期

    本文通过1919年《苏俄刑法指导原则》以及1922年、1926年、1960年三部《苏俄刑法典》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对社会危害性概念的确立与发展进行了形式上的回溯,并以各次立法的具体内容为据,指出每次立法都征表社会危害性向着科学化、规范化迈进了一步;进而在形式回溯的基础上,结合苏俄诞生的历史背景,分析社会危害性概念何以能够在苏俄出现,其答案...

  • 美国刑法中的辩护事由及其启示

    作者:赖早兴 刊期:2015年第03期

    刑法中的辩护事由是被告方主张无罪或罪轻的事实或依据。辩护事由在刑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否定犯罪成立的事实,也是从宽处理的依据。美国刑法学界对辩护事由的总体分类存在较大的分歧,对正当化事由和可宽恕事由的划分也存在争议。在具体的辩护事由中,除传统的辩护事由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型的辩护事由逐渐受到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