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诗学

文化与诗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Culture and Poetics

杂志简介:《文化与诗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1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古典诗学、西方文化与诗学、中西会通、学人研究、编后记

主管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
创刊时间:2001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4
总发文量:417
总被引量:294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 弗·雷·利维斯文化诗学批评的四个文化主题

    作者:陶水平 刊期:2018年第01期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是对以利维斯为代表的剑桥学派文学批评的超越,因而探究利维斯的文学批评对于认识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利维斯的文学批评具有文化诗学批评的学术特点,主要围绕以下文化主题来展开,即:一,弘扬少数人文化,抵御大众文明;二,培养文学阅读和认知,拯救传统有机社会的解体;三,确立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抵御技术功利主...

  • 但丁《神曲》中的诗性正义

    作者:耿波; 史圣洁 刊期:2018年第01期

    如何以诗人而行使政治家的权力,构成了但丁的'问题'。对但丁而言,'诗性正义'意味着两层内涵:一是用文学的形式来对情节做伦理的判断;二是文学通过'模仿'最高者而具有了权威内涵。在《神曲》中,诗性正义意味着持守第一层内涵而向第二层内涵跃升。诗性正义因为是凡人而'模仿'最高者而具有自身的界限,但丁在《神曲》中设定了界限,同时又不断地冲击...

  • 诗性逻辑、历史的转义模式与反讽——论维柯对思维与实践的诗学重构

    作者:匡宇 刊期:2018年第01期

    18世纪之前,反讽观念的意义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变化,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大体上仍在古典修辞学的范畴之内,直到维柯走出了关鍵性的一步:反讽超越了古典反讽的边界,从修辞学的范畴上升到诗学领域之中,从而为向着意识哲学和主体哲学方向进行扩展提供了可能。在《新科学》中,维科通过诗性逻辑模式的构建,使得理性依赖于非理性,并坚持了诗性的再...

  • 双重书写与文学史的生成:耶鲁学派的文学史理论

    作者:戴登云 刊期:2018年第01期

    新世纪初以来,文论界有关'文学终结论'的'讨论'主要聚焦于'文学到底会不会终结'这一方面;因而相对地忽略了这一问题的实质。'文学终结论'这一问题的实质是:随着文明史的结构转型和文学的生存形态的变迁,我们到底该拥有一种什么样与之相对应的文学史观?重新考察耶鲁学派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米勒对'文学可能终结'的隐忧,就是建立在某种新的文学史...

  • 德国汉学中的中国形象建构问题研究

    作者:周建萍 刊期:2018年第01期

    随着中德经济文化交流等的逐渐加强,德国汉学研究也引起中国学者关注,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日益凸显。中国形象作为汉学研究中的一个内容,它既是一种客观知识的体现,又表现为在集体无意识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学术层面的客观研究对象与意识形态层面的中国形象逐渐地得以交融,体现出它作为学术研究的客观性和作为意识形态的想象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 “为了一种新电影”:阿兰·罗伯-格里耶的电影美学

    作者:王长才 刊期:2018年第01期

    本文从电影与小说的关系入手,结合其电影创作及相关论述,探讨法国新小说家、电影导演阿兰·罗伯-格里耶的电影美学。罗伯-格里耶的电影与其小说在精神上一脉相承,挑战现实主义模式,致力于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保有了毫不妥协的先锋姿态。但他并不是简单地将小说改编成电影,而对电影特性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确立了一种建立在现在时、不连贯基础上的...

  • 至高之法,不离言相,超言绝相——般若学言意观谫论

    作者:袁晶 刊期:2018年第01期

    般若学在中土之传译,大致始于汉末,盛于西晋。般若为梵文prajnā的音译,为最高智慧之意。般若学中认为至高之法不离言相,又超言绝相,此种言不尽意的观念本于其般若性空的思想。般若之特质决定了其无法通过语言得到准确而全面的论述。如僧肇《般若无知论》中所言:般若'存而不可论',因为'欲言其有,无状无名;欲言其无,圣以之灵'。圣人能发挥般若之鉴...

  • 从朱熹诗作之抵牾看诗与思的逻辑冲突

    作者:刘思宇 刊期:2018年第01期

    对待诗歌,朱熹旗帜鲜明地认为'多言害道',多次发誓'绝不作诗',可诗歌写作贯穿他人生的各个阶段,他在纠结反复的态度中作诗多达一千四百多首。本文摒弃传统的对理学家文学的补白式研究和印象式批评,从诗歌以审美的方式参与对天人关系的哲学探寻这一视角出发,辨析诗歌的审美空间在理学系统中不容忽视的哲学地位。同时,文章还原历史语境,力求厘清中...

  • 陶渊明“自娱”文学观探论

    作者:赵红梅 刊期:2018年第01期

    本论文以钟嵘《诗品》相关评价为参照,对陶渊明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渊源进行探讨,并进而结合其诗文作品进一步挖掘,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陶渊明'自娱'文学观的具体内涵,即抒写深情、追求远趣、兼取直述与比兴的创作手法以及自由使用与创造文体,其中后两个方面是深情远趣的艺术表现。本文认为,'自娱'是陶渊明文学观念的基本出发点,这既是对传统精神的发...

  • “文”“体”之间——中国古代文体学基本概念的界说与证释

    作者:陈民镇 刊期:2018年第01期

    '文''体''文体'等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基本概念,其涵义多有嬗变。'文'象人形,内加心形构件,反映了造字的人文取向。'文'有多重意涵,它由较抽象的称美之词,逐渐落实到语言,并最终落实到文字以及由文字书写的文本。'文'由虚转实的词义变迁,使得'文'与'体'的结合成为可能。'文体'之'体'是形式、内容、功能三者的统一体,而以形式为核心。以'体用不二'论...

  • “怨”的文体实践与文论认证

    作者:袁劲 刊期:2018年第01期

    考察汉魏以来人们对'怨'的审美接受,可从中归纳出'以’怨’为美'和'因’怨’成体'两条线索。随着时人逐渐认识到'怨'之于文学发生的意义,文学史上以'怨'为题创作的层出不穷还进入批评史的视野,最终落实为体裁与体貌意义上的因'怨'成体。'宫怨''闺怨''怨谱''愤书'即为'怨'的专属文体,而文论家在品第批评、本事批评、摘句批评、选本批评过程中对'...

  • 青青河畔草——萌芽时期五言诗的文体内容研究

    作者:贡巧丽 刊期:2018年第01期

    本文从文体内容的角度对汉初前后的处于萌芽状态的五言诗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文体内容'的概念。其次分析了处于萌芽状态的五言诗对五言诗文体内容的四个方面的贡献:(1)奠定了五言诗抒写平常的、个人的感情的内容基调;(2)以民间的视角表现出的更为鲜明的批判现实的精神,表达感情的真实、大胆、开放;(3)五言诗文体内容中叙事的萌芽,民间与宫廷...

  • 纪昀的小说文体与乾嘉学术

    作者:梁结玲 刊期:2018年第01期

    成书于考据学高峰期的《阅微草堂笔记》创新了笔记小说的文体,是'著书体'笔记小说的典范之作。纪昀的这部小说形式短小,叙述简洁,是汉魏六朝小说文体风格的继承,纪昀刻意追古,这与乾嘉学术的复古思潮息息相关。纪昀的小说借助花狐鬼魅探索自然、社会的真谛,著述倾向明显,这是受乾嘉学派反理学、探求新义理、尚博学的学术风气影响的结果。作为学...

  • 《红楼梦》两次“借剑杀人”法之同异比较与影子叙事——兼论夏金桂为王熙凤之影子副册

    作者:任竞泽 刊期:2018年第01期

    以前后映衬的影子手法进行叙事,是《红楼梦》中曹雪芹结构情节和描写人物的重要手段,其中第七十九回中夏金桂借宝蟾之剑杀香菱和第六十九回中王熙凤借秋桐之剑杀尤二姐之情节结构若合符契。不但上述'借剑杀人'法中的核心人物如夏金桂之于王熙凤、宝蟾之于秋桐、香菱之于尤二姐的计谋策略、性格形象、对话语言、情节安排以及作者和脂砚斋评说等细...

  • 从政事之训到家教之训——文体学视阈下的“训”体发展

    作者:罗柠; 吴中胜 刊期:2018年第01期

    '训'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最初只是王室政令行为下的一种言辞方式,主要是作为政事训令言辞的载体,并与同样发源于政治活动的'箴''诫''规'等实用文体一起发挥着'说教训示'的政治功能。随着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化和影响,加之与'箴''诫''规'等文体的互相渗透和演变,'训'逐渐从政事训令言辞转变为一种文体之训,在主要功能和适用对象上也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