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传播

文化与传播杂志 省级期刊

Culture & Communication

杂志简介:《文化与传播》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383/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传统文化与传播、设计欣赏、当代文化与传播、影视文化与传播、国际文化与传播、媒介文化与传播、书评、广告文化与传播、研究生论坛、会议...

主管单位:广西大学
主办单位:广西大学
国际刊号:2095-459X
国内刊号:45-1383/G2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2012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5
总发文量:1010
总被引量:402
H指数:7
  • 对当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态势和走向的思考

    作者:周德仓 刊期:2018年第06期

    本人认为当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已经超越区域、个体民族视野,进入多元化时代,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学科价值。本文试图整体把握目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状态,分析社会文化生态的演变,勾勒学术研究的若干走向,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提供参考。

  • 广西边境宁明县地方文化传播探析

    作者:江宇; 张帅; 熊燕; 黄巧勤; 龙黎艳; 全椹梓 刊期:2018年第06期

    宁明县既是面向东盟的边境县,又是骆越文化发源地,拥有独特的边境风光与人文风情,其文化传播有着特殊的意义。近年来,宁明县通过发展旅游、建设品牌、媒体发力、民俗节庆等途径传播当地文化,但也存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断层、文化传播专业人才缺乏、传播力度不足等问题。

  • 广西少数民族纪录影像发展状况研究

    作者:汪磊 刊期:2018年第06期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共有 11个少数民族聚居于此,而这 11个少数民族又有若干个民族支系,因此为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影像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现实题材,而广西也一直是中国民族影像创作的沃土。民族故事,人文情怀是广西民族影像纪录的核心内容。广西民族影像创作实际上是在上世纪 80年代后期才开始起步,但是,发展速度非常之快,30多年来创作了各种题...

  • "气候内幕新闻网"的媒介生态位探析

    作者:徐红; 祁丽萍 刊期:2018年第06期

    作为美国非盈利环境新闻机构代表的"气候内幕新闻网",其媒介生态位特征表现为时空生态位上的地方性,功能生态位上的专业性和深度性,营养生态位上捐助性资金、专业化人才、高品质品牌等特点。也还存在传播渠道和报道网络单一、表现形式传统、资金不稳定和人才缺乏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气候内幕新闻网"的生态位优化策略:拓展传播渠道和报道网...

  • 中国气象工作者银幕形象的建构与重构

    作者:刘立成; 李岚 刊期:2018年第06期

    气象工作者虽人数众多且分布于我国大江南北,但表现气象工作者的电影却极少。集中表现气象工作者的影片只有四部,分别是《耕云播雨》、《飞跃天险》、《笑傲云天》、《青海湖畔》。其中的气象工作者也多是气象观测员。随着我国气象科学和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部门和气象工作的职能也发生着变化。当前气象文化建设也对气象电影传播中气象工作者的...

  • 改革开放四十年《人民日报》婚恋观的变迁研究

    作者:温彩云; 闫伟; 王小琳 刊期:2018年第06期

    婚恋观是社会思想的反映,文章通过对《人民日报》1978年以来涉及婚恋观的篇目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婚恋观的变化经历了思想启蒙整体建构、市场经济影响和网络媒体时代三个发展阶段,并提出不同阶段婚恋观的具体关注点和面临的问题,认为新媒体环境下婚恋观的具体标准和执行方式都应该有所变化,当前重新构建新的性别伦理、性别秩序和法律规范成为建...

  • 欧盟十年中的保加利亚新闻场

    作者:宁威 刊期:2018年第06期

    保加利亚加入欧盟十年,欧盟规范影响下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了其新的新闻业态格局,在欧盟与俄罗斯的夹击影响下,国内各政治派别利用新闻媒介形成舆论争斗场,东欧其他国家如罗马尼亚等也与其基本类似。

  • 文艺·政治·市场:1930年代初期的电影审查--以《虎口余生》引发的"柳州影片潮"为例

    作者:黄斌 刊期:2018年第06期

    影片《虎口余生》(Rango)在 1932年引发了"柳州影片潮"。一方面,该事件折射出1930年代初期南京国民政府在电影审查制度的设计与具体实施上仍有诸多矛盾未曾理顺。另一方面,该事件牵涉党、政、军、警、教等诸多行业部门,折射出广西当时政治、文艺、市场、舆论等多方力量的微妙关系。这种微妙的牵扯关系,既有时代的共性,也有广西地方的特性。

  • 儒、道两家"言语传播"态度论

    作者:诸贵根 刊期:2018年第06期

    儒道两家对于"言语传播"的态度存在"量的差异",但无"质的区别",二者对于"言语传播"都持有批判态度,都认为"非言语传播"胜过"言语传播"。儒道两家处于以"言语传播"为主体的口语传播时代,其"言语传播"态度虽是当时环境的产物,但其中所蕴含的独特智慧-"听言观行"和"勤而行之",至今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 甘惜分的晋绥新闻生涯及其新闻观的早期建构

    作者:张康雄 刊期:2018年第06期

    新中国党报理论的奠基者、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开创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著名教授甘惜分,晚年在回忆自己的一生经历时将其划分为了两个阶段:青年时期的新闻实践活动和晚年时期的新闻理论探讨活动。抗日战争时期,甘惜分在晋绥边区度过了十年青春年华,这一时期他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晋绥新闻实践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新闻观点,...

  • 《北京人》中的"北京人"形象

    作者:陆炜 刊期:2018年第06期

    曹禺先生在其名作《北京人》中设置的科考卡车司机"北京人"的形象,并不是他的败笔,作品通过使用三个层面的三种形象来构建了猿人文化的系列形象;通过"北京人"的形象来表达呼唤中华民族找回强悍生命力的用意;通过象征形象来嵌入写实画面,通过小耗子与大野人的对比效果来达到戏剧的美学和谐。

  • "十七年"后期戏剧"做共产主义新人"主题研究

    作者:杨智 刊期:2018年第06期

    在"十七年"后期戏剧中,有一个"做共产主义新人"创作主题。一方面,这个主题激发了无数人的革命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提升了他们的理想和信念;另一方面,它受到历史局限,将戏剧导入一种左的思潮,为""戏剧生成做了铺垫。

  • 侠本是道,道法自然--试论胡金铨武侠片自然意象之美学旨趣

    作者:田贺君 刊期:2018年第06期

    胡金铨武侠片中渗透了或道或禅的中国哲学观念,而这一切,都通过影片中的自然景象发生出来。因此,在他的影片中,自然意象在给人以整体意境美感的同时还参与了叙事并且具有言志之效用。《龙门客栈》、《侠女》、《空山灵雨》三部影片多维度的印证了胡金铨武侠片的这一特点。

  • 国产地域性电视剧品牌的跨地域传播策略探析--以"陕剧"品牌为例

    作者:高森 刊期:2018年第06期

    本文系统梳理地域性题材电视剧品牌的内涵及价值意义,并以个案分析为主要方法,深入探析"陕剧"品牌作为地域性电视剧品牌所完成的标准确认以及策略参考,在跨地域传播理论的指导下,从选材、传播平台、制作机构、品牌个性等方面内容探讨了地域性电视剧品牌跨地域传播的策略,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理论参考。

  • 孔子学院:中国音乐传播困境与策略初探

    作者:胡雪丽; 陈金凤 刊期:2018年第06期

    中国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学院以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为重任,为中国音乐在海外的传播带来了机遇。本文以文化国际传播视野,结合跨学科研究理论,借助音乐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尝试分析中国音乐在孔子学院的传播困境并优化其传播策略,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