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刊

文化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Culture Journal

杂志简介:《文化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545/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文化视点、地域文化研究、传媒文化、文化哲学、文化产业研究、文学评论、传统文化、文化与教育、法律文化、语...

主管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673-7725
国内刊号:21-1545/C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322
总被引量:97
H指数:3
平均引文率:15.3913
  • 图像时代的形而上学——马里翁谈图像、偶像和圣像

    作者:李丙权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法国哲学家马里翁(Jean-Luc Marion)说,我们的历史正处于一个声像时代,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图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主宰着我们的生活,世界正被图像化(s’est fait image)。没有人否认,在电视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铺天盖地的图像充斥并冲击着人们的视线,让人目不暇接甚至来不及反思,人们业已习惯了声音和图像作为商业符号的无处不在...

  • 圣像的修辞——从形象到声音

    作者:耿幼壮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在《审美的神学,或巴尔塔萨以后的神学美学》一文文末,我曾这样写道:"也许,大马士革的约翰讲述的那个故事仍然需要仔细品味。"现在,就让我们再来仔细品味一下这个故事:当阿加尔是艾德森尼国王的时候,他派了一个艺术家去为上帝画一幅肖像。当艺术家因为上帝脸上散射的光芒而无法完成画像时,上帝就亲自动手把一块画布按在了自

  • 巴尔塔萨神学美学中的形式概念

    作者:张俊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引言《上帝的荣耀:神学美学》(Herrlichkeit:eine theologische(?)sthetik,1961-1969)首卷《形式的观照》(Schau der Gestalt)是巴尔塔萨(Hans Urs von Balthasar,1905-1988)神学美学的理论基础,在整个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形式的观照》这卷著作研究的主要问题,除了对神学美学的理论图景进行整体的界定与勾勒之外,主要便是处理神学...

  • 薇依论世界之美

    作者:葛体标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薇依和贝兰神父的友情,被薇依视为内心爱上帝的一种方式。由此,薇依写给贝兰神父的书信,也可视为内心爱上帝的言辞。在《精神自传》这封书信里,薇依坦诚地说到了自己在青春期时遭遇的核心焦虑。薇依的兄长天资卓绝,兄长的天赋给薇依造成极大的压力。薇依看到自己无望跻身于她兄长这一类天才的行列,无法进入真实的超越王国,失去了生命...

  • 对观福音书叙事的时间问题

    作者:彭磊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1776年,德国新约学者格黎斯巴赫(Johann Jacob Griesbach)把《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平行排列起来,以便于考察三者之间的异同,并归纳出三者共有的故事大纲,此后三部福音就被合称为"对观福音书"。从叙事角度考虑,"对观福音书"实为同一故事的相似版本——三部作品虽出自不同使徒之手,但记述的内容和次序安排很接近,只...

  • 路加对罗马社会救济文化缺乏的回应——财主与拉撒路的比喻(《路加福音》16:19—31)与路加对罗马社会精英的劝导

    作者:杨砚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一、经文细读在经文细读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个比喻的分段。这个比喻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尤利西(Adolf J(u|¨)licher)提出的主题式分段:19-26节以生前生后的逆转命运为主题,27-31节以复活为主题。另一种是施耐德(Franz Schnider)和斯滕德(Werner Stenger)提出的文学式分段:19-23节为叙事部分,24-31节为对话部分。本文将遵循后一种基于文学...

  • 清代前中期东吴文人与西学(上)

    作者:刘耘华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东吴的历史空间蕴涵,其大可指江浙皖三省疆域,其小则可单指苏州。本文所云"东吴",特指明清时期吴文化的中心地带,即苏州、松江、常州三府所辖之地,具体而言,即吴县、长洲、常熟、吴江、昆山、嘉定及太仓州(清雍正二年起,曾兼辖崇明、嘉定、宝山、镇洋四县);华亭(松江府治所在)、上海、青浦、奉贤、金山、南汇、川沙;武进、无锡、宜兴...

  • 民国时期基督教图像的本土化努力

    作者:褚潇白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本土化(Inculturation),又称本地化、本位化或本色化。它本来是一个人类学词汇,但在文化人类学中它以enculturation出现,常被译为文化濡染,意为某人进入一种文化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熟悉并学习这种文化的价值、习俗等过程,并且成为该文化的一部分;也可以广义地指某种文化将另一文化的某些元素吸收为己有。目前,这个词在基督教神学中的...

  • 重读吴历《天乐正音谱》——以《称颂圣母乐章》为例

    作者:洪力行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初含西妙响,再奏道徂东。——吴历,《半桐吟》《三余集》前言明末清初,随着大批天主教传教士东来,做为传教工具的圣乐(sacred music)也被引入中国,进而产生了中文圣乐的需求,而天主教圣乐如何本地化(inculturation)的过程与发展,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面向,获得了相当的关注。可惜的是,在此一

  • 但丁、乔叟与“山上宝训”

    作者:谢大卫; 南宫梅芳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对比但丁(Dante)和乔叟(Chaucer)对耶稣"山上宝训"的解读,我们可以一窥古代晚期到宗教改革期间产生的、最为显著的"情感转移"(sensibility shift),这与《圣经》在基督教教育中的地位相关。如果上面这个说法听上去有点骄傲自大,请您稍安勿躁,我们这就尽力赶上《炼狱》第十二章中的但丁和维吉尔(Virgil),他们正行走在炼狱的第一层里:

  • 信仰的暧昧与救赎的缺场——《福音书》视域下的《祝福》

    作者:顾悦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一祥林嫂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可怜人,但是祥林嫂却提出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罕有的终极追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这样一个问题是惊人的。自从孔夫子以"未知生,焉知死"回避了子路的提问之后(见《论语·先进》),中国文化对于这一问题便态度暧昧。祥林嫂的追问得到的也依然是暧昧的回答——"说不清"。于是,祥林嫂死了。

  • 人文学、古典学、神学——第八届“神学与人文学”暑期国际研讨班会议综述

    作者:陈叙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于2012年8月28日至31日在苏州举办了第八届"神学与人文学"国际研讨班,主题为"人文学、古典学研究及神学资源"。此届研讨班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耿幼壮教授主持,海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共有近60位学者提交论文并参与讨论。来自北京大学的赵敦华教授、香港浸会大学的费乐仁(Lauren F.Pfi...

  • 征稿启事暨匿名审稿制度说明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世界上的真理并不多。我们所关注和我们所能论说的一切,其实都是以既有的文化积累为前提,都是古老真理的延续或者前人思想的引申。世人探寻真理的途径却很多。因此才有各自独立、而又彼此相关的信仰和文化,才有不同信仰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或碰撞,才有精神信念的分享和文化创造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