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研究

陶瓷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Ceramic Studies

杂志简介:《陶瓷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6-1136/T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与探索、封二与封三、历史与考古、设计与品牌、传承与创新、工艺与材料、青年学者、陶艺与教学、创作与评论、纸上展厅、封面与封底

主管单位: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主办单位: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9892
国内刊号:36-1136/TQ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24
总被引量:2371
H指数:11
期刊他引率:1
  • 从故宫藏宣德瓷看明代景德镇陶瓷女性题材的装饰特征

    作者:孔铮桢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宣德景德镇御窑厂所产六类女性纹饰为基础范例,探索其粉本来源,并从构图、选题、内涵三个方面分析此类图式的常见设计路径.

  • 晚明外销瓷器型设计与境外术语辨考

    作者:吴若明 刊期:2019年第01期

    晚明时期,随着全球性航海贸易的兴起和中国海禁的松弛,荷兰逐渐取代葡萄牙等海上贸易的主导地位,成为十七世纪海上贸易的霸主。1602年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后,中国的瓷器被数以万计的运往欧洲。在晚明的外销瓷贸易中,瓷器的纹样元素仍以中国设计为主,但在器型中受到海外贸易供需影响有所改变并有所发展。丰富的晚明外销瓷器型在荷兰的订单中都有特...

  • 试论斗彩瓷器中的中国画渊源

    作者:牛健哲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斗彩瓷器(尤以成化斗彩瓷器为例)在构图、造型、设色、技法等方面的分析,试图论述其中的中国画因素,从而探讨中国画对以陶瓷为代表的工艺美术的重要影响。

  • 明代前期“海禁”背景下的民间走私瓷器贸易

    作者:陈宁 刊期:2019年第01期

    明代前期,朝廷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系统探讨了这一时期中国民间瓷器的对外走私贸易状况,并以此为基础,还宏观论述了这一时期中国民间整体的对外走私贸易状况。同时,本文还对明代中后期朝廷部分开放海禁以后的民间瓷器对外贸易状况做了简要评述,通过对海禁开放前后的对比分析,更进一步明确了明代前期“海禁”政策带...

  • 高士题材在陶瓷绘画上的演变

    作者:邹展 刊期:2019年第01期

    在我们历史上众多的瓷画作品当中,“高士图”则是众多人物画中的重要题材。这类题材大都取材广泛,内容形式多样,表现手法灵活。而陶瓷上的高士基本上是从国画的基础上延伸出来,早期的国画高士图有《竹林七贤》、《东坡夜游》等作品。随着时代的进步,像《携琴访友》、《四爱图》等也相继出现在了陶瓷之上。本文就“高士图”这一题材在国画以及陶...

  • 青瓷美学的当代演绎——毛正聪的工艺成就

    作者:邱春林; 陈聪 刊期:2019年第01期

    龙泉青瓷有着较长且持续的发展历程。龙泉地处瓯江发源地,并具有瓷器制造所需要的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为龙泉人制作与生产青瓷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1700多年的青瓷烧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龙泉为地理中心,辐射周边多个窑场的龙泉窑体系,出现了“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舶来往如织”的繁荣景象。

  • 试论陶瓷器物中的佛教艺术精神

    作者:黄吉宏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中国佛教艺术受到印度“佛迹”与佛艺的双重影响,同时又在历史的演进传播中有着自身民族的独特性。本文试图聚焦佛教陶瓷造像、佛教陶瓷装饰纹样的具象,阐述陶瓷器物与佛教教理的人文化成义及“入乡随俗”过程中之民艺化、福田化特征,揭橥其根柢不离佛陀“慈悲双运”本怀与三藏法义精神。

  • 中日佛教文化的世俗性与中日艺术差异之关系

    作者:熊敬豪; 曾丹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中国进入东汉时期(汉朝汉明帝永平十年,AC67),佛教传入,500余年,大约在公元六世纪的时(中国南北朝时期),经过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双重影响、一定程度的汉化改造的佛教和道教等中国文化元素经百济(古代朝鲜半岛国家,日本本土为大和国时期)传入日本(日本学界较认可的说法)。传入日本之后,中日佛教交流历史上基本以一种独立而同源的方式各自发展着,直...

  • 北宋汝瓷与道家美学的对照关系

    作者:王亚然; 王斐然; 洪燕 刊期:2019年第01期

    《周易·系辞上》有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和“器”是阴阳互生共根的关系,无道,则不成器,没有器,便无以载道。北宋的社会环境和主流的审美理念影响并决定着当时工艺美术的走向,汝瓷作为北宋工艺美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繁荣也从侧面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美学思想。本文便以有形的北宋汝瓷器皿为参考来探究北宋时...

  • 文人趣味对宋代陶瓷装饰的审美影响

    作者:齐美玲 刊期:2019年第01期

    伴随着中国古代文人志士的崛起壮大,陶瓷工艺的审美水平也逐渐提高,这种情况在宋代表现的犹为突出。这种浓厚的文士之风也侵染了宋代的各个领域,而宋代的陶瓷也在这种尚文之风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这种文人审美,体现在所用的瓷器上,讲究的是简洁的纹饰,细节的净润,色调的单纯,趣味的高雅,追求古朴而庄严的神秘艺术效果。

  • 宋代审美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融合——以建盏为例

    作者:叶镔 刊期:2019年第01期

    审美文化是以艺术文化为核心的具有一定审美特性、审美价值的文化形态,而日常生活可以简单概括为人类的衣食住行,吃饭睡觉以及繁衍后代等。在原始文化阶段,审美文化与日常生活并未分化,直到审美文化逐渐走向成熟,审美文化与日常生活生活之间产生了界限。二十世纪后期的文化研究认为,后现代主义阶段的审美文化与日常生活又重新走向融合。而本文通...

  • 日常陶瓷视野中的美学和审美文化

    作者:李云峰 刊期:2019年第01期

    陶瓷艺术与生活是有机的融合的,每个人的生活中所使用不论是陶瓷器皿亦或者是艺术性陶瓷,皆可以反映每个人不同的审美。艺术是人们对生活中做出的审美意象构建与精神的反馈。以一种特定的陶瓷作为媒介去感受个人审美形态和人的一种物态与客观的意象,然后转换成一种艺术的形态表现出来。所以,这是陶瓷可以作为主体审美观感表现的一种作用,化身成...

  • 宋元青白瓷堆塑瓶人物塑像研究

    作者:赵兰涛; 毛青 刊期:2019年第01期

    宋元时期,我国陶瓷塑像技术逐步成熟,由于当时南方墓葬文化兴盛的原因,在我国南方地区出土的青白瓷堆塑瓶上的人物塑像更为成熟。本文从宋元时期南方地区堆塑瓶中人物塑像的不同题材及组合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人物俑与灵兽、生肖俑与四灵及独立的“人物俑”塑像三个主要类别进行对比,重点分析该时期堆塑瓶人物塑像独特的形态特征,探讨宋元...

  • 中西艺术融合下的康熙宜兴胎画珐琅茶器

    作者:安丛; 陈宁 刊期:2019年第01期

    珐琅工艺自17世纪从欧洲传入中国,并在清廷的直接资助和扶持下,于康熙后期烧制成功。宜兴胎珐琅茶器由清代宫廷造办处烧制,专门为皇室而用,为康熙时期独有。康熙画珐琅技术发展之初,仰赖西洋传教士的技术协助,宜兴胎画珐琅茶器在装饰、构图和表现技法上均受到西洋绘画风格的影响。但是,这一时期的宜兴胎画珐琅茶器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西洋绘画,在画...

  • 中日文化往来中的陶瓷器物“径山臺子”考

    作者:王丽 刊期:2019年第01期

    日本茶道之源在“径山”似勿须多言,“径山”茶礼播植于“东瀛”之茶道而自成一系,首推南浦昭明,至今衍化日本茶礼所用陶瓷器物则各有所尚。本文试图从江户时期诸多文献中析出径山茶礼相关述记,聚焦“径山臺子”的语词流变,依此管窥日本茶礼所用器物由“禅茶一味”之同向“模仿自赋”象征义之异的细微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