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制与化工

石油炼制与化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s

杂志简介:《石油炼制与化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399/T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化工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化工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催化剂、简讯、加工工艺、油品与添加剂、节能减排、控制与优化、分析与评定、设备及防腐、综述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5-2399
国内刊号:11-3399/TQ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化工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2
复合影响因子:1.01
总发文量:2930
总被引量:20430
H指数:38
引用半衰期:6.6307
立即指数:0.0319
期刊他引率:0.8147
平均引文率:6.5304
  • 焦化汽油催化裂解反应特性探析

    作者:魏晓丽; 龚剑洪; 王迪 刊期:2018年第07期

    分析了典型焦化汽油的烃类组成特点,重点研究了焦化汽油催化裂解反应过程中影响反应转化率以及低碳烯烃产率和选择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催化裂解反应条件下焦化汽油转化率较低,提高反应温度是提高低碳烯烃产率的有效手段,但是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变化不大;采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可以在提高乙烯和丙烯产率的同时提高其选择性,并达到少产丁烯的目...

  •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制定的ASTM国际组织标准获正式

    作者: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科研处 刊期:2018年第07期

    近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起草制定的ASTM国际组织标准《中间馏分中芳烃、非芳烃和脂肪酸甲酯组分的分离和测定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法》由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国际组织正式批准(ASTM D8144—2018),标志着我国石油产品试验方法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取得新的突破。该ASTM方法可测定柴油和生物柴油调合燃料等产品中芳烃、饱和烃及脂...

  • 生物重油裂化反应行为研究

    作者:杨轶男 刊期:2018年第07期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上,选用常规重油裂化催化剂MLC-500,以典型催化裂化原料(加氢处理减压蜡油TC-M)为空白原料,对掺炼不同比例生物重油(BHO)的油品分别在不同掺炼比例和不同剂油比下进行了裂化反应性能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BHO掺炼比例的增加,裂化反应深度变弱、转化率降低。在产品选择性上,除液化气选择性略差,其它产品选择...

  • 载气对SO4^2-/ZrO2-Al2O3催化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作者:张文芳; 张敏秀; 王鹏照; 杨朝合; 李春义 刊期:2018年第07期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SO42-/ZrO2-Al2O3催化剂,在常压、200℃的反应条件下,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评价装置上考察了氮气、氢气以及氢氮混合气载气对SO4~2-/ZrO2-Al2O3催化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惰性的氮气仅仅起到稀释原料和中间产物浓度的作用;氢气在该反应中是非惰性的,除稀释作用外,还与催化剂发生相互作用,既能与正丁烷分子...

  • 炼油厂需要生产更多的电极焦

    作者:程薇(摘译) 刊期:2018年第07期

    据咨询公司Turner Mason预测,由于铝的需求增长持续加速,2017—2020年间,电极焦的消费量将增长10%。该公司的分析师认为,到2025年增长有望超过30%。由于电极焦的硫含量比燃料级石油焦低,交通运输燃料更深度的脱硫导致炼油商难以生产更多的电极焦。

  • 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配方优选及微观剩余油研究

    作者:殷代印; 贾江芬 刊期:2018年第07期

    根据正交设计实验优选出最佳微乳液体系,宏观上通过天然岩心微乳液驱油实验,验证微乳液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微观上利用光刻玻璃模型进行微乳液驱可视化微观驱油实验,研究微观剩余油的类型和运移过程,通过分析各类剩余油的动用比例研究剩余油的驱油机理。微乳液驱油实验结果表明,与水驱相比,当岩心渗透率从1.78×10^-3μm^2增大到29.11×10^-3μm^2时,...

  • 日本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作者:程薇(摘译) 刊期:2018年第07期

    空气液化日本有限公司、本田公司、出光兴产公司、岩谷(Iwatani)公司、JXTG 能源(JXTG Nippon Oil & Energy)公司、日产汽车公司、东邦燃气(Toho Gas)公司、东京燃气(Tokyo Gas)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等11家日本公司组成了日本氢气机动有限公司(Japan H 2 Mobility LLC),旨在推动氢气燃料电池车(FCV)在日本的使用,宣称到2022年要建...

  • 中国石化开发的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成套技术完成满负荷标定

    作者: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科研处 刊期:2018年第07期

    2018年4月11日至15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和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等单位承担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十条龙”项目“100 kt a 双氧水法(HPPO法)制环氧丙烷成套技术”,顺利完成工业装置满负荷标定,其物耗、能耗、转化率、选择性等各项标定指标均优于设计值,产品质量超过国标优级品标准。

  • 2017年美国基础油产量有较大增长

    作者:黄丽敏(摘译) 刊期:2018年第07期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基础油产量同比增长4.3 Mt,达6.49×10^7 bbl(1bbl≈159L),2017年成为10年来基础油产量第二大的年份。其中,石蜡基基础油产量达5.47×10^7 bbl,同比增长6%,环烷基基础油达1.02×10^7bbl,同比增长15%。

  • 低黏度聚ɑ-烯烃合成油加氢技术研究

    作者:王新苗; 徐伟池; 刘丽军; 郭金涛 刊期:2018年第07期

    采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Ni-W/Al2O3型加氢精制催化剂对聚α-烯烃PAO4的粗产品进行加氢精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40~260℃、反应压力4.0~8.0 MPa、体积空速0.2~0.4h^-1、氢油体积比300~600的工艺条件下,PAO4加氢产品中芳烃含量达到国外同类优秀产品水平;PAO4加氢产品经过90天光照后不变色,具有较好的光安定性。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甲醇直接制乙二醇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作者: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刊期:2018年第07期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厦门大学合作,在甲醇C—C键偶联直接制乙二醇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甲醇经可控的C—C偶联反应制备C2或多个碳原子的化合物是化学领域极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反应。当前甲醇C—C键的偶联反应主要局限于羰基化反应和脱水偶联制备烯烃或芳香烃,即MTO或MTA过程,其特点是难以高选择性获得特定...

  • 环烷基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提温改善基础油光热安定性的研究

    作者:王启升 刊期:2018年第07期

    为了解决高压加氢所产环烷基润滑油基础油光热安定性差的问题,从润滑油基础的氧化机理出发,分析了影响其光热安定性的因素,认为氮化物和芳烃的含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并以绥中SZ 36-1原油的减二线、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加氢处理/脱蜡-加氢后精制两段串联全加氢工艺,对装置进行了提高后精制温度以改善基础油安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后精制温度...

  • SANC-11丙烯腈催化剂在安庆石化成功应用

    作者: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刊期:2018年第07期

    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安庆石化)80kt/a丙烯腈装置自2008年10月开始采用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石化院)开发的SANC-08催化剂,运行至今已近10年,催化剂虽超长服役,但整体运行情况良好。近期由于受丙烯腈市场利好的影响,安庆石化于2018年4月将催化剂整体更换为上海石化院自主研发的SANC-11催化剂,装置开车一次成功。

  • 减二线馏分油生产橡胶增塑剂A0709的工艺研究

    作者:冯涛; 于恩强; 刘洪安; 殷春照; 李军 刊期:2018年第07期

    以环烷基SZ36-1减二线馏分油为原料,通过加氢脱酸-溶剂精制-白土精制组合工艺制备橡胶增塑剂A0709,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SZ36-1减二线馏分油通过该组合工艺制备橡胶增塑剂A0709时,产品收率达到74.1%,芳碳率(CA值)达11.2%,满足GB/T 33322—2016《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各项指标要求。

  • 一种低挥发润滑脂的应用评价

    作者:刘显秋; 李茂森; 陈晓伟; 梁宇翔; 段庆华 刊期:2018年第07期

    在复合钠皂稠化多烷基环戊烷中加入复合添加剂制备了一种低挥发润滑脂。对低挥发润滑脂的饱和蒸气压、真空质损、耐辐射、相容性等应用试验性能以及真空热循环台架试验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润滑脂不仅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胶体安定性、氧化安定性、防腐蚀性、极压抗磨性,同时具有较低的饱和蒸气压(3.4×10^-6 Pa)和挥发性(总损失率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