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报

生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Ecologica Sinica

杂志简介:《生态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031/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生物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生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论文、专论与综述、学术信息与动态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1000-0933
国内刊号:11-2031/Q
全年订价:¥ 226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生物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4.06
复合影响因子:3.21
总发文量:10405
总被引量:287905
H指数:163
引用半衰期:5.4524
立即指数:0.0718
期刊他引率:0.9676
平均引文率:29.1768
  • 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模式现状与发展方向

    作者:王聪; 伍星; 傅伯杰; 韩兴国; 陈亚宁; 王克林; 周华坤; 冯晓明; 李宗善 刊期:2019年第20期

    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控制生态系统退化和生态恢复已成为重要议题。我国脆弱生态区分布广泛,生态系统退化显著,荒漠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等问题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已开展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积累了数量众多的生态恢复模式。在梳理重点脆弱生态区(北方风沙区、青藏高寒区、干旱荒漠区、黄土高原区和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现...

  • 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时空特征

    作者:王晓峰; 马雪; 冯晓明; 周潮伟; 傅伯杰 刊期:2019年第20期

    目前,有关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局地尺度,在宏观尺度上的研究较少。重点脆弱生态区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目标区域,在定量评估我国重点脆弱生态区1990—2015年土壤保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产水服务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系数法并结合植被分布场数据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6年间,重点脆弱...

  • 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作者:王壮壮; 王浩; 冯晓明; 王晓峰; 张立伟; 傅伯杰 刊期:2019年第20期

    生态恢复是扭转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并保证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供给的一项主要战略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针对重点脆弱生态区(北方风沙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和西南喀斯特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恢复工程。科学合理地评估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综合效益,对生态恢复措施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具有重...

  • 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的综合效益评估

    作者:张毅茜; 冯晓明; 王晓峰; 傅伯杰; 周潮伟 刊期:2019年第20期

    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剧烈影响导致对人类福祉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改变,生态系统退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综合评价生态恢复效益是目前衡量恢复工程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以中国重点脆弱生态区为研究对象,选取产水、土壤保持、食物供给、固碳4项服务,构建研究区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Welch T方法检验恢复显著...

  •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土壤干燥化:问题与展望

    作者:杨磊; 张子豪; 李宗善 刊期:2019年第20期

    黄土高原大规模植被建设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大规模人工植被种植也造成了土壤水分的过度消耗,导致了土壤干燥化,成为当前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重要制约因素,威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系统综述了黄土高原地区人工植被恢复对土壤干燥化的作用机制,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干燥化的耦合关系,多尺度土壤干燥化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影响...

  • 黄土高原生态分区及概况

    作者:杨艳芬; 王兵; 王国梁; 李宗善 刊期:2019年第20期

    黄土高原地域广阔,水土流失区域差异显著。为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评估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和模式及生态恢复建设工程的成效性,需要对黄土高原进行区域划分。依据自然条件、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和模式的区域性特征及差异,基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县级行政界,对其进行合并,进行生态分区的划分,并分别统计其气候、地形地貌、植被特征及水土流失现...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宗善; 杨磊; 王国梁; 侯建; 信忠保; 刘国华; 傅伯杰 刊期:2019年第20期

    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问题历来受到国家高度关注,涌现了种类多样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目前还缺乏对黄土高原区域尺度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总结和整理。本文总结和整理了建国以来黄土高原主要的四类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生物措施模式主要由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工程组成,工程措施...

  • 西北干旱荒漠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理念与模式

    作者:陈亚宁; 陈亚鹏; 朱成刚; 李卫红 刊期:2019年第20期

    结合对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与经济矛盾突出、气候变暖可能加剧干旱区荒漠化以及生态水权与长效保障机制缺失等问题的分析诊断,探讨了荒漠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面临的问题与难点,分析提出了荒漠生态系统植被保育的生态水位与生态阈值,阐述了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融合以及绿洲生态系统安全的生态防护梯度等干旱区生态系统管理...

  •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及其区域恢复效应

    作者:王克林; 岳跃民; 陈洪松; 吴协保; 肖峻; 祁向坤; 张伟; 杜虎 刊期:2019年第20期

    国家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背景下,我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面积实现“持续净减少”,面临由传统高强度人为干扰向大规模自然恢复与人工造林的转变,石漠化治理也面临转型。现有喀斯特生态研究已阐明了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人为干扰退化机制,初步揭示了生态治理改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机理,突破了保土集水与植被恢复的适应性石漠化治理技术与模...

  • 青藏高寒区退化草地生态恢复:退化现状、恢复措施、效应与展望

    作者:张骞; 马丽; 张中华; 徐文华; 周秉荣; 宋明华; 乔安海; 王芳; 佘延娣; 杨晓渊; 郭婧; 周华坤 刊期:2019年第20期

    青藏高寒区属于独特而典型的高原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高寒区生态安全以及农牧民生计的维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青藏高寒区的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因此该区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工作是国家生态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提出了各种有效的恢复手段,但缺乏因地制宜的系统性总结和论述。基于此,在已有研...

  • 北方风沙区生态修复的科学原理、工程实践和恢复效果

    作者:李昂; 王扬; 薛建国; 任婷婷; 魏存争; 田秋英; 白文明; 白永飞; 黄建辉; 姜勇; 程玉臣; 孙海莲; 徐柱文; 赵玉金; 韩兴国 刊期:2019年第20期

    北方风沙区位于欧亚草原的东部,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其在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国家一系列生态保育工程的支持下,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地区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压力。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开展...

  • 基于空间距离指数的中国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作者:李振亚; 魏伟; 周亮; 郭泽呈; 颉斌斌; 周俊菊 刊期:2019年第20期

    生态敏感性是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反映程度及生态环境问题发生难易程度和可能性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中国西北地区典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石羊河流域为例,通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及实地调查研究,将石羊河流域生态敏感性分为生态风险敏感性、水土流失敏感性和生物多样性敏感性三个方面,并系统构建生态风险敏感性指数、水土流失...

  • 三峡库区典型流域“源”“汇”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对侵蚀产沙的影响

    作者:孙天成; 刘婷婷; 褚琳; 李朝霞; 王天巍; 蔡崇法 刊期:2019年第20期

    以三峡库区王家桥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五期遥感影像(1995、2000、2005、2010和2015)提取流域景观格局,采用马尔科夫模型研究“源”“汇”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并结合野外多年实测数据建立景观格局指数与产沙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景观格局对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995—2015年,王家桥流域景观格局时空变化明显,呈破碎化发展趋势。“源”景观面...

  •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张家口⁃承德地区为例

    作者:许丁雪; 吴芳; 何立环; 刘海江; 江源 刊期:2019年第20期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是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运用InVEST模型估算张家口⁃承德地区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并分析不同海拔和坡度条件下,2011—2015年土地利用以及产水和土壤保持服务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和乔木林地分别为面积增加量和减少量最多的用地类型,陡坡地段建设用地增加的同时...

  • 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交互关系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作者:欧阳晓; 朱翔; 贺清云 刊期:2019年第20期

    探索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的空间交互关系为城市发展和保护提供新的视角。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以其2015年的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等数据为基础,利用格网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模型解析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交互规律。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性显著,城市化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化地区、正在城市化地区和生态绿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