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态价值的含义

生态价值的含义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03 14:57:09

生态价值的含义

生态价值的含义第1篇

[关键词]寒山文化;生态文化;珍爱自然;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4-0175-05

张红(1971-),女,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苏苏州 215008);温波(1970-),男,苏州科技学院公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江苏苏州 215009)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0BKS012)的阶段性成果。

当今社会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和人类精神的危机。生态文明是对当今社会生态危机的回应,它首先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新变化。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应从生态文化着手,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而在实行生态价值观转换过程中,不应忽略和忽视传统文化的思想和资源,应积极借鉴传统文化的思想和价值去回应目前处于临界状态的生态危机。寒山文化中有关生态文化的内容可为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以许多借鉴,本文对此试作初步探讨。

一、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借鉴传统的思想与资源

生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整体水平,也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和政策的状况。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价值观问题在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它对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种“方向盘”作用。

然而,现代文化是以个人主义、快乐主义、物质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科学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为基本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具有明确的反自然意识,“从而表现出最强烈的反自然倾向,并造成了最为严重的生态破坏——全球性的生态破坏。”这种生态价值观是造成当今社会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虽然我们意识到这种生态价值观错误,并为此做了不少努力,但当代中国生态文化本质上没有离开“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因此,实现生态价值观的切实转变应该是当前中国生态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这也决定了生态文化必须超越现代文化的价值取向,树立区别于现代文化的非物质主义、非经济主义、整体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超验自然主义生态价值观。用这种价值取向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关注人类,又关注自然;既维护人类的利益,又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并最终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共存共荣、协调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资源能为当代生态文化所借鉴。中国古代就有原始的生态观,如远古神话有表现人与天地万物合一、割舍不断的情感纽带;有表现人类与自然万物“同源共祖”的观念;有表现人类对自然万物的依赖和敬畏的图腾崇拜;有人们希望借助于巫术仪式这种神圣和特殊的力量,实现人与自然平衡的愿望等。从传统思想角度来说,儒家提倡“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思想、“乐山乐水”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原则、“与天地相参”的生态资源节用观;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天网恢恢”的生态整体观、“知常日明”的生态保护观、节制物欲的资源节约观;佛家以“缘起论”为理论基础的生态哲学、无情有性的自然观、众生平等的生命观、普度众生的生活观、无量清净的理想观等等生态思想与智慧,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观。从传统生产生活实践来说,传统中国人在农业生产与衣食住行等方面也形成较为独特的习惯与风俗,体现了人与自然整体平衡、协调的观念。另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习俗和禁忌,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资源,如在狩猎民族中,有不捕杀幼兽、少捕杀母兽,秋冬狩猎、春夏禁猎等约定俗成的规范;在森林保护方面,合理种植与利用森林资源。这些思想与资源成为当代中国构建生态文化有益的成分。

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寒山文化,起源于唐代两位高僧寒山与拾得。明清时,寒山、拾得在民间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清雍正皇帝甚至敕封他们为“和合二圣”。作为文化,寒山文化包含三个层次方面的内容:一是最外在的物象文化,即寒山、拾得留下诗言和与他们相关的图像文化;二是寒山追求心灵超脱的隐逸,且由于隐逸而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淡和宁静;三是寒山、拾得作为“和合二仙”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即儒释道文化精髓——和合文化。这三个层次的文化都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内容,也应成为我们构建生态文化进一步挖掘和借鉴的对象。

二、寒山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文化内容

寒山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内容,其生态文化深受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的影响。寒山、拾得长期隐居在浙江天台寒山的寒岩,他隐居大半生都在享受自然的秀美,对天台山的日月云水、山川花木、飞禽走兽和四季变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记录,展现了大自然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对大自然的挚爱。天台山的自然风光给寒山、拾得追求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淡和宁静的生活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再加上寒山、拾得本身为佛教弟子,儒释道文化中生态思想对寒山、拾得带来很大影响,这使得寒山生态文化具有独特的内容。

生态价值的含义第2篇

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简要分析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区别?

答:(一)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付出与收获、生与死等一系列人生中的重大问题,人们总是有所取舍、有所好恶;对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认同什么、抵制什么,总会有一定的标准。这些都与人们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密切相关。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別,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包含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是社会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而且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总之,人生目的表明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人生态度表示以怎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判定一个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中,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オ能准确把握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区别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解决的题不同。

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我国的民族政策为解决民族问题而设置的,特别行政区是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妥善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为实现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而设置的。

二是两者实行地区不同。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特定地区,特別行政区是在乔港、澳门特定地区。

三是两者权限不同。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民族自治权,而特別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

生态价值的含义第3篇

生物学科的课程价值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新课程实施,高中生物课程价值的内涵不断丰富,并通过引领课程活动,指导学生朝着社会及时代的需要发展。

一、高中生物新课程价值内容体系的建构

生物知识本身并不包含价值元素,但它是人类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知识结晶,其中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也蕴含着探索求知、执着追求、批判创新、敬业献身的科学精神。所以,生物知识不仅具备理论体系,还内含着世界观、方法论与伦理规范。生物课程价值通常体现在生物“课程计划”和“生物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特别是其中的“课程目标”或“教学目的”。

1950至1996年间,我国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等6个生物学教学大纲。50多年来,虽然我国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能力、思想道德、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但是,由于采用学科中心范式教学,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严密和完整,忽略了对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生物课程未能体现学科价值。

2000年,高中生物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和调整,全面提出“知识、能力、思想情感” 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增加了“加强思想情感教育和建立生物学基本观点”等要求,明确提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环保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等价值内容, 学科价值不断受到重视。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提出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并要求通过相互渗透构成了生物课程价值目标的完整体系,从而为学生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构建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价值内容体系,如下表所示。

二、高中生物新课程价值内容的内涵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价值内容体系各部分的主要内涵是:

(一)“认知价值”是生物新课程的最基本价值。体现在不仅重视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同时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培养。实验技能、思维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是生物学科的基本能力,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能力的综合体现。如新课程中学习遗传病知识的同时,注重遗传系谱图的判断能力训练,同时开展遗传病的调查研究活动,使认知价值得到最大体现。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生物新课程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生物新课程中包含:生命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对立统一、事物是普遍联系、局部与整体、普遍性与特殊性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内容。如新课程内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渗透生命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观点;细胞质与细胞核遗传的对立统一;水盐平衡与内环境稳态之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

(三)“科学价值观教育”是生物新课程在科学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其包含:科学献身精神的教育、科学认识方法的教育、科学态度教育、科学批判精神、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等。如新课程中生物科学史“酶本质的探索历程”“促胰液素的发现”以及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等内容,渗透严谨求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价值观。

(四)“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人文价值的重要体现。生物学科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服务于人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也使生态人文教育现实、具体、贴近生活。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现为生态文明道德的培养和三项基本国策的教育。如教材中的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的数量变化、保护我们的家园、水和稳态平衡等内容渗透环保意识、生态道德等可持续发展教育,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新时期价值教育的重要内容,具体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责任感、社会主义荣辱观、国情教育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中生物新课程,培养学生具备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新课改的需要。如教材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多样性、基因工程等融入爱国、爱乡教育,生物实验积极倡导科学探究、团结合作等良好品质教育。

(六)注重“生命教育”是生物课程的传统。加强生命关怀,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发展生命是高中生物课程独特的教育价值所在。感恩教育、健康教育、美育教育、生存教育、耐挫教育等是生命教育的内容。新课程中关于细胞衰老与癌变、糖尿病的诊断、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过敏反应等内容,有利于树立健康意识,加强自身修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利于形成珍惜生命、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升生命质量。

三、高中生物新课程价值体系的作用

高中生物新课程价值体系在课程实施中居于重要地位,对课程活动具有明确的引领作用,指导学生朝着更为贴近社会及时代的需要发展。

(一)定向调控作用。高中生物课程的价值体系通过影响生物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及实施等领域,进而对整个课程活动进行定向和调控。它限定高中生物课程的范围、理论模式的选择、内容承载的意域、课程活动的方式,规范着课程主体的理论抉择,使课程活动趋近于社会发展和课程主体的需要。

(二)多元导向作用。高中生物课程价值体系的存在为教师提供了世界观和认识论方向,对传播的思想道德、价值观以一定的规范和导向,不断隐喻认识和把握知识的程序、方法及评价标准。同时,有助于师生依照自身的价值理念和目标去开展课程活动,更合理地把握课程及其进程,使课程活动、课程评价趋于多元化。

生态价值的含义第4篇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就是何为“生态”(Ecological),“生态”有“生态学的,生态的,生态保护的”之意,其词头“eco”则有“生态的、家庭的、经济的”之意。可见,“生态”的含义的确包含“家园、居住、逗留”等含义,比“环境”更加符合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形。第二个概念是何为“自然”,生态美学中的“自然”是指自然物的集合体,即整个自然界。

价值一直都是表述对象对人的有利性,而忽视了对象自身的价值。生态美学看到了自然除了对人类的外在价值外,还有其内在价值。罗尔斯顿将自然价值分为13种之多:“支持生命的价值自然界稳定和开放的价值、尊重生命的价值、科学和宗教的价值等等。”这充分肯定了自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我们说自然和人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生态美学从宏观上肯定了生态系统的美,那么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自然,它本身也具有美。不过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自然之美,既不是“自然全美”论,也不是“人化自然论”,更不同于“美在意象”说。而是,自然本身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与生态整体和谐统一的美。

一、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自然之美区别于“自然全美”论

生态美学与传统理性主义美学的重要区别在于,承认自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生态伦理学家罗尔斯顿说,“每个赞美提顿山脉或是耧斗菜的人都会承认自然有价值,而《奥都邦》和《国家野生动物杂志》上刊登的照片都很好地呈现了自然的这种审美价值”,这就是说,在生态美学中,自然具有审美价值。但是,自然又不能成为单独的审美对象,而必须要有人的参与,生态审美是关系中的美。这就与“自然全美”论划清了界限。自然全美论者认为,全部的自然都是审美对象,将自然作为单独的审美对象,难逃主客二分之嫌。自然界恰当的或正确的审美鉴赏基本上是肯定的,同时否定的审美判断是很少或没有位置。”这一个观点,虽然肯定了自然具有包括审美在内的价值属性,但却有“自然中心主义”之嫌,将自然的包含审美在内的价值绝对化了。离开自然与人紧密相连的生态系统来谈论“自然之美”,从而走向了将自然性与人文性相对立的错位轨道。生态美学坚持“生态存在论”的哲学与美学立场,因此,必然要从“此在与世界”的在世关系中来理解自然之美。美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是在“此在与世界”的在世结构中,在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中,存在得以展开、真理得以显现的过程。

二、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自然之美区别于“人化自然”论

生态美学的生态系统中包含着人的要素,这是其研究方法“生态现象学”所决定的。生态现象学特别强调审美过程中人构成作用和“此在”的阐释性和能动性。诚如罗尔斯顿所说“有两种审美品质:审美能力,仅仅存在于欣赏者的经验中;审美特性,它客观的存在于自然物体内。”但生态美学又不会因过分强调人的作用而走向“人类中心主义”。“移情论”的代表人物里普斯认为,“审美都因为我们把亲身经历的东西,我们的力量感觉,我们的努力,起意志,主动或被动的感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面去”。把自然看成人类审美的附属物,自然本身不具备审美价值,只有人的意志在自然物身上得到反映时,自然才是美的。这里完全忽视了自然的自然属性,而只关注其社会属性。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自然美不排除人的要素,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于生态整体中,美才能逐步生成和呈现。

三、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自然之美区别于“美在意象”论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叶朗一直坚持“美在意象”,在他看来,无论是社会美、艺术美,还是自然美,它们的共同本质就在于能体现出意象世界的美。叶朗认为,美显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即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由于人们习惯于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看待世界,所以生活世界这个本原的世界被遮蔽了。为了揭示这个真实世界,人们必须创造一个“意象世界”。意象世界是人造的,同时又是存在本身的敞亮,这两方面是统一的。叶朗虽然也在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的融合,使人类回到本真的自由境界。但是,他所谓回到的本真状态是精神的本真,而且回去的手段是人通过精神的超越,这还是一种静观美学。我们的生态美学强调人实实在在的参与到自然中,亲身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在。而且叶朗一直在强调“自然美的本体是审美意象。自然美不是自然物本身客观存在的美,而是人心目中显现的自然物、自然风景的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是人在心目中创造的,难逃“人类中心主义”之嫌。我们说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自然之美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是实实在在的此在,它不是虚拟出来的意象世界。我们承认自然本身就有审美的价值,生态系统中自然有独立的价值,并不是人想象出来的。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美是自然物有助于维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它体现为自然生态平衡的协调美。

生态价值的含义第5篇

关键词:艺术品鉴赏;现实意义;精神领域

艺术品鉴赏本身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行业,艺术品是有鉴赏价值、研究价值、商业价值以及文化沟通价值的工具。艺术品同时具有收藏的意义,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时可以根据保存年代的长短提升自己的价值。本文旨在探讨艺术品鉴赏的含义与特征,进而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最大化地发挥艺术品的当代价值。

1艺术品鉴赏的文化底蕴

1.1艺术品鉴赏的内容

艺术品鉴赏的内容非常广阔,针对艺术品的内涵必须要有详细准确地了解。艺术品可以说是艺术家实现创造、具备欣赏价值与基本使用价值的特别物品,艺术鉴赏是在对艺术品本身进行客观评价,以此确定艺术品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人们的普遍审美观念。艺术品本身的特点是独特性、长久性以及真实性等,在价值上也可以提升人们的鉴赏能力,从而激发群众的想象,增加群众之间的交流次数。

1.2艺术品鉴赏的实际原则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规则与规律,并要求每一个相关人员都必须遵守。艺术品鉴赏中也有一定的行业规则,该规则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能确切掌握艺术品的自身价值与延伸价值,从而进行严格的估计与计算。所有艺术品都可以依据时间的长短增加自己的现实价值和内在含义,体现不同社会时期的历史形态,反映原始社会的生活状况。因此,进行艺术品鉴赏必须要充分了解历史的进展状况,能够对历史有一个确切了解,从客观性与整体性两方面评价艺术品,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艺术品的价值,充分发挥艺术品本身的功能。同时,艺术品鉴赏还要了解民族性特点,充分把握时代特征,从而在社会演变进程中把握艺术品的价值。艺术品鉴赏还要顾及艺术品本身的商业价值,要做到艺术品的自由流通和买卖,进而帮助艺术品创造最大的价值。

2艺术品鉴赏的人文特征

艺术品的人文特性必须建立在人类文化基础上,考虑人们对于文化的真实需求,并结合时代精神掌控艺术品鉴赏手段,了解艺术品出现的含义。

2.1艺术品鉴赏融合大众的审美趋势

伴随时代的演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见到的事物越来越丰富,视野也得到了开阔。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时,就开始在意审美方面的追求,与之而来人们的审美趋势也不断上升,艺术品鉴赏也发展成为与时俱进的时代举动,时刻响应人们审美趋势的变动倾向。利用艺术品的外在价值可以深入探讨其内在价值,给人们的精神领域增添无穷的乐趣,从而丰富人们的生活。同时,人们可以通过艺术品鉴赏行为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开阔视野时满足自己精神领域上的空虚,实现长久发展。纵观全局,只有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人们可以在艺术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进步,才能解决民生问题,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降低物质主义与功利主义给社会产生的危害。

2.2艺术品鉴赏可以顺应时代精神的要求

艺术品鉴赏能力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水平显示了一个社会与一个时期独特的文化底蕴与意识形态。在精神文明逐渐占据主要地位的今天,人们更加看重内在修为的提升和思想境界的开阔。艺术品鉴赏不断让更多的参与者了解社会,艺术品甚至成为了连接社会与个人的重要桥梁。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的多样化,生活活动范围更加开阔,由此引领人们从狭小的家庭环境走进了艺术世界、艺术品展览会、美术馆等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通过不断地加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提高了人们的沟通能力。利用艺术品鉴赏行为可以丰富个人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从而让整个世界的精神文化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2.3艺术品鉴赏反映艺术创作的发展趋势

艺术品鉴赏一方面会生动形象地展示艺术品内在的艺术性和民族特性,蕴含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传承多年来的历史底蕴。另一方面就是反映现代艺术作品创作的发展动态和创新理念。艺术品鉴赏会让人们对整体社会有一个主观把握,此外,还会在传统文化的承袭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从而提高现代艺术的创作水平,突破当代艺术作品创作的局限。特别是针对当代艺术作品的衍生物,可以深度挖掘艺术作品的创作潜力与内在价值,不断实现艺术品鉴赏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增加。艺术品鉴赏是促进艺术品创新继续前行的重要动力,在此前提下,应逐渐实现艺术创作的长久发展。

3艺术品鉴赏的当代意义

3.1满足大家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艺术品鉴赏含有多彩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涵养,艺术品鉴赏的进步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革新,给人们思想进步带来促进作用,同时还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品味,让整个社会呈现出和谐的文化氛围。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前提下,让人们的精神领域有了很大改变。因此,艺术品鉴赏的时代价值十分重要。不管是人类生活的前行,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有值得深究的意义。

3.2扩大艺术品鉴赏的群体范围,提高艺术品的人文特质

艺术品鉴赏行为能够丰富人们的经验,针对艺术品进行鉴赏,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与情感沟通,会让艺术品的价值实现进一步推广,从而让人们在观看艺术作品时获得精神享受。艺术品鉴赏深刻地反映了艺术品的人文价值,艺术品的价值会时刻作用在个人的意识领域中,唯有获得群众的普遍认可,艺术品的价值才可以实现出来,这是艺术品存在的意义。不断增加艺术品鉴赏人数,扩大艺术品鉴赏受众范围,是整个社会的呼声。

3.3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实现艺术品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化范围的加大,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在交流过程中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不管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领域,艺术品鉴赏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特别是在艺术品的价值探索方面,利用开展艺术品鉴赏活动,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形态,同时还能向其他国家显示我国优秀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艺术品鉴赏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鸿,竹简.关于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的话题——何鸿访谈录[J].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2013(07).

[2]…钟毅.灵活鉴赏……感悟本真——浅谈美术鉴赏方法在欣赏教学中的运用[J].美术大观,2010(11).

[3]…付长珍,鲍永玲.多元对话与哲学创新——“对话与和谐——纪念伽达默尔逝世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研究,2008(02).

生态价值的含义第6篇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能源价值体系

The Research of Energy Value System Based on Viewpoint of Dualistic Value Rong-Jie State

Abstract: The good operation of the energy economy need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energy pricing mechanism,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energy value constitutes. This paper combined research results about value theory and considering some new changes about energy economic environment, based on viewpoint of dualistic value Rong-Jie state in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cluding physical phi- losophy, energy demand, energy market trading and virtual value theory, puts forward multidimensional energy value Rong-Jie state system, and provides significant enlightenments for energy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energy price reform.

Keywords: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dualistic value Rong-Jie state, energy value system

一、 引言

现代社会中,能源资源、环境与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日趋重要。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能源经济平稳运行对于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能源价格基本稳定,能源供需总体平衡,较好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能源与金融环境极为复杂,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调整,对能源结构及能源发展方式的依赖性将不断增强。长期来看,宏观上由于能源需求增长呈现刚性,石油与天然气供给的国外依存度不断加大,煤炭供给受到环境、安全生产与交通运输限制,电力供给则受制于电煤成本约束,导致能源有效供给的短缺态势将长期存在,这将使能源价格水平处于长期上升通道;受国际能源形势复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自然环境变化不可控等因素影响,短期性、阶段性、区域性与季节性的能源供给不足缺口也日趋明显,这将直接波及到能源产业链中的中下游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随着国内外节能减排与低碳环境约束的不断强化,微观层面上,能源企业需要结合国家的能源战略调整,更加注重能源成本控制与价值链体系的构建。

“十二五”期间,深化能源价格改革,理顺煤、电、油、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将成为能源经济改革中的重点议题。那么,如何在能源价格机制形成过程中,更科学合理地反映出能源需求程度,反映出低碳环境约束,反映出稀缺性能源的有效配置,为实现我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供需价值链,将成为政府和能源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从经济学思维出发,价格形成机制与价值理论关系密切,价值理论是价格理论的基础。因此,探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价值体系理论,以此为基础补充完善能源价格理论,将会为我国能源价格改革提供科学发展的新思维。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基于目前能源价值理论的研究成果,借鉴科学的价值理论,深入对能源价值的探索,扩充能源价值体系的认识领域,为能源价格改革以及能源企业管理提供新思维和新方法。

二、能源价值体系的研究文献综述

对价值的认识观,既有哲学视野也有经济学视野的认识,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价值与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与分配过程密切相关,商品价值必须从市场或者其他途径得到实现。本文是从经济学意义上来分析能源价值体系。由于能源价值体系的专题研究文献较为匮乏,本文在此引用自然资源价值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这是因为: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自然资源中的能源矿产资源类别;二次能源,电能如火电及可再生能源(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的主要投入品煤炭、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以及部分生物质能也都属于自然资源。

目前,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完整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但以基于经济学理论基础构建了一些理论框架。由于不同的经济学派对价值的内涵有不同认识,所以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大致可分为四类,即劳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其中,劳动价值论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该学说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和约翰・穆勒等人的思想,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二重性,交换价值是价值的一种货币表现形式,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价值角度分析自然资源时认为,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不以商品形式进入生产过程,本身没有价值,即不转移旧价值,也不形成新价值[1]。目前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多数文献中所分析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经济资源,即已经进入市场交换,并具有产权归属的自然资源,而且该自然资源经过开采,已经具备了劳动价值。如王华华(2009)认为自然经济资源,其价格形成过程即发现、占有、开采、维护和保障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自然经济资源价格形成是由其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这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由劣等条件下的个别劳动耗费决定[2]。

效用价值论则主要基于19世纪70年代以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说。该理论认为:价值并不是商品内在的客观属性,而是人的欲望同商品满足这种欲望的能力间的关系,即商品效用,强调效用是价值的源泉和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效用非客观化,而是人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均衡价值论即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即资源价值体现为商品的货币表现,即交换价格,资源价值即资源均衡价格,是由资源需求与资源供给相互作用并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价格。资源价值实现需要通过市场交易。商品的效用和稀缺性分别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内在依据(来自需求)和外在依据(来自供给)。(林伯强,2009)认为均衡价格理论,资源优化配置和外部性理论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能源经济学的贡献,可用于能源价格研究[3]。

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资源价值(价格)进行分析的价值理论,主要来自于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论思想。其代表人物Rolston(1988)认为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而且生态系统还具有超越前两者的“系统价值” [4]。余谋昌(2003)在此基础上,认为自然是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体,自然资源同人的需要发生关系而形成的价值称为 “外在价值”,自身的价值是 “内在价值”[5],黎永亮(2006)依据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认为自然资源价值的补偿不仅包括有形的消耗部分,还需要考虑生态价值的恢复和重建,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自然资源价格模型[6]。

除此之外,部分自然资源价值的研究文献综合了以上若干理论并做出了部分修正。如张光文(2001,2004)基于劳动价值与生态价值论,认为自然资源价值包括直接投入的劳动价值、补偿价值、机会成本价值、生态价值[7] [8];夏佐铎(2002)基于劳动价值与效用价值论提出了复合价值论,认为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矿产资源的自身价值,二是矿产资源资产的权益价值,三是由凝聚到资产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产生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自然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9];任海涛(2009)则修正了效用价值论,并结合劳动价值论与生态价值论,认为自然资源价值包括自然属性价值与人类劳动价值。自然资源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自然属性(物理、化学、生物等特征)也构成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但其价值大小取决与人类需要程度,或者说来源于效用,但主要是客观效用而非主观效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构成主要来自于自然力、自然属性与人类需要、不可再生性、垄断、人类劳动与区位价值[10]。

目前,随着理论界对虚拟经济的关注,一些研究者基于马克思的《资本论》,从虚拟价值角度对自然资源价值进行了初步分析。如陈长,邓朋霞(2010)根据马克思关于虚拟价值的间接论述认识到:自然资源进入到生产过程和商品交换环节,其虚拟价值就附载在商品体上,商品价值构成中就包含了虚拟价值,虚拟价值不仅会通过价格表现出来,还要通过价格获得实现。文献认为虚拟价值是人来赋予的,但对其来源并未明确指出[11];李源(2009)则认为虚拟价值并不依附在社会价值的真正实体―劳动产品之上,虚拟价值 载体的社会属性发生了变化,已经不是人类一般劳动凝结其中的劳动产品。文献认为自然力(资源与环境)具有的价值就是虚拟价值,可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价格受价值规律与供求规律的支配;并认为虚拟价值对象的外延更大,不仅仅限于自然资源[12]。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可见,研究者对自然资源价值体系给出了有益探索,但由于研究视野以及所持有的理论基础不同,研究结论存有较大分歧;部分研究者试图将各种不同的价值理论综合并修正,但对某些自然资源价值构成部分的源泉缺乏更深入的理论研究;从虚拟价值角度展开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匮乏,视野也比较单一;针对能源价值体系,特别是二次能源――电力价值体系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目前,我国能源市场与价格改革滞后,从深层次分析,这与决定能源价格基础的能源价值理论的专门研究比较匮乏也有一定关系。而当前我国能源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是,在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从人本主义角度来重新思考能源价值。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对虚拟价值的研究,有着较深入的探索,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所提出的二元价值容介态观,即是基于人本主义经济观,强调生活价值的实现,这一观点将为能源经济研究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为能源价值体系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路径,为新形势下能源经济建立科学发展的能源价值观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将积极借鉴其价值理论的创新成果,将其应用于能源经济研究范畴,多元化地探索能源价值体系的科学构成。

三、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二元价值容介态观

物理哲学认为,自然界的物质除了具有能量这一基本属性以外,还具备许多其他属性,如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性与信息性等,这些非能量的物质属性与能量物质属性相结合,即可实现耗散结构的有序化进程。一些非能量形式的广义有序化能量可以依附于有序化能量中,间接地对耗散结构的有序化程度产生影响。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假设认为:宇宙运动形态是由“物质态”和“信息态”循环作用构成的,“信息态”中的信息容纳于“物质态”之中,推动了“物质态”的进化发展;新的物质形态又释放出新的信息,再容纳于“信息态”之中,推动了“信息态”的进化发展,如此往复循环、生生不息的进化现象构成了自然社会的容介态,即社会是一个以信息变化为基础的动态进化过程[13]。这一假设构成了该理论的物理哲学观。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二元价值容介态观,即是在该假设前提下提出的一种价值观念。该价值观认为:实体经济主要是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生理需求和使用功能要求),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可定义为广义虚拟经济(通常人们所说的虚拟经济一般指金融活动,即狭义的虚拟经济)[14]。广义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二元价值容介态,即传统价值由于不断容入信息介质而进化为更高级的价值。正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信息态)的虚拟价值和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物质态)的使用价值相融合而使价值进化这一现象,共同催生了二元价值容介态的广义虚拟经济 [15]。二元价值容介态观,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人本经济的“生活价值观”[14]。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认为当前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并非一成不变的均衡系统,而是时刻处于传统价值与信息介质带来的新价值之间不断动态融合和进化的容介态[16],也可以理解为,该系统是时刻处于经济变量从非均衡到均衡之间不断进化的动态适应过程,也是一种均衡与非均衡同时存在的一种耗散结构。其实,能源经济系统属于经济系统的子系统,也可视作一个复杂科学系统,同样具备适应性、非线性、进化性、涌现性等复杂性特征。按照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思想,也可将能源经济系统看作一个物质态与信息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自适应动态进化过程,是能源实体经济与能源虚拟经济相结合的一个复杂系统,属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研究范畴。

四、二元价值容介态观下的能源价值体系

从广义虚拟经济角度看,能源经济同样表现为二元价值容介态特征,传统的能源价值(自然资源价值)由于不断融入各种信息介质而进化为更高级的能源价值。能源价值不是单一构成,而应该是一个复杂体系,或者说是一个不断进化的二元容介态,是一个能够体现能源供应的稀缺性、能源需求的多层性、能源与环境的社会经济关系、能源的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时空性等复杂性特点的多元化、多层级和动态发展的能源价值体系。

那么,从不同的角度,能源价值体系应具有不同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特征。如从物理哲学观角度,该体系表现为能源物质价值与能源信息价值的二元容介态;从能源需求角度,表现为能源使用价值与能源心理价值的二元价值容介态;从能源市场交易角度,表现为能源供给(卖方)价值与能源需求(买方)价值的二元容介态;从广义虚拟经济角度,表现为能源实体价值与能源虚拟价值的二元容介态。

首先,从广义虚拟经济的物理哲学观角度看,与能源经济系统的物质态和信息态相对应,能源价值体系可分为能源物质价值与能源信息价值。能源物质态表现为能源再生产过程(生产、流通、消费与分配)中的能源产品物质形态,能源信息态蕴含在能源的物质形态以及衍生品的再生产过程中,能源信息束包括与能源产品与服务相关的经济信息、社会信息、法律信息、技术信息、环境信息、市场信息、企业信息等。因此,能源物质价值主要表现为能源产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即自然力价值,是自然界赋予的没有经过信息加工的生态价值。而能源信息价值则包含了能源勘探、开发、生产、交换、消费、金融等相关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等信息的价值,是经济社会赋予能源产品的一种经济价值。在目前的经济生活中,能源信息不仅包括能源产品信息,还包括能源金融衍生品信息,如石油期货、天然气期货与电力期货交易、能源排污权、能源碳金融交易等信息,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网络化、国际化特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延伸无限性,能源信息价值不断融合在能源物质价值中,向更高的进化态演变,这两类价值不断相互融合,不断进化,形成一种二元价值容介态。

图1 二元价值容介态观下的能源价值体系

其次,从能源需求角度看,能源价值体系可 分为能源使用价值与能源心理价值,这两类价值主要是从能源消费主体对能源有用性判断基础上形成的需求价值或功能价值,其理论基础来自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消费者需求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其中,能源使用价值是指能源作为一种缺乏需求弹性的重要投入品或日常必需品的客观有用性;能源心理价值则是指附加在能源核心产品层次上的形式产品层(包括质量、规格、型号、品牌)以及延伸产品层(售前、售中与售后服务以及拓展服务)上的能满足需求者更高层次需要的衍生价值,由于这类价值主要体现在需求者的心理层面,故称之为能源心理价值。从市场营销学的产品观看,能源使用价值实际上是指产品的核心效用,是产品的核心层提供的客观需求价值,能源心理价值则是产品形式层与衍生层所提供的外延效用,更多是属于消费者主观判断后形成的需求价值。能源主要是耗能性产业如交通运输业、钢铁与化工行业,特别是有色金属冶炼,电力(二次能源电力产业本身也是耗能性产业,主要消耗煤炭与石油)的主要投入品,所以生产领域更重视能源使用价值,而在能源(电力与天然气)的非生产性消费领域,如家庭、商业与政府消费领域,随着能源差别化服务与能源品牌的推广,以及绿色能源与低碳消费观的生活化渗透,低碳城市化的推进,能源心理价值日渐重要,消费者对能源的清洁、低碳与可持续需求即属于心理价值需求。在国内外对能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制不断探索与反思的背景下,能源价值与价格构成中,需要对能源心理价值及其与能源使用价值的相互融合倍加关注,两者必然呈现出不断渗透,不断进化,而且能源心理价值逐渐凸显的二元价值容介态。

再次,从能源市场交易角度看,能源价值体系表现为能源供给(卖方)价值与能源需求(买方)价值的二元容介态。因为在市场活动中,市场主体由于市场参与目的不同,对价值的判断也存在不一致。如企业对商品价值的认可,来自于成本―效益分析后的利润实现,企业认为价值源泉来自于生产要素报酬;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认可,则来自于商品售价与其需求价格的差额,即消费者剩余体现的消费者福利,其理论基础是均衡价值论。因此,能源供给价值是指在能源生产(包括勘探、开发的广义生产)与能源流通过程中所投入的要素贡献,包括劳动要素贡献、资本要素贡献,产权要素贡献、级差土地贡献(区位价值)、技术要素贡献、环境要素贡献及其他供给要素贡献,反映到能源价格上即表现为能源生产价格;能源需求价值则指能源消费者对能源所能提供的效用或满足程度的价值判断,包括能源基本使用价值与心理价值。反映到价格上即能源需求价格。能源供给价值与需求价值的相互作用,实际上表现为能源市场上能源供给(或价格)与能源需求(或价格)的相互作用,最终在某个时点、某种条件下可能形成能源均衡或非均衡价格,能源价格的背后体现了交换价值,体现了能源供需双方价值的货币实现。当影响能源供需的因素发生变化时,能源供给价值与能源需求价值也会随之变化,二者相互作用,可能在新的条件下形成能源价值均衡态,或者呈现出非均衡态与均衡态间的价值耗散结构。从动态角度看,实际上表现为市场交换活动中,能源供给(卖方)价值与能源需求(买方)价值不断演化、不断适应的二元价值容介态。

最后,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虚拟价值理论角度看,能源价值体系可表现为能源实体价值与能源虚拟价值的二元容介态。能源实体价值主要是指从能源的物质属性、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出发,在能源产品实体中所蕴含的自然资源价值与功能价值,表现为能源物质价值、能源使用价值以及其他非信息化的实体性价值;能源虚拟价值主要是指能源的非物质态价值,以及体现了能源需求者心理需求的价值,表现为能源信息价值与能源心理价值。以往的能源价值以及价格形成机制研究中,主要是从能源实体价值角度对能源价值(价格)进行分析,缺乏对能源虚拟价值的认识,前文所提的自然资源价值理论中对虚拟价值的研究,实际上仅仅是对自然资源价值或自然力价值的认识(由于马克思将其称之为虚拟价值),属于本文所分析的能源实体价值中的构成,而本文所指的能源虚拟价值。随着现代社会中,能源的信息价值、 心理价值这些虚拟价值在能源经济系统中各层面(企业层、社会层、用户层、政府层、环境层)的多重衍射,能源虚拟价值不断融合进能源实体价值中,并进化为更高形态的能源价值,形成了不断适应、不断演化的二元价值容介态。

以上就是从不同角度对能源价值体系构成的认识,表明了不同层面上能源价值均具备二元容介态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层面的能源价值构成部分的内涵存在某些重合。如能源实体价值包含了能源物质价值,能源使用价值及其他非信息化的实体性价值;能源虚拟价值包括能源信息价值与能源心理价值;能源需求价值包括能源使用价值与能源心理价值;能源供给价值则包含了能源物质价值与能源供给或利润相关的信息价值。其中,从广义虚拟经济的物理哲学观、虚拟价值理论以及二元价值容介态观对能源价值体系的认识,扩展了以往资源价值理论的简单综合或者结构分析框架,扩展了资源与能源价值的认识论,这将为我国能源企业管理与能源价格改革带来有意义的启示。

五、启示与结语

能源价值体系的二元容介态观,首先,对能源企业而言,将使其在战略观念、管理实践、营销服务与品牌建设、商业运营模式以及智能能源网络建设领域有了更广阔的新认识。在企业战略观念上,能源企业应结合环境、社会与能源需求侧的新要求,创新能源市场营销观,构建能源虚拟价值服务理念,迎合绿色能源消费与低碳消费观,提供蕴含更多虚拟价值的能源产品和优质的深层次服务;在管理实践上,应着重提高人力、资本与土地资源的技术与经济效率,提高能源供给价值,并重构管理流程,改造企业传统价值链,在企业内、外部构建提供更多附加价值增值的虚拟价值链,提高能源企业的信息价值含量与用户虚拟价值含量,大力发掘能源虚拟价值源泉,实现双赢;在营销服务与品牌建设上,应根据能源市场改革需要以及能源企业特点,大力推进差异化、低成本或特色化战略,以及推广各种营销策略,塑造提供更多虚拟价值的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特色的能源品牌;在商业运营模式上,可适时推进虚拟组织与虚拟交易平台建设,扩展能源衍生产品等金融交易,控制企业运营风险;在智能能源网络建设上,应积极推进智能化能源系统工程建设,构建智能能源网络,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更高效率地利用和配置稀缺性资源,以适应经济、环境、信息社会的科学发展需要。

其次,对能源价格改革相关的政府与管制部门而言,也将对其改革路径选择、价格管制方式给出新的启示。改革路径上,需要结合能源价值体系新观念,适应全球能源市场化趋势,塑造新的改革环境与文化。包括全力塑造全社会的能源―环境和谐科学发展的价值观,营建政府、企业与消费者、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际多个层面的绿色能源文化,积极推进能源市场体系建设,包括能源技术信息市场与能源金融市场、能源衍生品市场与碳交易市场等;在能源价格管制方式上,应注重科学研究和经验比较,统筹考虑不同层面能源价值构成的特点,以及在不同区域与不同时间的作用方式、作用效果、作用规律,探索能源虚拟价值在能源价格构成中的作用机理与形成机制,以全面促进能源实体价值与能源虚拟价值的双重实现,并采用科学灵活的手段,结合市场化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以适应我国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笔者将在后续的研究中深入分析。

总之,本文在对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研究成果的借鉴,以及对广义虚拟经济的二元价值容介态观的分析基础上,认为能源价值体系可以从不同角度给予不同认识,并从广义虚拟理论的物理哲学观、能源需求角度、能源交易角度与广义虚拟价值理论角度,提出了新的能源价值体系构成与二元容介态特征。这一新的认识,为能源企业管理以及能源价格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7-60, 225-237.

[2] 王华华.资源与自然经济资源价值构成探讨[J].价格月刊,2009, 390(11):33-36.

[3] 林伯强.推进能源经济学研究[J].中国石油企业,2008, Z(1): 20-21.

[4]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杨通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28-236.

[5] 余谋昌.自然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32.

[6] 黎永亮.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能源资源价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7] 张光文.关于自然资源价格的形成及体系的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1(6): 26-29.

[8] 张光文.资源价格机制论[J].现代经济探讨,2004(6): 54-56.

[9] 夏佐铎,姚书振.矿产资源资产经济价值的研究[J].中国矿业,2002(4): 16-18 .

[10] 任海涛.自然资源价值构成新论[J].前沿,2009(7): 111-116.

[11] 陈长,邓朋霞.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自然资源的虚拟价值模型研究[J]. 理论与当代,2010(1):18-21.

[12] 李源.从劳动价值、虚拟价值到自然力价值――关于资源环境和生态价值含义的理论探讨[J].天津社会科学,

2002(4): 93-95.

[13] 林左鸣,尹国平.价值理论的困境、出路及创新研究――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关于价值的主要观点[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 (1): 5-14.

[14] 林左鸣,吴秀生. 看不见的心――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44.

生态价值的含义第7篇

[论文摘要]深层生态学是西方环境伦理学界提出的一个与浅层生态学相对应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之一。它强调不仅仅从人出发,而应该从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角度,把人一自然作为统一整体来认识、处理和解决生态问题。其理论宗旨是批判和反思现代工业社会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种种失误及其背后的深屡根源,目的在于寻找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及现代社会的合理构建。

深层生态学是西方环境伦理学界提出的一个与浅层生态学相对应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之一。它强调不仅仅从人出发,而应该从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角度,把人~自然作为统一整体来认识、处理和解决生态问题。其理论宗旨是批判和反思现代工业社会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种种失误及其背后的深层根源,目的在于寻找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及现代社会的合理构建。今天,深层生态学不仅是西方众多环境伦理学思潮中一种最令人瞩目的新思想,而且已成为当代西方环境运动中起先导作用的环境价值理念。

一、深层生态学的创立及其渊源

“深层生态学”(deepecology)一词由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ArneNaess)首先提出,后经奈斯、德韦尔、塞申斯、福克斯等人的不懈努力而丰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环境哲学。奈斯是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教授,深层生态学的创始人。其思想深受斯宾诺莎和甘地的影响。著作主要有《对深层生态学态度的认同》(1985年)、《生态智慧:深层和浅层生态学》(1985年)、《生态学、联合体与生活方式:生态知识T》(1987年)、《肤浅的生态运动与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总结》(1987年)和论文《浅层与深层,长序的生态运动》(1972年)等。除奈斯外,美国著名诗人和散文作家格雷·史奈德(GarySnyder)通过其作品大力倡导深层生态学生活方式,他本人也因此被马克斯·奥尔史莱格誉为“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其诗集《龟岛》(TurtleIsland)于1975年获得普利策奖。这本诗集包括与禅守、美国印地安传统和深层生态学相关的诗、散文和论述。其思想的广泛传播为深层生态运动在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O世纪8O年代随着深层生态学刊物《号兵》(Trunpeter)在加拿大创刊,深层生态学与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学和生物区域主义等环保运动结合起来,成为西方有影响的四支激进环境主义之一。

在推动深层生态学在美国早期的传播历史上,德韦尔(BillDeval1)和塞欣斯(GeorgeSessions)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塞欣斯曾和纳斯共同起草了作为深层生态学核心的8条行动纲领,他主要从环境哲学方面介绍和阐述奈斯的思想;德韦尔则侧重于深层生态学思想在生态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两人合著的《深层生态学:物质的自然仿佛具有生命》(Deep Ecology,:living as if Nature mattered,1985)一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深层生态学思想的产生背景、思想根源、理论主张以及深层生态运动的相关情况,对深生态学思想在美国和欧洲的传播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他们于1979—1980年间把奈斯的思想学说完整地引入环境伦理学领域,从而使深层生态学成为环境伦理学领域中一个正式的或规范的思想流派;其次,努力使奈斯的学说成为深层生态学正统理论,并扩展其在生态哲学中的学术影响力;最后,努力促成环境伦理学家们与深层生态主义者的相互认同。8O年代中期以后,澳大利亚的深层生态学家沃威克·福克斯(WarwickFox)脱颖而出,他更注重对外部意见的分析和对深层生态学自身的学术批判。其著作《超越个人的生态学》(Toward ATranspersonalEcology)是迄今对深层生态学阐述最系统深入的著作之一。除上述重要人物外,还有许多学者诸如约翰·锡德、大卫·罗德曼和比尔·麦科马克等都在捍卫和发展深层生态学思想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福克斯在著作《走向超越个人的生态学》附录中对这些学者及其与深生态学有关的论文情况都做了详细介绍。

从深层生态学的思想渊源审视:不论是在本体论层面,还是在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方面,深层生态学与古今、中西的许多哲学理念、社会思潮和文化传统都有紧密的联系[2]2。深层生态思想家们在建构深层生态学理论时,以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广泛吸收各种自然科学最新成果和人文主义思想成就。西方文化传统对深层生态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从斯宾诺莎到海德格尔近代西方哲学家,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成为其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来源之一。基督教内部非人类中心主义神学观念成为深层生态整体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平等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浪漫主义文化意识为深层生态意识提供了新的认识来源。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东方文化传统同样影响了深层生态学,道家智慧中的生态平等主义和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情怀,表达了深层生态学理想中的生物区域社会形态,而佛教的生态观为深层生态学提供了极为适当的宗教学理背景或历史渊源联系;甘地的“坚持真理”、“非暴力”和“苦行”等三原则对奈斯的影响最大。现代科学传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现代生态学理论为深层生态学家提供了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理论基础,生态学的形而上学含义使它超越了科学的范畴而成为现代生态运动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为深层生态主义者对传统自然观和价值观进行评价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依据;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尤其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深层生态学提供了现代心理科学上的重要支持。

二、理论体系层次及其基本准则

依福克斯的观点,深层生态学的主要内涵有三:一是指对环境伦理学以及环境问题的根源的深层追问,它不仅仅是调整现行政策或修补传统价值观,而是要对潜藏在一些特定行为与态度下的根本世界观进行批判性反思。从这一层面上讲,深层生态学是一种对环境哲学与政策的方法论上的探索;二是指环境保护主义者所共享的基本价值观的共同平台。这些价值观包括确认自然的固有价值,承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呼吁减少人对自然的冲撞,关注生命的质量而非物质的拥有量,致力于改变现行的经济政策和自然观;三是指不同派别的基于上述的深层追问与价值平台而产生的自然哲学与生态哲学。其“深层的”(deep)意义在于,对浅层生态学不愿过问的根本性问题提出质疑,并不断深层追问,其含义乃是指追问之深度。深层生态学讨论一切问题都是以这种深层追问的方式为其出发点,通过深层追问而达到问题的深层本质。这成为深层生态学与浅层生态学两者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形容词‘深层的’强调我们问‘为什么……怎样才能……’这类别人不过问的问题。作为科学的生态学,并不考虑何种社会能最好地维持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这是一类价值理论、政治、伦理问题……我们不限于一种科学方法,我们有义务用文字表达一种总体的观点”。深层生态学和浅层生态学在自然观、价值观、社会观、政治观、经济观和技术观方面都存在着根本分歧,两者虽然都关注环境问题,但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却有本质差别。奈斯在《浅层与深层,长序的生态运动》以及《生态智慧:深层和浅层生态学》中有详细的阐述。奈斯的深层生态学思想包含哲学观(philosophicalsense)和实践观(practicalseIise)两个方面。前者面向学术,后者面向大众,因而在整体上内容相当庞大而复杂。其思想体系的方法论特征是直觉、深层追问和演绎方法的综合运用,但直觉方法占有更为重要的哲学方法论地位。在这一思想体系中,“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既是其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又是终极目标,因而居于最高层。所以奈斯深层生态学理论的核心是“自我实现论”。。奈斯把自己的哲学概括为“生态智慧T”(EcosophyT)。这里的“T”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纳斯登山时用石头搭成的小屋;一是表达了其谦逊和宽容的学术态度。“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我称这为生态智慧……因此,生态智慧,即深层生态学,包含了科学向智慧的转换”。

以奈斯的“生态智慧T”为基础,深层生态学家们建构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哲学体系。“概括起来,它由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由两条根本性的原则即最高准则(ultimatenorms)构成;第二层次由八条行动纲领构成;第三层次是从第一、第二层次演绎得到的规范性结论和‘事实’假说;第四层次是依据第三层次而得到的具体的行动规则。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内核或日立论基础是两条最高准则:一是自我实现原则;二是生态中心主义平等准则。它们位于深层生态学理论体系的中心。深层生态学的“自我实现”是人的潜能的充分展现,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境界。“自我实现”中的“自我”是形而上的“自我”,它是用大写的字母“S”构成的(Self),通常称为“大我”,它与小写的“自我”(self)俗称小我有本质的区别。奈斯认为,自我成熟要经历三个阶段:从本我(ego)到社会的自我(self);从社会的自我到形而上的自我(Self),即生态的自我(Ecologicalself)。

自我实现进程是人不断扩大自我认同对象范围的过程,也是人不断走异化的过程。奈斯说:“人不在任何狭隘的、个体意义上使用‘自我实现’的表述,而要给它一个扩展了的含义。这是一种建立在内容更为广泛的大写‘自我’(Self)与狭义的本我主义的自我相区别的基础上的……这种‘大写’包含了地球上的连同它们个体自身的所有生命形式……我将用‘最大化的(长远的、普遍的)’自我实现!……”“活着,让他人也活着(1iveandletlive)(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和自然过程)……我会用‘普遍的共生’来替代。”。与自我实现密切相关的是生态中心平等,其含义指生物圈中的一切存在物都有生存繁衍和充分体现个体自身以及在大写的“自我实现”中实现自我的权利,即生态中心意义上的平等,是整个生物圈的平等,一种彻底的平等主义。“生物圈中的所有事物都拥有自下而上和繁荣的权利,都拥有在较宽广的大我的范围内使自己的个体存在得到展现和自我实现的权利”。但深层生态学所说的平等不是绝对平等,而是生态系统赋予人和自然存在物的权利平等。生态中心主义平等与大写的“自我实现”是内在相关的,自我实现过程是一个不断扩大与自然认同的过程,其前提是生命平等和对生命的尊重。深层生态学由此衍生出的一条基本生态道德原则是我们应该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响其他物种和地球,并依据这一道德原则呼吁人们“手段俭朴,目的丰富”(simpleinmeans,rich in ends)。

深层生态学平台(行动纲领)。1984年4月,奈斯和塞欣斯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死谷(DeathVally)对十多年来深层生态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共同起草了深层生态运动应遵循的原则性纲领,由8条基本原则组成,后来成为深层生态学的理论核心和深层生态运动的行动纲领。

三、深层生态学的深层生态实践

深层生态运动作为把深层生态学理论转变成深层生态实践的实践形式而存在,并以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满足人们最深层愿望为目的,是深层生态学的思想理论归宿和现实实践目标。

深层生态学家们常引用公众熟知的格言,并赋予其新的含义来作为其口号。如“活着,让他人也活着”、“手段俭朴,目的丰富’,以及“放眼全球、着手全球”等。但每一口号背后皆含有深层生态学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反人类中心主义鲜明的学术立场。深层生态学理论家们认为,若要把其基本策略顺利运用于生态实践,首先要培养人们的深层生态意识。并认为生态意识是潜藏于人的内心而非从外部植入的,只需自己不断地向深层发问思考和寻求答案即可。“生态意识是一种狭隘的自我观念在心理上扩展的结果,这种狭隘的自我观念被埋藏在分离的本我中,通过与全人类的认同,最终成为一种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认同和相互渗透的自我意识”。。福克斯认为深层生态学最核心的洞见就是:客观实际并非人类与非人类领域的二分,如果仍感觉到有疆界存在,就说明还没有完全获得深生态意识。深层生态学崇尚“用简朴的手段达到(生活)丰富的目的”这种个人生活方式。在自然保护和管理方面,深生态学的资源保护策略的基本原则是:(i)鼓励政府机构、立法者、财产所在者和管理者认识到应该顺应自然过程而不是控制自然过程;(2)大生态实践中,提倡地方性社区(1oCalcommunity)范式,特别是生物区域(bioregion)范式中工作。并推行“顺应自然”的资源管理思想,主张“无为而治”。用体验荒野(experiencingthewilderness)的方式来形成对谦恭美德的培养。深层生态学之所以倡导保护荒野,其背后更大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我们应该为什么生活。此外,深层生态学在当代生态实践中采取非暴力原则,主张把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自然资源的保护、生态利益的协调联系起来。“恰当的技术,非主宰的科学”。鉴于地球自然资源供给和承载能力的有限性,自觉提出“物质上的足够使用和再利用”和“控制人口增长”的口号正是时代之呼唤。

生态价值的含义第8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追求 感性教育 趣味教育 人格教育

审美追求是关乎语文教学方向的大问题,也是对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培养提出的目标方向,而语文教学这个活动平台自然就把审美与教学连接起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审美追求不但要求把语文教学内容作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对象来看待,而且侧重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的体验、鉴赏与评价,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审美的享受,获得审美的陶冶,进而提高学生评价文学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审美追求的必要性

1.传统语文教育的缺陷

审美教育是天然的教育。传统的教育过分偏重知识训练,文学的完整性被分解,语文的工具性日益突出,语文的人文意蕴与审美含量大大降低;传统教育过分重视理性教育,其大量的知识灌输与应试训练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区,片面引导个体发展理性思维,感性的压抑是一种普遍状态,由此造成学生感性发展的盲区和贫乏。感性的麻木与迟钝和感性的放任与沉沦是两种极端现象。

2.学生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发展的需要(即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力,是个体自身能力的实现。现行语文教育是否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能推动学生有效选择和积极发展的能力,是否适应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值得深入反思。

而目前的现状是,学生普遍缺乏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审美判断力贫乏,浅阅读突出,整个社会的语言创造力呈现出时尚与浮华趋势,母语的地位受到外来语言的挑战,提高语文教育的创造力、审美性与人文性乃当务之急。

语文教学审美追求的定位

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教育本性,因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大部分是由经典文学作品构成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大都存在其中,而经典与优秀作品的显著标志是文学性、审美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语文教学审美追求,从定位上包含三个层面:

1.语文教学审美追求一种审美情感的感性教育

(1)感性的概念:古汉语中的解释,“感”有二层意义:A.格也,触也;B.感者,动人心也。“感”即是一个生理过程,又是一个心理过程。

“性”在中国哲学中主要指本能、欲望和感情,是指包括人的本能、欲望、感受、情感及人性本质在内的一种鲜活的整体生命样态。感性教育就是通过文学艺术与人类的审美活动感受和认识人的生命本质。

(2)感性存在的意义:美学的本意是感性学,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是人的心理与精神健康发展的条件,也是现代美学提出的基础。[1]李泽厚认为,文学和艺术的教育,重要的不是传达知识与真理,而是发展美的感受力、想象力、情感力与理解力。

(3)中国诗教传统中有丰富的感性理论资源。传统诗歌创作与欣赏的原点是“兴” ,孔子讲,诗可以兴、观、群、怨;刘勰讲“辞以情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感性的培养能使学生感受力细致而完整,情感丰富、健康,富有体验性,想象力活跃。

(4)审美感性和审美情感的教育在当代社会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方面是正本清源,恢复语文教育的天性,另一方面是守护与依持语文教育中一种最纯粹、最诗意的东西――艺术的感受力与人的灵性。[2]

2.语文教学审美追求一种审美价值的趣味教育

(1)味是价值之源,美,甘也,从羊从大。中国的美学偏于味觉,所以饮食文化发达。味也是中国文论的无范畴。味、气、神这是一个不断提升人的审美心理向更高境界完善的过程。东方讲内养、修炼、品味、滋味、体味等更注重内在性与体验性;西方讲鉴赏力、判断力,更注重逻辑与理性思考的完善。

古人读书偏于体味,所以魏晋之后发展出“味”、“滋味”、“品味”等概念,中国美学和文学有一种诗性智慧。西方把趣味看作是审美鉴赏力、审美判断力、审美态度,其实,审美趣味是一种心理定势,它以喜欢不喜欢的情感评价方式,决定对事物的选择与取舍。[3]人生价值多以趣味表现出来。

(2)为什么要重视语文教育中的趣味教育,由于现行语文教育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过多的意识形态教化枯燥、生硬;从另一方面看当代社会在文化趣味与审美趣味上有四大误区,黑色、黄色、灰色、白色趣味广泛流行。语文审美教育应侧重培养审美情趣的鉴赏力,把学生的审美态度引向一种高尚、典雅、诗意与健康、纯真的方面。语文教育应力戒虚假的道德说教、空洞的政治教化、泛化的概念诠释,努力培养一种有健康的审美判断力,脱离低级趣味,且富有母语精神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语文教学审美追求的趣味教育内容十分丰富,重要的是如何培养素雅与健康的趣味,既不压抑学生正常的心理欲求,又能使其不断完善与提升,在这方面,语文审美追求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定向与真善美的人格示范作用。

3.语文教学审美追求一种人文性的人格教育

所谓人格是指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的发展方向。最理想状态是健康人格理论,西方人本主义者马斯洛认为,健康人格包括了四个方面:整体性与全面发展;协调性与良好的关系状态;创造性与开放和追求、勇敢改变环境;情感性与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富有活力和生气。

物化社会有两大倾向:一是人格单一化、片面化、丧失人格整体性;二是自我功利意识和实用意识不断增长,丧失人格的协调性、丧失爱。

语文教材中有丰富而广泛的形象类型,每一种形象就是一种人格,体现出一种人文价值。[4]语文教育应在人格分析与人性启蒙上下功夫,从而发掘丰富的人文内涵。哈姆雷特、阿Q、保尔、背影中的父亲都有丰富的人性内涵和启蒙意义。悲剧、喜剧、荒诞剧都有着丰富的美学价值。

人文科学源于古罗马,重视整体性教育、重视人性、人情和人的完整性培养。如古希腊的七艺:哲学、艺术、语言修辞、历史、数学、健美、体育。中国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所谓“人文精神”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来考察,“人文”是相对于“神文”、“天文”而言的,文者,纹理也。引申下去,就是有规律,意义之义。在中国文化中,当人类从原始的天命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就开始追求人格的完善。

语文教学审美追求的基本内涵

1.语文审美教育中的形象性

美的形象是一种表现了人的本质与智慧(意蕴层),能引起人特色的情感体验与精神享受(情感层),具有可视可感性的形象(形象层)。[3] 形象分析是语文教学实施审美追求的基础和保证。

传统语文课对文学作品形象的分析往往把形象看作是一个思想或意识形态的象征符号,即使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最终还原到“思想或社会内容”的象征性上。而美的特征分析应更注重形象的审美内涵。一是注重感性特质的真实性;二是重视人类共同关注的东西的表现,即人性的构成状态;三是重视形象在审美价值上的独特性。如阿Q、贾宝玉、于连,这些人物的感性特质相应明显,因为美的形象是一种规律,在人类共同美、共同人性的构成上,阿Q的善良、贾宝玉的平民意识、正义感和同情心,即是共同人性,这些东西可以超越历史的空间,尤其是阿Q在审美价值上的高度综合性,即悲剧美、喜剧美和丑的价值的完整融合,更体现这一艺术形象的美学魅力。

2.语文审美教育中的情感性

如果说形象分析是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和保证,那么,情感分析是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推动力与加热器,是感染学生,与学生发生心灵共鸣的重要内容,其依据是:首先情感是艺术生命的精华,情感是艺术生命的节奏,文学是一切情感的现象学。其次情感历来是支撑文学的重要力量,也是赋予文学以激情和感染效果的重要依据。

情感美的奥秘所在:一是情感包含了社会五彩的内容。二是情感经历了复杂多彩的人类情感的历程。三是情感展现了人的最本真自然的状态。

3.语文审美教育的意蕴性或意义性

审美的意蕴性或意义性是实施审美追求的较高目标与核心所在,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特性,深刻理解文学作品包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黑格尔说“意蕴是文学的一种内在的东西,一种内在的生命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文学的意蕴美是指文学作为一种语言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1]

从理论资源看:中国古代的“含不尽之义见于言外”(梅尧臣),“意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西方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卡西尔的“象征”,莫加登的“空白点”,接受美学的“隐含的读者”和“填空”均显示了文学世界的意蕴美。

意蕴美、意境美、象征美有“说不尽的东西”,“意义世界无限丰富” ,“给人无限的想象和联想,是哲学、道德、政治、文化等多种价值与智慧的交融” 。

语文教学审美追求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总体设想:

一是目标上,坚持人文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工具性包含其中。因为工具性是指运用语言文字理解和创造文学与文化的一种能力,它应融合在人文性和审美性之中。这也是从传承上继承。

二是内容上,充分发挥教材丰富的美学含量,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上下功夫。

三是方法上,要在体验――欣赏――评价――创造等环节上下功夫,体现审美价值。

四是操作模式上,语文审美追求应紧扣语言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既注重理念层面的完善与建构,即建立语文审美教育的观念认知系统,又注重方法论层面的运用与总结,即建立语文教学中新的审美分析方法。

1.语文审美教育中的形象性教学策略

从教学方法论讲,形象分析应注意把握三大环节和两大策略。

第一环节:形象特征分析包括性格表层与深层人格总的特征的分析。

第二环节:审美价值上的判断即提供了何种美学价值,它的独创性和新颖性是什么。

第三环节:提出问题,一是对社会的认知与人文性意义。二是性格启蒙作用。三是教育学价值引导。

两大策略:一是要遵循感知与体验,想象与探究,反思与评价活动规律,体验语文教学的规律。二是要了解不同时期学生审美心理的发展规律,教育中的理解很重要,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宽容、耐心与对话的品质。

2.语文审美教育中的情感性教学策略

第一,从教学方法论讲,情感分析应把握三大策略。

一是分析文学情感的基本构成,包括探究情感是什么,文学情感是指作家主观态度与倾向性在文本中的呈现与流露。在审美价值判断方面看,情感是作家的审美态度。它包括肯定性态度,关联文学中的爱、同情、人道;否定性态度,关联文学中的不满、愤怒、忧伤、批判;矛盾性态度及不确定的情感评价态度。

二是把握情感的两种教育功能:一是净化、释放与疏导功能。二是感染与激发功能。

三是掌握情感的三维结构:强度,即感染力大小;广度,即涉及范围大;深度,即意义向度传达的程度。

第二,从美学理论上的思考,提问把握情感的狭义性、广义性

文学世界的情感到底是什么?文学情感给人们引起的反应不仅仅是激动或悲伤、兴奋或压抑?情感的关系内涵到底在何处是需要研究的?文学的狭义、广义情感是什么?狭义是指表现和流露在作品中作者的主观态度与倾向性,主要体现在作者对形象描写和对生活反映的态度上,如鲁迅创作“阿Q”的情感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广义看,文学中情感的强度、广度和深度,是一个审美的整体世界。

3.语文审美教育的意蕴性或意义性教学策略

从教学方法论讲,意蕴分析应采用三大策略

一是理解意蕴美的含义: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属于作品结构的深层存在,往往通过意境、象征等表现,是一种可阐释,有一定思想价值导向的空间。[5]

二是把握意蕴的作用和表现:意蕴给人无限的想象和联想,历史、道德、哲学、政治等多种价值交互融合,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意义世界,成为经典的一个显著标志。

三是开发意蕴的教育学价值:意蕴是深刻的人文思想与丰富的情感内涵的融合。意蕴分析有利于学生主动的探究与思考;意蕴分析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一川. 美学与美育[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爱玲. 语文审美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2).

[3]朱光潜. 谈美[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4]王志平. 用好语文教材,强化审美教育[J]. 中国教师,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