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态养殖论文

生态养殖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25 20:12:23

生态养殖论文

生态养殖论文第1篇

地点要设定在距离村或者交通线路相对较远的地方,要保持周围的环境宁静、空气清新、面积要超过0.5km2,并且需要周围要具备无污染的小溪或者池塘等洁净的水源,如此才能便于取水。鸡舍要背对风向,朝向阳面,坐北朝南,也可以建造塑料大棚。鸡舍可以使用旧房进行改造或者新建鸡舍。鸡舍里需要设置直径在1cm大小的网眼,可以选用弹性塑料网或者竹编网,网应当距离地表高出1m左右。

2建造鸡舍

鸡舍原则上要坐南朝北,呈东西走向。每栋鸡舍的放养只数应当保持在1000~2000只左右。建造的鸡舍场地必须平整,坡度控制在5~15°为宜,确保排水通畅,在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加强避风,不可选择在风口,也不可选择在光线不充足的低洼阴暗潮湿的地方。必须对鸡舍以及林地设置围栏,通过尼龙网把林地的鸡舍统一围住,如果条件充分可以采用养殖防锈围网。

3改造养殖场地环境

由于所选择的生态区域经常会出现野兽,预防野兽伤害鸡群,并且也预防鸡跑出饲养场所,就要对养殖场地的环境进行适当的修改,比如在鸡群活动范围的周边可以设置树枝篱笆,种植一些有刺的枝条植物,条件允许的可以设置铁丝网或者尼龙网等。

4育雏方法

育雏属于养鸡的根本,育雏技术对养殖户而言较难掌控。大部分养殖户之所以会养鸡失败,就是由于育雏时期的管理不当而引起的。

4.1升温方法

通过电源供热以及烟道供热的综合方式,将室内的温度从最开始的33~35℃,有规律的下降到同外界温度相同时才停止供热。

4.2通风

在第3天开始,在确保温度的前提下打开窗户进行通风,由上而下逐渐打开,让鸡舍里的空气可以形成对流。

4.3垫料

通过地面育雏的方式,室内要事先铺设好干燥没有霉变的稻草或者锯木屑、刨花、谷壳等一些材料,厚度保持在3.33cm上下。添加垫料要通过鸡舍里的干湿程度以及空气质量来决定添加或者更换[2]。

5育成期

孵出后的30日龄一直到上市称作育成期。在这个阶段,土鸡已经充分具备散养的条件,能够进行放养,放养的密度应当保证一亩地最多可以饲养1000只土鸡。在晚春到中秋时期进行放养,温度一旦降低,虫和草逐渐消失时,就应当停止放养。白天通过食昆虫以及绿色饲料为主,夜晚通过自配饲料给予补饲。对于5周龄以上的大鸡可以降到6成或者更低,晚餐必须吃饱,5周龄之后全部更换成五谷杂粮,以加快寻找食物来提高鸡的活动量,采食更多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育成期大多喂养青饲料、农副产品以及土杂粮,这是为了提高肉质,压缩饲料成本。

6防病措施

为了降低抗菌药物的应用,可以通过中草药植物摄取物制剂进行预防和保养。土鸡放养时极其容易感染寄生虫。可以在放养之前或者放养之后的15~20天以及此后每间隔一个月就为鸡群服用伊虫灭,预防土鸡出现线虫病或者吸虫病的情况。土鸡在放养的环境下也容易感染病毒性疫病。因为当前并没有极其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对于病毒性疫病大多通过预防接种疫苗进行预防。除却产蛋鸡以外,土鸡通常在100~120日龄开始销售,销售前7~15天之内尽量不服用药物。

7结束语

生态养殖论文第2篇

1.1模式组成

合肥桂和农牧渔发展有限公司循环农业模式由3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农田生态系统、畜禽养殖和养鱼系统以及蚯蚓养殖系统。

1.1.1农田生态系统

桂和公司循环农业模式中种植业以水稻粮食作物为主,养牛场产生的牛粪在贮肥池中经过发酵作用后可作为粮食、蔬菜的肥料。如牛粪经蚯蚓作用后产生的蚯蚓粪用于公司的蔬菜种植,蔬菜种植面积33.3hm2,主要生产一些“反季节”蔬菜,年产量约在3000t,年产值可达600万元。蚯蚓粪作肥料种植蔬菜,增强了土壤的肥力,种出来的蔬菜不仅质量好也保障了食品的安全。

1.1.2畜禽养殖和养鱼系统

桂和公司畜禽养殖以养牛为主,养殖需要大量的饲料,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公司探索出一个“粗饲料为主,精饲料合理搭配”的饲养方法:养奶牛用75%的粗饲料、25%的精饲料;养肉牛用90%的粗饲料、10%的精饲料;粗饲料由50%的青贮玉米秸秆、50%的干稻草加工而成,精饲料由50%的玉米、10%麸皮、20%的豆粕、8%的菜籽粕、12%的棉籽粕及一些其他成分加工而成。该方法较好地利用了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养鱼的饲料以牛尿经沼气池处理的沼渣及沼液为主,通过发酵的沼液及沼渣能够满足养鱼塘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所需的营养,鱼的产量和质量亦得到提高,鱼饵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

1.1.3蚯蚓养殖系统

桂和公司现有存栏奶牛1700余头,年出栏肉牛7000余头。这些奶、肉牛每日排粪量相当可观,如果不适当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用牛粪养殖蚯蚓既能减轻畜禽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生产的蚯蚓粪可以作为肥效高的有机肥,养殖的蚯蚓可以出售,达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2效益分析

1.2.1生态效益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化养殖的高速发展,使畜禽养殖由过去的分散经营、饲养头数少、主要分布在农区转变为现在的集中经营、饲养头数多、分布在城市郊区或新城区。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如果不能合理地处理这类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会带来相应的污染。桂和公司将牛尿废水等经发酵池处理后,所得的沼渣用于鱼塘饲喂,这样减少了养殖过程中污水、废水的排放,降低了对养殖场周边坏境的危害,同时沼渣饲喂鱼能满足池塘生态系统内多层和多级分布的生物增殖所需的营养。此外,桂和公司用牛粪养殖蚯蚓,牛粪经蚯蚓处理后产生的蚯蚓粪是很好的肥料,改变了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畜禽粪便臭味的产生,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益处。

1.2.2经济效益

桂和模式遵循“4R”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对环境友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沼液投放到水中培水养鱼,基本上不用再投放别的饲料,667m2水面黄白鲢年产量平均可达500kg、创收4000多元,桂和拥有的33.3hm2水面每年便可创收200多万元。饲料的加工也可创造出可观的收益。每头牛每年平均需要粗饲料约13000kg,公司8000头牛每年需购买干稻草和青玉米秸秆约104000t。如果收购干稻草的价格按0.42元•kg-1,收购青玉米秸秆的价格按0.4元•kg-1,按照以上的配比,公司每年购买干稻草和青玉米秸秆的花费为4264万元。每头牛每年平均需要精饲料约17000t,其中玉米8500t、麦麸1700t、豆粕3400t、菜籽粕1360t、棉籽粕2040t。除去玉米不算,如果收购这些农产品下脚料的价格分别是麦麸2.1元•kg-1、豆粕4.7元•kg-1、菜籽粕3.4元•kg-1、棉籽粕3.8元•kg-1,公司每年购买这些农产品下脚料的花费为3192.6万元。这样每年公司通过收购农作物的秸秆和农产品下脚料,就为社会带来了7456.6万元的收益,还避免了因露天焚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2基于桂和生态养殖模式探究循环农业

合肥桂和农牧渔发展有限公司以“4R”理论为指导,以养殖奶、肉牛为重点,兼顾发展水产养殖、蚯蚓养殖和生态农业及食品深加工,整个产业链上下游连成一体、相互衔接形成循环体系,蕴涵着循环农业的理论精髓和大量实践。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它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和可控制化原则(Regulating),运用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组织农业生产,使农业资源、环境和经济有机融合,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和传统农业的主要区别在于产业发展理念、生产方式和产业模式3个方面。首先在产业发展理念上,循环农业注重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倡导对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的控制;其次在生产方式上,循环农业摒弃了传统农业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加强资源的高效率利用,减少外部投入,降低污染排放量;最后在产业模式上,传统农业往往忽略了与相关产业的联系,局限于内部的小产业,循环农业则从整体角度构建农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物质循环产业体系,构成大产业系统。循环农业核心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念、产业链延生理念,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因此其本质特征是产业链的延生和资源节约。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以及产业连接等方式形成网状的相互依存、协同作业的农业产业化网络体系,其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

3循环农业模式

循环农业模式是在遵循“4R”原则的基础上,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为指导理念,根据循环农业特征和目标并结合外部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进行系统规划和统筹安排,达到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1循环农业模式设计的目标

发展循环农业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中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变污染负效益为经济正效益,保护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推动农业可持续化发展。因此循环农业模式设计的目标主要有以下方面。

3.1.1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

循环农业模式设计的重要目标是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充分实现农业的经济效益。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要改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效益。循环农业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新方式,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解决了农业生产发展、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矛盾,实现农业生产各环节的价值增值和生态环境优美,使农业生产和生活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3.1.2保护农业资源

循环农业模式设计从合理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的角度出发,保护耕地、土壤和水等自然资源,选择种植适宜的农作物,减少耕地的浪费,充分利用好每一块耕地;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土壤和水资源的危害。

3.1.3降低农业废弃物的排放

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两大类。合理利用农业废物,变废为宝,降低污染是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否实现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针对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设计的循环农业模式不仅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产品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而且还可以促进农业清洁生产,减轻环境处理负荷,全面消除废弃物的直接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以较低的物能消耗,取得最佳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3.2循环农业模式分类原则

3.2.1生物立体共生原则

这一原则是根据各生物类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组合的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中处于不同生态位的各生物类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建立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结构,更好地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质营养元素,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主要模式包括立体种植类型、立体养殖类型和立体种养类型。

3.2.2产业链延生原则

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通过将加工业引入到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体的循环链条中,从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根据生产结构的物质循环方式,可以分为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类型,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类型,种养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类型,种、养、加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类型,种、养、沼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类型和种、养、加、沼四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类型等。

3.2.3区域整体规划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运用生态规律将山、水、林、田进行全面规划,将工农商联合成一体,提高自然环境调节能力,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此类模式是多元产业各层次的时空配置与整合而形成的复合循环农业模式,它除了具有更大尺度的生态功能外,还表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种整体规划的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分为:农林牧复合循环农业模式、农林渔复合循环农业模式、农牧渔复合循环农业模式和林牧渔复合循环农业模式等。

3.3循环农业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

3.3.1种植-畜禽模式

种植-畜禽模式是最为常见的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的组成与结构较为简单,生产者主要表现为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蔬菜与经济作物等。畜牧业的养殖品种主要为猪和牛,畜牧业的饲料来源于剩余的粮食和作物秸秆。对于种植-畜禽模式来说,畜禽养殖从饲料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其中相当数量要消耗于畜禽代谢和储存在畜禽产品中,排泄的养分只占饲料中的一部分。另外,种植业中所获得的养分不能全部供给牧业,在物质循环上,农牧业对彼此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为了高产稳产要注意减少物质循环损耗,以增加模式内部物质流的有效数量,同时探索牧业以外的肥料来源和农业以外的饲料来源。

3.3.2种植-畜禽-沼气模式

该模式中农田作为生产者,种植的主要是水稻,畜牧业的品种主要为猪和牛。农田的秸秆一部分还田,一部分与畜禽粪便投入沼气池,通过微生物发酵;沼液沼渣用于肥田,沼气用作部分燃料。种植-畜禽-沼气模式减少了非生产性消耗,农作物秸秆一方面秸秆还田,同时作为饲料,通过畜牧业转化为畜产品和粪肥。畜牧业产生的废弃物下到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供生活燃料。该模式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导向,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降低了农业生产中对环境的污染。

3.3.3种植-畜禽-沼气-养鱼/蔬菜模式

与“种植-畜禽-沼气”模式相比而言,“种植-畜禽-沼气-养鱼/蔬菜”模式中种植业仍是以水稻为主,但是比重有所下降,而蔬菜的种植比重提高,同时发展了渔业生产。渔业除了为人类提供优质的动物蛋白外,还以塘泥肥沃农田,作物的非经济产量部分以及田间杂草、畜禽粪便经发酵作用后产生的沼液沼渣可用作鱼的饵料,使农业废弃物得到了较好的利用。水陆结合,农渔相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非生产损耗。

4小结

生态养殖论文第3篇

1.1过滤技术膜过滤技术与机械技术是过滤技术的2种主要方式。膜过滤技术通过利用具有不同孔径的膜对颗粒物进行滤除,对不同粒径的颗粒物进行有效截留,超滤技术与横流式微滤是有效去除小粒径颗粒物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具有较高养殖经济价值的水产品的废水处理;机械过滤利用过滤设备根据吸附作用对养殖排水中的饵料进行去除,还能有效清除养殖生物的排泄物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

1.2泡沫分离技术泡沫分离技术主要将大量空气注入污水,在微小气泡上附着水的表面活性物,在气泡上升至水面时形成泡沫,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分离水面泡沫的方法就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态污染物,这种技术能够将溶解氧提供给养殖水,避免有毒物质的积累,但是因为生态农业园中的淡水养殖缺乏足够的电解质,不能形成较多的泡沫,所以会导致其应用效果不佳。

1.3其他处理技术其他水产养殖排水水质改善技术还包括机械增氧技术与排换水技术两种,此外,反渗透技术、高分子重金属吸附技术以及活性炭吸附技术也是有效改善水产养殖排水水质的技术与手段。

2化学处理技术

2.1混凝沉淀技术混凝沉淀技术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将混凝剂加入水中,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石灰铁盐与有机絮凝剂等常用的混凝剂因为其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不能直接在养殖用水中应用,而是用在水产养殖排水水质的处理上。

2.2臭氧氧化技术臭氧如果具有强氧化性,就能在水中迅速自行分解,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具有除臭、杀菌、脱色以及去除有机物的作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绿色氧化药剂,这种技术主要运用于海水工厂养殖排水水质的处理中,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能够有效分解、溶解以及降解水中的有机物。

2.3紫外辐射技术紫外辐射技术利用紫外辐射对水体进行消毒,不仅能够破坏水中残留的臭氧,还能将大量的病菌杀死,具有无毒、高效以及低成本的特征,紫外辐射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养殖排水水质改善技术,主要应用于水产生殖排水的循环过程中。

3生物处理技术

3.1人工浮床净化技术人工浮床净化技术通过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变化规律,利用高分子材料和混凝土等载体,对水生植物进行种植,使其发挥清除水体污染物的作用,这种技术能够净化水质、美化水体景观,为生物创造生存空间的功能,促进周围生物的多样性发展,加强其生态系统的完善,能够很好地适用于生态农业园区的水产养殖排水中。

3.2人工湿地净化技术人工湿地净化技术能够按照水体的具置和实际情况,模拟湿地的结构与功能,综合净化与处理污水,构成水体、基层、微生物以及水生植物等人工湿地的主要元素,对铵、氮、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进行有效清除。

3.3水生动物净化技术水生动物净化技术就是将水生动物放养于水产养殖所用水体中,不仅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还能提高生态农业园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兼具实用性与经济性的水质净化技术。

生态养殖论文第4篇

[关键词] 畜牧养殖 生态环境 破坏 防治

[中图分类号] X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2-0251-01

近些年,威宁县高度重视畜牧养殖污染问题,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经过科学论证以及征求各乡镇办意见,编制成《威宁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划定方案》,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畜牧发展环保先行”的原则,对区域内的畜禽养殖工厂开展畜禽养殖专项整治行动。为处理好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威宁县畜牧产业局将重点做好区域内的畜禽养殖粪污防治工作及标准化规模养殖创建工作,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全部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

1 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1 畜牧养殖对水资源造成破坏

随着规模化养殖场不断发展,动物养殖数量不断增加,各类畜牧养殖场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污水,这些粪便和污水往往不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对地下水水源和地面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牲畜的粪便和污水中往往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其中粪便污水中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经过一系类的分解转化之后导致水质恶化,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人们和牲畜饮用了被染水源之后,很可能回引发多种疾病,对人类和动物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1.2 对土壤造成的破坏

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堆积在地表上,微生物能够自行分解一部分,剩下的进入土壤中。当畜禽粪便量超过了土壤的承受能力之后,会导致粪便不能完全进行发酵,粪便中的致病菌进入土壤后会影响到农作物生长。粪便无氧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盐类化学物质,导致土壤盐碱化,使土壤失去原来的功能,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1.3 畜牧养殖对大气造成污染

畜牧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粪便自身所携带臭气就是一种污染物。粪便在有限的空间内堆积发酵会产生大量氨气和有毒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到空气中后,对周围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给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2 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的防治对策分析

2.1 注重宣传引导

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畜牧法》、《水污染防治法》和《畜禽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积极推广科学养殖新技术,宣传施用有机肥的好处,让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新理念深入人心。通过电视台、宣传标语以及微信等媒体媒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宣传效果。要把握重点宣传对象,进一步强化养殖场(户)的主体责任意识,促其自觉按要求落实各项治理措施,加快改善畜禽养殖污染的现状。

2.2 发展循环养殖模式

首先,建立完善的畜禽粪便收集网络。在动物养殖的主要乡镇建设畜禽粪便收集站,提高粪便的收集能力;其次,养殖场配套建设沼气、发酵沉淀池等设施。积极发展沼气工程,提高养殖户自身粪便无害化处理能力,实现养殖+农业的循环养殖模式。散养农户建立积粪池,发酵后直接还田。大幅降低畜禽粪便乱堆乱放的比例,减少汛期雨水冲刷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染;最后,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绿色种植、生态健康养殖、种养结合的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等技术和模式。

2.3 加强指导培训,提供技术服务

组织县整治办及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到外地学习,积极引导养殖场(户)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粪污收集、处理等设施,开展以畜禽粪污处理与利用、转变养殖方式等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改造,切实提高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从源头上减少畜禽养殖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

参考文献

[1]试论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 和成云.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09)

[2]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 于云东,杨显东.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08)

[3]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 李国才,连国新.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08)

生态养殖论文第5篇

关键词黑鳕鱼;养殖;外部经济效应;野生黑鳕鱼;净利润

中图分类号F3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16-02

PotentialEconomicBenefitsfromSablefishFarminginBritishColumbia

LIU Zhi-yun(translator)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Wuxi Jiangsu 214081)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of an 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sablefish farming in British Columbia(BC). It is necessary because a BC sablefish hatchery has recently begun production of juvenile sablefish for grow-out in marine net pens. The production from this single hatchery is anticipated to effectively support sablefish production that will match the entire current BC sablefish capture fishery. Two key questions the paper address are,how will net benefits(added value)to BC from the sablefish sector be affected if(i)BC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does not. The research results find that at low BC aquaculture production levels,small economic gains are possible However,gains quickly disappear as production increases towards anticipated levels. A sablefish-farming ban in BC c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province and Canada if BC wild sablefish landings command a price premium of at least 20%~25%.

Key words sablefish aquaculture;externalities;wild sablefish fisheries;net economic benefits

2003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生产黑鳕鱼和冷熏鲱鱼罐头2 065 t,几乎所有产品通过一艘船大约90%配额体系出口到日本,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收益约为1 200万加元。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黑鳕鱼养殖在无成本收益的情况下发展迅猛,这代表日益普遍的全球性淘金热,即优质营养水产品的集约性养殖,由此在水产养殖领域引发关于潜在的生态与经济影响等问题的激烈讨论。笔者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初期的黑鳕鱼养殖效益进行初步估计,以期通过一种商业体系为多种水产养殖品种的经济收益评估提供模板。

目前,野生黑鳕鱼生活环境的生态外部性效应以及野生和养殖的黑鳕鱼市场的外部性效应是影响黑鳕鱼养殖净收益的2个因素。生态外部性效应指养殖黑鳕鱼逃逸使野生黑鳕鱼受到从养殖场传播出的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以及野生黑鳕鱼与养殖黑鳕鱼基因杂交而带来的潜在危害;市场的外部性效应是指供应量对黑鳕鱼市场价格的影响。目前,尚未确定黑鳕鱼的养殖对野生黑鳕鱼生态学外部性效应的影响[1]。因此,对野生黑鳕鱼养殖可能受到的生态外部性效应冲击进行一些假定。有学者已经对野生黑鳕鱼养殖所受到的价格影响进行研究,笔者在该文的分析中充分利用这些研究结果。在假定3个生态学外部性效应的前提下,笔者的分析建立在以下2种情景之一的基础上:一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及世界其他地区均参与黑鳕鱼的养殖;二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世界其他地区允许黑鳕鱼养殖时取缔其养殖。

1研究方法

1.1生态外部性

因为生态环境外部性受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黑鳕鱼养殖的影响程度并不确定,所以进行3个不同程度的假设:一是没有生态外部性效应。人工养殖对野生黑鳕鱼的生态环境没有影响,属于生态友好型。二是中等的生态外部性效应。据观测,野生黑鳕鱼的生态环境外部性效应虽然受人工养殖的影响,但以大约50%的速率递减[2]。三是高度的生态学外部性效应。野生黑鳕鱼的衰减数量与人工养殖的增加数量保持一致[2]。

1.2市场外部性(价格作用)

如果黑鳕鱼的供给量持续增长而需求量却保持不变,则黑鳕鱼的市场价格将会下降。根据定量需求模型,黑鳕鱼的供应超过市场需求量(2万~5万 t)将导致黑鳕鱼的市场价格下跌19%~62%。Gislason等[3]认为即使这样,黑鳕鱼人工养殖的市场需求量仍然很大,因为这样可能弥补日本市场黑鳕鱼供应量的不足。从长远发展来看,黑鳕鱼的需求量在北美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将会增加,黑鳕鱼市场需求行情可能会因为黑鳕鱼水产养殖市场的开发等因素而看涨,但是黑鳕鱼养殖量增加8 000 t(约为2003年产量的30%),将导致黑鳕鱼市场价格下降40%,从而降低当地渔民的收入。在3个生态学外部性假定条件下,笔者根据价格冲击模型保守地计算全球性黑鳕鱼养殖受不同的黑鳕鱼供应量的冲击程度。当没有生态学外部性效应时,黑鳕鱼价格将明显下降,致使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世界其他地区渔业的净利润受到影响。

1.3养殖成本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包装和饲养(鱼苗、饲料、添加剂、劳动力、保险、维护、运输等等)加工的费用是其人工养殖黑鳕鱼的直接成本。养殖1 kg成鱼的成本大约为4.51美元,销售1 kg黑鳕鱼的成本(包括燃料、劳力、维护等)大约3.62美元。

2结果与分析

在以下2个政策的基础上,使用生态学外部性假定、费用和价格等信息,计算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黑鳕鱼养殖的潜在净利润或净社会效益。

2.1政策环境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黑鳕鱼养殖的净利润计算方法:假设全球养殖黑鳕鱼,同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黑鳕鱼养殖产量占全球养殖和野生黑鳕鱼总量的10%。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黑鳕鱼养殖和野生黑鳕鱼产出是在假定全球性养殖黑鳕鱼,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中等和高等生态外部性的影响下计算得出的。假设无生态学外部性的影响,人工养殖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黑鳕鱼的总产量增长的原因,因为可供消费的黑鳕鱼数量较多,这一现象如果用物理术语表示则是一个正结果。在其他2种假设情况下,可断定人工养殖规模的扩大将导致野生黑鳕鱼数量的减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黑鳕鱼养殖的净利润可以通过黑鳕鱼的市场预计价格、生产成本费用以及人工养殖和野生黑鳕鱼的产量计算得出。

假设无生态学外部性影响,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黑鳕鱼养殖的净利润最初将大幅增长,然后保持相对稳定,当养殖量超过1 000 t后,野生黑鳕鱼的冲击致使人工养殖费用大幅增加,人工养殖净利润将会随着价格的暴跌而骤减,养殖户因此将更加难以维持;假设有中等生态外部性影响,其聚集趋势相似,但是相对于2个政策,因为黑鳕鱼养殖量的增加,所以在净利润上存在明显区别。之所以当黑鳕鱼养殖量超过1 000 t,野生黑鳕鱼供应量减少,人工养殖成本增加,是因为生态影响预示野生黑鳕鱼的供应减少,因而价格暴跌不会在没有生态外部性的情景下出现。但是如果人工养殖黑鳕鱼的供应量超过3 000 t,黑鳕鱼养殖的净利润将会下降。这些结果在高度生态外部性下呈现规律,与在中等生态学外部性下的表现一致[3]。

2.2环境政策

如果在全球其他地方不禁止养殖黑鳕鱼,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禁止其养殖,那么全球的需求用什么来供应?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采取禁令,对于生态外部性的假设是安全的,消极性生态学外部性将不会构成影响,并且人工养殖不会对野生黑鳕鱼造成消极影响。黑鳕鱼市场价格由于受到其他国家人工养殖量增加的冲击,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野生黑鳕鱼的价格将必然受到影响,然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野生黑鳕鱼是绿色产品,因而在全球市场上可以享受溢价。在这个假定条件下,可以计算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黑鳕鱼养殖的净利润。

如果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黑鳕鱼价格能上涨25%,即使黑鳕鱼养殖区产量在所研究范围总产量水平之下,该省的黑鳕鱼养殖禁令也将会使其获得最高的净利润。即使黑鳕鱼价格涨幅较小,仍将使颁布禁令的区域获得一个合理的溢价,直到总全球性生产变大。换言之,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未享受溢价,颁布禁令将对其渔业的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直至在最高的生产水平上农业没有外部性。

与该文分析结果最接近的事例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三文鱼养殖。数据表明,目前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人工养殖和野生的三文鱼对其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低于未进行人工养殖时野生三文鱼单独对该省经济的贡献。至少目前没有数据显示人工养殖三文鱼使该省国民生产总值增加。随着三文鱼养殖的推广,野生和人工养殖三文鱼的出口收益增加并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全球三文鱼供大于求使产品价格受到影响。

在缺乏数据时,三文鱼的养殖数据也许对考察养殖黑鳕鱼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就业的潜在贡献有指导意义。目前,当地一间典型的三文鱼养殖厂需要熟练的全职工3~5名[4],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约有80个三文鱼养殖厂,可随时为当地全时提供大约320个工作岗位。不管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黑鳕鱼养殖发展得如何成功,对其整体就业也只有微不足道的贡献。

3结论

随着黑鳕鱼养殖的开展,黑鳕鱼市场供应量逐渐增加,其价格将不可避免地随之下降,从而损害加拿大黑鳕鱼养殖者的利益,但这对黑鳕鱼消费者尤其是日本消费者有利。因此,加拿大不是黑鳕鱼养殖业发展的受益者。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水产养殖生产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发展黑鳕鱼人工养殖,当假定不同的生态外部性(冲击)时,该省也许有部分经济收益,一旦水产养殖水平增加,这种收益将迅速消失。

令人惊奇的是,研究表明如果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允许销售野生黑鳕鱼,同时规定野生黑鳕鱼的价格可高于人工养殖黑鳕鱼价格的20%~25%,该省禁止养殖黑鳕鱼实际上对其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由加拿大养殖三文鱼的经验推测,人工养殖黑鳕鱼不能增加加拿大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国民生产总值,其出口收益和就业率也不会增加。鳕鱼人工养殖获得的收益比潜在的风险更大,这可能是支持黑鳕鱼水产养殖的唯一依据。但该文分析结果表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黑鳕鱼人工养殖的经济效益率非常低,这项研究结果需要推动黑鳕鱼工厂化养殖的决策者认真对待,因为在巨大的风险下,潜在的收益不一定是最大的。实际上,该文的分析对潜在的危险只是进行保守估计,整体上忽略了人工养殖对其他次要种类和海洋种类栖息地的危害性,也并未涉及潜在的环境保护费用。

4参考文献

[1] HUPPERT D D,BEST B.Find Report:Study of supply effects on sablefish market price[R].Washington:School of Marine Affairs,University of Wash ington,2004:46.

[2] SUMAILA U R,VOLPE J P,LIU Y.Ecological and economic impact assessment of sablefish aquaculture in British Columbia[J].Fisheries Cen tre Research Report,2005,13(3):1-33.

生态养殖论文第6篇

关键词:水库渔业;发展现状;水利经济;展望

中图分类号:DF413.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库的功能是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供水和养鱼,水库渔业是不影响水库发挥主体功能,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提高水库综合效益的新兴产业。水库渔业是水库综合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水利经济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渔业发展现状

(一)水库渔业产量迅猛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水产品需求,扩大了水产品出口,而且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二)水库渔业养殖技术不断创新,品种趋于多样化。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如在超过北纬45°,冰厚达1.0-1.5米的高寒地区河蟹的养殖成功,就是在水库率先突破的,并因此带动高寒地区实现了河蟹养殖产业化。(三)水产品贸易持续增长,远洋渔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得到迅速的发展,优势水产品的出口市场已基本形成,除日本、韩国、香港等传统出口市场外,对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有较大的增长;形成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的国际市场格局。远洋渔业特别是大洋性公海渔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入渔船数和企业效益不断提高,管理更加规范。(四)水库渔业发展出现危机。如:我国水库中天然饵料有60-80%未被利用,水库有近30万公顷的可养水面未进行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需不断加大。政府将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对捕捞渔船进行大规模压减。这对渔业资源的养殖养护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各地加大了对电、炸、鱼等非法作业万式的查处力度,加大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在此基础上,各地还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对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发展水库渔业的意义

(一)水库渔业是节地、节能、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渔业。无需耗费水资源和其它能源,高综合利用,减少了挖地养鱼,并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水库渔业成为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水库渔业高产带动灌区农作物高产。大量投饵、施肥增加了水库营养盐和有机物质的积累,远远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可使灌溉型水库营养增加,提高营养类型,改善水稻的质量,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水库渔业还保证了我国粮食的安全,减少了挖地养鱼,节省了用于鱼饲料的粮食,同时保证了人口食物的质量安全。

(三)对鱼类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危害天然鱼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一方面网箱养殖增加了鱼病发生的几率,尤其是爆发性鱼病有可能使养殖水域内天然鱼类资源遭受危害甚至灭绝,另一方面,通过基因工程培育的鱼类逃出后与天然鱼类进行繁殖将引起天然种群的种质退化,而外来物种逃出后可能对水域中土著鱼类种群的生存构成威胁。

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如过度的网箱、拦网养殖等渔业活动影响水库供水、航运等主体功能的有效发挥,防止水环境的污染。

水库渔业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分析我国的资源现状,进一步发展水产养殖业生产仍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无论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从资源的潜力来讲都具有较好的条件。但仍然有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科学规划水产养殖,既要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又要实现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还要维护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水库库形、生物组成、营养化程度决定生产模式和生产规模,争取利用发展水库渔业经济减轻、改善单位亏损。

(二)在协调水库主体功能的前提下,按水库的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水资源敏感性、代表性对水库进行分级开发与管理。并建立水库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库渔业活动进行实时监测与生态风险评估,及时提出防范措施。

(三)积极开发设施养殖技术,发展高效养殖业。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加强优良品种开发。我国的工厂化养鱼始于工厂化育苗,大多数海、淡水的鱼、虾、贝、藻的苗种基本上实现了工厂化生产。淡水工厂化养殖成鱼也有一定发展,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一般单产在50kg/m2以上。海水网箱养鱼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海水鱼类养殖的主要生产方式,但主要是抗风浪能力较差的小型网箱,集中在风浪小、水流缓的水域进行养殖,导致养殖密度过高,水质环境恶化,病害频发。今后要积极开发可控制程度高的集约化、高密度养鱼技术,重点研究海、淡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解决相关的养殖工艺、水质控制和净化处理、增温、自动控制等工艺及设备;开发10m等深线以外离岸海水养殖技术以及高密度养殖海区环境改造和水质改善技术,开发相关的养殖工程设施和自动控制技术,增加对养殖条件的人工控制能力。

(四)实施水库渔业资源保护,划定禁渔期、渔具渔法及捕捞强度,保持经济鱼类及非经济鱼类资源的永续利用;根据不同渔业类型取得不同渔业许可,以养殖为主的水面办理养殖许可证,作为合法权益的保证,以捕捞自然鱼为主的水面办理捕捞许可证,作为生产许可,捕捞限额由水利渔业管理部门根据各水域的资源状况逐年下达。

(五)在水库生态环境可持续前提下,针对各类型水库的生态特点制定科学的渔业规划,规范渔业增养殖方式与规模,合理开发渔业资源,强化对水产养殖的管理、技术服务与指导,促进水库渔业健康稳定与持续发展。

(六)完善承包经营体制。养殖水面承包经营实行招标投标。最好实行风险抵押承包、买断经营权,这都是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创新和完善,经营风险由牵头人和职工承担,既可以增强经营者的责任心,又能够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实行招标投标制度,操作上透明、客观,水库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杜绝腐败和。

(七)实施科学管理,明确水利渔业的管理主体,明确划分水库水面的渔业类型。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水库渔业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到位并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水库是一个复杂的多功能体,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体系,水库渔业仍然是一门新的科学,从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

结语

水库渔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只要坚持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发利用水域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依靠科学技术,尊重客观规律,保护生态平衡,有效而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域和渔业资源,走无公害、绿色、有机鱼产品生产之路,水产养殖业必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谷雪芬;张欣;万紫锦;王文福.发展水库渔业,促进生态养殖[J].河北渔业,2008,10.

[2]鲍广栋;王文阁;刘战军;林治宝.水库渔业必须坚持生态养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水利渔业,2004,1.

生态养殖论文第7篇

“优环境、促发展,作示范、勇争先”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我局紧紧围绕主题,紧密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对标找差,持续发力,深入推进,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

(一)坚持求真务实,深入推进有力度

一是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造‘四最’一流营商环境、呵护秀美自然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题,通过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克难而进、勇于担当,为宜丰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作出贡献。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县委大讨论活动要求学习的内容以及《民法典》、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和相关业务知识,分“政治生态、营商环境、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四个专题进行研讨。班子领导带头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开展指导教育,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具体问题,推动畜牧水产系统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

二是强化沟通,有序推进。加强与县第六督导组的对接沟通、请示汇报,第一时间掌握最新部署要求,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确保不走弯路,针对阶段性工作要求,专门总结阶段性工作,细化工作责任和时间节点,及时做好信息互通、督查指导等工作,确保大讨论活动扎实推进、有效开展。将大讨论活动与中心工作相结合,推动生猪复养保供、养殖污染治理、畜产品质量安全、中蜂产业发展、全国文明城创建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提高效率,转变风气。一是学习风气得到了转变,主动学理论、学业务、学技术、学法律的多了,学习研讨发言的多了,作笔记、写心得的多了,参加集中学习时发牢骚的少了;二是工作作风得到了夯实,干事创业的多了,主动下乡的多了,加班加点的多了,迟到早退的少了;三是干部的精气神得到了提振,朝气阳光的多了,相互问候的多了,主动协调工作的多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少了;四是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工作及时落实的多了、相互支持补台的多了、敢于担当负责的多了,工作拖拉、推诿、扯皮的少了。

(二)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整改有实效

一是深入查摆问题。全局机关干部职工积极查摆“政治生态、营商环境、生态环境、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四个方面的问题,着力打破思维定势、摆脱路径依赖。在设置意见收集箱和向全县各乡镇场、县直各单位发出征求意见函的基础上,召开了由局机关工作人员、基层兽医站站长和老干部代表参加的大讨论活动问题查摆专题研讨推进会以及全县规模养殖场代表参加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共收集意见建议 5条,己全部纳入班子及班子成员问题清单。8月20日至24日,我局组织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养殖场(户)开展“上门、纳建、摸底、见效”调研活动。一是主动服务上门,将养殖技术、惠农政策、治污措施、价格信息等服务送上门,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二是积极开门纳建,广泛征求养殖群众对局班子及其成员的意见建议,以便促进工作;三是认真摸清家底,通过座谈了解,实事求是地摸清全县生猪存栏底和粪污处理设备设施底,为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打牢基础;四是确保见到成效,本次调研活动共走访生猪规模养殖场48家,签订《养殖污染治理整改通知书》144份。

二是深入解决问题。针对养殖群众补栏积极性不高,肉价高的现状,我局一方面加强复养保供政策宣传和做好疫病防控,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年出栏30万头生猪、总投资7.1亿元的傲农集团生猪养殖项目已经落户我县;针对中蜂养殖效益不高的问题,我局向上争得无偿资金250万元,正在建蜂文化展示馆和保种场并与广东海露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蜂蜜包销三方协议;针对大讨论转办单7号群众反映“南屏公园福寿螺危害”问题,我局派员指导公园管理所及时进行了处置;针对大讨论转办单64号群众反映“东郊路210号原畜牧水产局畜牧良种场院内平整后有较大停车场,可以停50辆左右的车,现铁门被锁,里面住户无法停车,希望能够开通方便住户”问题,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挤出资金10万多元,对畜牧良种场宿舍区进行了改造,整修了路线,铺设了草皮,增设37个停车位,不仅使院内住户停车难得问他得到了环节,而且宿舍区面貌因此焕然一新;针对养殖群众反映生物安全保障困难问题,我局正在抓紧建设生猪洗消中心,拟对全县畜禽运输车辆统一进行清洗消毒,确保生物安全;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我局除关停拆除禁养区养猪场外,争取上级无偿资金3465万元,正在启动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养殖污染问题有望得到缓解;针对全县十大专项整治行动中涉及我局养殖污染治理和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专项整治行动的问题,我局已按要求召开了专题查摆整治会议,并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取得了预期效果。

三是深入推进整改。对通过自我查摆、公开征求意见和下乡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我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直面问题,直面痛点,研究整改措施。整改提升是检验大讨论成果的标尺,已着手解决的问题,应确保应改尽改、能改速改,并将解决措施方案落实到常态化执行上来;未解决的问题,应分析原因,找准解决对策,拟定整改方案,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整改提升。9月23日,我局召开问题整改提升会,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确保每一个整改事项都有好的整改结果。对已完成的整改事项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对未整改到位的整改事项,紧盯不放,严格销号管理;对长期性的整改事项,夯实责任,确保不留死角,善于接受党内、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以整改提升确保大讨论成效。

(三)坚持创新实践,下步工作有计划

生态养殖论文第8篇

关键词:贫困山区,畜牧生态,发展

 

环境与资源是我们人类生存以及社会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1]。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为了发展经济,我们必须要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但为了维持生态的平衡,又要保护自然环境,避免资源过度的开发、生产和浪费,以致于生态、环境变质恶化。发展和利用是一个矛盾共同体。同样,畜牧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必须依托和消耗大自然资源,既要求畜牧业高效发展又要求自然平衡和谐稳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就必须正视和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寻求其平衡原则加以缓冲,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生态畜牧成为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1 目前畜牧业的发展落后、不合理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依靠天养,全年的放牧。辽阔的牧场、茂盛的草地是自然的资源,能直接利用固然很好,但是过分的依赖自然环境,将造成资源的供养率不平衡,草地退化严重。在贫困山区由于经济落后,为求低成本高效益的养殖经济,所以常将猪、牛、羊直接赶进山坡、草地或树林进行简单放养。甚至盲目的扩大规模,增加牲畜总数,超出了牧场特定区域内的承载力,加速了草地的劣变;使畜禽和饲料之间形成矛盾,不但降低了畜禽的生产性能,更使宽阔的草坡、山地荒废,严重影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网。

2 生态畜牧业的特征

首先,生态畜牧业主要是以养殖畜禽为中心,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配套相关的无污染、高效的工程体系,将资源的开发同生态的平衡很好的结合起来。

其次,在生态畜牧业的各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假如其中的某个环节受到了干扰,就会波及整个系统,从而使其失去原来的平衡状态。

再次,在生态畜牧业系统中以其“食物链”的形式源源不断的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换、流动,从而保证了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异化与同化作用正常的进行。

最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是生态畜牧业中比较完善的配套,通过这个配套,不仅能减少污物的出现,而且还能实现效益的增加以及环境净化的统一。论文参考网。

3 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措施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高效”的原则,充分的和“以示范服务促推广,加快舍饲转方式,龙头带动扩规模,精深加工增效益”的思路利用资源丰富的“土地、牲畜、草”,结合现代科学的技术,走“立草为业、草畜结合、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的现代健康型畜牧业发展之路。

3.1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饲草作为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纽带和关键,在山区要结合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工作,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加大人工种草力度。科学种植,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既满足牲畜需求又提高草场植被覆盖率;增加适合当地生存环境的母畜,引进高产、低耗、节粮的畜种,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保障品质,发展健康畜牧业。

3.2经营方式转变,集约化水平提高

首先,发展生态、优质、高效畜牧业,关键在于饲养方式的转变。论文参考网。从贫困山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要把粗放、单一、天然放牧的饲养方式向规模养殖、舍饲养殖转变,大力推广牲畜舍饲圈养技术,走种草养畜、草畜结合的发展之路。其次,按照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创新机制、科学管理原则,采取政府推动、部门规划指导、群众自愿合作建设、自主经营的方式,建设人畜分离、集约化养殖、若干农户合作建设、饲养和防疫设施完备、粪污处理设施配套、技术规程统一、管理措施一致、畜禽生产相对集中或相对封闭的养殖小区。走市场牵小区,小区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再次,按照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实行一村一品,专营专销,杜绝蜂拥而上,增产不增收,货贱伤农,走特色养殖之路。2008年以来都安县实施山羊圈养示范项目结合溶岩山区石漠化治理项目,建立山羊圈养示范户120户,累计圈养山羊6820只,三年累计出栏肉山羊6500只。年产值325万元,纯利润156万元,户均养殖新增收入1.96万元,新增纯利润1.3万元。项目的实施,更是促进了该县养羊业的发展,2009年全县山羊饲养量44.36万只,出栏21.21万只,比2006年分别增长25.7%和39.5%。全县养羊业产值22180万元,纯利润1064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元。圈养舍饲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带来明显的生态效益。该县推广山羊圈养舍饲、品种改良、种草养羊及农作物青贮、氨化喂养技术,同时开展标准化羊舍建设,使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开,既符合生态要求,又有利于发展规模化生。农户配套种植牧草养羊和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养羊,使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减少草山的超载压力,有利于草山植被的恢复,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3.3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生态平衡

推行5种养殖模式:生物垫―堆肥―零排放;生化工程―粪便处理―达标模式;沼气(厌氧)―氧化塘(好氧)―养鱼,沼气(厌氧)―果菜林场浇肥等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循环处理模式;生态有机肥深加工处理模式。不仅有效解决农村养殖污染的难题,还给养殖户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互利双赢。另外在回收利用废弃秸秆方面,大力发展秸秆生物性的饲料,将其加工之后转换成家畜的饲料,不仅能改变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状态,而且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推动“绿色饲料”的推广,也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

3.4依托科学技术支撑,完善生态平衡

坚持以科学为主,始终把畜牧科技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服务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的整体水平。首先加强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偏远的天峨县有些养殖户大胆从外地取经,引进发酵床养猪技术。现代推广养猪使用的发酵床,通常有较好的吸附性、通透性的材料,如木屑、米糠、草炭等;同时还要选择一些辅助原料,为确保垫料在制作的过程生物发酵的效果和进程,常用的有水、尿素、麦麸、磷酸氢钙等。该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起到环保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猪的肉的品质,还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提升经济效益。其次,要在贫困山区大量的吸纳专业的技术人员,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山区开展畜牧业技术培训,改变当地人民落后的思想,从而使传统体力型的畜牧业逐渐向技术性的畜牧业转变。

【参考文献】

[1]丁枫华,吴向东,赵鹂.试论我国生态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区划,2003,24(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