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报

生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Ecologica Sinica

杂志简介:《生态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031/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生物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生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论文、专论与综述、学术信息与动态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1000-0933
国内刊号:11-2031/Q
全年订价:¥ 226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生物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4.06
复合影响因子:3.21
总发文量:10405
总被引量:287905
H指数:163
引用半衰期:5.4524
立即指数:0.0718
期刊他引率:0.9676
平均引文率:29.1768
  • 茉莉酮酸甲酯对水稻化感物质的诱导效应

    作者:孔垂华; 胡飞; 张朝贤; 徐效华 刊期:2004年第02期

    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外源茉莉酮酸甲酯均能显著地诱导水稻化感物质的合成,而且这种诱导效应与施用茉藕酮酸甲酯的浓度和诱导时间显著相关。0.4mmol/L浓度和处理后48h,茉莉酮酸甲酯对水稻化感物质的诱导效应最强。同样,不同的水稻品种对茉莉酮酸甲酯的诱导响应也有显著差异。水稻化感品种PI312777和丰华占在茉莉酮酸甲酯的诱导下能很快合成...

  • CO2浓度和辐射强度变化对沙柳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模拟研究

    作者:郭建平; 高素华 刊期:2004年第02期

    沙柳是毛乌素沙地防护林的主要灌木树种,模拟研究沙柳对CO2浓度和辐射强度的响应有利于准确有效地制定全球变化下的沙漠化防治和水土流失的战略对策。结果表明。沙柳的光合作用速率对CO2浓度的响应表现为线性关系,对辐射的响应表现为对数函数关系。沙柳光合作用速率有随辐射强度增加和/或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变化规律。CO2浓度越高,沙柳的...

  • 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效应——以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例

    作者:周志翔; 邵天一; 唐万鹏; 王鹏程; 刘学全; 徐永荣 刊期:2004年第02期

    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及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当绿地覆盖率小于40%时,绿地整体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取决于绿地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但迄今为止缺乏绿地景观分布格局与环境效应关系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市中心城区斑优格局、斑匀格局、廊道格局和对照格局等四种景观结构及其绿地...

  • 鼎湖山马尾松林群落生物量生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作者:莫江明; 彭少麟; SandraBrown; 孔国辉; 方运霆 刊期:2004年第02期

    通过处理(根据当地习惯收割凋落物和林下层)和保护(无任何人为干扰)样地的比较,在10a时间里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群落生物量生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1990~1995年,由于人为干扰活动而直接从处理样地取走的有机质总量为21.21t/hm^2。1990~2000年,保护样地林下层生物量以34%~53%的年增长速率从2.23t/hm^2...

  •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养分动态

    作者:杨玉盛; 郭剑芬; 林鹏; 陈光水; 何宗明; 谢锦升 刊期:2004年第02期

    通过对中亚热带格氏栲天然林(natural forest of Castanopsis kawakamii.约150a)、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monoculture plantations of C.kawakamii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33年生)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养分动态的研究表明.各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初始浓度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加后下降;除格氏栲天然林中其它树种叶和杉木叶P浓度先增加后下降外,...

  • 云南省自然休闲地与桤木休闲地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养分蓄积量的研究

    作者:付洪; 陈爱国 刊期:2004年第02期

    通过样方调查和采样,对云南省西盟县新厂乡阿莫村自然条件相似、经历了相同休闲年限的桤木休闲地和自然休闲地的地上部分植被生物量和养分蓄积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休闲3a后,桤木休闲地的休闲效果显著高于自然休闲地。表现在桤木休闲地的地上部分生物量高于自然休闲地,休闲6a后,桤木林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达到69,640kg/hm^2,是...

  • 青藏高原高山植物麻花艽的传粉生态学研究

    作者:何亚平; 刘建全 刊期:2004年第02期

    对青藏高原东部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海北居群的传粉生态学进行了3a连续的观察和实验。试验表明自然去雄、人工自交和杂交处理均结实,而人工去雄套袋和自然套袋不结实。麻花艽白交亲合,但必须依赖传粉媒介才能完成授粉过程,不存在无融合生殖。野外捕捉到14种访花昆虫,它们分别属于2个纲,7个目,8个科。观察和分析了各种昆虫的访花行...

  • 环境因素对伞形科两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盛海燕; 葛滢; 常杰; 李伟成 刊期:2004年第02期

  • 不同放牧强度下冷蒿种群小尺度空间格局

    作者:刘振国; 李镇清 刊期:2004年第02期

    时间、空间格局的发展和维持及其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是观察的尺度怎样影响格局的描述。冷蒿(Artemisia frigida)种群伴随着典型草原退化演替的各个阶段,对其所在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应用Ripley’s K函数以及蒙特卡罗(Monte Carlo)随机模拟方法,定量分析了4种放牧强度下冷蒿种群在...

  •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水量平衡规律研究

    作者:王兵; 崔向慧 刊期:2004年第02期

    以甘肃省民勤县刘家地村外缘的绿洲-荒漠过渡地带为定位研究区域,利用长期调查和水文学研究方法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对绿洲-荒漠过渡区的水量平衡特别是土壤水分和蒸散量的时空格局与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沿绿洲至流动沙丘这一过渡带,随着与绿洲距离的逐渐拉大,土壤含水量减小.0~80cm土层的月平均土壤含水量的大小顺序为红柳沙包(...

  • 东、黄海典型站位底栖动物粒径谱研究

    作者:林岿璇; 张志南; 王睿照 刊期:2004年第02期

    对东、黄海典型站位底栖动物粒径谱进行了首次研究,得出Sheldon粒径谱呈典型的双峰模式,两个峰形分别对应着大型底栖动物和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分布。小型底栖动物峰值出现在粒级6~10,大型底栖动物峰值在13-14。两峰值之间的波谷位置在粒级10-11,是大型、小型底栖动物的过渡带,生物量主要由大型动物的幼龄个体构成。E3站大型动物幼龄个体...

  • 生态学理论的重新梳理与整合——评常杰、葛滢的《生态学》

    作者:杨允菲 刊期:2004年第02期

    生态学从一种思想发展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直到1866年德国博物学家E.Haeckel在提出生态学概念时,也只是一种自然哲学的观念。经过诸多生物科学工作者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在广泛研究生物与环境复杂的自然现象和规律中,建立起了生态学的科学概念、方法和理论,成为一门独立的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 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西湖叶绿素a的浓度

    作者:裴洪平; 罗妮娜; 蒋勇 刊期:2004年第02期

    在西湖共设了8个采样点,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取了最能代表西湖水质状况的7号点(湖心)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年1月至2001年4月西湖常规监测的水生生态数据,并用插值的方法使其生成足够多的样本数,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探索其用于西湖水生生态状况(叶绿素a的浓度)的短期变化趋势预测的可行性,从中找出最能反映西湖水生生态状况变化趋势的水质因...

  • 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作者:李裕元; 邵明安 刊期:2004年第02期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强烈的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处于极度退化的状态。探讨该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对于指导该地区的人工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以时空互代的方法初步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弃耕地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近150a的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高等植物...

  •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土壤质量性状演变

    作者:庞学勇; 刘庆; 刘世全; 吴彦; 林波; 何海; 张宗锦 刊期:2004年第02期

    通过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肥力质量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云杉林土壤肥力退化与土壤有机质有关,在人工云杉林地中,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土壤全N、碱解N、全P、腐殖质、HA、FA、CEC、EB、微生物总数、细菌及真菌数量随有机质的减少而降低。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总孔隙和毛管孔隙则先减少,之后随着云杉自疏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