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食品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od Science

杂志简介:《食品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206/T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食品化学、生物工程、成分分析、安全检测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2-6630
国内刊号:11-2206/TS
全年订价:¥ 1272.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54
复合影响因子:2.11
总发文量:16966
总被引量:240298
H指数:91
引用半衰期:5.359
立即指数:0.019
期刊他引率:0.8489
平均引文率:20.9336
  • 超声波微波协同制备玉米醇溶蛋白/壳聚糖复合膜工艺优化

    作者:刘婷婷; 张颖; 李娜; 王大为 刊期:2016年第20期

    利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技术,制备玉米醇溶蛋白/壳聚糖复合膜.以拉伸强度为考核指标,选择超声波功率、微波温度、超声波微波协同作用时间、搅拌转速作为优化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超声波功率180 W、微波温度50 ℃、协同作用时间6 min、搅拌转速300 r/min,在此条件下,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为(19.98...

  • 响应面试验优化高温高压制备玉米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关键工艺

    作者:樊红秀; 刘婷婷; 刘鸿铖; 任华华; 张艳荣 刊期:2016年第20期

    将高温高压技术应用于玉米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His-Pro),CHP)的制备,以玉米蛋白水解物为原料,在水相溶液中采用高温高压法对其进行环化,合成CHP.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反应温度、底物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和KHCO3浓度对CHP提取量的影响,应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高温高压环化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25.9 ℃、反...

  • 响应面法优化木瓜蛋白酶-复合磷酸盐嫩化低档部位牛肉工艺

    作者:陶瑞; 汤晓艳; 龚艳; 齐凯; 耿永然 刊期:2016年第20期

    采用响应面回归设计来探究复合磷酸盐与木瓜蛋白酶复配使用嫩化低档部位烧烤牛肉的最佳条件.以单位肉中木瓜蛋白酶活力、复合磷酸盐质量浓度和作用时间为嫩化因子,以剪切力值和感官评价得分为响应值,运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对测得的结果建立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复合磷酸盐与木瓜蛋白酶配合使用可以有效降低中低档部位牛肉的剪切力值,同时...

  • 贵长猕猴桃多糖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功能

    作者:王金华; 杜超; 梁晨; 马立志; 曾加 刊期:2016年第20期

    研究贵长猕猴桃果肉多糖、果皮多糖的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贵长猕猴桃果肉、果皮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用邻苯三酚自氧化及Fenton反应法测定贵长猕猴桃多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果肉多糖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35(g/mL),重复提取3 次,多糖提取率可达1.74%;果皮多...

  • 响应面试验优化辣木叶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作者:裴斐; 陶虹伶; 蔡丽娟; 魏琛琛; 袁一鸣; 杨文建; 胡秋辉 刊期:2016年第20期

    为研究辣木叶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明确辣木叶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选取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料液比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辣木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辣木叶多酚提取工艺.此外,研究辣木叶多酚还原力及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辣木叶多酚最优工艺为:超声时间19.5 min...

  • 不同冷藏期鲳鱼及草鱼气味变化分析

    作者:张晶晶; 梁萍; 施文正; 顾赛麒; 王锡昌 刊期:2016年第20期

    以鲳鱼和草鱼分别作为海水鱼和淡水鱼代表,利用电子鼻评价冷藏条件下不同贮藏期的鱼肉气味,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电子鼻可以较好区分不同贮藏期的鱼肉气味,且草鱼的气味变化较鲳鱼更为显著.贮藏期间鲳鱼和草鱼分别鉴定出22 种和19 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酯类及腐败性化合物等.新鲜鲳鱼挥发性风味...

  • 离子液体辅助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半边莲中6种黄酮类化合物

    作者:邓永利; 周光明; 陈军华; 高意; 廖安辉 刊期: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离子液体辅助萃取半边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条件进行优化,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半边莲中芦丁、槲皮素、柚皮素、橙皮素、山柰酚和芹菜素的方法.方法:采用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B)-乙酸溶液(A,pH 3.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85 nm;...

  • 不同花色种类白茶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吕海鹏; 张悦; 陈兴华; 蔡良绥; 林智 刊期: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不同花色种类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茶汤的抗氧化活性、茶汤中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活性、清除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活性以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4 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检测分析3 种不同花色种类白茶茶...

  • 小种红茶与工夫红茶品质特性的比较分析

    作者:曾亮; 王杰; 柳岩; 罗理勇; 马梦君 刊期:2016年第20期

    以同一茶树品种、同一等级鲜叶制成的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其主要生化成分、茶汤物理特性和挥发性化合物,对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的品质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种红茶的茶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工夫红茶,咖啡碱、茶黄素、茶红素含量显著低于工夫红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工夫红茶相比差异不显著;工夫红茶的...

  • 金枪鱼油脱臭过程中脂肪酸含量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解析

    作者:张红燕; 李晔; 袁贝; 竺周斌; 王求娟; 陈义芳; 董丽莎; 王朝阳; 司开学; 韩姣姣; 崔晨茜; 苏秀榕 刊期:2016年第20期

    为探讨金枪鱼油脱臭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和脂肪酸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加热脱臭鱼油的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鱼油中脂肪酸组成从C14~C22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所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所增加.电子鼻能够灵敏地检测到鱼油在加热脱臭过程中气味的变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从原...

  • 大籽蒿精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氧化活性

    作者:李海亮; 陈海魁; 徐福利; 王渭玲; 李继霖 刊期:2016年第20期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西藏地区藏药大籽蒿的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并对大籽蒿精油体外抑菌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大籽蒿精油中共鉴定48 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5.36%,主要成分为红没药醇、兰香油奥、α-水芹烯、棕榈酸和薰衣草醇等;体外抑菌结果表明,大籽蒿精油对枯...

  • 母乳和牛乳中乳脂肪球膜蛋白质的差异分析

    作者:景萌娜; 姜铁民; 刘斌; 张咚咚; 魏京华; 王品; 李菊芳; 陈历俊 刊期:2016年第20期

    为比较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蛋白在母乳和牛乳中的差异,采用有机试剂提取法,从母乳和牛乳中提取分离出MFGM蛋白,经皮尔斯TM去垢小柱去除十二烷基硫酸钠后,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分析,检测结果根据特异性肽段匹配数不小于1筛选后,在母乳和牛乳中分别检测到863 种和454 种蛋白,其中二者共有175 种,分别独有688 种...

  • 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干制乌贼挥发性成分分析

    作者:金洋; 步婷婷; 李密; 郑丽; 宋正规; 李和生 刊期:2016年第20期

    以乌贼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技术,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solid phase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晾晒和热风烘干处理对乌贼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鼻分析结果能够很好地区分新鲜、晾晒和热风烘干3 种乌贼样品的风味.采用主成分分析、负荷加载分析以及线性判别分...

  • 黑鲷与真鲷及其杂交子一代脂肪含量测定与脂肪酸成分分析

    作者:王思婷; 李鹏; 陈淑吟; 张志勇; 尹绍武; 祝斐; 贾超峰; 刘海林 刊期:2016年第20期

    为了解真鲷、黑鲷及杂交子代的脂肪和脂肪酸含量与成分,采用索氏抽提法分析4 种鲷鱼肝脏、肌肉和鱼骨的脂肪含量,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正、反杂交子代均良好地继承了亲本真鲷的优势,脂肪含量明显高于亲本黑鲷,且以肝脏中最为显著.杂交后代与亲代的饱和脂肪酸成分组成情况基本吻合,杂交后代中产生了C12∶0、C22∶0、C24∶0等几种亲...

  • 传统霉菌发酵与接种发酵豆豉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作者:叶艳; 苏伟; 王倩; 何欣; 高静雅 刊期:2016年第20期

    对接种发酵制作的豆豉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并与传统自然发酵豆豉和纯种米曲霉发酵的豆豉进行比较,经GC-MS分析,一共鉴定出了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酸类、酯类、杂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酚类以及其他化合物共10 类,152 种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豆豉所含的烃类、醛类和酸类物质均高于纯种发酵培养,而传统自然发酵产生的醇类、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