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世界哲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World Philosophy

杂志简介:《世界哲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748/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当代哲学地图、谈学论译、名家访谈、谁影响了20世纪中国人的观念、哲学先贤祠、学术对话、书评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671-4318
国内刊号:11-4748/B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4
复合影响因子:0.25
总发文量:1205
总被引量:6234
H指数:29
立即指数:0.0521
期刊他引率:0.9884
平均引文率:21.2083
  • 论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建构逻辑

    作者:曹典顺 刊期:2019年第04期

    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的实质就是现实自由的理论逻辑。马克思现实自由的理论逻辑具有三个互相关联的本质特征,即现实自由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世界的自由,现实自由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结合于现实生活世界的自由,以及现实自由是区别于封建社会的生活自由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自由的、人处于自由自在存在状态下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现实自由逻...

  •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辩证关系论析

    作者:王向清; 杨真真 刊期:2019年第04期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都经历了一个过程,二者之间存在本质和现象、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主要矛盾,体现在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提供不了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资金对不同行业的投入不均,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等方面而导致社会主要矛盾频发。在我国,克...

  • 唯物史观空间话语的当代转换

    作者:黎庶乐 刊期:2019年第04期

    空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体论基础。随着空间的生活意义大大提升,对历史构成的重新认识将为唯物史观的解释力提供一种全新的时空格局。尤其当人类进入全球化之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逐渐从物理空间脱域,并向社会化空间转向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迷惑、风险与不确定性挑战,日益成为唯物史观必须回答的问题。综观当代空间的整个问题域,一方面空间的脱域...

  • 对《论灵魂》Γ5中努斯的再讨论

    作者:吕纯山 刊期:2019年第04期

    本文从传统上对《论灵魂》Γ5所讨论的努斯的两种不同理解入手,指出把这一章所讨论的努斯理解成人的努斯是不正确的,这里所讨论的是宇宙中的神圣努斯,但仅理解到这一步也没有准确把握亚里士多德的主旨。本文认为这一章讨论的是神圣努斯和人的努斯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神圣努斯如何作用于人、或者说人的努斯从哪里来的问题,这样的理解也解释了亚里士...

  • 从基底到潜能——论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的原初质料概念

    作者:裴延宇 刊期:2019年第04期

    原初质料概念是理解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中两大核心问题——本原与自然——的重要视角,当代学者对此多有争论。本文集中于《物理学》前两卷,以原初质料概念为中心,发掘出《物理学》开端处面临的困境与思想努力。首先,通过对巴门尼德等先哲在本原问题上的检讨,亚里士多德利用范畴学说发现了基底概念,此为原初质料问题之背景。其次,三本原学说的建...

  • 从《美诺》中的德性探究论哲学的苏格拉底转向

    作者:郭振华 刊期:2019年第04期

    当《美诺》中的德性探究陷入僵局后,苏格拉底用两个形状定义和一个颜色定义做示范,敦促美诺第三次定义德性。美诺偏爱颜色定义,苏格拉底却称美诺的偏爱带有“悲剧性”,依此给出的德性定义也将带有“悲剧性”。德性探究的悲剧性预示美诺本人因缺德而丧命的悲剧人生。本文追踪“悲剧”线索,揭示表面上旨在证明“灵魂回忆说”的“小奴隶证明”其实...

  • 斯宾诺莎哲学的内在性原则及其对近代哲学中主体性的批判

    作者:吴树博 刊期:2019年第04期

    由笛卡尔等人开启的近代欧洲哲学呈现为一种内在性哲学,内在的思维是其根本构建原则,而作为认知主体的自我在其中处于关键地位。然而,同为近代哲学之代表,斯宾诺莎却构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内在哲学形态,因为他的哲学的内在性是通过神(亦即唯一的绝对实体)确立起来的:作为最高生产者,神在将万物产生和并合于自身之时,也通过万物展开和阐明自身。在...

  • 谁谋杀了上帝?

    作者:D·康威; 王齐(译) 刊期:2019年第04期

    尼采通常被视为是无神论事业的哲学捍卫者,但是通过对尼采《快乐的科学》中“疯子”及其在市场中的表现的分析可以揭示出,“疯子”并不是尼采的代言人,而是对尼采学说的极具诱惑力的歪曲。“疯子”没有把“上帝死了”作为探索自我肯定的非关系性基础的机会,他宁愿背负杀死上帝的终极之罪,也不愿思索与上帝无关且不受罪玷污的生存可能性。因此“...

  • 从道德感到道德情感——论休谟对情感问题的贡献

    作者:卢春红 刊期:2019年第04期

    从道德情感主义的道德感(moral sense)到康德的道德情感(moral feeling),情感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关键性的变化,不再落实于经验的基础上,而是通过与道德法则相关联,成为可以被先天认识的对象。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休谟的同情概念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不过,由道德感到道德情感,期间的变化并不只是由经验的层面转到先天的层面。本文通过分析休谟同情概...

  • 论青年叔本华的“优越意识”概念——从德国哲学意志论转向的视角来看

    作者:杨宗伟 刊期:2019年第04期

    “优越意识”是青年叔本华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对非时间性的本质的直接描述。“意志”起初是一个从属于“优越意识”的概念,但是最终取代了后者。“优越意识”在青年叔本华哲学中的提出与扬弃过程,也是“意志”脱胎换骨上升为本质的过程。在叔本华意志论哲学形成原因的探究中,对“优越意识”的重新认识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从哲学解脱...

  • 自我同一性问题——帕菲特与海德格尔

    作者:朱清华 刊期:2019年第04期

    洛克认为通过记忆将伴随经验的自我意识连缀起来,就构成了自我同一性。帕菲特对洛克的标准加以修正,形成了经验论自我同一性的高级版本。他进一步消解自我的重要性,而以一种经验论的“关系R”取代,认为由此可以在道德上摆脱自我的囚笼。在反对实体性的自我观念这一点上,海德格尔跟帕菲特一致,但是他并不同意知觉体验能够提供出自我,更不认同无自...

  • 论狄尔泰的精神科学诠释学

    作者:高宣扬; 闫文娟 刊期:2019年第04期

    狄尔泰的精神科学诠释学,在很大程度上累积了西方近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特别是依据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以及由施莱尔马赫倡导的基督教神学诠释学的丰富成果,发扬历史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使“体验”成为诠释活动的灵魂,连接诠释活动中所有受到牵连的社会文化因素,启发文化创新中的行动者的创作灵感。

  • 社群主义对个人主义的批评及其限度

    作者:宁乐锋 刊期:2019年第04期

    社群主义之于个人主义的批评是其批评自由主义的重点指向。对于这一批评的理解是把握社群主义基本立场的关键环节。本文以社群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查尔斯·泰勒关于本体论题与辩护论题的界分为切入点,一方面揭示社群主义对于原子个人主义及其促成的西方社会现代性隐忧的批判,另一方面分析社群主义对于作为道德理想的个人主义以及追求个人权利的伦理...

  • 从对立到迂回:利科超越诠释学难题的三重递进

    作者:丁存霞; 陈志丹 刊期:2019年第04期

    诠释学在其发展中面临着说明与理解、真理与方法之间的对立。利科将诠释学巧妙地嫁接在现象学之上,并在结构主义的中介下避免了海德格尔的捷径式存在诠释学的弊端,从而发展出一种迂回长程的作为现象学变体的诠释学哲学。利科诠释学的基本精神首先体现在利科的“文本”理论中。利科的“文本”理论吸取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现象学的积极因素,通过...

  • 改革开放以来公平正义问题研究新进展

    作者:杜利娜 刊期:2019年第04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研究处于“隐蔽”状态;改革开放影响下有关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探讨,构成了我国正义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由此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研究的帷幕。进入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正义观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并形成了哲学反思正义问题、回应西方正义理论及发展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研究格局。近年来,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