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世界哲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World Philosophy

杂志简介:《世界哲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748/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当代哲学地图、谈学论译、名家访谈、谁影响了20世纪中国人的观念、哲学先贤祠、学术对话、书评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671-4318
国内刊号:11-4748/B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4
复合影响因子:0.25
总发文量:1205
总被引量:6234
H指数:29
立即指数:0.0521
期刊他引率:0.9884
平均引文率:21.2083
  • 空名与虚构实体

    作者:S.克里普克; 刘叶涛(译) 刊期:2013年第02期

    本文论证了如下观点:第一,存在是个体的一个真正的谓词。尽管说每一样东西存在可能是不足道的,但很多东西只具有偶然的存在。第二,虚构实质上是一种假装,虚构名称不具有普通名称的功能,它们只是在假装进行指称,关于虚构对象的陈述也只是假装表达了命题,而不是真的表达命题。第三,“虚构的”一词可以叠置,虚构实体是由于人们的活动才得...

  • 第一人称

    作者:S.克里普克; 赵震(译); 万美文(译); 陈波(校) 刊期:2013年第02期

    本文考察了卡普兰、弗雷格和刘易斯等人的观点,对第一人称代词“我”分别从语义学刻画、自我概念以及它在信念、命题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做了深入分析。本文首先讨论了卡普兰等人关于“我”的语义学观点。对“我”的语义学说明的困难在于:“我”确定指称的方式似乎因人而异,每个人在使用“我”时都有其特殊的指称方式;即使如此,人们仍然能够...

  • 灵魂不灭暨哲学—宗教的同源性——读德里达的《赐死》

    作者:尚杰 刊期:2013年第02期

    哲学与宗教的同源性,显示为如何从柏拉图哲学的神秘性过渡到基督教思想的神秘性。可以使宗教思考,即使得宗教中饱含着没有被想到的理性因素。在这种“宗教”思考中,由于缺少上帝目光与人的目光之间的交互性,因此上帝和人的灵魂不是被思考的或可以实现的对象,而是绝对的他者。只有做“非对象思考”时,灵魂才是高贵的。德里达所理解的责任,...

  • 现象学作为一种第一哲学:马里翁、雅尼科与里希尔

    作者:L登盖伊; 朱光亚(译); 谢利民(校) 刊期:2013年第02期

    文章围绕现象学能否作为第一哲学这一热点问题,展现了多米尼克·雅尼科、马克·里希尔与让一吕克·马里翁之间的争论。雅尼科忠实于现象学还原的观念,反思它具体给予我们的意义关联,坚决反对将现象学作为第一哲学,而提倡一种极简主义的现象学。马里翁则从尝试设置对现象的范畴分析之基础出发,进一步澄清现象学的偶然性的特异性,在现象学的意...

  • 时间之来与去——围绕梅洛-庞蒂

    作者:B.瓦尔登费尔斯; 谢利民(译) 刊期:2013年第02期

    本文围绕梅洛-庞蒂思想中的时间问题,通过对他的描述的一个“再-描述”,尝试将时间阐释为来与去的双向运动。梅洛-庞蒂拒绝单纯相继的时间概念,而将时间的统一性追溯到一个以活生生的呈现为核心的呈现场。然而时间的自身一触发特性打开了一道裂隙,将我们带入再现与筹划的永久循环。为解决此一问题,作者将来与去的双向运动理解为一个作为感...

  • 实存哲学与概念哲学的殊途同归——走向一种物质现象学

    作者:杨大春 刊期:2013年第02期

    流派纷呈的20世纪法国哲学可以被归结为实存哲学和概念哲学两大家系,进而可以归类为实存论现象学和概念论现象学。同一家系内部存在着诸多分歧,而两个家系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它们最共同的特征是否定先验观念主义和先验主体性。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它们都越来越突出身体和语言的物质性,以各不相同但又不无交叉的方式通向了物质现象学...

  • 论康德纯粹审美判断的双重转向

    作者:卢春红 刊期:2013年第02期

    本文尝试认证,情感概念作为一种内在的沟通,不只是要将知识领域和道德领域结合进来,还蕴涵一种将被分梳剥离的“感”与“情”统一为一体的要求。正是这一整体的要求,使得康德对纯粹审美判断的阐明显示出双重的转向,即由先验的过程之外转向先验的过程之中,以及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由“思”向“感”的视角转换。它使作为整体样态的情感获得其现...

  • 技术哲学是否诞生?

    作者:D.伊德; 郭元林(译); 韩永进(校) 刊期:2013年第02期

    布莱克维尔(Blackwell)技术哲学论文集《技术哲学:技术状况》(2003)对该分支学科在当代所扮演的角色有关键作用,借此出版机会,本文评论其当前发展状况。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都是20世纪的产物,但它们分别继承了有点差异的一组哲学传统,有时探寻不同的问题。本文分析技术哲学近年来的基本发展状况,重点强调可能也使科学哲学家非常感兴趣...

  • 哲学视野中的文化

    作者:B.M.梅茹耶夫; 粟瑞雪(译) 刊期:2013年第02期

    文章首先指出,文化不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事物,认识文化需要具有哲学的思辨能力,不研究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而论证其存在于世的可能性本身的哲学即是文化哲学。从狭义上讲,文化哲学是20世纪之前主要在德国形成的、欧洲哲学思想的特殊流派。作者随后分析了文化哲学和文化学之间的差异、哲学与科学之间的主要区别以及理念与概念的...

  • 哲学是我们的原意识

    作者:Ф.吉列诺克; 张桂娜(译) 刊期:2013年第02期

    完美的哲学文本是无字的(бессловесный),而完美的语言是无声的,文本的“无字”和语言的“无声”创造了一个使“复古(apxe)”与先锋(авангард)连接起来的考察问题的范围。存在,不是在场,不是和时间或者地点有关的东西,而是在流逝的状态中存在着的东西。对于生活来说,拥有感性的语言才算足够,而对于真理来说,只要有思维的语言就足够...

  • 什么是“马克思哲学”?

    作者:单继刚 刊期:2013年第02期

    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其根本性质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基本内容围绕“社会进步”这个主题展开,包括社会进步的目标、尺度、过程、动力、代价;主要特征有:唯物性、辩证性、人道性、实践性。因为“唯物性”是首要特征,所以马克思哲学可以简称为“唯物史观”。

  • 谬误的本质:蒙塔古与桑塔亚那

    作者:孙宁 刊期:2013年第02期

    威廉·P.蒙塔古(William Pepperell Montague)与乔治·桑塔亚那(George Santayana)分别是美国新实在论和批判的实在论学派的两个主要人物。本文旨在通过考察他们对谬误的本质的讨论,厘清新实在论的理论旨趣,并探究实在论作为一种认识论的可行性。本文首先讨论了蒙塔古的“生存对象的领域”(realm of subsistence)和桑塔亚那的“本质的领...

  • 施泰因论移情的本质

    作者:张浩军 刊期:2013年第02期

    施泰因利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通过与其它意识体验行为的对比和对关于移情的各种错误理论和定义的批驳,揭示了移情的本质,即移情是对陌生主体及其体验行为的经验,它是一种自成一类的经验性行为。本文围绕施泰因对移情的本质定义,对“外感知”、“内感知”、“同感”、“同一感”、“原本性”与“非原本性”、“模仿理论”和“类比推理”等一...

  • 集合论新公理探究的哲学思考

    作者:朱敏 刊期:2013年第02期

    究竟集合论是否需要新公理?它们是真的吗?我们如何知道?自哥德尔提出新公理纲领以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伴随着长期的争论。有的逻辑学家基于自明性标准拒斥新公理,有的数学哲学家视新公理为“助探器”用于探索数学深度,也有集合论专家坚信新公理就是关于柏拉图集宇宙的真理。本文通过对这些争论的分析,可以揭示出,无论是新公理的支持者还...

  • Abstracts of Main Essays

    刊期: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