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杂志 部级期刊

World Heritages

杂志简介:《世界遗产》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496/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封面报道、聚焦、文明、遗产之旅、专访、专题、论丛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主办单位:世界知识出版社
国际刊号:1812-0946
国内刊号:11-5496/G2
创刊时间:200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754386
复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1573
总被引量:324
H指数:5
立即指数:0.0036
期刊他引率:1
  • 跨越时空的对话

    作者:波音 刊期:2018年第03期

    天坛诞生于明朝永乐年间。永乐皇帝在位时将北京定为明朝的首都,并仿照南京的建制,修建了天坛这一皇家祭祀场所。一开始天坛为天地合祀的场所,经过嘉靖皇帝对祭祀制度的改革,变成单独祭天的场所,此后经过清乾降年间的改建,逐渐形成鼎盛的规模。

  • 梵天净土

    作者:伊可 刊期:2018年第03期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内,是武陵山脉主峰,最高峰海拔2570.50米,最低处500米,地形高差大。遗产地面积402.75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千米。

  • 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热点观察

    作者:吕舟; 魏青; 史晨暄; 孙燕; 吕宁 刊期:2018年第03期

    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后文简称世界遗产大会)于2018年6月24日至7月4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委员会迎来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新任委员国。会议不仅审议了世界遗产保护状况和申报项目,而且就世界遗产评估工作方法、世界遗产中心和咨询机构的工作情况、能力建设政策等多个议题展开讨论。

  • 新时代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出新要求

    作者:刘爱河 刊期:2018年第03期

    党的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开启了全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出了新要求。

  • 古坛新韵天坛入遗20周年暨天坛公园开放100周年——天坛与中国文化遗产的历史“情缘”

    作者:波音 刊期:2018年第03期

    任何时刻步入天坛,都能感受到天地之间的那股肃穆之气,这气息来自于沧桑列阵的古柏青松,这气息来自于广阔平地上升起的高台。始建于明朝的天坛即将迎来自己600岁的生日,这个时限仅仅指明清时期天坛的营造史。

  • 天坛历史变迁与遗产价值——凝固的信仰天坛历史变迁与遗产价值

    作者:雷音 刊期:2018年第03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古代政权的两件大事——祭祀和军事。古代欧洲人把祭祀的权力赋予了教会,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皇的地位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而把军事的权力赋予了君主和骑士阶层,老百姓则专心生产和纳税。教堂是古代欧洲人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大家前往教堂,祈求上帝的宽恕和恩泽,建立自己与上帝...

  • 天与祭天散议

    作者:曹鹏 刊期:2018年第03期

    北京天坛作为明清两代专用于祭天的场所,其设计意象与中国卉人对“天”的理解密不可分。在北京天坛的皇乾殿与皇穹字两殿中,供奉着“皇天上帝”的神位,显然,天坛所祭的“天”是具有人格神性,即名为“上帝”,无需赘述。

  • 天坛申遗及其文化内涵漫谈

    作者:徐志长 刊期:2018年第03期

    1962年11月,我从北京林学院(今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天坛工作。当时分配工作时,我和另外4名毕业生一起去了市人事局。那时一共有5个单位可供选择。另外4人部选好后,正好剩下天坛公园的工作留给了我。我是天坛公园北面的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毕业的,所以很愿意来天坛丁作。

  • 当皇家神坛变成市民公园——回到大众的天坛

    作者:肖慧 刊期:2018年第03期

    祭坛,是中国历代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祭祀所用。祭祀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和原始农业,祭祀对象有天地日月、社稷和先农等神。最初在林中空地上举行祭祀,逐渐演变为用土筑台,再由土台演变为砖石包砌。祭祀成为《周礼》中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后代最重要的礼仪制度,对以后几千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古树神韵 旧貌新颜

    作者:小鱼 刊期:2018年第03期

    在近600年的历史更替中,天坛内的早期建筑早已更迭翻新,有些甚至荡然无存。但古松柏、古槐等古树却深深扎根于天坛之中,历经历史变迁、风起云涌,历经无数的寒冬酷暑风霜雪雨,至今巍然伫立,苍苍然如盖,蓊郁成林。

  • 天坛教给我们如何对待自然

    作者:祁润身 刊期:2018年第03期

    我是20世纪50年代园林学校的毕业生。我对果树非常感兴趣,觉得特别有意思。当年天坛公园提出“绿化结合生产”的方针,在公园里开辟了果园、整个外坛都种植着果树,产量也不错,在北京市算是规模很大的,所以我很愿意来天坛工作。1976年我以园林工人的身份来到天坛,定为三级工,月工资50元。我曾在果树一班当过班长,那时我们果树班的工人平均...

  • 天坛花事

    作者:小鱼 刊期:2018年第03期

    天坛不仅有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古树,与其相依的花草种植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明末清初至今已将近40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花卉贫乏的年代里,天坛的菊花和月季给人们带来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曝,并在今天一如既往地为公园事业、花卉行业、城市美化和人们的休闲生活做出重要的贡献。

  • 从皇家祭礼走向公众演出——中和韶乐 传唱千年的祭祀礼乐

    作者:王玲 刊期:2018年第03期

    中和韶乐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礼乐文化的代表,在整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天坛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相匹配,是天坛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对天坛世界文化遗产的动态补充。

  • 八音迭奏 玉振金声 中和韶乐十六种乐器介绍

    作者:王玲; 刘祎 刊期:2018年第03期

    清代中和韶乐使用的乐器,按照制造乐器的材料可分为金、石、丝、竹、土、木、匏、革八类,称八音乐器。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和韶乐演奏规模形成于乾隆年问,但乐队中所使用的十六种乐器,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

  • 入遗二十载天坛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气韵传千古 涅槃庆新生

    作者:伊可 刊期:2018年第03期

    1998年12月2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2届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天坛——北京皇家祭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耶尔签发了证书,并由此确定了天坛作为文化景观的独特性与全球性,应为全人类的利益而予以保护。2018年,是天坛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周年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