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人文地理 中国妇女发展脆弱性:测度、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 【正文】

中国妇女发展脆弱性:测度、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

作者:曾通刚; 赵媛; 杨永春; 贺容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兰州730000;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210023;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430079
妇女   脆弱性   空间格局   驱动机制   中国  

摘要:借鉴人类发展指数(HDI),从健康、教育及就业三大维度构建中国妇女发展脆弱性评估模型。以妇女发展脆弱性指数为测度指标,运用变异系数、LISA时间路径和时空跃迁等方法,对2006-2016年中国妇女发展状况的区域差异、空间分布和时空交互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2006-2016年,中国妇女发展脆弱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区域差异在波动中逐渐扩大。在区域尺度上,东部地区较低,中部和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显著,呈现两极化;(2)脆弱性类型以低和较低脆弱类型为主,大致以"胡焕庸线"为界,西北半壁妇女发展脆弱性显著偏高;(3)中国妇女发展脆弱性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和空间锁定特征。相对长度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及西南地区递增,弯曲度表现出相似的空间分异特征;(4)妇女发展脆弱性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全球化和教育事业发展对于降低妇女发展脆弱性具有积极作用。政府行为的驱动效应对脆弱性存在抑制作用,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