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环境科学

气象与环境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杂志简介:《气象与环境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386/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论文、简讯、应用技术

主管单位:河南省气象局
主办单位:河南省气象局
国际刊号:1673-7148
国内刊号:41-1386/P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68
复合影响因子:2.15
总被引量:9016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3.8819
立即指数:0.2639
期刊他引率:0.4959
平均引文率:19.8194
  • NCEP/NCAR FNL资料在强对流天气中可信度的初步分析

    作者:程胡华; 闻斌; 王益柏; 徐影 刊期:2018年第03期

    基于NCEP/NCAR FNL(1°×1°)资料已成为研究强对流天气触发机制、演变等特征的基础资料,有必要分析该资料在强对流天气中的可信度。利用山西岢岚地区20052014年共414个强对流天气日的NCEP/NCAR FNL(1°×1°)资料与探空资料,采用偏差、绝对差、相关系数和偏差区间占有率的统计方法,对常用的常规气象要素、诊断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在...

  • 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与中国前冬气候的关系

    作者:黄骄文; 金啟华; 徐海明; 何金海; 何舒天; 陈静静 刊期:2018年第03期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CMAP降水及Hadley环流中心海温资料等,对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与中国前冬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参考前人定义的亚太热力差指数,计算了19792016年亚太热力场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时间(平均为56.6候)。结果表明,该季节转变时间点能很好地表征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转变...

  • 江淮地区一次强飑线系统结构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作者:崔强; 王春明; 岳甫璐; 田亚杰 刊期:2018年第03期

    利用NCEP/NCAR 1°×1°逐6 h再分析资料、WRF中尺度预报模式,对2014年7月3031日发生在江淮地区的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飑线发生前大气低层水汽条件良好,中层阶梯槽引导高层干冷空气向下入侵后叠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之上,使飑线发生区域不稳定能量累积,低空切变线促使不稳定能量释放,是此次飑线过程的主要...

  • 郑州市气象因子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研究

    作者:马格; 田国行; 李永华; 段彦博; 吴宝军; 雷雅凯 刊期:2018年第03期

    基于2015、2016年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获取的郑州市9个监测点颗粒物浓度和逐日气象数据,对气象因素和颗粒物浓度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受季节影响较强,总体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趋势。降水量与大气颗粒物浓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相对湿度的增高不利于PM2.5浓度的降低,而PM10的浓度则随着相对湿度的增高有所降低。...

  • 广东省不同地区稻田甲烷排放的差异性及其模型估计

    作者:王兵; 郑璟; 刘锦銮; 杜尧东 刊期:2018年第03期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全球变暖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制定区域适应性的减排措施,有赖于对不同环境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差异性的进一步研究。广东是我国主要的双季稻种植区,其气候条件及稻田耕作方式都有别于我国其他稻区的。为估算广东省区域稻甲烷(CH4)排放情况,利用IPCC2006清单指南中的稻田甲烷模型——CH4MOD,模拟计...

  • 低温对豇豆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作者:陈汇林; 侯伟 刊期:2018年第03期

    以两个豇豆品种“海豇2号”和“夏宝2号”为材料,研究低温[15 ℃/10 ℃,300 μmol/(m2·s)]处理对豇豆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膜过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前期两个品种豇豆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随着低温时间延长,海豇2号豇豆的SOD和POD酶活性有...

  • 气象条件对高酸苹果若干品质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磊; 张晓煜; 段晓凤; 王静; 马国飞; 金飞 刊期:2018年第03期

    根据20112014年我国北方主要苹果产区7省(区)17个市县的高酸苹果代表品种——澳洲青苹的取样资料,结合相应站点的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影响高酸苹果主要品质构成因子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出汁率的气象因子及关键时段,建立了数学关系式。结果表明,从影响要素上来看,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是影响苹果品质最...

  • 西风槽影响下豫西北两类强对流天气流型和物理量特征分析

    作者:司福意; 赵海清; 李社宗 刊期:2018年第03期

    西风槽是诱发豫西北雷雨大风和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一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和探空资料,对20012015年69月受西风槽影响在豫西北发生的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分析发现,由于近地面暖湿空气势力和侵入冷空气的强弱不同,致使天气系统配置差异显著。根据不同天气系统配置,将由西风槽入侵引起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分为斜压锋生类和...

  • 湖北省三峡谷地两类突发性中尺度暴雨特征对比分析

    作者:张萍萍; 韦惠红; 董良鹏; 张蒙蒙; 陈赛男; 张宁 刊期:2018年第03期

    利用湖北省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逐6 h的NCEP/GFS再分析资料及FY-2E红外卫星云图等资料,对三峡谷地南北汇合型及聚集增强型两类突发性中尺度暴雨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南北汇合型以天气尺度强迫为主,低层冷暖切变结合提供了主要的动力抬升机制,地面气流汇合及Ω型温度场的形成促使中尺度对流系统南北汇合增强,并受地形...

  • 一次有冷空气侵入的梅汛期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作者:蓝俊倩; 张浩川; 徐月飞 刊期:2018年第03期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及雷达资料,对2014年6月浙江中部地区一次有冷空气侵入的梅汛期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短波槽携带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交汇所形成的低涡切变是大暴雨过程主要影响系统;冷空气侵入使垂直方向上形成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结构,在暴雨区域上空始终对应有配合垂直上升运动中心的低层辐合中心,...

  • 地形影响下海河流域北系强降水成因分析

    作者:尉英华; 陈宏; 刘一玮; 东高红 刊期:2018年第03期

    利用区域自动站观测和NCAR/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比20122014年海河流域北系4次强降水过程成因,重点分析地形对强降水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4次强降水过程均属于低槽类暴雨,高空槽是影响流域北系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副热带高压、低层辐合系统对暴雨强度、位置及持续时间存在明显影响。此外,除能量及水汽的积聚外,地形对海河流域...

  • 2013年重庆秋季连阴雨期间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作者:王欢; 李晶; 庞胡; 陈鹏; 牟容 刊期:2018年第03期

    2013年8月29日9月11日,重庆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连续降水天气,持续614天,降水日数多、日雨量大,连阴雨期间重庆出现两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为较严重连阴雨天气。利用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及重庆地区逐日、逐时降水资料及雷达回波资料,对连阴雨天气期间两次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连阴雨过程中欧亚地区中高纬500 hPa呈“两...

  • 一次高层东风波背景下风雹过程成因分析

    作者:翁之梅; 黄晓龙; 李南; 唐楹; 陈莲 刊期:2018年第03期

    2015年7月29日浙江出现大范围冰雹和雷雨大风,影响范围、强度远超各级台站预判。利用地面气象站、区域自动站、FY-2G红外云图、多普勒雷达产品、NCEP(1°×1°)分析资料,对该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由多单体风暴组成、位于高层东风波槽前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是本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直接制造者。2)中等偏弱的垂直风切变、上干下...

  • 乌鲁木齐机场一次寒潮多相态降水过程分析

    作者:王清平; 谭艳梅; 陈春艳; 王春红; 张利平 刊期:2018年第03期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新疆区域自动站、乌鲁木齐风廓线雷达、多普勒雷达资料,针对2015年2月13日发生在乌鲁木齐地区的一次雨雪天气过程,从大气背景环境、风温垂直结构、冷暖平流及雨、雪相态转换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降水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是中亚地区高空脊向极区发展,脊顶北风引导极地冷空气南下,在西西伯利亚地区发展...

  • AMDAR气温资料和常规高空观测气温资料的对比分析

    作者:罗林艳; 罗宇; 钟艳雯; 朱亮 刊期:2018年第03期

    为了解飞机观测气象资料(AMDAR资料)的可用性,推进AMDAR资料在湖南气象预报业务中的应用,对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的AMDAR资料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参考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AMDAR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对AMDAR气温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湖南范围内的AMDAR气温资料和常规高空观测气温资料(长沙、怀化、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