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记者

青年记者杂志 北大期刊

Youth Journalist

杂志简介:《青年记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4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003/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刊首快语、前沿报告:新生态中的媒介批评、理论视野、观察与批评、调查与研究、新闻实践等

主管单位: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
主办单位: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
国际刊号:1002-2759
国内刊号:37-1003/G2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1941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
复合影响因子:0.37
总发文量:24664
总被引量:25399
H指数:28
立即指数:0.0197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4919
  • 评论员应该学会“等”

    作者:林琳 刊期:2018年第14期

    最近,有关鸿茅药酒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不少媒体纷纷发声。在网络发达、新媒体强势的背景下,这种舆情狂欢并不稀奇。

  •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网络舆情研究

    作者:张瑜 刊期:2018年第14期

    复杂性科学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双重作用,利用复杂性视角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可以对混沌的网络舆情做出整体描述,也可以对网络舆情的关键要素和重要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网络舆情。针对网络舆情的混沌性,可以借助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分析网络空间中的典型网络事件由微内容转换为舆论风暴的演变过程...

  • 圈层传播:新媒体时代分众传播的新趋势

    作者:党李丹 刊期:2018年第14期

    新媒体催生了多样化、个体化和私人化的受众要求,人们依据自我文化品位、生活方式等选择媒介产品,并以此作为一种“交易货币”向具有相同爱好或属性的受众群体传播,产生拥有共同爱好的文化圈子,再将此圈子进行扩大,呈现出一种圈内向圈外辐射的文化效应或经济效应等,形成“圈层传播”。“圈层受众”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互动性,对媒介环境控...

  • 路西法效应下新媒体语境中价值标准的迷失

    作者:孙苗 刊期:2018年第14期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1971年做了一个被称为“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心理实验,证明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人的性情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般稳定,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会让好人犯下暴行。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路西法效应”。路西法效应不仅作用于心理、个人,也会存在于社会现象中。

  • 后真相时代的公众情绪与媒体舆论导向

    作者:纪楠 刊期:2018年第14期

    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我国学界对媒体舆论引导的研究大多数聚焦于传播主体和传播渠道,对公众本身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着重探讨后真相时代基于公众情...

  • 微信中健康养生类谣言的传播规律和特点——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作者:李宁 刊期:2018年第14期

    《2017腾讯公司谣言治理报告》显示,2017年腾讯拦截谣言超5亿次,因谣言受到处罚的公众号数量约18万个。微信中健康养生类谣言以其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独特优势,比其他信息的传播力度、扩散范围、影响力度都要大,并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导致受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 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危害及监管

    作者:毛向樱 刊期:2018年第14期

    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动机 网络语言暴力行为是伴随着互联网信息交互功能逐渐增强而出现的新产物,主要指在互联网上的极端判断胜语言、羞辱谩骂性言辞、谣言、人肉搜索等,及其对行为接受者带来的精神上的伤害甚至生活上的不便。

  • 新闻文本泛娱乐化现象的本质及反思

    作者:徐霄 刊期:2018年第14期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受到网络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陷人生存困境。传统媒体为了缓解自身生存危机不得不进行转型,某些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摒弃新闻的严肃性和批判性,一些新闻文本的措辞越来越通俗化、娱乐化。

  • 夏季达沃斯论坛与国家形象建构

    作者:李玉梅 刊期:2018年第14期

    国家形象的生成过程是主体对客体国家的思维建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既包括主体对客体国家的认知过程,也包括主体对客体国家的评价过程。国际论坛是一个全方位展示国家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的平台,为主体对客体国家的认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主体对客体的评价也会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对外传播,直接参与国家形象的建构。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承办...

  • 新媒体仪式与国家认同建构——以人民网“一带一路”全媒体平台为例

    作者:何冰洁 刊期:2018年第14期

    美国传播学学者詹姆斯·凯瑞在其著作《作为文化的传播》中,对传播的仪式观进行了系统的解释和阐述,为“仪式”一词奠定了传播学的学理地位和基础。从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许多学者已从历时性的角度对不同媒介形态所承载的传播仪式进行了充分的考察。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互联网所承载的媒介仪式也已作为一种重要“仪式...

  • “全球现代性”背景下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

    作者:杨晶 刊期:2018年第14期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认为传播是社会秩序构建的重要力量。人们通过媒介沟通彼此的意见,以此来恢复社会秩序。芝加哥学派在杜威的影响下,将媒介看成恢复人类道义秩序的力量。这是美国经验派传播学的核心理念。批判派传播学提醒人们大众媒体已经与现代性沆瀣一气,媒体中商业逻辑正在取代思想的理性,现代传播体系成为维护不合理社会秩序的...

  •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当代传播及引领

    作者:田海舰; 滑晓军 刊期:2018年第14期

    中国的知识分子素来具有家国天下的强烈责任感。“大陆新儒家”于20世纪90年代,再一次高举起“文化保守主义”大旗,成为令人瞩目的思潮流派。当代文化保守主义不可能,也不能解决当代中国发展的命运问题,同时还冲击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引领其科学发展,使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场域理论视角下沂蒙红色文化传播路径

    作者:郑晓迪 刊期:2018年第14期

    布迪厄“场域一惯习”理论视角下沂蒙红色文化的生成 “场域”(field)是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场域是指具有自身独特运作法则的社会空间,社会系统中存在多个不同的场域。场域可被定义为在位置排序基础上存在客观关系的一个构型或网络。社会空间的各子场域都有其独特的运作规则,是自主社会分化的结果,有特定的逻辑、常规和规则...

  • 江歌案中的自媒体属性议程设置研究

    作者:钱婕; 沈梦琦 刊期:2018年第14期

    江歌案的舆情回望 江歌案是2017年末热议的社会话题。根据百度指数,自《局面》栏目公布江母与刘鑫见面的视频至陈世峰在日本受审判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中有明显的三次舆论高峰。

  • “判决书文本”走红背后的传播策略

    作者:钟微; 王煜 刊期:2018年第14期

    去年,山东青岛一对90后小夫妻刚生竞弦子就决定离婚,这本平常,却因为法官的判决书而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近年来,这种类型的判决书突破了传统的纯理性文本写作方式,呈现出以下特点:注重信息的柔化处理,强调信息的柔性传播策略;善于立足“他者”视野来实现受众本位的回归;侧重于细节挖掘,在细节处理中增强文本第一现场的代入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