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记者

青年记者杂志 北大期刊

Youth Journalist

杂志简介:《青年记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4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003/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刊首快语、前沿报告:新生态中的媒介批评、理论视野、观察与批评、调查与研究、新闻实践等

主管单位: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
主办单位: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
国际刊号:1002-2759
国内刊号:37-1003/G2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1941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
复合影响因子:0.37
总发文量:24664
总被引量:25399
H指数:28
立即指数:0.0197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4919
  • 融合原动力

    作者:李勇 刊期:2017年第30期

    如果说两年前我们的媒体融合尚处于模仿和学习的阶段,那么“新湖南”客户端上线两年多来,我们在融合上取得的所有崭新认知,都来自于一次次实践。融合的威力有多大?我们深切感受到的融合威力,是在纸媒时代达不到的传播力。

  • 媒体脸谱

    刊期:2017年第30期

    七集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播出 10月5日起,中央有关部门组织拍摄的七集大型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并在央视新闻移动网等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全片共分《举旗定向》《人民至上》《攻坚克难》《凝心铸魂》《强军路上》《合作共赢》《永立潮头》七集。

  • 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

    作者:宣言 刊期:2017年第30期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一些商业网站、移动新闻客户端,包括直播平台、浏览器、搜索引擎、影音软件等,都在运用算法这个“读心术”,为用户量身打造信息,创造出一种新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信息获取已经从“大海捞针”进入“私人定制”模式。然而,技术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在价值和利益的天平上,所谓的算法成为了利益的砝码,一切...

  • 内容付费的春天远远没有到来

    作者:汤华臻 刊期:2017年第30期

    这些年,互联网深度融入社会生活,各行备业迎来大洗牌,传统业态受到极大冲击,内容生产者似乎一夜之间跌到了食物链的下游。舆论场上,谈论“渠道”者众,关注“内容”者寡,“渠道取代内容”等论断亦不时出现。不过一旦细究,我们会发现,其实“内容为王”这一基本规律自始至终没有改变过。

  • 警惕新媒体形式主义

    作者:丁建庭 刊期:2017年第30期

    “两微一端”如今已经成了不少地方和部门新媒体建设的“标配”,甚至不乏一个部门好几个APP或公众号的,仿佛不开设就意味着落伍。但是不是都有必要,是不是都基于群众需求?事实上,大量公众号、APP实用价值不高,提供的信息和服务与那些开发成熟、受众广泛的商业APP高度重叠,其中还有许多转载甚至抄袭内容。

  • 技术补课是互联网必答题

    作者:张绪旺 刊期:2017年第30期

    人多钱就多,过去20年,中国互联网上演了一出弯道超车,吃尽人口红利,在薄利多销的风格上,催生了千亿美元市值的BAT以及不计其数的独角兽公司。

  • 新闻“不打烊”,纸媒有心意

    作者:梁勤俭; 李雪昆 刊期:2017年第30期

    “十一”长假,许多报纸选择了用纸媒+新媒体的方式继续服务受众,看似只是一种简单的选择,但其背后传递出了诸多信息:纸媒正用媒体融合的方式在节假日中继续做好服务。更可喜的是,报纸内容也基本上告别了大同小异,也绝非集中在“出行堵车”“景区人海”等主题上。

  • 更了解贫困,才能更好地新闻扶贫

    作者:顾仲阳 刊期:2017年第30期

    今年9月1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引用并肯定了6月5日人民日报“经济周刊”刊登的《驻村三记》。《驻村三记》是我今年5月在内蒙古杭锦旗巴拉贡镇昌汉白村精准扶贫驻村调研后写的。的肯定,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也是对我新闻扶贫的莫大鼓励。下面结合自己多年做扶贫报道的经历,谈一...

  • 非独立环境下扶贫调研报道的开展

    作者:张垒 刊期:2017年第30期

    调研报道不能像一般的批评性报道那样只触及表象,更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要着力提供解决问题之道。

  • 用新闻扶贫撬动山乡巨变

    作者:李朝民 刊期:2017年第30期

    我的驻村调研故事 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脱贫。”为了客观展现波澜壮阔的“中国式反贫困”行动,今年4月底5月初组织实施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农民日报社选派4名编辑记者,分赴4个省的4个村庄。

  • 念念不忘“悬崖村”

    作者:吴光于 刊期:2017年第30期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谈到脱贫攻坚工作,专门提到大凉山的“悬崖村”让他揪心。让牵挂的这个村庄坐落于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大凉山腹地。过去,人们进出村子需要攀爬由藤条和木棍编成的17段“天梯”,从山脚下的阿土勒尔村牛觉社到半山腰的勒尔社只有4公里,却需要走上5个小时。

  • 沾泥土冒热气的扶贫报道才耐读

    作者:吉蕾蕾 刊期:2017年第30期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为了更好地了解精准扶贫睛况,今年4月底5月初开始,部署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分赴全国109个贫困村,在一个月时间里,与驻村干群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深入生动、多种形式的采访报道。

  • 对外传播如何讲好“精准扶贫”故事

    作者:毕建录 刊期:2017年第30期

    如果对“精准扶贫”的理解浮于表面,就会导致对外报道简单化,也会大大束缚扶贫话题的识别和选择能力。

  • 新闻理论视域下的新闻扶贫

    作者:胡钰; 刘哲铭 刊期:2017年第30期

    新闻扶贫可以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流动加速器”作用,推动扶贫工作更加清晰、高效地完成,推动贫困人口不断向上流动,推动新闻媒体与社会变革深度融合。

  • 扶贫报道贵深忌浅

    作者:庄电一 刊期:2017年第30期

    扶贫工作讲“精准”,扶贫报道也要讲“精准”,不要把偶然当必然,把个别当一般,把局部当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