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气象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Meteorological Monthly

杂志简介:《气象》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282/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纪念顾震潮先生百年诞辰、论文、技术交流、天气、气候评述

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办单位:国家气象中心
国际刊号:1000-0526
国内刊号:11-2282/P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75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49
复合影响因子:2.39
总发文量:2194
总被引量:60426
H指数:80
引用半衰期:4.6996
期刊他引率:0.7371
平均引文率:19.9851
  • AVHRR卫星资料在层状云降水区判识中的应用

    作者:刘文; 王以琳; 赵玉金 刊期:2004年第02期

    利用美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AVHRR资料,分析了新增加的1.58~1.64μm近红外3A通道资料在地面降水区判识中的作用及降水云和非降水云的图像特征。发现通道1可见光通道反射率与通道3A近红外通道反射率的差值能够较好地反映地面降水的信息,并给出了与地面降水几率的关系。探讨了应用可见光、近红外通道资料综合识别地面降水区的方法,实例验证具...

  • 可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力的关系

    作者:张学文 刊期:2004年第02期

    根据对308组不同地点不同季节的气候数据分析,证实可降水量W与地面水汽压力e存在良好线性关系,其公式是W=1.74e。

  • 北京地区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作者:申红喜; 李秀连; 石步鸠 刊期:2004年第02期

    对2000年4月6日和4月9日北京地区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认为:蒙古气旋型和不伴有气旋的西北槽型所造成的北京沙尘天气的严重程度不同;沙源地区中低层较强上升运动的主要作用是将当地沙尘垂直输送到空中,然后在700hPa较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将卷起的沙尘水平输送到下游地区;不稳定层结又加强了沙尘天气;沙尘暴区上空z-螺旋度分布的特...

  • 双多普勒雷达对淮河流域特大暴雨的风场反演

    作者:周海光; 王玉彬 刊期:2004年第02期

    在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梅雨期,淮河流域出现了持续强暴雨。7月4日08时~5日08时,安徽省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其中滁州273.7mm;滁州4日20时~5日20时日雨量为351.7mm。使用MUSCAT技术对这次特大暴雨进行了双多普勒雷达三维风场反演,研究表明,中低层辐合线和中尺度气旋是造成此次暴雨的重要原因;辐合线造成低层水汽的大量集中也为其...

  • 2003年淮河流域持续性大暴雨的水汽输送分析

    作者:康志明 刊期:2004年第02期

    利用NCEP资料对2003年淮河流域6、7月间持续性强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持续性强暴雨发生在我国南方西南水汽输送异常偏强的背景下。水汽从南海北部经副热带高压西南侧向北及从孟加拉湾越过中南半岛到长江中下游两条通道向淮河流域输送。从整个梅汛期和暴雨个例的计算结果来看,暴雨区的各个层次上水汽收支有不同的特点,主要水...

  • 2003年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期间低纬环流分析

    作者:鲍媛媛; 李锋; 矫梅燕 刊期:2004年第02期

    利用NCEP/NCAR提供的OLR和气象要素场再分析资料,对2003年6~7月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期间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以及热带低纬地区环流的异常特征及其对梅雨暴雨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期间,长江流域附近地区维持准稳定的比常年明显偏强的南风带,北方冷空气亦比常年偏强;三次强降雨过程,低层均表现为稳定的强南风与阶段性增强的偏北气...

  • 2003年夏季中高纬度环流与淮河流域降水

    作者:龚振淞; 王永光; 许力 刊期:2004年第02期

    研究了2003年夏季中高纬环流特征以及乌拉尔山、鄂霍茨克海和贝加尔湖三个地区阻高指数逐候的变化情况。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东亚中高纬出现“双阻”形势,造成淮河流域持续一个多月的集中强降水,但是在7月底,鄂霍次克海阻高再度建立并持续,致使盛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南,所以雨带的位置也未能北移。因此2003年夏季主要雨带维持在淮河...

  • 液态二氧化碳播云物理效应的观测研究

    作者:樊鹏; 陈保国; 雷恒池 刊期:2004年第02期

    使用液态二氧化碳(LC)对过冷层状云进行催化后,通过飞机粒子测量系统。GPS定位以及地面测雨雷达和地面雨强研究了催化前后云微物理参数的变化。揭示了部分因催化后产生的物理效应,特别是雷达RHI上25dBz回波在负温区出现较对称的凸起尖峰,可能是小冰晶的凝华增长释放潜热而引起的动力抬升所致。得出了催化有效的结论。

  • 晋中市人工防雹减灾系统研究

    作者:胡玉清; 刘晋; 陈红萍; 岳福豹 刊期:2004年第02期

    利用雷达探测信息、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探测资料,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对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预报,并计算多单体任意雹云核心部位的覆盖面积。对不同地理位置的各炮点,经过极坐标和三维直角坐标系的变换,确定雹云相对于不同空间位置的各炮点的准确位置。并对各炮点不同弹型的弹道方程进行连续模拟和分析计算,最终确定在炮控范...

  • 中国各地SARS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作者:陈正洪; 叶殿秀; 杨宏青; 冯光柳 刊期:2004年第02期

    根据中国主要发病区北京、河北、香港、台湾及广东等地2003年3~5月间SARS主要发病时段逐日发病数与同期、前期气象条件进行了相关性比较,并揭示了2002年11月~2003年5月间的气候背景,研究表明:SARS的滋生和传播有一定的适宜温度范围(14~28℃),过高过低均不利;在此范围内,发病数与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以及气温日较差)、降水量和相...

  • SARS流行时期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作者:张艳玲; 寿绍文; 张鹏; 陈铁 刊期:2004年第02期

    对2003年1~5月我国大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疾病流行时期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气温偏高、空气潮湿以及冷暖多变的天气可能为SARS疫情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 郑州城市气候环境的观测研究

    作者:程炳岩; 朱业玉; 王记芳 刊期:2004年第02期

    通过对郑州城市环境气候观测资料分析,揭示了郑州市区环境温度的季节分布、不同性质地面环境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及郑州城市热岛强度的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郑州城市建设规模及其特殊的地面物理性质,对气候环境已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年、季环境温度分布都以市中心温度为高,向郊区逐渐降低,存在着明显的城市“热岛”现象;郑州城市热岛强度的...

  • 气压室环境对气压观测准确性的影响

    作者:尹宪志; 叶兴中; 丁林 刊期:2004年第02期

    把台站符合观测规范的气压室做为台站气压观测的标准环境,同时在不同的气压观测环境中进行气压观测,分析不同环境引起的气压观测误差,对误差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得出气压观测环境温度不稳定和气流堆积,是造成气压观测误差的主要原因。

  • 实测与自记降水量差值原因分析

    作者:杨玉霞 刊期:2004年第02期

    从理论上讲雨量器与虹吸式雨量计测得降水量应该比较接近,但在实际降水观测中,经常出现测得降水量不一致,有时差值也比较大,严重影响降水观测的准确性。通过对本站历史降水资料的分析,找出影响准确性的因素,提高观测质量和仪器的使用质量。

  • 馆藏新书

    刊期: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