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杂志简介:《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347/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环境信息_本期推介文章作者团队、专论与综述、环境健康与农产品安全、土壤环境、水体环境、畜禽环境、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农业与全...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国际刊号:1672-2043
国内刊号:12-1347/S
全年订价:¥ 120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7
复合影响因子:2.1
总发文量:4107
总被引量:78118
H指数:78
引用半衰期:4.9862
立即指数:0.0714
期刊他引率:0.8645
平均引文率:19.8571
  • 杭嘉湖水网地区农村面源污染研究

    作者:王婧; 单保庆; 张钧 刊期:2007年第B10期

    以嘉兴市郊区魏家湾村为例,通过野外实测监控暴雨径流污染过程,研究了杭嘉湖水网地区农村暴雨径流产生过程及污染物输出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初期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与径流流量有着较好的相关性;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的输出形态与降雨强度和降雨类型有关,强度越大,颗粒态污染物含量越高;农田上6月23日次降雨的SS、TN、TP的EMC值分别为558.62m...

  • 三峡库区农田的化肥面源污染状况研究

    作者:黄丽; 项雅玲; 袁锦方 刊期:2007年第B10期

    通过对三峡库区19个县市1996年至2003年化肥的施用情况调查分析,发现库区化肥施用总量(折纯量)由1996年的9.1×10^7kg增加到2003年的1.1×10^8kg,增幅为20.9%;但由于库区蓄水的影响,2003年比2002年减少了2.6×10^7kg。8年来,氮肥、磷肥、钾肥的年递增率分别为4.5%、6.2%和25.4%。库区化肥施用存在偏施氮肥的不合理现象,8年中氮...

  • 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及其防治技术探讨

    作者:陈超; 黄东风; 邱孝煊; 李卫华 刊期:2007年第B10期

    通过对闽江中上游流域福建省内的25个县(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染、人粪尿、农村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化肥、畜禽养殖、农田养分流失、村镇地表径流、水产养殖等进行调查,并采用等标排放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2005年全年排放入水环境的CODCr、TN和TP分别为102050.5、66578.56和20712.41t,各占53.90%、35.16%和10....

  • 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徐洪斌; 吕锡武; 李先宁; 荆肇乾 刊期:2007年第B10期

    抽样选择宜兴市大浦镇四个农村的农户,对太湖流域(宜兴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了太湖流域灰村生活污水具体的水质资料,通过该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水质与贼镇生活污水水质的差别分析,为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其他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也有值得参考的价值。

  • 不同数学模型下的乌梁素海水环境氮磷容量模拟计算

    作者:李卫平; 李畅游; 王丽; 周龙伟 刊期:2007年第B10期

    本文基于OECD模型、Dillon模型及合田健模型模拟乌梁素海在Ⅲ、Ⅳ、Ⅴ级水质标准下TN、TP水环境容量,通过3种模型模拟结果比较,分析得出OECD模型和合田健模型计算出的TN、TP水环境容量值比Dillon模型模拟所得的TN、TP环境容量值大,并采用3种模型计算均值确定2005年TN、TP水环境容量。

  • 巢湖流域农田土壤磷吸持指数及吸持饱和度特征

    作者:周慧平; 高超; 王登峰; 赵和苍; 张桃林 刊期:2007年第B10期

    农业活动对水体磷污染的影响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土壤对磷具有一定的固定能力,可以采用土壤磷吸持指数(PSI)和吸持饱和度(DPSS)来表征土壤中的磷向水体释放的风险。对巢湖流域各类土壤的研究表明,土壤的固磷能力相比太湖及国外其他地区普遍较低,红壤和石灰岩土的固磷能力相对较强,而紫色土的固磷能力最弱。土壤磷的吸持饱和度和吸持...

  • 广州南沙滨海湿地公园水质状况及模拟酸雨影响效应

    作者:李晶; 林初夏; 吴永贵; 卢文洲 刊期:2007年第B10期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理化分析和生物毒性试验对广州南沙滨海湿地公园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用模拟酸雨作用于南沙水样,研究酸雨对南沙水体的污染效应。结果表明,所检测的水质指标目前尚处于国家标准范围之内,试验生物隆线溢可以正常地生长、发育和繁殖;然而,在模拟酸雨的影响下,水样可对隆线涵产生毒害致死作用,说明广州市目前频繁出...

  • 唐岛湾网箱养殖区沉积环境质量及污染程度评价

    作者:蒋增杰; 崔毅; 陈碧鹃; 王光花 刊期:2007年第B10期

    2004年8月至2005年5月分4个航次对唐岛湾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各形态氮、有机碳和有机质含量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利用有机指数和有机氮方法对沉积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唐岛湾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总氮、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点;养殖区总氮含量在0.627~2.558mg·g^-1之间,年平均值为1.273mg·g^-1,有机氮是沉积物中氮的...

  • 乌梁素海水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作者:代进锋; 李畅游; 张生; 武国正; 李卫平 刊期:2007年第B10期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乌梁素海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结合前期实测数据,利用Matlab软件,分析出影响乌梁素海水质的主要指标为总氮、总磷、溶解氧、化学需氧量、pH、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叶绿素,并分析了污染程度。分析结果与实际相符,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 两株耐碱性亚硝化细菌的初步鉴定和特性研究

    作者:段莎丽; 孙亚琴; 伍阳; 龙用波; 谢晴; 邓仕槐 刊期:2007年第B10期

    从长期碱性条件下驯化的好氧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两株亚硝化细菌A1081和A1210,对其形态和生理生化性状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其特性。结果表明,两株菌均属于亚硝化球菌属(Nitrosococcus),它们对碱性环境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在pH值大于9后亚硝酸盐积累量不断增加,A1081在pH10~12积累量最大,而A1210在pH值为11时积累量最大;当培养基中NaCl为...

  • 甲醇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作者:李宝庆; 鹿秀云; 李社增; 马平 刊期:2007年第B10期

    为了更有效的治理工业废水污染,实验以甲醇作惟一碳源,利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化工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甲醇降解菌CYW-32,经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鉴定为嗜有机甲基杆菌(Methylobacterium organophilium)。通过比色酸法明确了菌株CYW-32在24h内可高效降解500mg·L^-1的甲醇,降解率达到97.75%。进一步分析环境...

  • 一种现场处理污水的水面植物生物膜氧化沟

    作者:高婷; 吴启堂; 曾曙才; H.Chua 刊期:2007年第B10期

    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低、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开发出更为经济合理的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是污水现场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常规二级污水处理的氧化沟工艺改造应用于污染湖泊,并用植物浮岛和填料加强,形成一套对被污染的水体及其污染源进行系统处理的工艺。结果表明,本反应器在处理生活污水时,秋冬2个季度COD、SS、TP和NH4^...

  •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畜禽废水的效果研究

    作者:龙用波; 邓仕槐; 朱春兰; 伍阳; 李亨伟 刊期:2007年第B10期

    本文研究了操作条件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5d启动试验,系统对畜禽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CODCr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5%~97.5%之间、对氨氮的去除率也稳定在92%~96.6%之间,由此反应器的启动已经完成,系统可进入运行期;当操作条件是温度25℃、DO为4.5mg·L^-1、HRT为12h时,各污染物的综合...

  • UASB的启动及其对畜禽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作者:谢勇丽; 邓仕槐; 段莎丽; 肖德林 刊期:2007年第B10期

    利用UASB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的试验运行。结果表明,用畜禽废水直接启动UASB反应器是切实可行的,絮状污泥接种后经过54d的驯化,有机负荷由0.8kgCOD·(m^3·d)^-1提升到5kg COD·(m^3·d)^-1,进料COD浓度由800mg·L^-1提高到4000mg·L^-1,去除率基本稳定在85%以上;用UASB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也是切实可行的,畜禽废水经过UASB反应器处理,COD...

  • UASB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与畜禽养殖场污水的处理利用

    作者:覃舟; 徐钢 刊期:2007年第B10期

    基于养殖场“种、养”结合的特点,采用UASB能源生态型处理利用工艺对养殖场猪粪污水进行处理,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通过采取开发沼气资源,处理出水回用等措施,实现了零污染排放,降低了工程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达到了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的双赢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