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

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3 16:53:24

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

第1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对策;青海湟源

1湟源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优势产业不明显,集约化程度较低

湟源县大多数农村经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并伴之劳务输出,在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有部分群众积极发展各式农业产业,成效显著,如苗木种植、养殖业等。但其间产业的发展,多为农民自发盲目的自主型农业,缺乏集约型管理和规模化经营,优势产业不明显[1-2]。

1.2传统习惯根深蒂固,承包土地流转困难

在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仍普遍看重自家土地,个体经营性较强。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中,大部分人没有将土地流转出去,大面积抛荒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给农村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1.3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老化、破坏现象普遍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家庭经营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对以集体劳动方式修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只使用、不维护的现象比较普遍,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疏于管理,破坏严重,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

2发展对策

2.1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

随着农业规模的扩大,为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当务之急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应用。目前有些农业机械不适合小块土地的耕种,需要改良。应鼓励工厂生产适宜不同地块类型的机械,并扶持农民购买,对提高农民的生产力有很大的帮助。

2.2加大宣传力度,妥善开展流转工作

基层干部要从为民办实事出发,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引导,并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应通过以下2方面来实现:第一,要加大对土地流转的宣传工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普遍存在农民群众对流转的认识度和知晓度不充分的现象,应在思想上做好群众工作;第二,要多形式、多渠道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把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对土地流转法规政策要进行广泛宣传,促使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工作,改变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有效地推动农村土地流转[3-4]。

2.3进一步维护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维护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会浪费大量资源,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在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维护。

2.4强化统筹理念,加快整合各类资源

一是整合资金资源。实现“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二是整合部门资源。整合分散在计划、财政、农业、农发、扶贫、科技等部门的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条件。同时,整合交通、水利、电力部门资源,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所需的水、电、路、讯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整合信息资源。加快电子农务服务站建设,鼓励支持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等公司搭建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确保每村每户在2010年底至少有1个适合自己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

2.5强化规划理念,加快构建区域特色产业

在规划编制上,根据湟源县区域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坚持规划到乡镇、到村组,明确每个乡镇的产业发展重点。按照“稳粮、兴牧”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地膜马铃薯种植,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县域粮食安全;积极实施奶牛基地建设、饲草基地建设、乳制品加工企业招引、奶畜配套产业建设四大工程,建立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质量监测、技术推广四大体系[5]。

2.6强化工业理念,加快组建产业化龙头企业

迅速组建龙头企业,坚持把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招商引资、县传统企业的挖潜改造、乡镇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以附加值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使其惠及于民。

2.7强化市场理念,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目前湟源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6个,拥有会员8 000人,涉及种养业、加工业、流通业等领域。针对不同产业建设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有以下几种组建方式:一是由农村专业大户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二是由农村能人牵头,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专业合作社。三是由村委会牵头,吸纳该村或周边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四是由农牧部门牵头,依托其人才、科技优势,与农户联合发展主导产业。五是由供销社牵头,联合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建立专业合作社既可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又可提高农民及相关产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促进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3参考文献

[1] 牛树海.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6):5-7.

[2] 张宇松.略论农业产业化[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5-8.

[3] 柯瑜.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方向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90.

第2篇

关键词:临沂市 农业产业化 农业标准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关系为基础的较低层次的产销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企业返利于农户的很少。“订单农业”由于受市场行情变化和企业、农户信用程度的限制,很不规范,产、加、销脱节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2.运作机制不完善。多数合作经济组织只是初级联合,极不稳定。由于受追逐各自利益最大化影响,各方只顾眼前利益,发挥不了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不健全,农户和合作社的责权利关系不够清晰,组织化程度不高,发展规模小,辐射带动面小,经济实力弱,结合层次低,合作领域窄,服务功能不强,内部运行机制不够规范。

3.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从龙头企业加工产品来看,多是附加值低的粗加工产品,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制品少,知名品牌更少。从龙头企业的规模看,大多数农业龙头企业存在资金不足、规模不够大、机制不完善、科技含量低等问题。

4.基地建设滞后。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不利于规模的形成和基地的发展。产业化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发展还不平衡,部分乡镇尚未形成自己特色的产业基地。

5.优惠政策落实难。一些政策操作性不强,对政策的实施对象和主体不够明确。一些政策由于涉及部门利益,落实起来比较困难。

二、对策和建议

1.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

一是改造提升现有的龙头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技术改造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方式,努力扩大龙头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实行抓大放小战略。重点抓好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成为带动面大、技术含量高、外向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放活搞好中、小农业企业,实现多种经济成分参与。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辐射强、科技含量高、与农民利益和产业基地结合紧密的龙头企业,财政要充分整合支农资金,建立专项资金,强化资金扶持,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要由目前的产中贷款贴息投入转向产前基地建设、产后产品开发、品牌创建投入并重;银行部门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行倾斜,既要增加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又要增加对农户的小额贷款等。

2.积极探索和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基地、农户与企业的联系,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农民与农业龙头企业以资产、劳务或土地为纽带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重视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建设。要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推广“公司+合作组织+基地”的联结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之间都应签订农产品供应、收购合同。积极引导基地农户以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入股企业经营,改变农民作为单纯原料供给者的状况,企业通过预付收购资金、赊销生产资料、提供科技服务等形式,给农户以扶持,把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部分返还给农户。

3.加速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

一是扶持、扩大、规范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对鲁南蔬菜批发市场等传统农产品市场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促进单纯的产地市场向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性市场转变。二是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辐射力强的专业批发市场。尤其要积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做到有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就有市场与之相配套。三是积极开拓外埠市场。引导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在国内大中城市乃至境外建立临沂农产品一条街、专销店、等,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和流通举办展销会,扩大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外向度。四是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信息传播快、流量大的优势,加快农产品的信息网络建设,努力开拓农产品的无形市场。

4.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一是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要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逐步完善我市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积极引进和采用国际标准,重点推广国家、行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二是引导龙头企业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龙头企业要采用国际标准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尽快推进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三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由生产领域向加工和流通领域延伸。加快建立和完善县、乡两级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监督检测制度以及产品质量跟踪、追溯制度。大力推行GAP(标准化种植体系)、GMP(标准化生产体系)、GSP(标准化销售体系)标准,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5.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

要转变思想观念,把吸引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企业到我市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工作措施,加强宣传推介。各县可从实际出发,建立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制定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做到既能把基地建设项目引进来,又能把加工项目引进来。对重点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进行重点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到海外发展种植、养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业。

第3篇

关键词:产业化;区域;农业;发展

一、甘肃省农业区域产业化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机制和经济发展格局,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又一创举。近年来,甘肃省紧紧围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扩大产业基地规模,整合各类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

甘肃省坚持把农业科技推广作为发展农业科技的关键措施来抓,围绕“草畜、瓜菜、粮食”三大主导产业,全力抓好农牧业新技术推广,重点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脱毒种薯应用、牛羊品种改良、测土配方施肥、畜牧标准化养殖、秸秆青贮氨化、保护性耕作、循环农业生产、设施蔬菜生产、麦后复种移栽十大新技术,各项技术都要确定推广面积,制订实施方案和示范点,采取部门抓点示范、乡镇全力推广,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在此同时,集中全力抓好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

二、现阶段甘肃省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体系不健全

目前甘肃农产品市场仍以初级集贸市场为主,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市场机制的整体功能发挥较差。一是农产品产业批发市场发展较慢,必要的期货市场尚未形成,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大批量、远距离交易。二是农村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很多是马路市场,交易场所的信息网络、通讯手段、中介服务、运输仓储等服务,即简陋又不配套,影响着市场交易活动的进行,对区域专业化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2.经营主体分散化与经营规模的细小化

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甘肃农村区域专业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的农户经营分散化、细小化的格局未变,从而使农户经营规模和生产集中度都很低,不利于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和统一作业,更不利于综合性强、系列配套、须连片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和引用。此外,由于劳动力就业不充分而实行的小规模经营,造成农业收入的低水平,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使农户趋向于较小风险和较稳定收入,专业化经营本身意味着风险损失与风险期望之间的货币权衡,那么,兼业经营就成为农户的一种合理的选择,这必然与区域产业化的商品生产构成矛盾,在兼业经营条件下,相对优势农产品的生产也必然是零散的。

3.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户组织化程度低

甘肃省小麦、洋芋、布尔山羊等初步实现了产品的规模化种植养殖区域化布局,但产品系列化加工还未提到议事日程,或者还未延伸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缺乏科学而竞争性的中长期区域产业化发展规划。农产品种植、销售、加工、科研等环节联系松散,农户与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的协作关系发育不成熟,既没有事前的契约收购关系,更没有形成与合作社,种植大户或各类中介组织紧密联接的组织形式,农产品收购多少、价格高低只有靠当时的市场行情的“事后决定”无形中增加了生产的盲目性,影响了农村区域产业化的发展。

三、完善甘肃省农业区域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1.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鼓励农户规模经营

没有规模化就没有区域产业化,走区域规模化道路,有两条路径,一是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二是通过向农民有偿转包土地使用权,搞集中开发、走规模化的路子。首先,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建立社区性的合作服务组织,对小规模农户实行统一耕作、统一栽培、统一病虫害防治,连片种植,逐渐形成区域化经营或基地化生产的格局。在非农产业发达的城郊,县城周围农村,鼓励农户在自愿的前提下,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鼓励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转出土地,鼓励种田能手多承包土地,改变小农分散的传统作业方式,促进农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其次,大力培育农工商经济联合体,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实行土地承包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具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自愿把土地使用权折股,加入和组成新的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统一综合经营,直接形成新的生产规模、有条件的地方可向农业园区、大农场过渡,提高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达到农业现代化经营水准。

2.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强化社会化服务

农村分工产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农村产业化商品发展,必然要求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服务体系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发展农村服务体系的重点应强化县和乡镇级经济技术部门,开展综合服务;鼓励支持产业服务大户、专业技术协会开展的产业服务;引导和扶持农民之间的联合,开展自我服务,创建农村产业全过程的服务网络。应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基本形成手段先进、制度规范、队伍健全,集信息采集、分析、预测、于一体,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立健全区域性的农产品供求、价格、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和农业适用技术等信息采集和信息系统,力争使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相对滞后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积极引导、扶持和发展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逐步建立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区域专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过程,实际就是农业分工不断细化、结构不断优化、由兼业向专业化、由低效益向高效益转化的过程,农业产业化和区域专业化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并且前者是后者的有效组织载体和重要带动力量,从实践看,农业产业化搞得好的地方,区域专业化水平也较高。因此,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区域产业化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生长区为基础,选择开发潜力大、后续产业链长的产品为重点,确立主导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兼业经营向专业经营过渡。二是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在新品种选用、订单种植、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三是以乡镇区域为单元,实现农村区域产业化,在农村区域专业化推进过程中,一个村不足以形成产业规模,而在县域经济范围内选择主导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又规模过大,会掩盖县域资源多样化的特点,也会因过度专业化而增加自然和市场风险。因此,应以乡镇为农村区域专业化单元,以乡镇企业、龙头企业为载体,实现一乡一业专业化规模经营,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大庆市;农业现代化;现状;对策

我国连续几届政府在执政之初都将农业作为今后开展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并且连续几年的政府一号文件都与农业或农村相关,可见我国政府一直将农业的发展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事。同时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农业的现代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农业现代化需要现代先进生产技术和工业基础的支持,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农业现代化就是建设由现代科技支持的、标准的、包含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农业人才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

一、大庆市农业现代化的现状

(一)农业的结构布局逐渐科学。大庆市在实施“农转牧”的政策中,使得大庆市的畜牧业得到了充分发展,将畜牧业的发展重点放在奶牛、大鹅和生猪上。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大庆市根据本地农业现状的自然条件,使得大庆的农业机构逐步趋于合理,形成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促进和稳步增长的格局。另外,大庆市面对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本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绿色农业。并围绕着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改革种植结构,形成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业格局,由原先强调粮食产量的增加转向强调粮食质量的提高,逐步提高种植业的经济效益。

(二)农业产业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指导下,大庆市将发展工业的思维应用到农业的发展当中。积极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使得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的规模。全市具有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的数量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在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市形成了几条以乳品、蛋类、肉食为主的产业链,并且保证了各个农业主导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和产业链的逐渐增长的同时,农业产业化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三)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农业综合治理逐渐加强。大庆市的农机合作组织有将近二百个,耕地几乎实现完全机械化;在播种方面,机械化率也超过80%;在收割方面,虽然机械化率不是很高,但是每年也在快速增长,在引进大型的玉米收割机后,农业收割率将进一步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将进一步增加。另外,大庆市为应对旱灾等自然灾害,大力建设水利设施,加大在植树造林和草原保护方面的投入。这些措施使得湿地面积逐渐恢复,森林覆盖率逐渐提高,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

二、大庆市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劳动人员的科技水平较低。大庆市农业的劳动人员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农业科技知识有限。这个问题不仅是大庆市农业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全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都面临着这一难题。农村整体的人口素质较差,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村中农业科技人员和高中以上学历劳动力所占的比例较低,尤其是在农村基层急缺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科技的推广方面,存在着推广手段落后,推广的农业科技知识陈旧,推广的知识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农业劳动人员的科技素质低下以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广的缓慢严重阻碍着大庆市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二)农业现代化经营的意识薄弱。虽然大庆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的格局,但是由于产业化和现代化经营意识的薄弱,使得在农业现代化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有:不注重农产品的质量,造成质量不高;很多地区还是停留在农产品的生产,不注重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过低;农业区域结构存在跟风现象,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发挥不出自己的独特优势。这就导致在农业现代化中没有形成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

(三)农业产业链中的问题。在大庆市的农业产业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产业链中起带头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较小,缺乏大规模企业,使得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较差,影响力较低。另外,在同一个领域,龙头企业的数量较少,企业缺乏竞争,也缺少互补企业。还有产业链中对于农民的约束力较小,会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有序发展。同时,产业链也存在着较短的问题,影响着农产品的深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形不成竞争优势。

三、对大庆市开展农业现代化提出的建议

(一)将农业科技知识积极引入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业科技的应用是关键。大庆市要做好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加大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然后,要重视农业基础实施的假设。引进现代农业工具,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最后,需要重视农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改革。大庆市要将农业产业化的思维贯彻到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当中,坚持区域化发展、实现专业化的生产,最终达到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要进行农业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挥各个区域的独特优势,因地制宜,形成鲜明的特点。另外,要注重专业化、标准化、效率化的农业生产基地的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要注重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农产品加工链,逐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三)对农业产业链进行完善。大庆市要对农业产业链进行优化完善,发挥产业链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的数量;其次,要制定一定的标准,使得产业链在有序的框架下进行发展;最后,要注意产业链的科技水平,努力产业链的科技含量。

四、总结

本文综合分析了大庆市农业现代化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大庆市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要积极地总结在建设过程中经验和教训,并且对于其中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这样才能尽早的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张永亮,刘峰.促进农业现代化科技政策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2,(6):64-68.

[2]尹义坤,孙晓光,吴隼等.大庆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8):8-9.

第5篇

关键词:集体经营;单户经营;规模经济;激励机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080-03

一、建国后农业集体经营的行为逻辑及其结果

(一)建国后农业“集体经营”的行为逻辑

我国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前,我国的农业制度是农业“集体生产”。分析农业集体生产的原因,与建国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建国后,我国的国情为落后的农业国,存在:资金积累少,资金价格高;可出口的产品少,外汇少,外汇价格高;生产分散,动员资金困难等问题。但是为了国防安全的需要,同时借鉴苏联经验,我国的发展战略选择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样的条件使得落后的农业国不具备发展高资本密度重工业的基础,与我国当时的资源禀赋是矛盾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必须通过一套扭曲的政策体系强制将农业生产的全部剩余转移到重工业生产中。林毅夫曾提出“三位一体”体系,包括微观上“剥夺企业自”、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行政上“计划资源配置”的体系i。通过这套体系的作用发挥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为适应重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国家在农业方面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包括:“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农村公社化运动”、“地区性粮食自给自足政策”、“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等。而其中最为核心的依然是从“农业合作社”到“”的农业的集体经营方式,“集体经营”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一直维持的农业经营方式。

分析农业合作化产生的原因,当时的农业存在这样的矛盾:既要实现将农业生产的剩余全部转移到重工业,又要保证农业产量的提高,同时又要保证尽可能少的对农业的投资(投资应该尽可能多的投向重工业),这就需要一种“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制度安排,经济学者能够找到的类似理论只有“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导致农业的集体生产。

表格中的数据看出:1953~1958年,在农业集体生产中,生产规模是逐步扩大的,直到1959年发生严重的农业危机后农业规模才得到降低,但是一直保持原有的农业集体生产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二)农业集体经营存在的问题

如果分析集体经营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激励不足”的问题。虽然中央政府一厢情愿进行农业集体生产,想要扩大农业产量,但实际状况是农业生产发展速度缓慢、产量增长缓慢。

对于农业集体生产激励不足以及制度解体的原因,观点不一,但是集体生产的“激励不足”问题的确是造成农业生产与产量增长缓慢的最直接原因。对激励不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产权制度”方面的原因,由于土地的公有制造成的农业生产激励的不足;二是“分配制度”的原因,农业的集体生产是按工作时间、工分分配,只要是工作呆的时间一样就得到相同的分配,没有工作好坏、干的多少之分,同时吃饭是大锅饭,名义上的“按劳分配”变为“按人头分配”,这样于的多少都一样,造成激励不足;三是“集体生产规模”问题,由于生产的规模太大,特别是从农业生产的“高级合作社”到“”的转变,规模由150-200农户迅速增加到5000户,缺少监督,经济激励也就无从而言。

雷钦礼提出的观点主要是:不适合农业生产所固有的特点,也难以实现有效的专业化分工;同时,集体生产中的个人效应与集体目标存在矛盾,以及偷懒和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不可避免。

林毅夫在其文章《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中提出“退出权假说”的概念,提出农业集体生产是否存在激励的关键在于农民是否可以“自由退出”农业“集体生产”。农业合作社建立之初激励机制是依然存在的,因为农民有主动退出公社的自由,当农民认为自己干得多而得到的不比别人多的时候,农业可以自由退出不受限制。“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不努力干活而造成人员不断退社,最终导致合作社的解散,不好好干的人也必须回去单干,这样就永远得不到规模经济的好处,一时的懒散导致规模经济的永远损失实在是得不偿失,如果能让不努力干活的人预见到这一点,就能有效地防止这些人偷懒”。但当随着人们公社规模的扩大,同时农民被强制依附于集体时,激励机制就消失殆尽,这就产生激励不足问题。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单户经营”模式

(一)“单户经营”的行为逻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某位领导人设计出来的,而是小岗村的村民自发进行的制度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小岗村成功之后,国家才允许“大包干”的生产方式,农业“单户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迅速得到开展。“在经营模式方面,在集体所有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家庭承包制就成为最佳选择。由于土地所有制性质没变,只是在集体原有的土地上划分承包田,易于操作,不存在大的障碍”。(吴敬琏,1999)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改革最为成功的制度变迁,分析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仍然是“激励问题”,因为激励的巨大发挥使得制度实施后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贾金荣、朱捷(2007)提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励机制包括两个方面:压力督促与政策奖励,督促其提高的平均产量与鼓励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张晓宁、惠宁(2010)从经营模式与农民参与意愿两方面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激励作用的分析。“分散经营与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适应当前一手工劳动为主的状况和农业的特点”;同时农民成为了独立主体和微观生产单位,“生产经营自和劳动支配权得以明确,使农民的自身利益与其劳动分配紧密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些经济学家批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认为其阻碍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是一种制度的倒退。但是,其只看到了制度方面的问题,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现实中不能保证两个劳动者相加就拥有两个单位劳动力的投入,还要看两个人在生产中分别付出了多少努力。“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农民获得了生产资料的使用权,更关键的是获得了生产剩余的支配权,干得多自己得到的就多,改变了原来集体制“干多干少都一样”的状况,因而获得了极大地经济激励。“单家单户的生产虽然牺牲掉了规模经济但还是比监督不完善的集体生产有效”。(林毅夫2012)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造成结果的差别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前后,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增长(表2)。

可以看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前后,农业产值以及农民收入存在巨大差别,并且1980~1985年增长速度最快。分析(小结):前文已经分析过农业“集体生产”与“单户经营”对激励有效性的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之前的农业“集体经营”造成激励不足,而其实施后的农业“单户生产”虽然损失了生产的规模效应,但是激励的极大发挥却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农业发展的最初期阶段,农业生产的发展关键在于“激励”的有效性。

三、现代社会关于农业“集体生产”与“单户生产”的选择

农业发展初期阶段,随着农业“单户经营”生产力的发挥逐步消耗殆尽,又要开始转变为农业“集体经营”以实现“规模经济”,这是农业发展下一步制度改革的核心。

20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进入新一轮的农业集体经济方式,我国在80年代以后也一直存在“农业专业合作社”,地方政府也逐渐的引导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而当今农业集体经营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因素。

前文已经得出结论: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激励”的关键作用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单一个人激励的逐步完全实现,个人生产能力的逐步达到最大化,“农业的规模效应难以实现”就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制约农业产量的再次扩大。因为,精耕细作已经达到极大化的实现,农业产量的单产已经几近最大化,同时单户经营资金少、规模小、土地呈现细碎化、信息利用不充分、大型机械工具难以更好的利用等原因都造成规模经济的难以实现。并且,也存在这样的事实:自1985年以后,农业产值尤其是种植业产值增长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增长率一直在2-3%左右,有些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下一步的发展要求就是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这是实现农业生产规模经济,打破农业再发展制约瓶颈的关键一步。

虽然不同的学者在规模经营的具体方式上有所分歧,但是大都认为规模经营方式是农业发展的必要。黄少安、谢冬水(2011)提出,“实现农场化经营是现阶段中国农业走出小农经济困境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想可行的选择”,其在分析历史上永佃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农业究竟如何让才能实现农场化经营的问题。杨国玉、郝秀英(2005)通过对实践中农业集体经营、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及农业经营大户的比较,提出农业经营大户是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方式,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农业经营大户的发展。

(一)“粮食产量提高”角度分析规模经营的原因

文章暂不分析“城市化”、“三农问题”等对农业“集体经营”的要求,仅仅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分析它的意义。以下因素要求农业集体经营:(1)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求。土地零散不利于机械化的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大型机械的利用,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更多的劳动力。(2)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更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包括大规模的成片土地、更多的农户规模等,这都有利于进一步的农业技术的推广。(3)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的提高。当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实现以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产量提高同时需要劳动力减少,使得农业商品化水平提高。(4)谈判能力提高。“个体专业农户联合组成专业合作社,还能提升农户在市场竞争中的谈判地位,从而以更优的价格把农产品卖好”。(5)其他原因包括:实现节约成本的需要,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的需要,实现风险分担的需要,促进农业丰收需要,拓展农业产业链的需要,等。

(二)其他角度分析(与农业规模经营相关问题的分析)

只要实现了以上的因素,农业的规模经济就能够实现,农业的产量就能够再次实现巨大地增长。同时农业的集体经营对“城市化”的发展、农民的增产增收、农民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三农”问题的逐渐解决、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等也都有极大的意义。这是对于农业集体经营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是“城市化”问题: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并且应该加快城市化的速度。而农业的规模、集体化经营会使得更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解放成来成为城市公民,解决这些剩余劳动力是一浩大的工程,这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一方面。二是“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是我国近几年政府政策的关键,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业规模化经济对于农民增产增收、农民社会保障的实现,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也与“城市化”问题息息相关,同时与“城乡二元制度”问题、城乡收入差距缩小问题等有关系。三是“粮食安全”问题:前一部分分析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对于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粮食产量是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粮食安全、也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四是土地产权问题、土地流转问题:农业的集体化经营要求土地可以流转,这就需要国家在土地产权方面做出政策的挑战。即保证土地安全又实现土地的集约与规模。而地权过于分散、单个农户拥有的土地面积过于狭小、资本存量少等都阻碍农业规模化发展。

因此,综合以上考虑,农业的集体经营又再次成为当今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这是基于多因素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四、结论与建议

总的分析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选择,得出这样一个促进农业发展的一般认识:农业生产的初级阶段,农业生产应以“单户经营”为主,实现激励促进的最大化;当个人激励完全实现,个人生产能力最大化实现后,农业经营方式应转变为以“规模经济”为目标的“集体经营”方式。

第6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0-01

我国是农业大国,多年来国家从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方面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的产业化进程。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农村建制镇数量扩大到20年前的8倍之多,发展到了19060规范的乡镇。但是农村经济在告诉发展的同时也伴随这一些列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产品质量不高

我国人多地广,农村分布地区广,农产品地区性、结构性、季节性分配不合理,导致农产品堆积,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也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在一些落后农村地区,仍然使用落后的生产方式,近年来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

(二)农业生产投入量低

科技时代的到来,物价上涨,而农业生产的市场价格普遍较低,很多农民所依靠农业生产获得的利润无法满足他们生活消费的需要,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下,大量农村学生进入城市高校就读,毕业之后留在城市工作。由于对农业生产缺乏积极性,这些人量流失导致农业生产投入低。

(三)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区域性农产品供过于求,导致农产品的价格底下。农产品的生产缺乏特色,难以吸引顾客,导致农民经济收入不高。

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支持与金融资源结构优化的矛盾

农村人口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基于这个原因,我国在农村设置大量不同类型的银行。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各类银行的存贷比高,而金融服务却相对较差,因此需要在农村建立新的金融资源配置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服务品种与多层服务之间的矛盾

基于农村实际情况的特殊性,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单一,而要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根据农村的特征,因地制宜可在农村建立起一站式金融服务体制、农村人口密集居住地区设置社区性金融服务体制和在农村集市街头人流量集中的地方设置综合化金融服务体制。

(三)可持续性与高风险低收入经营之间的矛盾

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而农村经营主体风险高,获利少,无法满足银行的需求,导致双方的发展都艰难的局面。

(五)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之间的矛盾

我国农村金融机制体现出高度垄断集中的现状而标准金融运行机制需要多样化。两者之间的问题需要从市场竞争中的到解决。例如在农村开始更多类型的银行分解农村金融垄断情况。

三、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办法

(一)高科技武装农业生产

袁隆平依靠技术种植出来了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我国农村粮食产量,可见,科学和技术才能帮助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引进先进的农具和种植技术可以大大帮助农村经济发展,使得单位农产品的产量提高。

(二)革新农民思想

思想决定行为。在农村里农民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他们依旧采用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跟不上。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题,要发展农业就需要给农民意识上、思想上引导,传授农民先进的科技知识,

(三)将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化转变多元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各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市场动态千变万化,因此,需要转变农村产业结构。针对人民的需求,发展多元化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链结构,例如:开辟采摘园和农家乐等。

(四)政府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

发展农业生产还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农村人流量的大量流失,需要国家的优惠政策来留住人员,发展生产。需要留住人就要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让他们被留住农村所带来的利益而吸引,留在农村积极发展生产。

农村经济中还存在的明显问题是金融问题,多年来,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制的重点与难点。尽管农村信用社为改革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制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农村金融改革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四、以创新促进农业金融改革

(一)升级诚信体系

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们了解别人的渠道更多,因此可以借助网络平善诚信体系。诚信体系采取星级评定,对诚信度不同的人给与不同的级别,对诚信度高的人给与更多的优惠政策,带动群众进行诚信借贷,发展经济。

(二)合理运用农村土地资源开放土地金融市场

随着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导致田地的荒芜化,而有些企业家想要发展生产苦于寸土难求。基于这种情况,可以用标准化、单一化方式进行对土地的投资,来吸引企业家生产,同时带给农民更多的经济利益。

(三)加强农业产业化和融资体系关系

基于商业银行融资和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交易主体的实际问题,开展一条龙式间接融资体系。银行想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借贷,再由这些企业对农户进行批发和零售,待到获利时,龙头企业再还贷加息。

(四)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建立支付结算体系,根据农村具体情况提供给农民便捷的商务交易通道。由于农民普遍知识水平不够高,因此在担保体系中要完善明确,让农民正确认识到借贷存取的弊与利,让农民更信任银行参与银行的存贷。

五、结束语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其中出现很多的问题,我国一次次的攻克这些难题,例如早在上世纪采取的圈地运动、联产承包责任制等,艰难的走到了现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想要更好更快的发展还是需要加大努力。而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路上更是步步艰难,一直以来取得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但是仍然还需要完善金融体制,带领农民走向富足。

参考文献:

[1]王顺,梅国超,赵勇.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路径探索[J].中国金融,2014(22).

[2]杜晓颖.关于农村改革创新的思考[J].南方农村,2014(5).

[3]毛杨花,陈红燕.农村经济发展现状[J].科技经济农场,2016(1).

第7篇

1.1绿色生态农业追求节约、倡导循环

绿色生态农业不是完全摒弃化学物质,而是提倡适度使用化学物质,及循环利用生产和生活上的废弃物,实现农产品的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绿色农业不仅倡导农产品的绿色天然,还倡导在生产农产品过程中对资源的保护,对生产废弃物的科学绿色处理。

1.2绿色生态农业倡导以人为本

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的目标是提供营养合理、卫生安全和数量充足的食物。绿色生态农业的终端产品是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根据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结果显示,居民的营养水平良好,营养均衡性也有所改善,但是我国居民所面临的食物安全问题仍然存在,绿色生态农业倡导在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的基础上,能够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

2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2.1改变农业发展现状

国家自实行“三农”政策以来,三农工作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是仍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挑战。我国耕地面积广,但农业资源紧张,配套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不完善;农田耕地中的中低产田占据耕地总面积的大部分,土地因“三废”排放无序、农化物质滥用,造成重金属污染严重;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导致农产品产量低等问题。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表明农业现状急需改善,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迫在眉睫。绿色生态农业的推行,合理保护了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天时地利的条件。现代科学技术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绿色生态农业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实行试点示范,在试点区,不仅终端产品有绿色的商标,而且一切农业生产、组织与管理都带有“绿色”的内涵,绿色已经融入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的目标就是让农业实现“绿色”化转向,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2.2确保农产品安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全国的粮食发展速度惊人,但是因为农药、化肥和各种添加剂的广泛应用,使农产品虽然提高了产量,但质量却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农药、抗生素和添加剂残留等不仅让农产品存在安全性,也直接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所以,当前农业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农产品安全问题,农产品安全问题也是研究绿色生态农业的主要课题之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绿色农业在保证农产品的数量供应的同时,也考虑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有步骤地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将种植结构调整,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水平来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在粮食稳步生产的同时,确保粮食安全。

2.3发展绿色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不仅要保障农产品的质量问题,还要增加农民收入,绿色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之一就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让农民生产初级产品转向重点生产加工品,拉长产业链,形成生产和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2.4发展绿色农业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绿色生态农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绿色GDP的比率代表农产品的绿色程度,绿色GDP占据GDP的比率越高,就代表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绿色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对绿色GDP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利用第一产业拉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通过产业链延伸,一、二、三产业均能促进国民经济中绿色GDP的增长。

3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问题;对策

1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文化的行业间发展差距显著

我国“城富村贫”的两极化趋势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在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已较为成熟时,乡村还尚未形成相关产业链。文化产业内容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亦存在区域差距明显的问题,部分农村文化项目得到迅速发展,深入人心,而部分农村却发展欠佳,未能得到有效推广,诸如乡土乡风等民俗类文化项目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就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而言,不同行业间发展状况受方式、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差距。

1.2结构性矛盾十分明显,缺乏内生动力

文化产业覆盖面广,涵盖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从制造业整体来看,重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60%,相比之下,文化产业中的产品生产及设备所占比例和规模都非常小。在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中,2014年文化产业中从事文化设备、用品等生产工作的工人占24%,增加值占23.3%。

1.3文化产品产量少,技术含量低

人们文化活动的选择范围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推动之下呈现日趋丰富的趋势。而一些农村地区文化发展较之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即使对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迫切,可供农民选择的文化活动依然仅限于打牌、看电视等单一形式,这些文化活动已经不适应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也大大限制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因为农民的文化品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显著提高,单调的文化生活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以科技、体育、卫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活动成为了农民新的追求。

1.4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系统性的政策支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明确的定位。农村文化产业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采取了现代化的经营形式,但其在盈利模式与发展方向上仍然不适应现代企业的标准。第二、缺乏有力的政策给予农村文化产业经济支持。尚未具备常态化和制度化的社会投资、捐助与赞助等优惠政策,且尚未出台其他诸如市场准入政策、税收减免等资政策。第三、农村文化产业缺乏科学引导。较之民营企业,农村文化产业虽然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但是盈利较少,经济效益小,政府为此对农村文化产业疏于管理,投入力度小。

2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由于尖锐的人地矛盾以及工业的盲目发展遭到严重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增加到180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两项占国土面积的38%。土地沙漠化面积呈现骤增趋势,年均扩展2460平方公里,潜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积还有16万平方公里。因此,处理好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兼具长期性与艰巨性的任务。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利于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已经使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呈现优化和升级趋势。农村走向城市的已经不再仅仅限于肉、蛋、菜等实物农产品,而是已经涉及到锣鼓、剪纸等文化领域,实现了增加农民收入和丰富城市居民生活的双丰收,且大大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2制定合理的治理结构以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可以在党委各级宣传部门设立专门科室处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便更好地统筹建设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统一筹划、起草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统筹优化农村文化产业布局、设计产业门类等。建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由宣传部相关职能部门带头,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研究人员,出版社以及广播媒体等部门,乡村基层政府以及文化产业代表等为成员单位,定期以会议的形式讨论并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用以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诸如其发展中遇到的农商对接、引入人力资源困难、存在行政壁垒等相关问题。

2.3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发掘和培养农村人才

农民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创造主体。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素质与技术专长必不可少。而今农村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十分匮乏,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整体经济水平难以提升,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不可忽视的障碍。因此,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势在必行。对内,我们要巩固已有文化产业,增强其生命力与竞争力,并且拥有根据自身需要发掘有用人才的能力;对外,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把更多高素质人才吸引到文化建设事业之中。管理层中的人才发掘工作更是不可懈怠,建立一套高效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并留住人才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通过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人才的发掘、吸引、培训和应用机制,最终使高素质的人才发自内心地想留在农村,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4完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农村文化龙头企业的专业研究力量,牵头编制区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农村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在不同时期相应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实施原则、发展战略步骤、保障机制等,并结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规划加以统筹规划和考虑。在发展规划的编制中,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尤其是农村文化资源的存量及开发现状、文化特质的传承凝炼及渗透力状况;同时须兼顾当前农村文化市场容量及拓展空间;要致力于促进与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优势互补及融合式一体化发展;充分考虑我国目前所处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等时代背景,不仅要在“农”字上打好特色牌、发展牌更须谨慎打好农村资源合纵连横牌。

参考文献

[1]汪兆旗,熊婧洁.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