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报

美术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Art Journal

杂志简介:《美术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135/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古代美术史研究、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现当代艺术、设计研究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
国际刊号:1004-1060
国内刊号:44-1135/J
全年订价:¥ 255.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
复合影响因子:0.25
总发文量:1329
总被引量:1453
H指数:11
引用半衰期:10.3056
立即指数:0.0083
期刊他引率:0.9111
平均引文率:7.4083
  • 姚最及其《续画品》的写作再研究

    作者:倪志云; 倪纯如 刊期:2019年第02期

    南朝画评著作《续画品》的作者姚最,可以确定是名医姚僧垣之子。姚最应是在十七八岁时奉梁元帝旨意撰写《续画品》,后来在北朝又有所修订。姚最博通经史,勤于著述,有多种著作见于著录,但流传下来的只有《续画品》。

  • 两宋绘画类书籍概览及其传播效应探究

    作者:宋芳斌 刊期:2019年第02期

    绘画类书籍是艺术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宋时期,由于艺坛之事的繁盛,加之物质、技术条件达到一定的水平,绘画类书籍取得了长远的发展。本文从传播媒介的视角,以理论类与画谱类对两宋绘画类书籍加以明晰与区分,并试图揭橥绘画类书籍在两宋文化传播中的关键地位。

  • “香山雅会”何其多——小议“香山九老图”图像的流传

    作者:尹鹏 刊期:2019年第02期

    “香山九老图”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中著名的“雅集”题材之一,表现唐代会昌年间,以白居易为首的九位隐退官员雅集聚会的历史事迹。本文尝试通过对历代文献中有关该题材起源及不同版本记载信息的梳理,结合对数件该题材传世画作(北京故宫藏《会昌九老图卷》、辽博藏《商山四皓图、会昌九老图合卷》、台北故宫藏数件《香山九老图卷》等)的比较,分析该...

  • 明代文人山水画中的耕田形象解读

    作者:王墉 刊期:2019年第02期

    耕田是明代文人山水画中经常出现的形象,并与文人画中的艺术旨趣和笔墨形式相结合。“耕隐”是一种躬耕生活与隐逸理想相结合的处世观念,明代文人画家多以耕田描绘隐逸之境;在山水纪游图中,耕田亦作为常见景观得到文人画家的大量描绘,以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而耕田形象表现图式和笔墨语言的形成与《耕织图》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耕隐主...

  • 仇英《募驴图》研究

    作者:卫恒先 刊期:2019年第02期

    《募驴图》是一幅书画合卷,先有徐祯卿撰写《为朱君募买驴疏》,并附十位苏州文人的署名及出资金额,后由画家仇英补图,合成一卷。这幅合卷以艺术的方式纪念了“为朱存理募资买驴”这样一个现实事件,它将主人翁朱存理置于苏州文人的关系网络之中,他们的交往与活动映射出明代文人生活的雅趣。仇英的补图作为一幅为数不多的人物小品,理想化地呈现了...

  • 吴昌硕“捐官”“辞官”始末新考

    作者:郑付忠 刊期:2019年第02期

    吴昌硕是近代艺术史上开一代新风的大家,这个定位一度拔高了我们在其“捐官”“辞官”问题上的认识。本文在回应相关学者有关吴昌硕捐纳问题的误读时,重点围绕对“寒酸尉”形象解读以及对“一月安东令”之辞的成因分析,结合晚清捐纳世风以及“士商观念”转型的时代背景,从经济因素层面分析了吴昌硕如何从负债捐官,到为完成“期在三年”的还债之...

  • 广东现代画坛三题——黄宾虹与张虹交往新考

    作者:洪再新 刊期:2019年第02期

    本文基于近年来黄宾虹与张虹往来书信的新发现,并在千禧年来各类学术专题数据库等网络信息所搭建的学术平台的辅助下,重新审视广东现代画坛,也是揭示近现代艺术史学术景观巨大变化的三个重要议题:一、金石运动与“中国画学衰敝论”;二、粤东画坛与上海“国画复活运动”;三、“艺术救国”与以民为重的未来观。

  • 从“广东省展”到“全国美展”——民国时期中国画“新”“旧”之争考述

    作者:朱亮亮 刊期:2019年第02期

    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盛行引发了中国画创作的激烈讨论与争辩,从而引发了当时中国画的“新”“旧”之争。本文以民国时期举办的第一届广东省展为起点,考证了广东画坛中国画的“新”“旧”两大阵营的对抗与纷争的整个过程。进而通过对民国时期第一届、第二届全国美展的中国画作品分析,探讨“新国画”在全国美展中异军突起的根本原因。

  • “看不见”的艺术史:早期留法油画家郭应麟的发现与研究

    作者:董松 刊期:2019年第02期

    1980年代以来,潘玉良、李青萍、唐蕴玉等一批1949年后在国内“消失”的艺术家重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他们在美术史上的价值和地位逐渐被认识。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因为大批作品的重新面世,从而带动了艺术界对画家的研究和认知。但是郭应麟无疑是一位独特的“失踪者”,因为他的发现来源于《巴黎中国留法艺术会会员录(1936年4月-1937年4月)》...

  • 吹度南北界——以“艺风社第三届展览会”为中心

    作者:李莉 刊期:2019年第02期

    孙福熙于1936年所策划的“艺风社第三届展览会”,在广州展出徐悲鸿、齐白石、陈树人、黄宾虹、潘天授等近百位文化名流之画作,参展作品约九百多幅,分为十个类别,而国画类展品约数百幅,令当地民众有幸一睹真品佳作,无疑是一个当时较为大型的全国性画展,亦是一次广东画坛的盛事。此次画展旨在借艺术之风,度南粤之地,除门户之见,号召民众团结抗敌。...

  • 杨之光与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曹庆晖 刊期:2019年第02期

    本文首先依据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藏1950年版《杨之光画集》,揭示杨之光在投考中央美术学院前的艺术倾向和水平。继之,依托所见中央美术学院建院初期的教学资料和杨之光1950-1953年就读期间的相关作业,揭示杨之光听取徐悲鸿的建议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本科班后,怎样在基础学习上“从零开始,从头学起”,怎样在创作学习上经历思想改造的具体过程...

  • 创建信息设计的中国时代

    作者:尹定邦 刊期:2019年第02期

    本文将世界设计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代,结合外国成功案例及中国设计现状,阐释信息设计创建的重要性。

  • 具身交互语境下的环境媒体设计:理论框架与研究进路

    作者:谭亮 刊期:2019年第02期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融入到人们日常空间,人与媒体化环境之间的交互逐渐受到国内外人机交互(HCl)研究者的关注;有别于信息单向传输的媒体形式,环境媒体利用和转换公共空间的物理属性,强调环境的可供性和身体参与的互补关系。具身认知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为环境媒体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梳理具身认知和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点,以及剖析相关交互...

  • 论大卫·霍克尼20世纪60-70年代的绘画风格

    作者:莫沁杰 刊期:2019年第02期

    大卫·霍克尼20世纪60-70年代时期的绘画阶段是其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享瑞·盖德扎赫对其这一时期的作品评论:"霍克尼的作品的表面看来通常是令人愉悦的,以至于令人常常对作品中隐藏的信息,缺乏认识常常对作品中所暗示的作者创作意图不加注意……对技巧学习的不断追求正是它在整个60年代所走过的道路。"[1]本文将从艺术家这一时期绘画作...

  • 《琴韵》

    作者:蔡克振 刊期: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