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美术与设计论文

美术与设计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8 15:51:35

美术与设计论文

美术与设计论文第1篇

有谁不要美吗?起码有两种人:一种是市侩,因为美不实用;一种是教士,因为美把人们导向他不理解也管不了的广阔世界。前者的意识,受着物质利益的束缚,后者的实践,受着精神囹圄的限制。所以他们都不感到、也不想知道什么是美。到于文学作用,在他们看来,要么是商品,要么是说教,此外什么也不是。而美的力量,恰恰就是把人们从那种自我施加的种种束缚限制中解放出来的力量。对美的追求,也就是对解放的追求。而追求解放,实际上也就是追求进步。因为人类的历史是人类从异已力量的种种制约下解放出来的历史,是自由的发展史。所以人的解放程度,即自由的实现程度,也就是历史进步程度的标志。

但是这种追求,是感性的追求而不是理性的追求,所以它不借助于任何思维、语言的中介;这种解放,是精神解放、思想解放,而不是政治经济学上的实际解放,所以它无待于外在经济前提和历史社会条件的成熟。黑暗的时代(例如十九世纪俄国),可以有辉煌的美。奴隶社会的艺术(例如古希腊、罗马的雕刻),不亚于资本主义社会。石哭时代的沿窟壁画(例如其中的野牛和图案),仍然使所有的现代画家们叹为观止。1907年以来,毕加索、马蒂斯和许多先锋派画家开始搜集欧洲以外其他大陆部落时代的艺术品,从“原始主义”手法吸取营养,确实带给本世纪艺术以巨大的活力。直到现在,来自非洲丛林的绘画、音乐和舞蹈(例如那郁雷般深沉而又压抑的手鼓),其表现力仍然比摩天楼下的许多“现代派”艺术相形见拙。联系产生这些作品的社会历史条件来看,就可以看出审美事实(艺术作品是它们的留影和足迹),并不总是和那种构成社会组织骨干的社会物质基础相一致的。艺术的某些繁荣时代,并不总是与社会的一般发展相适应,不论这一切是多么难以理解,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起码应当承认它是事实。

指出这一事实,并不是否认审美活动和现实生活,以及艺术史的社会发展史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很明显的。例如,你可以说如果没有沙皇的残酷镇压,就没有俄国知识分子的反抗精神,从而也不会有俄国文学的伟大成就。你也可以说,如果不是千百万奴隶的悲剧劳动把无数人的智慧集中到极少数人身上,就不会有希腊艺术的不朽创造。这些解释,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无可怀疑。但我们还是很难在其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例如,秦始皇和希特勒的镇压比沙皇更残酷,非但没有使艺术的旋律高扬起来,反而造成了艺术史上的两个空白时代。又如十年浩劫时期空前规模的集体劳动,也并没有把什么创造力集中在什么人身上,反而造成了中国艺术史上的又一个空白时代。这些历史事实,也都同样可以得到合乎逻辑的说明。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必然要发生的,它不过是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由于各种机遇而得以偶然实现罢了。如果就事论事,不联系宏观的历史运动而满足于某一现成事实的单一的、线性的因果关系的描述,那就很难推进我们对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这个意识与价值就是能推动历史进步,引导人类走向自由解放。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的许许多多特性,例如它的无私性、非实用性等等,都是从属于它的这个最高目的的。

人类的任何本质能力,不,任何生物的任何本质能力,都不会是没有用处的。审美能力也不例外,所谓无待于外在经济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的成熟,不仅是指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某些艺术作品和审美经验的产生,实际上超越了一般情况下(按一般道德来讲)本应是构成它产生的前提的经济因素,而且更主要的是指,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在历史上所起的解放作用,并不随具体的事变而改变。社会历史条件是变动不居的,它是一个变数,而审美能力作为人类追求自由的一种感性动力,其所起的作用则是不变的,它是一个常数。本文所需说明的,就是它是这样的一个常数。并且作为这样一个常数,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活动,和历史上的人道主义运动有其内存的联系,事实上它是这个运动的一部分。

人类从自然必然性获得解放和从社会必然性获得解放,并不完全是同一回事。个人从社会获得实际的解放和他从狭小的自我获得思想上的解放,也不完全是同一回事。虽然这些解放都应该而且终将同一,但是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它们的不同又是现实的和必然的。

为了征服自然,人类创造了社会。而社会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又反过来使得统一的人类分裂为互相对立的阶段和各自孤立的个人。使得历史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都必以牺牲个人、必以无数个人的痛苦为代价才能取得。这就使得人的个体和类之间发生深刻的矛盾,使得人的个体成为与自己的族类本质相疏远的和毫无意义的存在物。使得个体的“自我”成为禁锢他自己的一个黑暗而又狭窄的囚室,使得个人从自我获得解放同人类从自然和社会获得解放,成为不同层次上的两件事。

历史地具体的物质生产关系构成了深刻的现实,但是这些关系在社会生活的表面直接呈现出来的,却是一幅无法认识的、异化了的图象。在其中每个具体的个人都既不认识别人,也不认识自己。他不得不依靠既成的理性结构,在对一个异己力量的信仰中求得自己的价值,在对一个并不存在的彼岸世界的追求中求得自己的现实生活意义,并为此而牺牲自己的现实的生活。这种现象,这种人的个体和整体、存在和本质互相矛盾的现象,马克思称之为异化。

异化是人类的自我分裂。正如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所说,社会环境之把人陶铸成不同的类,就象自然环境把动物陶铸成不同的类。不同类的人简直就不能互相了解,他们之间的判别就象不同类的动物那样大,这是异化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从一方面来说是人类进步的表现,因为人的类生活比动物丰富和多样化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进步的成果又是人类的桎梏,因为它使得各个具体的个人同类生活相分裂。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人,被束缚在一定的生活方式中,又各丧失了自己的丰富性,成为一个与世隔绝的孤独者,过着一种单一的生活,做着一种单一的事情,体验着一种单一的情绪。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都只有单一的向度。这些单向度的人,甚至连用共同的语言对话都有困难,更不用说理解其他民族、其他时代的艺术和生生不息而又无处不在的美了。

马克思指出,异化现象,是同私有制和强制性分工相联系的。私有制的扬弃是异化的积极扬弃。对于人类来说,异化是社会问题,是一个政治经济学上的事实,异化扬弃意味着积极的社会改造,而对于个人来说,异化问题作为一个处境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思想意识问题。一个心理学上的事实。个人的异化扬弃,在一定的范围内,又可以通过自我超越,即自私心的克服、狭隘的利己主义的扬弃而实现。所谓“自由是认识了的必然性”,“认识”在这里是主要的关键。

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无私的和非实用的活动,是个人自我超越的一种形式。自我的孤独来自异化现实,异化现实包括客观关系和主观心理这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而审美的自我,其解放也就是从这种异化现实的心理方面获得解放。心里,或者说精神是作用行为的,而行为是可以改变现实的。所以这种情神解放活动,作为个人自我超越的形式又可以构成直接的历史活动。从全局来看,一次这种活动的成果也许是微小的,但由于它是普遍的和生生不息的,在长的历史变迁中产生的推动力量,却是巨大的和持久的。这不是对于异化现实的实践的改造,但它也不是非生产性的开支,它仍然有其间接的实践意义。这个意义在于,它是为人类争取解放的更为宏观的历史行动所作的准备和演习。它可以引致直接的历史行动,所以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它仍然是历史行动。

这种历史行动,有其自然基础,即生物学上的根源。

物质就是运动。如果把“目的”理解为特定的方向性,可以说,生物体的运动不同于无机物质的运动就在于它是有目的的活动。即使单细胞动物的行动,也是有目的的性的,为了生存,它的身体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形,它张大、收缩、运动无常,它不停地摸索和探测,在寻食和求偶时四处奔忙。这种不息地窥视、假设、试探和摸索的特性是生命力的基本功能,生命力依靠这样的功能为自己开辟发展的道路。不同的物种都凭借这同一种手段,各各在没有任何道路的物质自然界,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独特的道路。不用说,走得最远的是我们人类。

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人类把自己的生命力功能,逐步地发展为科学技术和理论思维,发展为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的感性动力,从而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一种永不停息的、自由而意识的创造。人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创造了他自己,从而把自己作为一种自我创造的自由生物,同其他生物区别开来了。如果把“目的”概念界定为意识到的需要,那么在这个层次上,应该说人类的活动区别于其他生物体活动之处,在于它是有目的的活动。相对于人的这种活动而言,一般生性体的活动都是本能的,其感觉是囿于直接的肉体需要的。但是人的感觉的解放,是他们获得审美能力的前奏。

动物愈是低级,感性动力的功能量也就越小。单细胞动物没有视觉和听觉,而只有触觉和味觉,至多还有嗅觉。这些直接满足肉体需要(例如捕食欲望)的感觉,把低等动物限制在一个十分狭小的世界。它们像又聋又哑的瞎子一样,生活在寂静和黑暗中,它的世界就是它自己,它自己以外没有世界,并且它不能意识到这一点。生物愈进化,则感觉愈开放。视觉和听觉虽然也为满足肉体需要服务,但已经有可能超越这个需要而触及更多非实用的事物。例如不但听到和看到食物,也听到和看到吃不得的东西,如风雨和云霞等等,从而有可能把已经满足了肉体需要的生物,带进更为广大的、充满声色光影的世界。

然而,在肉体需要的绝对支配下,动物没有可能利用这种可能性。当它听和看的时候,它只是为了满足直接的肉体需要而听和看。不能直接满足肉体需要的事物,对于它来说就不是对象。只有征服自然到一定程度的人类,能够超越自己的实际需要而听和看,这种超越也就是解放,这种解放也就是审美。它通过“无私的”、“非实用的”感觉进入经验,而被我们体验为自由与幸福。没有这种体验,也就没有美。

人身上还保留着味觉、触觉和嗅觉,这些感觉器官仍然由于满足人的肉体需要而使人感到肉体的快乐。如所周知,肉体的快乐作为一种经验形态是而不是美感。它和美感的区别在于,美感满足综合统一的“人”的需要即解放的需要,而只满足片面的和单一的生理需要。恰恰是这种需要迫使人们接受客观必然性(先是自然必然性,后是社会必然性)的支配。而人恰恰只有在从这种必然性的支配下解放出来的时候,才得以体验到美。所以不等于美感,所以美感比具有更多的人性和更少的动物性。

表明一种生理的满足。仅仅这种满足并不构成美感。但如果没有这种满足也没有美感,因为人类只有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即从自然必然性的索缚下解放出来,这是美感得以产生的第一个前提。为了征服自然,人类形成了社会。而美感,作为一种可能性,也就在社会的发展即历史中获得了自己的现实性。所以美感又往往带着丰富的历史和社会内容。从社会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这是美感得以产生的第二个前提。这种解放的起点,也就是美感与的区别点。

说美感是生命力,也就是说人只有把自己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才有可能把自己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现有的是受限制的,生命的是有需要的。有限制、有需要、有痛苦,才有生命、有力量、有热情,然后感性动力才能活跃起来。不,这样说并不确切,应当说需要和痛苦,乃至生命、力量、热情等等本身,直接就是感性动力的活跃。而这种活跃,也就是人本身存在的证明。也就是人的存在的形式。

没有痛苦的实体,是虚幻的实体。没有需要的生命,也不会有生命的需要。所以,人的优患意识,人所受到的限制和痛苦,也就是他的存在的证明,也就是他的那个要求与自己的本质相统一的存在的证明。没有这个证明,它也就不存在。没有这个存在,也就谈不上本质。

存在是自然存在,本质是社会本质。没有这个自然,也就谈不上社会。社会不是自然的对立物,它是人和自然统一的中介。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存在于社会和自然的统一之中。所谓人的异化,所谓人的存在和本质的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和自然紊乱与不协调。而所谓人道主义,也就是要建立社会和自然相统一的关系结构,或者说就是要使人成为社会和自然统一的主体,不为前者而牺牲后者,也不为后者而牺牲前者。社会如果不异化,它就必然同自然相统一,必然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用马克思的话说,就必然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的立脚点和归宿是人。它以人为本,从人出发而又为了人。当人失落在异化之中时,这个立脚点和归宿也就没有了。这时他就会迷惑地看待他的自我,而感到彷徨无所依归。因为他不承认那现有的和活生生的东西,所以他也找不到那普遍的和自由的东西。而不得不把他的自我,连同他所体验到的限制、需要、痛苦,以及在这些体验中表现出来的生命、力量、热情,统统都看作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看作是必须经常与之斗争的恶魔。这样一来,人就不得不到自己的身外去寻找立脚点和归宿,到自己的身外去建筑自己活动和进步的动力。或者皈依宗教,或者相信历史的宿命,而把人道主义原则视为异端邪说,把美与艺术看作是如非用作说教的工具就有害无益的东西。

历史唯物主义有两条最基本的原理,一条是劳动创造世界,一条是存在决定意识。首先是劳动创造世界,然后才是存在决定意识。历史不是在人之外盲目地带着人类行进的客观力量,历史是人所创造的。限制、需要、痛苦,或者说生命、力量、热情等等,是推动人类从事任何活动的原动力。至于活动的方式和具体内容,则是由既成的历史社会条件决定的。作为活动的结果,出现了历史的变迁。由于历史的变迁是不可预料和非所期望的,所以它常常被看作是自发的客观进程。它象列车一样载着我们每一个人前进,而不管我们是在做什么,是躺着这里坐着,是在谈话还是在思考问题,我们都在不知不觉地被带向另一个地方。这样的看法恰恰是忘记了劳动创造世界这一更为根本的原理。列车是由人所创造的,也是由人来开动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活动都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重要的是这一意识要反映到理论中来。这种反映就是自觉,这种自觉就是人道主义。

所以限制、需要、痛苦说生命、力量、热情等等不是恶魔,而是构成人的自我的东西,是历史进步的原动力的原动力。它通过劳动实践创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一切丰富生动的文明和文化。然后它们又迷失在这个创造物的森林里,以致于不得不依靠美感来导航了。所谓美感,所谓艺术创作,不就是人的限制、需要、痛苦,或者说生命、力量、热情等等的自我表现吗?

在异化了的社会,异化了人通过美国寻找他的自我,寻找向自身复归的道路,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假设、探索和追求。这种追求,也就是对社会和自然的统一的追求。它是一种不自觉的人道主义的努力。

现代美学以“人”为研究对象,以美感经验为研究中心,通过美感经验来研究人,研究人的一切表现和创造物,提出了“自我超越”这一即是人道主义的、又是美学的任务。

本来,人类个体所意识到的“自我”,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无非是整体赋予个体的、个体自我保存的心理过程的缩影与向导。它通过满足自己的需要业满足整体的需要,从而与整体保持着完全的统一。但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个人由于和他人、和自己、和自己的活动与活动结果相异化,成为一个与社会、相对立的孤独者,这种统一就完全被破坏了。于是“自我”把自己表象为绝对,把自己从人类、从社会抽象出来,体验为唯一者的中心,从而提出了许多荒谬的要求。例如他是现有的,却要求永恒,他是有生命的,却要求不朽……如此等等。这些要求是达不到的。所以,从微观心理学的角度(不是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来看,他愈是固定和执着于他的自我,他就愈是使他自身的现实存在成为产生痛苦执着于他的自我,他就愈是使他自身的现实存在成为产生痛苦焦虑的房屋渊源,他的人生之路也愈是显得黑暗、崎岖和狭窄,他的存在也就愈显得荒谬,他愈是体验到这种荒廖,也就愈是把生活和它所固有的痛苦,当作一种额外的负担,从而他也就愈是不能忍受痛苦和创造生活,愈是成为自己的和别人的灾难。

这种心理学上的事实,是“个人”的一种自我施加的羁轭,一种自我禁闭的牢笼。从这种黑暗而又狭窄的牢笼中解放出来,是人的类的需要。不仅是社会需要,而且是自然需要。这是一种只有在社会和自然的统一中才能够满足的需要。个人生活和类生活相疏远就是异化,异化了的人是孤独的人,丧失了自我的人,他向自身的复归只有在同类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他作为自然存在物,只有同自己的作为人的社会本质相统一才能实现。

个体和整体、存在和本质、自然和社会等等的统一,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人的需要。不仅是人的社会需要,而且是人的自然需要。满足这种需要,从根本上来说,是整个世界史的任务,也是必然要实现的任务,人类必将通过不断的改造世界的实践,通过私有制的扬弃实现异化的积极扬弃,实现把人们互相隔离的异化之墙的拆除。但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有待于一定经济前提的出现,有待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成熟,不是任何个人能够一下子做到的。

但社会和历史的实体毕竟是个人,任何变革都只能通过无数个人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为了使有益于人类的变革得以实现,植根于原始生命力的人的感性动力,便力球在异化了的理性结构和语义环境中寻找出路。人的感性动力不是天赐的智慧,不是预言者的启示,而是人自身的一种本质能力,是在进化和历史中不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它推动人类在对于变化、差异和多样性的不为追求中,不断进行窥视、假设、试探和摸索,从而开拓出新的境界,为走向未来铺平道路。

我们对于未来和未知的世界是盲目的。因为它处在我们以往的历史中形成的理性结构所能照明的限度以外。与感性动力相异化了的理性结构,是封闭的僵死的理性结构,它使我们的知觉囿于狭小的范围。感性动力也并不知道得更多。但后者推动我们去试错,去叩击和开启那些未知听门窗,以求使我们脚下的道路伸展到未来。它使我们在这种假设和探索的试错活动中体验到快乐。这里的问题,不在于你怎样解释,而在于在解释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创造性。所谓美的价值,首先也就是这样一种创造的价值。

最终的目的是人的解放。试错活动是人类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由于这目的是很深远的,而这手段是很现实的,所以对手段的追求也就代替了对目的的追求,而使手段成为一种目的、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是和可痛苦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人作为现有的、有生命的存在物,也是有需要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因而也是感受苦恼的存在物。苦恼是一种感性动力,它要求自身的扬弃,也要求扬弃那产生它自身的异化现实。为了实现这种扬弃,它不断地推动我们寻找新的道路,从而使寻找活动本身成为一种快乐。

我们把这种快乐,称之为审美的快乐。在审美经验中,我们看到,主体和客体、个体和整体、刹那和永恒,有限与无限等等之间的界线都消失了。正因为如此历来美学家们都把审美活动,看作是一种“无私的”和“非实用的”活动。由于无私,由于摆脱了实用需要的制约,个人就从他的不幸和沉重的“自我”中超越出来,从而体验到一处轻松愉快的感觉,一种自由解决的感觉。

类所追求的东西,先由个体进行探索。历史所要实现的东西,先通过个人进行实验。所以个人,又有可能在历史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先,单独地、在心理上形成某种条件与能力,通过某种感生形成体验,在不自由的环境中体验到自由的快乐。

美感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是一种历史地发展了的人的自然生命力。

它首先是人的自然生命力,是人类创造世界和选择进步方向的一种感生动力,一种凭借感觉器官的功能而实现其协同活动的多种心理过程的综合统一,一种表现为情感的协同知觉。在其中情感不过是受抑制的反应,理性不过是对未执行的行动的想象描述。所以它永远是开放的和进取的,永远是通向未来的。

其次它是历史地发展了的,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成果。在其中不仅包含着知识和经验,也包含着理想和信念。在其中理解转化为直观,逻辑认识转化为感觉,历史的和社会的东西转化,为个人的东西。这一切都来自以往的历史发展。所以它又是面向过去的,是一个相对地静止和封闭的理性结构。

美感包括这二者。但不是这二者的机械的结合。它首先是一种感性动力,在其中理性结构不过是一个被扬弃的环节。换言之,理性是它的营养,而感性是它的力量。力量来自营养,却又是营养的扬弃。

所以美感,虽然包含着理性,却又不求助于语言的中介。虽然包含着以往历史的成果,却又面向未来。虽然只限于某一个体的对象,却又进行着更为广阔的判断、推理和假设。所以美感,是感动力的人的形态,是历史发展的水平即人的人化程度的标志。

历史愈发展,人愈是成其为人,就愈是能以积极主动的行动代替反应性行动,愈是能招待与仅仅是强制性的行动相对峙的自学自愿的行动。说自由就是这样一种行动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人类的历史是自由的发展史。美感,不仅是这个发展过程和它的发展程度的标导,也是这种发展的动力。

所以个人的美感不仅是属于个人的,而且也是属于全人类的。它的现实性敢就是人的个体和整体的统一。没有这种统一,没有个体对于他的自我的超越,也就没有美感,更没有美。所以美感作为个人的协同知觉,实际上也是类的感官。经由这种类的感官,在异化现实中陷于孤立的个体可以和整体取得联系。这联系是他有限自我的扬弃,也是异化现实的扬弃——当然只是精神上的扬弃。

在扬弃的意义上,审美的能力,又是一种感性批判的能力,一种力异化的力量相对峙的力。它的实现,一方面是对人的本质即自由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非人的力量即异化的否定。在这种与异化的对峙之中,我们看到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这种批判和否定的过程,也就是进取和创造的过程。没有这种进取和创造,也就没有审美。没有对于理性结构的批判,也就没有感生动力的行进。而没有这一切,孤立的个人也就不可能越出实际需要的严酷限制,从“自我”这个黑暗而又狭小的精神监狱里解放出来。如果是这样,如果没有在这种解放中所体验到的自由的快乐,那还有什么美呢?

与感性动力相疏造的、因而是封闭的和僵死的理性结构是静态的,是作为结果与过去相联系的;而感性动力是动态的,是作为动力因与未来相联系的。后者对于前者的批判扬弃,也就是人的一种自我超越。所以只有在这种不断的自我超越之中,只有在人的永信息的进取与追求之中,我们才能够发现美的踪迹,美才有可能作为经验事实而存在。换言之,只有在过去与未来,时间与空间、有限与无限的交叉点上,我们才能看到无限多样而又生生不息的美。

美来自自我的扬弃,所以它是“无私的”,“非实用的”。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能闯出一条新路。而每一条新路的出现,都增加了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的机会。这是一个小小的、但很重要的贡献。所谓“审美的快乐”,也就是物种对于个体因作出这个贡献而给予的奖赏与鼓励吧?

人道主义与现代美学,都着眼于人的解放。不过前者的着眼点,是人从社会获得解放,后者的着眼点,是人从“自我”获得解放。换言之,人道主义是宏观历史学,现代美学是微观心理学。二者之间有其深刻的内在联系。

这不是两条互不相干的途径。后者是前者的一个象征、一个向导、一个缩影,或者说一种探索、一种准备、一种演习。也是一种表示,表示人类不会停留在当时还貌似强大和永恒的异化现状,他们终将作为一个物种而取得类生活的和谐,并且这一点是由他们的本性决定的;表示自我超越即自我创造的需要,同变革世界的需要一样是人的类的需要。人类愈进步,历史愈发展,人的世界愈是扩大和丰富,个人就愈是能自我超越,而实现个体与整体的统一。

正因为如此,市坐和其他单向度的人是不审美的,因为他们被实用需就限制在狭小而又黑暗的自我之中不能自我超越。教士也是不审美的,因为他们虽然蔑弃自我,但却禁止任何超越,而用封闭的理性结构来代替开放的感性动力,用盲目的信仰和服从来充实被掏空了生命和生存价值力的空沿躯壳。

禁止超越,也就是禁止美。这是一种趋向单一的力,它力图扼杀那种趋向变化,差异和多样性的力,而把一切进步的要求都视为叛逆。这不仅是人道主义的否定,也是对人本身的蔑视和遗弃。如果这种力量取得胜利,世界上也就没有美了。但是我们已经看到,这种力量永远也不会取得胜利,纵然是在那不便提到的十年里面:纵然是街道上涂满红字,书店里空着书架;纵然是没有一朵鲜花在掷向挂牌示众的诗人和教育家;纵然是夫妻互相监视,科学家奴颜婢膝,朋友们相遇时匆匆走过,眼睛羞愧地望着地下,纵然有这一切和这一切的总和,世界还是发生了变化。变化是挡不住的,所以美也是不可抑止的。

这种力量不会取得胜利,因为它没有根基,它的全部理论,不过是理性的异化。理性如果不同感生相统一,就会凝固僵死而趋于异化。或者异化为非理性(宗教),或者异化为束缚思想的教条(宗教哲学),转向它自身的对立面。“男女授受不亲”或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在封建社会既是异化现实,也是理性结构。理性结构肯定它,而感生动力却否定它。由于这种否定,或者说由于这种感性批判,我们才有了《水浒传》、《西厢记》、《红楼梦》等伟大的艺术作品。维护这种批判和否定的权利,也就是支持进步和发展。

感性动力不是理性思维的对立物。例如批判地思维的能力,在平常中盾出异常的能力,不理解最明显的事物(为现成的解释所困惑)的能力,能够比较容易地抛弃自己曾十分困难地学来(或求索得来)的东西的能力,都是感性动力。这种表现在理性思维中的感性动力并不解决问题,但却不断地提出问题,或者所发现问题,看出问题。不但在艺术中,在科学和哲学中,看出和提出问题都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

思维过程包含符号元素(意象、语词、概念等,它们代表现实的各个方面)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符号元素的相互作用有时是可以受人指挥和主动控制的。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在现实的思维中,逻辑、证据和现实的约束起着主要作用,整个思维进程受客观情境要求的指导,甚至可以为了当前的需要牺牲对客观真实的适应性。这一点无论皮阿杰或者布鱼纳都是同意的。正因为如此,思维和意识都可以异化为堕性,因循守旧而固步自封。考虑到人类曾经经历过数百年如一日的漫长而又缓慢的发展,我们似乎不应对此感到奇怪。但是,说人的历史堕性是发展缓慢的原因,比说它是发展缓慢的结果更为正确。这种对新思想和不熟悉的事物而不是对旧观念和旧习惯持怀疑的态度的力量,是一种十分持久、十分巨大而又十分顽固的力量。它保持了一切文明和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延缓了历史的发展。回顾以往的历史,无论在信仰还是在实践的领域,都几乎没有一项有益于人类的革新和创造,可以不付出沉重的代价就能够取得成功的。那些在事后看来如此愚蠢的阻力在当时显得那么神圣不可侵犯,以致任何创造为了取得社会的承认,必须花费比创造本身远为巨大的精力。即使如此,还常常功败垂成,使后人不胜怅恨。的确,如果没有感生动力在其中直心甘情愿原补偿作用,我们很难想象人类的历史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境界。

审美活动是感性动力行进的一种公式,它表示这在能够进行逻辑分析和科学实验之前,人类的本性就是要进行窥视、摸索、试探。由于通过直觉而不经由语言和思维的中介这亲做,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审美活动常常被体验为一种直觉。现代美学所要致力的目标之一,正是维护这种感性批判即窥视、摸索、试探的权利。正是这一任务的人道主义性质,把现代美学同人道主义的努力联系在一起了。

其实这不仅是一个权利的问题。否定精神,或者说感生批判的能力,是人类固有的能力,它根源于自然生命力,并在历史中得到发展。但是在异化现实中,它受到压抑,异化愈甚则压抑愈甚,以致于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它变成了所谓的“恶”,或者说变成了“恶之花”(《水浒》、《西厢》等等,不都曾被禁止吗)。这“恶”正如黑格尔所曾指出的那样,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所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不过我们要补充说,只是在异化现实的背景上,这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因为异化状态下所谓的恶,也就是非异化状态下所谓的善。美与善总是一致的。

感性动力作为一种人的生命力,不仅经历过自然进化,也经历过历史的进化。这种进化常常采取“积淀”的形式,但不能仅仅用“积淀”来解释。

“积淀”只是量的递增,其结果作为累计的形成物不会产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只能是静态的而不是动态的,不会成为引起美的条件。

美不是作为过去事件的结果而静态地存在的。美是作为未来创造的动力因而动态地存在的。所以它不可能从“历史的积淀”中产生出来,而只能从人类对于自由解放、对于更高人生价值的永不停息的追求中产生出来。

对于人类来说,进化不是流水,精神也不是泥沙。因此,也不存在什么历史河床,在那里精神文化的沙粒不断沉淀下来,越积越厚。沙粒与沙粒各不相干,它不论分开还是聚在一起都是沙粒。与之相反,精神与精神不能机械地分离或者结合。两种或几种精神相结合,就会产生一种新精神。这种新的精神,可能是原有精神的否定,也可能保存着原有精神的某种或几种价值定向,但已经不是原有的精神了。换言之,所谓“历史的积淀”,进行到一定程度就不是那些东西。所以,虽然在一定时间限度内“积淀”概念是有用的,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存在什么“积淀”,而只存在变化和发展。

从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即从人类进步的观点来看,不是“积淀”而是“积淀”的扬弃,不是成果而是成果的超越,才是现代美学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基础之所以具有人道主义的性质,是因为只有变化和发展才是通向自由的道路。只有变化和发展,才是作为主体的人感生动力,通过创造活动不断批判地超越历史成果,不断实践地扬弃历史“积淀”而争取自由解放的现实的运动。正是在这种不断超越和扬弃的现实的运动之中,呈现出人的本质、即人的一整个族类生活的共同特征。这个共同特征的丰富性,是由个体差异的多样性来证明的。而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只能寓于变化和发展之中。

强调变化和发展,还是强调“历史的积淀”?强调开放的感性动力,还是强调封闭的理性的结构?这个问题对于徘徊于保守和进步、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我们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择。“历史的积淀”和既成的理性结构,是过去时代的遗物。所以它趋向于保守的、固定的、单一的,它要求我们认可一切既成事实。而感性动力则力求批判地扬弃它,以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种批判和扬弃,也就是创造实践的中介。或者说它是创造性实践的一种必要的准备,是创造性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我们说美是一种力,一种人类借以取得进步,借以实现自己本质的力。

理性追求永恒,感性则迷恋于刹那。说感性之中有理性,理性之中有感性,犹如说刹那之中有永恒,永恒之中有刹那。在终极的意义上它们又都合而为一。但是,正如永恒之排斥生命,生命也排斥永恒。在现有的境遇中“终极的意义”并不存在。现有的,刹那的东西是生命之光。在黑暗中多合而为一,在光明中一在而为多。对多的追求也就是对生命的追求。所以应当把感性的活动看作是生命的活动。人类的劳动是生命活动的最高形态。劳动创造世界的活动也就是追求变化、差异和多样性的活动。有了变化、差异和多样性,就有了历史。空虚没有历史,无生物没有历史。如果说山有历史的话,那是因为它曾经在数十万年间像波浪一样的起伏不这(如果把数十万年的时间压缩到几秒钟来看的话)。人类史的史前曾经数百年如一日,封建社会曾经数十年如一日,现在是“一天等于二十年”了。这个时间的量,也就是变化、差异和多样性的量。一天中发中的变化、差异和多样性,等于过去二十年间发生量的总和,这就叫进步。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活动,和这个人类进步的总的方向是一致的,是从属于这个总的方向的,所以我们说它是人类借以取得进步的人的本质能力。

世界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运动着的世界。世界由于运动而有了形式。形式由于变化、差异和多样性而有了进步。进步着的形式,由于感生的把握而有了生命的意味。这就是美。美是过去事件的结果,也是未来创造的动因。这动因不植根于外在的环境,而植根于我们自身,我们把它称之为感性动力。离开感生动力而谈论理性结构和历史的积淀,虽然有时也能合乎逻辑地说明许多已经形成的事实,但是这种说明至多只有艺术史或美学史的意义,而没有美学原理的意义。这个原理并不神秘。只要我们不抱成见,愿意跨过逻辑公式的平面,到历史的表象背后去寻找,我们很快就能把它发现。

只存在于感性领域的审美活动,同外在的经济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所谓存在决定意识,是指一定时代的理性结构必然同这个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形态相适应。理性结构包括传统的或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规范等等把该社会该时代的全体成员束缚在既成的经济和社会框架上的思想意识网络。这一网络和系统有正在消亡和衰朽的部分,也同时产生新的思想的萌芽。只能以感性形式存在的审美活动,往往是通过理性结构才与外部经济条件发生联系,但它是社会发展的具有带动性作用的因素(就象一支大军的前哨部队)。新思想的萌芽和新的行为方式都以横糊的、无意识的状态首先存在于感性审美活动中。这种特殊的感生活动所采取的具体表现形式常常是由异化现实及其静止的理性结构决定的,然后又反回来冲击理性结构和异化现实。这是一个反馈过程。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环节。我们把这种内在动力和外在的现实的结合,称之为“美的尺度”。所调美的尺度,说到底,也就是一个人的尺度,或者说“人的内在的尺度”(马克思语)。

人是能利用以往文明的全部成果来自由定向、自由选择的生物。美感经验作为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这里起着“优选法”的作用,或者说起着“导航指南”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个受到伪值严重污染的语义环境中,这样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具有生态学上的意义。

强调感性动力的“导航”意义,并不等于说感性动力的选择永远正确、永远符合人类最高利益。不,感性动力绝不是不犯错误。感性动力来自进化中的开放程序,当然可能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犯错误,正是感性动力伸向未知世界探索前进道路的触须。通过不断试错不断地学习,它才能在不断克服错误的过程中引导人类不断地进步。

不论科学如何发达,人类所知道的东西,比起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来,毕竟不过是沧海一栗。迄今许多惊人的科学发现是由于偶然的意外。艺术家们更常常在并没有去寻找的地方得到伟大的启示。如果我们听凭既在怕理性结构的引导,只知道到单一的方向去寻求,我们的狭窄了。

在这里,有必要把感性动力本身和它所作的各种假设区别开来。假设是探索的手段。动物也本能地依靠假设来进化。人的感性动力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感性动力,就在于它能够批判地对待自己的假设。它就是凭这种批判精神来导航的。感性批判的能力,是人的一种历史地发展了的精神官能,不论它可能儿多少错误,它旨在实现人的解放,旨在为人类的自下而上和发展选择和创造最佳条件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

感性批判之所以是一种动力,是因为它的选择始终是创造性的。在其中一种预感、一种期望、一种知觉(假设)的创造,先于对它的检验。这不是先验论,先通货膨胀论是用理性结构的框架去铸造知识。而感性批判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活动,它期待着由往后的实践来检验正确与否。

不论如何,最基本的事实是,在审美活动中,终极意义上的正确与错误并不进入经验形态。只要在探索前进的道路上,即使是错误的,也是美的。在那样的场合,在对象形式上表现出来的,不是那个暂时正确或错误的理性内容,而是那个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生生不息的活的生命力。一个人有没有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在寻找。我们所要肯定的是寻找活动本身,而不是他拾起又放下的什么东西。

“人的尺度”之所以不等于“社会标准”,就因为前者主要是开放的感性动力面蝗者主要是封闭的理性结构。当前流行的那种把美看作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看作是客观性的社会性的统一的观点,也就是要把型性客观化,通过这种客观化了的理性的抽象还原,使之成为社会标准。从而通过对一定社会标准的思辩的肯定,再把感性动力纳入静止的理性结构。于是审美事实,就只留下了一个历史地规定了的、因而先于欣赏它的人而存在的“客观的”形式,即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这是一个被规定的、本质先于存在的、因而是静止不变的形式。这样的怕谓形式不过是一个盛装内容的容器,如果把内容抽象出来,它依然存在。而对于现代美学来说,形式与内容的这种机械关系是不可思议的。现代美学认为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所谓“美的”形式。

正如人道主义并排斥理性结构,现代美学也不排斥理性结构。理性结构如果是开放的,它就必然包含在感性动力之中。这样的理性结构就不是封闭的、或者异化了的理性结构。我们说美的规律不在理性结构而在感性动力之中,也就是说理性结构只有作为一个被扬弃的五一节才能获得美的意义。换言之,美的王国是力量的王国而不是法则的王国。不是法则对于力量的制约,而是力量对于法则的超越,才是美的最基本的规律。现代美学通过论证这一点,从而也证明了马克思的一个光辉的论断——“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建筑”世界这也是人道主义的最基本的原则。

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世界的,所以他也用美的尺度来衡量一切。不仅衡量艺术作品和自然景物,也衡量一个人的思想、性格、语言、行为等等,以及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伦理规范、政治经济制度和知识理论体系等等。

在这里,所谓“美的尺度”,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人的尺度”。由于语义、概念的不明确,我们常常把“人的尺度”和“社会标准”混为一谈。这是需要加以严格区别的。前者属于整个历史的价值定向,而后者是属于一时一地的模式规范。前者是开放的而后者是封闭的。所以前者高于后者。其所以高于,恰恰在于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高利益,它要求避免用一时一地的标准或者内封闭的模式去规范一切,而把人的解放,即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人的幸福和基本条件。用马克思的话说,也就是“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阶段社会里,所谓“社会标准”是各式各样的。而特定的标准,必然是一部分人强加给另一部分人的。力求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抹煞别人,按照自己的模式来统一别人,这等于不要变化、差异和多样性,不要发展和进步。在这种模式规范的基础上实现的统一是蚁群的统一而不是人的个体和整体、存在和本质的统一。“人的尺度”,是人的解放的尺度,它恰恰是人类从以往各式各样的模式和规范羁轭下解放出来的尺度。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尺度”同所谓“社会标准”是截然对立的。

社会标准不等于理性结构。它有时是理性结构,有时则不是。有许多所谓社会标准是人为地制订出来的,是反理性的,但在定的具体条件下经过宣传教育,也昨以广为流行。当这样的一种“社会”标准或其他社会标准被接受时,暂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心理定势效应,如果与感性动力相结合,也能构成部分的审美事实。这样的审美事实获得承认的权利并不亚于任何其他审美事实。因为这种特殊的感性活动所采取的具体表现形式虽然是由异化现实决定的,但是由于它作为感性活动是多样性中的一种,由于它不会停留在一点上,它必然会反回去冲击异化现实。承认这样的审美事实是审美事实,不等于承认这样的客观标准(无论来自历史的积淀还是来自强制的推行)就是美。因为它只有作为一个被扬弃的环节才能进入审美。如果它不被扬弃,它就同美毫不相干。而当它被扬弃的时候,它就不是标准了。标准是标准,美是美,泾渭分明。前者弃其是不过是一种不能实现的愿望和无效的努力。我们不妨让它去试试本事,但不能在理论上把它和美混为一谈。不,说标准不是美并不确切。应当说在审美的领域,标准也不是标准。因为标准化就是一致化和固定化,就是不要变化,差异和多样性,不要进步,不要美。

上面说的,可以归纳为一条非规范原理。这一原理也同样适用于物质实体的外在形式。梅花是美的,但如果花神因此把它作为榜样,下令一切花都按照梅花形式开放,那就不但是毁灭一切花的美,同时也是毁灭梅花本身的美。世界上之所以还有美,那是因为花神的上述做法不过是一种不能实现的愿望和无效的努力而己。这里说的是花神,现实生活中的标准判定者更与之同日而语,因为他们连一朵梅花也制造不出来。

美的尺度是人的尺度,人的尺度是人类走向解放的尺度,是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全面发展的尺度。党的“百花齐放”的政策,体现了这样的一个尺度。这不仅是繁荣艺术的唯一正确的政策,也是解放思想和发展经济的唯一正确的政策。因为不仅在艺术中,而且在更为广阔的现实生活中,都有一个美与不美的问题。美的尺度作为人的人的尺度,适应于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应用美的尺度,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人类社会不断取得进步。几十万年以来人类一直是在学着这样做的。所谓美学,不过是承认这一点,把它理论化,使之成为自学的实践罢了。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解放的哲学,是具有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实践的人道主义。现代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当然也是与实践相联系的。所谓美学的实践,不仅在于指导艺术创作,而且在于进行积极的思想建设,促进“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一系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谓“环境美”,不仅是指自由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也是指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美。为了促进这样的“环境美”,美学还可以配合当前进行的一系列体制改革,对亟需改革的一切旧体制、旧思想、旧作风、旧方法等等进行深刻的批判。美学的批判,不同于具体的道德批判或者政治批判。它不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提出具体指责或者推荐改革方案。它不为任何具体的衫目的服务。它提示现象和本质、目的和手段、理性与感性、言论与行动、以及人们所接受的观念、概念同他们的真实权利和真实处境等等之间的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斗争所遵循的美的规律。从而唤醒人们的主体意识,激发人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帮助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世界和创造自身的活动,成为自觉的活动。这不是把美学和一般哲学混为一谈,而是指出美学理论的哲学本质。否则,“语言美”不是变成修辞学了吗?“心灵美”、“行为美”不是变成伦理学了吗?“环境美”不是变成园艺学或者建筑学了吗?

十一

审美是人的解放,所以在其中人体验到自由幸福。所以美和幸福,作为经验形态、经验事实,有其内在的一致性。没有人的解放就没有美,同样,没有人的解放也不会有人的幸福。人的解放的标志,是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而人的个性的创造力的全面发展,恰恰表现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幸福,和追求幸福的不同的道路、不同的方式(个体和整体的统一就是使这种不同成为构成别人幸福的条件)。所以也没有一个现成的、客观的幸福模式,可以作为某个乌托邦赠送给一切人的礼物。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实践的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最彻底的人道主义,只强调人的解放而不强调人的幸福。

人的解放和人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人只有在自由的时候才体验到幸福,只有在幸福的时候才体验到自由)。马克思只提解放而不提幸福,不是因为二者可以分割,也不是为了同以往一切空洞的“受的说教”相区别。这样浮浅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等于抹煞了马克思主义同以往一切传统的人道主义的严格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同传统人道主义的区别在于它的科学性、实践性、阶级性,和由此而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它的这一切特点,都集中表现在他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上面。

所谓人的解放,也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本质。人是自由而有意识的类,是一种在不断创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创造的生物。只有当他的个体存在即生物学上的存在和他的这个类本质。

质即社会本质相统一的时候,他才有可能体验到美或者幸福。由于这种统一只有在永不停息的追求和超越中才得以实现,所以也就说不上有一个普遍的固定的幸福模式或者美的标准。一种普遍的“幸福”模式必以一种普遍的生活模式为前提。这样的一种模式只能是静止的僵化的结构。一种静止的、僵化的结构只能是一种束缚人类自由的桎梏,即否定人的本质的异已力量,所以不但不能承认,而且要图示突破它。而这种突破,也就是所谓解放。

幸福,也同审美一样,以个性化的实现为前提。B无法同样经历一次构成A的幸福和经验形式。即便经历了,同样的经验形式也未必能构成B的幸福。所以幸福是与美同样很难统一的内在心理体验。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体验。正因为如此,这种不同体验才同时呈现出入的本质的丰富性和能动性。而人的解放,或者说共产主义,正是以承认这种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和能动性为前提的。所谓一切人个性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承认这一点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有可能。如果社会不承认这一点,竟然“为了人们的幸福”而力求提供一种事先设计好的,应用于一切人的生活模式,并强迫人们对之感到幸福,那么这就意味着这个社会已经异化为一个限制人的、僵化的、停滞的、令人窒息的、人们除非异化为非人就不能适应的社会。从历史来讲这是倒退,而众个人来讲这则是真正的不幸。所以马克思避免用全人类共同幸福的提法来代替全人类彻底解放的提法。他在用词上的这种选择,也是用心良苦,绝非偶然的。

规定人们应该对什么感到幸福或不幸,这就同美学上的客观论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标准,“强迫”人们在某个时间、某种情况下必须对某个事物感到美或不美一样,不但是不合理的,而且根本行不通。幸福和美都是人类进步的动力结构,它们最忌的就是僵化和趋于单一,所以它们最忌的就是模式。

当然,作为幸福和美的客观条件,任何一种模式或任何一种形式都有存在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仅仅来自各个具体的个人特定的生理心理结构在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特定的自由组合方式,它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所以是不能“普遍化”的。把一种模式普遍化等于取消人类自由的动力功能,限制和压抑人们的个性和创造力,这种限制恰恰只能使人类丧失幸福。

所以虽然人的幸福和人的解放不是矛盾的。但是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却是以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全人类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所以它反对把“社会”从各个具体的人抽象出来同各个具体的人相对立。从而也反对把任何一种类型的“幸福”模式强加给任何人。相反,它要让每个接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和享受幸福,并通过这追求和享受而自由发展,从而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幸福与解放的同一,可以用来说明美与解放的同一。肯定解放必然否定模式。模式是先验的理性结构,而美与幸福却是后验的感性动力,二者可以互相转化,但却不能分害虫开来同时并立。

美学上的客观论者把既成模式作为判别美与不美的标准,实际上是要用法则的王国来代替力量的王国,把模式从美与幸福抽象出来,当作一个彼岸的他物来要求人们去崇拜,来迫使人们为之作出牺牲(隐于不幸),这就恰恰使得美与幸福转化到自己的反面了。以美与幸福的名义来迫使人们隐于不美或不幸也就是以模式来代替美与幸福。客观论者所谓的美的客观性,实际上不过是这种模式的客观性而已,它恰恰是毁灭美和使人不幸的条件。

正因为如此,我们一再反覆强调,应当把作为模式的先验理性结构,同感性动力在进行探索时通过协同知觉所进行的假设区别开来。前者是对变化和发展的限制,而后者则是通过试借探索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所以它不怕犯错误,而又能不断地对错误进行批判。它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它并不以自己的假设为教条,面肾对假设进行表述、反思和批判。人是唯一能这样做的动物。所以,当生物界许多物种连同它们的假设一起被进化所淘汰时,人类却奇迹般地生存和发展到现有的水平了。

十二

所以人的本质——自由并不是一种超越于感性水平之上的理性实体,恰恰相反,它道德是感性的。并且正因为是感性的,所以才是实践的、有对象性的。说人是自由的实本,也就是人是感性的实体。人的感性不同于动物的感性,仅仅在于它是一种超越于生理需要制约的、因而是具有批判能力的、广阔的、普遍的和自由的感性。这样的感性也就具有理智和精神性。用费尔巴哈的话说,“普遍的官能就是理智,普遍的感性就是精神性”用马克思的话说,“眼睛变成了人的眼睛,正象眼睛的对象变成了社会的、人的、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对象一样。因此,感觉通过自己的直接实践变成了理论家。”批判而成为感性的,是感觉变成理论家的证明。这个证明,同时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证明。

正因为如此,我们把人类的创造活动,包括审美活动,都看作是对于已有的一切、即历史成果的实践的批判和超越。所谓变化和发展,所谓进步,也就是作为腐朽的人的感性动力,通过创造活动不断批判地超越历史成果,不断实践地扬弃历史积淀的现实的运动。也正因为如此,现代美学把美看作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自由的象征。

所以现代美学,作为一门以美感经验为中心,通过美感经验来研究人、研究人的活动及其成果,特别是研究美和审美行为以及它们对人(包括个人和社会)的作用的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有其共同的原则基础:它们都力肯定和实现人的本质——自由,走着一条共同的自由之路,所以它们都把人的解放程度,看作是人的本质实现程度的标志。它们都认为自由的实现,也就是人的存在与本制裁的统一,个体与整体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而这种统一之进入经验形态,也就是美。所以美中,也表现出艺术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论证和谋求这种统一,即是人道主义的任务,也是现代美学的任务。

美术与设计论文第2篇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绘画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它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从工具材料看,绘画可分为水墨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从题材内容看,绘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从作品的形式看,绘画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插图等。不同类别的绘画形式,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不同,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征。

艺术史上,绘画有着多种品类和样式。大致列举如下:

岩画 即绘制或凿刻于岩石上的图画。原始人在岩壁上刻下他们的信仰和种种生活印迹:狩猎、游牧、战争、反映生殖崇拜的男女交媾、怪异的人头像、手印、蹄迹……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南方岩画多是用颜料绘上去的,北方岩画则多是凿刻出来的。

漆画漆画是用油漆所绘成的一种工艺性的装饰图画。商代已有漆器工艺,战国时这种工艺趋于发达。湖南、湖北、河南等地,有漆器出土。长沙阳楚墓出土的漆器,花纹工细,有的漆奁描绘舞乐、狩猎情景,富有生趣。湖北云梦城关西部睡虎地出土漆器多件,纹样精致,线条流利,状态生动,其中漆盂是现存唯一的秦代漆绘作品。

水彩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作画的表现方式。狭义而言,水彩画是指用水彩颜料,以水为稀释媒介,在纸张上作画的绘画方式。通常有透明水彩(Transparent Watercolor)及不透明水彩(/Gouache)两大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绘画材料的生产,20世纪水彩画已不再局限于透明水彩与不透明水彩两大范畴。举凡能用水稀释作画的材料,如Gesso、压克力、透明水彩液、水彩铅笔,都包含在水彩画的领域之中。

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这一点,它与水彩画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画也可以画出水彩画一样的酣畅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没有水彩画透明。它和油画也有相同点,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而与油画不同的是,油画是以油来作媒介,颜色的干湿几乎没有变化。而水粉画则不然,由于水粉画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湿变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现力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水彩画的特点是颜色透明,通过深色对浅色的叠加来表现对象,而水粉画的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

工笔画在我国的传统绘画中,工笔画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从战国时期绘制的帛画,到唐宋艺术家的经典巨作,可以说,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元代以后,随着文入画的兴起,中国工笔画开始走向低谷,甚至被贬低为工匠的描摹之作,难登大雅之堂。直到20世纪80年代,工笔画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沉寂后,开始逐渐复苏,并以前所未有的全新姿态迅猛发展。当代工笔画的复兴,体现了古代艺术传统的不断延续,同时也显示出了中国画艺术的新生和希望。

在中国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工笔画以它刻画精细、传神,富有抒彩的艺术面貌而独树一帜。它的源头最早可上溯到战国时期的帛画。到了隋唐、两宋,大量画家、大批作品的涌现,使工笔画走入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然而此后不久,文人画逐步兴起,精描细写的工笔绘画,被看做是工匠的描摹之作,受到讥讽与贬斥。

中国工笔画随即走入了千年的沉寂。

装饰画装饰画是一种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的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装饰画以制作方法进行划分:印刷品装饰画、实物装裱装饰画、手绘作品装饰画等;以材质进行划分:油画装饰画、木制画、摄影画、丝绸画、编织画、烙画等。

拼贴画就是打乱时间序列,整体呈“心理结构”,局部仍用“传统写法”,巧妙剪辑、拼贴各个“画面”的一种新技法。它实际上是所谓“意识流”作品的一种“变体”,是“心理线”和“故事线”的一种拼贴、交错,比较适宜于表现时间跨度大、空间变换多、思想容量丰富的题材。

.版画艺术版画是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胶版、铜版、锌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版画分为四种;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版画。

美术与设计论文第3篇

——题记

字体是各种媒介用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记录符号,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承载物。字体设计则是通过对字体笔画、形体结构进行美化装饰加工处理的一个过程。字形之美给人以优美的感觉,为了锁住受众目光,与时俱进的字体创新设计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显得重要。各大专院校的字体设计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是否适应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

字体设计课,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程,是各设计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专业课程。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的教学方法偏重于文字书写、文字结构、文字笔画等文字的理性美感的研究。课程安排也是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外文字发展简史的基础上,把训练重点放在文字的书写上,往往是临摹一段方正字形的宋体字、黑体字,或是摹写一段线形的罗马体、埃及体等,充其量最后安排一段字体的变形与编排组合就算完事。学生上完课后,只关注了文字的结构、笔画及书写,而对于文字作为特殊的设计元素的文字创意则被忽视。WWw.133229.Com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字已经不局限于简单的变形书写,定格在约定俗成的传统模式中。这种模式不管多么完美,已经显得有些俗气而“老套”,已经是信息时代的绊脚石,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如何使大专院校的字体设计课程的设置与教学适应新型人才的培养,如何使字体设计教学生动而具有时代活力?如何使即将走入社会的设计人才学有所用?字体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

一、对字体设计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是改革创新的第一步

对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程,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的东西有好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要学会扬弃。首先,来分析一下字体设计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字体设计有着长久的知识积淀,传承历史悠久的文字艺术,比如注重传统文字的基本结构、文字理性之美、书写方式,培养学生快速、规范书写的技巧和能力,要求学生字体书写准确、生动、严谨和完整,对于提高学生对文字美感的认知和掌握书写技巧,有其科学和合理性,这是需要保留的教学优点等,对字体设计以后的发展也相当有用,需要继承与发展。但传统字体设计教学模式老旧过时,只注重文字书写、文字结构、文字笔画等认知与掌握,或是只注重摹写已成体系的字体,或是只做些许字体变化练习,就称为文字设计,从而忽视文字特殊创意的环节,重心没落在“设计”的概念上,这种模式是不利于优秀设计人才的培养的,这样的模式需要抛弃。

二、给字体设计课注入新的教学理念,传授与时俱进的合理专业知识

新教学观念的注入,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的设计人才。要想培养出这样的新型人才,字体设计教学必须时时观察现实社会的动态,形成一种能随时与时代跟进却又有一定设计规则的设计课程,建立多视角、多元化的、新的字体设计教学模式。

1.继承传统,偏重“创新”的设计理念

前面提到,我们要扬弃传统,对好的东西应继承发展,而对落后没用的东西则应坚决果断地抛弃。过去的字体设计教学,注重传统的继承,学生的技能训练,重心在“字体”书写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设计”是这一课程的真正目的。其实字体设计不仅仅是对传统字体的了解与掌握,而主要目的是在掌握传统字体的基础上,对其做出具体的美化加工处理,也就是对其进行“设计”,创造出新的字体图形。

2.培养供需匹配的人才理念

教学是为了培养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何用?服务于社会。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带着理想走入校园的设计人才,这些人走入社会将会造福人类。教学的专业知识如果是落后的,它与社会需求并不匹配,培养的学生也无法立足于社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他们就很容易被淘汰,这样我们的教学也是失败的,最终也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把培养社会供需匹配的人才作为新型的教学理念,是当今字体设计创新改革的必然。

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

如何培养出供需匹配的人才?这需要站在教育第一线的专业设计教师们有着不断地更新的教学理念,关注时事动态、关注商业设计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取向,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用行政法有趣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作文字创新设计,创新教学理念。

三、重新规划教学进度与重难点,是落实改革创新的主要措施

文字设计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优点后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也需要有新的规划。比如授课内容、重点与难点、达到的目标等,教学重心有了新的规定与调整。

1.设立字体设计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学生在掌握基础文字的规律与书写技能外,独立创作个性字体,字体创作过程就是字体设计过程。

2.笔者把字体设计课程分成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循序渐进式的梯度教学进程。

第一阶段:基本字体训练部分,占整个课程学时的四分之一。这是对文字的构成、笔画的基本规律的学习掌握阶段,这一阶段引导学生注重字体的基本的书写技能,可为下一步的文字设计打下深厚的基础。

第二阶段:字体变形练习部分,占整个学时的四分之一。此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在基本字体的结构规律上进行笔画与结构的变形练习,把文字作为一个设计元素,进行图形化创意设计练习。

第三阶段:个性创意阶段,占整个学时的四分之一之多。综合文字美化装饰的创作手段,在限定主题的情况下进行个性文字创意创作,并利用现代电脑技术,使文字创意达到最佳效果。

第四阶段:综合其他设计元素进行文字设计,增强整体设计观念。

文字是视觉传达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设计要素,它既是语言的诉求载体,也是承载形象信息的图形载体,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诸多设计元素中最重要、最具个性和活力,又最具独特的设计要素。但它却是现代设计整体中的一部分,是与其他设计元素密切相联、相辅相成的,字体设计必须服从设计创意的内容,符合版面的需要。换句话说,就是要部分服从整体。

3.传统的文字设计重点是在字体书写规律与技能上,而难点放在字体的架构上。然而,现代字体设计已不仅仅满足于此,除了创造具有很好架构的字体之外,还强调字体个性。因此,整个课程的教学重心是“设计创新”,重点放在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所以,难点也在此处,就是如何在限定主题,限定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字体个性化创意设计。

四、创造字体设计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文字的摹写为主,从头至尾基本都是技能作业练习,学生难免会感到单调、古板、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受到抑制。现在的字体设计虽然紧跟时代,新的东西很多,但如果教学方法仍陈旧不得当,学生同样会感觉枯燥无味而且还显得杂乱无章。如何让学生既能学到专业知识,又不感到乏味呢?创造一个好的字体设计学习氛围显得非常关键。

如何创造?首先,教师要拥有广博的字体创意理念与创意知识。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文字设计课的高低档次,如果是一知半解,如山中竹笋一样,腹中空空,课堂气氛也永远活跃不起来,学生对老师也会失去信心,这种教学就难免枯燥乏味。其次,老师要有十二分的热度投入到实际教学中,外加丰富的文字创意知识与理念。再之,老师还要懂得如何捕获学生的兴趣取向。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态,进行专题研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等,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和幻灯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欣赏并分析大量中外优秀的、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字体设计案例,或是模拟游戏空间创造文字游戏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对文字的字形、笔画、结构大胆创想,打散重构,形意结合,以图创字,以字为图,维度空间利用,字体与实物肌理、材质组合拓展,让字体设计课程变得趣味无穷、充满诱惑,让学生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字体个性设计中去。

以上是笔者为建立完善而具有时代特色的字体设计专业教学提出的改革创新的建议,希望站在设计专业教育战线第一线的教育者与设计者的角度,更多地开发新的创新字体的设计理念,使将来的设计趋于更加完美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余秉南编著.字体设计.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4.

美术与设计论文第4篇

美术的深刻内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得到辉煌发展。美术与环境艺术是相互渗透的关系。美术传承了古老的文化艺术,而环境艺术设计融合现代建筑的多重元素。美术元素的质朴与光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得到情感的宣泄,环境艺术的人文色彩是通往人们的心灵之源。环境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就是它用独特的存在方式传达了一种人们的心理需求。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造就的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与美术元素的结合能够发扬古老的传统,也能创造现代的灿烂。美术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是互为基础,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美术功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1.美术学可以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

美术功底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一个建筑物的产生,与美术是不可分离的。设计的基本理念一般都源于美术功底。没有好的基础是不会设计出好的作品的。美学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在很多学科中,都有美学修炼。环境艺术设计是美学最高体现,是一门综合美学艺术。美术学理论中,关于美学的基础训练是非常严格的,美学理论从形体、结构到文化、态度,都是要服务于人的基本思维观念。美术学涉及一个民族的文化、风俗、思想、行为。例如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中,四处充满了中国元素,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够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散发出来的民族魅力是非常吸引人的。西方环境艺术中,到处充满了当地的宗教主义色彩,一个地域的文明和文化,在环境艺术上能够得到最美的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文化融合带来了艺术的融合,环境艺术作为一个国家建设行业的龙头产业,贮存了丰厚的力量。

2.美术基本功与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相通性。

美术基本功包含了多种内容,绘画是基础,雕塑是必备学科,工艺美术和建筑美术是一种升级。美术基本功在这些基础学科基础上,融合了文学、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所以美术基本功实际上就是艺术的基本功。美术通过色彩、线条解释物体,环境艺术也是通过这些手法进行表达。美术功底与艺术功底在很多方面是重合存在的。美术基本功中的明暗、事物剖析、结构、体积都是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以,美术艺术形象与环境艺术的表现创作是同一根基。

3.美术价值提升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在环境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就是对设计风格的把我。设计风格是环境艺术的核心价值。一个建筑体系的建立,一般都是为了纪念或者弘扬某种精神。美术价值植根于厚重的文化传统,每一种色彩和每一个构图都承载着民族的使命。在环境设计中,把握和确定一定风格,决定了建筑体系的成败,同时也决定了这个环境体系的价值。环境艺术价值是可以永久流传的艺术珍品,既是有形的物质保留,也是文化内涵的永久传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美术价值,就是丰富了各种文明的符号,用理想和神韵表达物质的最高境界。在环境设计中运用美术设计,可以完整的体现地方特色、历史意味、自然主义。美术功底对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结论

美术与设计论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国现代设计教育 图案 构成 工艺美术 艺术设计

一、现代设计教育的发端:外来设计教育思想的引进

从19世纪末中国近代设计的发端,到20世纪50、60年代,中国设计的现代化进程,主要是借由设计教育思想的引进和转变来实现的。

在中国向世界学习现代化经验的初期,经由明治维新而成功实现现代化的日本是最主要的学习对象。在向日本学习的过程中,与设计所对应的“图案”学科逐步确定,并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同。陈之佛在赴日留学归国之后,相继编写了《图案法ABC》、《图案构成法》等著作,成为了早期设计教育的主要参考教材。

而在20世纪20、30年代之后,中国的主要学习对象由日本转向了欧洲。继“图案”一词之后,出现了与“设计”一词对应的“工艺美术”,此时正值西方现代设计史上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时期。此外,受早期学习日本经验时,“图案”概念中现代与传统并重特征的影响,中国的设计教育在具有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特征的同时,也强调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视,从一定程度上讲,这影响了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对“设计”概念的理解:即将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相等同。

简要回顾一下19世纪末中国引入设计的本意,其首要任务是为了发展民族工业,振兴民族经济,以提高民族实业的竞争力、美化国民的生活环境。但在救亡图存、战火频发的时代,设计作为行业、职业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作为现代新兴学科,设计是以工业时代的生产、销售方式作为基础的,不管是“图案”还是“工艺美术”,作为“设计”的对应词,在教育与实践中都应具有工业生产、市场销售的特征。但在具体的时间、空间限制中,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约三十年的时间里,作为与“设计”一词对应的“工艺美术”却逐渐丧失了现代设计的内涵,而是被手工工艺、特种工艺的内容取而代之。在经过了早期混沌不清的发展路线以及十年几乎停滞发展的状态之后,与“设计”对应的“工艺美术”仍然是以特种工艺和民间美术的形象姿态出现的,并没有现代设计应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因此,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在经历过以及社会政治形态转型之后,中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开始了对设计学科体系本身的反思和论争。

二、现代设计教育的改革:基础教学体系的论争

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受工业文化的影响,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与香港的交流和沟通,促发了中国内地设计教育的思考和转变。70年代末,由香港引进的“构成”教学体系,与传统的“图案”教学方法,成为了围绕设计基础教学而展开的两股博弈势力。

1977年,在香港政府的组织下,一个由优秀设计教育家、设计实践者组成的“九人设计组”到广州美院讲学,这一次的讲课在当时设计观念陈旧、设计教学思路亟待突破的中国内地引起了极大轰动。1979年,香港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吕立勋应张仃之邀,到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承担:平面设计基础(平面构成)、立体设计基础(立体构成)这两门课程。这一源自现代设计起源的包豪斯的基础教学体系,在年轻的学生中迅速得到认可,并笃信“三大构成”的教学体系,为中国设计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最基本的设计方法。但是这却遭到坚持传统“图案”教学理论体系学者的质疑和讨伐。

在吕立勋所承担的平面设计基础(平面构成)、立体设计基础(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成果展上,二十年代留学法国的庞薰l对教学成果发表了这样的意见:“不要全展出模仿香港老师的作业,应该有我们自己的东西,同学自己创作的东西。”也是在法国留学,五十年代从香港返回内地任教的郑可教授甚至说:“包豪斯是失败的。”当时的设计教育界权威,在“新”的设计方法面前,几乎是一面倒的拥护传统。

简要的梳理一下“图案”与“构成”教学体系的差异和区别。

80年代设计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张道一曾是陈之佛和庞薰l的学生,他的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民间工艺美术,其立论都是将“民间美术”作为“工艺美术”的主要内容来进行研究,希望在民间美术的历史传统中,分析、整理出现代工艺美术可资借鉴的规律、方法。张道一从“图案”的观点出发,对“构成”的教学体系进行了反思和质疑。他认为设计的基本,应该包括七个方面:1、阐明图案的原理和在艺术上的特点;2、运用形式美法则解释各种图案的现象;3、透过工艺制约认识装饰的共性;4、培养和提高意匠的想像力和表现力;5、掌握各种图法,进行适应性的训练;6、研究古代的、民间的和外国的图案,提高鉴赏力;7、积累设计素材。

而与工艺美术的图案教学体系相比,包豪斯的“构成”教学体系强调设计目的,强调了设计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程序性,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以对自然的分析和研究为基础(康定斯基);2、研究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保罗.克利);3、研究体积和空间(纳吉);4、错觉练习(阿尔巴斯);5、色彩与几何形态练习(伊顿)。

三、 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工业设计”的兴起

80年代中期,以早期设计基础教育界所发起的“图案”和“构成”教学思路为基础,形成了两股截然不同的设计教育主张。一是以张道一为代表的所倡导的“工艺美术”理论,二是以柳冠中、尹定邦为代表的所倡导的“工业设计”理论。

这个时期,“工业设计”这一学科概念从西方引入中国。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所引入的设计概念,相较于20世纪初所引入的“图案”、“工艺美术”等设计概念,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其特征属性也更符合现代设计发展和设计教育的需要。其中,最明显的特点是,这个时期对设计的理解和认识,由最初的以美化形式的实用美术,发展成为了考察各种技术、规划生产、涉及多种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从1983年起,全国几大艺术学院连续多次举办了“图案教学研究会”,对当时的中国图案教学状况展开讨论,为“图案”寻找进一步发展的路向,同时编辑出版了《图案》杂志。从最初所谓“搞构成的”与“搞图案的”之间的冲突,到后来对“设计”一词的论争,中国设计基础教学的论争在八十年代异常热闹。现在回过头来观察这一时期,这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可以说,这场争辩从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的现代设计教育理清了许多基本概念。应该说,这是一场十分理想的、有进步意义的冲突。

80年代的冲突和讨论,在中国设计教育的现代性演进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90年代以后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经济水平发展的背景下,现代设计中的“新”与“旧”之争似乎不再是二选一的选择题,代表传统的“工艺美术”观念与现代开始并轨发展。不管是代表传统的“工艺美术”还是代表新力量的“工业设计”教学体系都在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内涵。

四、现代设计教育的体系的确定:“艺术设计”学科内涵的制定

在教育界、理论界对现代设计的思索开始磨合以及共生的同时,1998年,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中,没有了中国高等教育界沿用了半个世纪的“工艺美术”专业,而将其改为“艺术设计”。 在这个改变中,新的“艺术设计”就包括了以前工艺美术学、工艺美术设计(含:陶瓷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设计、书籍装帧、服装设计、装饰绘画、装饰雕塑、金属工艺、漆工艺)、环境艺术、工业造型艺术。从“艺术设计”自身所包含的各专业方向来看,它囊括了古往今来的各种“实用艺术”,包括有些已丧失“实用”的意义而成为观赏性艺术(如民间工艺美术)的品类,也包括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数码艺术设计,形成了以“造物艺术”为核心的设计研究框架。

至此,从“图案”到“工艺美术”再到“工业设计”的学科内涵和教育体系的争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宣告结束,中国的设计教育体系也与世界现代设计教育体系逐渐吻合。

五、余论:现代设计教育的转型――传统“工艺美术“的复归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的设计教育在从“图案”、“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这三个定义和概念转换的过程中,其内容、模式乃至精神追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站在80、90年代的背景砥缆壅獬”涓锏幕埃我们认为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的转变,为中国设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和转变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的设计教育与世界现代设计教育开始接轨;反之,我们站在当代的角度,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设计的民族性的视野和立场来看, 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的这种学科发展和变革,却使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美术与当代设计教育分裂开来。

因此,传统的“工艺美术”观念又再一次复归,成为高校设计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课题。许多研究者认为,文化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独具的,且远胜于利益、权利、社会所催生的竞争力。而设计作为文化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是我们跻身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关键。所以人们呼唤用“旧”的传统“工艺美术”文化(工艺、造物、装饰文化)去武装成为“新”的传统与现代并重的设计力量。

参考文献:

[1]柳冠中.我对工艺美术专业分类的拙见.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5。

[2]柳冠中.我对工艺美术专业分类的拙见.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7。

[3]尹定邦.设计目标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20。

[4]柳冠中.让历史告诉未来[J].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6。

[5]柳冠中.普罗米修斯――工业设计[J].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1。

美术与设计论文第6篇

关键词:艺术理论;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一、设计艺术理论的重要性

设计艺术理论在艺术设计实践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从中可以认识到那些艺术行为的概念原理等,进一步提高艺术涵养与审美标准,形成我们正确的艺术观。学习艺术设计理论,认识中外优秀艺术设计作品,欣赏其中的基本设计规律,提高审美能力。

艺术设计理论教育课程不仅是为了丰富我们文化、艺术、设计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掌握艺术设计历史的基础上去把握艺术设计的本质及其艺术设计风格的演变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并为以后的艺术设计学习和工作搭建坚实而雄厚的桥梁。

艺术设计教师作为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者,应该深刻把握设计艺术理论,更好地去指导教学实践,使艺术理论与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真正地交融互渗。作为此专业学生要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坚持认真学习艺术理论,用扎实的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

二、中西方艺术理论对艺术设计实践的影响

从我国早期的思想家进行的理论探索和试验,对后来中国艺术美学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克己复礼”出自于《论语》它阐述了社会道德及理性的美学观点。“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孔子用礼与乐的文化阐述了儒家的色彩观念。它对服装设计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我们国家设计艺术文化的蕴意与内涵,使得我们的艺术文化视野在不断扩宽。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倡“以美育代宗教”,“教成健全人格”和“发展共和的精神”是他的教育宗旨。蔡元培先生提出德、智、体、美四方面都要发展,并且提倡美育与体育、智育、德育三方面要结合起来,不能片面的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他在对待文化教育事业上始终坚持自由的思想,使得像刘海粟、林风眠等很多在国内的艺术家走出去留学,这样就使得我们国家与西方的艺术文化和精神文化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它推动了我国的艺术近代化发展的进程。

1851年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拉斯金去英国参观了万国工业博览会,作为近代工业艺术展品的“水晶宫”没有受到他的夸赞,得到的是批判与厌恶。在拉斯金认为“水晶宫”脱离了他们的艺术设计精神,脱离了原则。他提出艺术设计理论是推动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力量。设计要展现人文关怀,但设计还要加入西方的传统艺术设计理论。拉斯金的设计很多主要题材都是大自然的植物,从中能够感到浓厚的自然气息和中世纪的田园风光,这对后来风靡欧洲的“新艺术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是荷兰的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Koohas)的设计作品,他在设计的时候主张尝试消除概念化得东西,应该追寻真正意义上的理性支撑。在开馆的第一天,就吸引了26000多人参观。通过设计实现都市建筑空间与媒体虚拟空间的首次结盟。将人性化的设计概念加以运用,把真实空间和概念空间设计紧密结合,让他们成为彼此反映的镜像,而不再是处于分离的状态。

三、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

艺术理论推动着设计的发展。例如在FLASH动画设计实习教学过程中,许多同学面对练习没有想法、没有有创意,这就必须增强他们的设计艺术理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见多识广,博闻强记。通过艺术理论课程让学生能够了解历史、文化、艺术等综合知识,这样在创作时,就不会脑袋空空,动画内容也就不会只是几个图片的变换、字体的变换了。总之,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提高,才能创作出质量高、水平高、创意好的动画作品。

艺术理论是艺术专业科目客观规律的概括与总结,它是设计课程教学中很重要的内容。人们表达自我感情的主要形式就是通过运动和某些行为动作,在最近几年有很多动漫游戏公司为了提高体验者感受的真实度,在动作上都指出了极其严苛的要求。比方一个简单跑的动作都让你画出很多种动作来,例如快速滚、快速跑、预备跑、加速度跑后袭击、加后翻、加速度跑及后蹲等等动作。成功的设计出一系列流畅富有艺术性的动作是因为有艺术理论作为基础。

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是艺术设计领域中最早将这一点运用于教学中的。格罗佩斯当时聘请了蒙克、约翰・伊顿、保罗・克利、康定斯基、费宁格等专业人才,在课程实操过程中他们加入了新颖的设计艺术风格和理念。其中,康定斯基是把‘艺术创作的综合’用于视觉设计艺术创作和教育上的第一人。在课程设置方面,包豪斯学校在重视技术教学的基础上,还特别注重对学生理论素养的培育,鼓励孩子们多方面多维度地去发现美创造美。包豪斯兼容并包的艺术设计思想,为现代设计教育培养了众多高涵养高素质的设计精英。

四、总结

现在我们的设计教学的发展情况不是很好,设计技术方面很受学生们的重视,可是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却被他们忽视了。设计行为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有意识地进行精神创新的文化行为。学校应该加大对理论研究的投入,从而使得院校专业教师拥有更高的艺术设计理论和教研水平;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更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加强艺术设计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实战操作,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提高自己的艺术设计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邵兵,辛亮.数字娱乐与动画设计基础.辽宁美术出版社,2012,9.

[3]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4]尹定邦,主编.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美术与设计论文第7篇

许昌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汉魏故都——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地处中原腹地,三国文化底蕴深厚,钧瓷艺术独具魅力,地理位置优越,城市环境优美,先后获得国家优秀旅游城、国家园林城、国家森林城、国家卫生城、中国花木之都、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称号。2013年许昌学院被确定为河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在2014年教育部本科院校学生满意度排名中位居河南省第三位。

许昌学院占地1700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2.6万册。学校设有25个教学院部,举办有57个本科专业和14个专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文学、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拥有10个和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4个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两万四千人。

学校校园文化独具特色,艺术气息氛围浓厚,学生社团十分活跃,在全省全国竞赛活动中屡屡获奖。先后获得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表演金奖,第十届河南省音乐舞蹈大赛金奖第一名,舞蹈啦啦队获全国第四届健康活力大赛亚军,并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啦啦队锦标赛。 作为河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暨高校教师书画摄影作品展的承办单位,长期以来,许昌学院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工作,艺术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硬件建设不断加强,校园艺术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大学、加拿大荷兰学院、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比灵斯)、美国西俄勒冈大学、美国肯塔基州莫瑞州立大学、美国缅因大学、英国伍斯特大学、印度斯坦文理学院等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共同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与大连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

学校秉承"崇德砺志、博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教学神圣、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服务型“的办学定位,坚持融入地方办学,强化内涵提升,突出特色建设,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

艺术类学院简介

美术学院现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学、绘画等专业。 美术学院下设有中国画教研室、油画教研室、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视觉传达教研室、产品设计教研室、基础技能教研室、基础理论教研室、成人教育研究室;有工笔画研究所、书法艺术研究所、设计艺术研究所、钧瓷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学院现存图书资料16000余册、期刊30余种。

美术学院现有专职教师 62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出国留学人员2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38名,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美术学院师生多次在美术作品比赛中获奖,完成科研项目省级10项,地厅级43项,出版著作15部,艺术作品获得国家省级以上奖励238项。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我校的先进行列。

2008年河南省教育厅批准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为了“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2月美术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课程试点”单位,2013年产品设计专业被批准为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图形设计、商业摄影、数字设计基础、编排设计、插图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产品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展示设计等、市场营销学、多媒视觉传播设计、品牌与传播设计、出版物设计和视觉艺术设计赏析等。

[培养目标]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审美艺术素养、良好创新性思维、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创新型专业人才。主要就职范围为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公司、出版单位、新闻媒体、影视动画公司、传媒及媒体艺术机构等。

2、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素描、色彩、室内制图、效果图技法、摄影、效果图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基础、人体工程学、中外建筑史、公共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制图基础、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面构成等。

[培养目标] 系统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熟练运用现代化设计工具及手段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熟悉并了解环境、建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专业设计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室内外环境、展示、家具及装饰工程等方面设计工作的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专门人才。

3、产品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中国画基础、平面设计软件、泥釉料配置、模具成型、手工成型、窑炉、拉坯技法实训等。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备陶瓷艺术设计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陶瓷装饰、陶瓷造型、陶瓷创作和其它各类艺术设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陶瓷企业的设计部门或工艺美术部门、科研和教育单位从事产品设计、创作和教学工作。

4、美术学(书法)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古代汉语、中国书法史、书法研究、篆刻研究、书论选读、隶书技法、楷书技法、草书技法、行书技法、书法创作、篆刻、现代书法研究、国画基础、诗词赏析、书法创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美术学(书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具备较强的书法艺术表现和创作能力,能在各级学校、艺术教育机构、博物馆和出版社从事美术书法素质教学、创作、研究工作,从事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工作的书法专业人才。

5、美术学:(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民间美术、美术概论、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色彩学、解剖学、透视学、水粉水彩、素描、中国画基础、文化艺术名著导读、书法、构图学、美术表现、设计与制作、美术鉴赏与批评、设计基础等。

[培养目标] 掌握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初、高中美术教学及美术教学研究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音乐舞蹈学院现有舞蹈学、音乐学、音乐表演三个本科专业。下设舞蹈专业课程教研室、舞蹈公共课程教研室、钢琴教研室、声乐教研室、器乐教研室、艺术实践教研室、理论教研室、音乐表演教研室、音乐公共课程教研室等9个教育研究机构。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7人,博士2人。

近几年来音乐学院共完成省级以上项目20余项,论文作品300余篇,分别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奖项的专业作品45个。先后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金奖和铜奖、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银奖,是河南省高校中包揽“荷花奖”比赛金、银、铜奖的院校。《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是目前河南省的一门舞蹈类省级资源共享课程。《河南民间舞蹈史》是2012年度河南省高校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后承办河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器乐、舞蹈和戏剧专场演出;河南省首届学生舞蹈节等大型演出活动。

学院教学设备齐全,建有音乐厅、音乐欣赏室、数码钢琴教室、电脑音乐制作室等大型艺术实践场所。教学设备中拥有施坦威三角钢琴1架,教学用钢琴210架,各类乐器197件。资料室拥有各类教学参考书籍、音像资料16000册(盘),供师生选用。

6、音乐学:(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合唱与指挥、中国音乐史、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分析与创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声乐、钢琴、形体与舞蹈、音乐美学、钢琴即兴伴奏、音乐教学法、器乐等。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音乐理论基础和艺术知识技能,能够从事音乐创作、音乐教学研究以及社会群众文化活动的专门艺术人才。

7、音乐表演:(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声乐、钢琴、器乐、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舞台艺术与表演、乐理与视唱练耳、和声学、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合唱与指挥、音乐美学等。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各文化艺术团体、企事业单位、文化部门从事音乐表演、组织演出活动等工作,同时具有一定的研究、编辑、制作、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8、舞蹈学:(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编导技法、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芭蕾舞、中外舞蹈史等。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舞蹈理论与技能,并且能胜任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创作和舞蹈教育教学的专业人才。

文学与传媒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对外汉语四个专业,在校生共计2100余人。

文学与传媒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职称结构合理。现共有专、兼职教师6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45人。其中优秀教师1人,曾宪梓奖获得者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普通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教师教学效果显著。在河南教育工会和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中,有3人荣获一等奖,1人荣获二等奖。近年来全院教师共承担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6项。出版学术专著15部,获地厅级科研奖励41项。

为适应大学生素质拓展需要,文学与传媒学院积极开办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河南省近三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中,我院共荣获17个一等奖,22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学院创办有红帆船文学社、九歌剧社、风信戏曲曲艺社、古典文学社、大学生电影协会、影之秀摄影协会、播音主持协会等学生社团。红帆船文学社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出版物文学社”。九歌剧社在2012年度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社团评选中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社团奖”,排演的经典话剧《雷雨》、《生死场》、《暗恋桃花源》、《青春禁忌游戏》等在全校公演,引起轰动。学院还注重新的艺术形式探索,首创摄影剧,拍摄创作的《阳光下的青春》、《长大接过雷锋的枪》、《杨水才》等微电影,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文学与传媒学院拥有多功能演播厅、非线编实验室和多个播音语言实验室等,教学硬件设施较为完善。同时,还在河南影视集团、许昌电视台等建立了专业实习(见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9、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影视文学概论、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戏剧史、外国文学史、戏剧剧本写作、影视编剧与实践、世界电影史、外国戏剧史、中国电影史、戏剧影视文学评论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影视制作公司、音像公司等文化传播机构以及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戏剧影视创作、评论、策划与理论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0、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广播电视概论、播音创作基础、播音表达训练、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摄像与编辑制作、舞台艺术与台词表演、大众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化妆与形象设计、形体训练、社交礼仪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播音与主持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及法规,能从事播音、节目主持、采编、制作和其他相关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考试科目、录取原则

专业名称

考试科目

录取原则

视觉传达设计

笔试:素描(100分)、色彩(100分)

8K纸,考试时间每科3小时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环境设计

笔试:素描(100分)、色彩(100分)

8K纸,考试时间每科3小时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产品设计

笔试:素描(100分)、色彩(100分)

8K纸,考试时间每科3小时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美术学

笔试:素描(100分)、色彩(100分)

8K纸,考试时间每科3小时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美术学(书法)

笔试:临摹(100分)、创作(100分)

考试时间每科3小时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音乐学

面试:专业主科(100分)

视唱(40分)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音乐表演

面试:专业主科(100分)

视唱(参考分数)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主科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舞蹈学

面试:剧目(100分)、

技术技巧(40分)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戏剧影视文学

笔试:文学常识、影视评论等。

考试时间2.5小时

文化课成绩×50%+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播音与主持艺术

面试:自备、指定稿件播报;即兴评述

文化课成绩×50%+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报名条件与办法

1、凡报考艺术类的考生必须符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条件的规定 。

2、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的艺术专业基础和艺术专业基本能力。

3、凡参加我校在当地组织的专业考试,须按当地招办规定办理报名手续,不接受函报。

4、专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在我校招生信息网查询打印“专业考试合格通知单”,参加2015年全国普通高招统一文化考试。

5、凡我校安排有专业考试的省份,依据“专业考试合格通知单”、依据高考成绩与志愿和当地招办规定进行录取。

6、音乐学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可兼报,不重复收费。

7、学费标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学、美术学(书法)、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5700元/年。

8、欢迎考生第一志愿报考许昌学院。

联系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许昌学院招生办公室

邮编:461000

美术与设计论文第8篇

关键词:传统美学;现代艺术设计;影响

传统美学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而现代艺术设计中对传统美学元素的运用,对优化现代艺术设计就有着积极作用。新的发展时期,就要充分重视将现代和传统进行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现代艺术的设计创新发展。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传统美学的理论研究,以及自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等,就能对实际现代艺术设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传统美学的现实性意义及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1、传统美学的现实性意义分析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在不断的发展中就形成着独特的美学理论,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传统美学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也有着现实性意义。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环境下,在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就是创新的体现,美学通过知识论方式形成了独立学科,通过笼统的语言对美学概念进行解释,就可运用崇高以及艺术等来简单阐述,但是这一解释并不准确[1]。中国的传统美学是综合性的,是和人生体验以及这些进行综合起来的,从精神层面来说是通过艺术活动体会以及心灵修养,来对大自然中的快乐和自由进行感悟。中国的传统美学在当前的时展背景下,并没有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并能通过传统美学的运用,和现代艺术设计进行结合,创造出新的事物。2、传统美学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分析传统美学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现代艺术设计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原则会产生影响。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原则方面,主要是理论指导下对设计做出的理论性总结,这些理论被实践证明有着普遍意义的规律。在价值观以及艺术理解的不同,现代艺术设计工作者在进行作品的设计中,就会按照自身的设计原则来展开设计[2]。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也会受到传统美学文化的影响,并会在设计师的思路当中产生影响,在设计的对象色彩以及造型等方面,也会选择传统个性表达。这些现代艺术的设计过程中,对传统美学的融入是比较明显的。传统美学对现代艺术的设计影响还体现在思维方式层面。现代艺术设计中,会有着新的设计思维,和时展的步伐相结合,这样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在传统美学的融入下,对现代艺术设计人员的设计思维就会产生相应影响。设计艺术继承会将传统美学思想形式实施有效推广,在新设计形式当中,就是对传统文化以及情感的融入,在这些内容的影响下,对设计人员自身的设计思维也会发生转变。在这一形式下的现代艺术设计的作品,也会对欣赏着对作品的评判标准发生变化,传统美学会直接影响欣赏者的思维。传统美学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形式方面也会产生影响。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迅速发展过程中,会有多方面的形式运用,而传统美学的运用就会在设计形式上发生变化。不同的风格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形式上都有着明显的痕迹,这一痕迹就是自己通过独特性的文化内涵以及个人的修养等形成的[3]。传统美学对国人的影响比较深远,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统美学运用,就能对设计人员的设计形式发生变化。

二、传统美学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如将传统美学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应用,就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传统美学的简单明了的特性比较突出。广告设计和架上油画以及版画有着不同,对简洁明确以及一目了然有着强调。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中,通常会采取系列假定手法运用,从而来对重点进行突出,也能将多个不同比例在不同时间以及空间发生的活动进行有机组合,以及对象征手法进行应用来启迪人产生联想。在具体的构图中,通过简练夸张的手法运用,再运用鲜明的色彩进行突出等,这样就能达到宣传事物的作用[4]。例如香港的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就创作了大量文化招贴,在其美学理念当中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就是立意、创新、活用。这是对中国山水画表现意境的时候所强调的内容。通过简化的艺术表现,就能在形色上形成对比,也能加强视觉冲击力。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对传统美学的运用体现在多个层面,如将传统美学在产品设计中加以运用,就能改变产品的设计效果。在当前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下,一些电子产品也受到大众的欢迎,电子产品在传统美学的原理下极性设计生产,对客户的印象也能加深。将传统美学在现代艺术设计当中进行运用,在家具设计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5]。中式家具的设计在当前市场中受到人们的追捧,能够通过中式的家具设计可反映出主人的品味。实际设计过程中对文化内涵的融入成为增强作品艺术设计魅力的重要举措。复古风对人们对过去历史的回味有着反映,传统美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就是积极的设计态度。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对传统美学的运用中,涉及到的元素比较多样化。在装饰和色彩的运用过程中,就能改变现代艺术设计的质量水平。中国传统美学在其中进行科学运用,要充分注重其延伸发展,不能照搬,要注重创新。只有如此才能有助于现代艺术设计的整体水平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对人们的影响比较大,在将传统美学与之相结合下,就能有助于现代艺术设计的优化,从而带动现代艺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美学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为能充分的掌握传统美学的精髓,现代艺术设计人员就要能充分在理论支持上以及新技术的学习上不断深化,为现代艺术设计的技能提高打下基础,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实际设计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娣.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再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23)

[2]张静.试论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戏剧之家.2015(24)

[3]马晓翔.浅谈现代艺术设计的多元化发展[J].大众文艺.2016(13)

[4]洪成华.浅谈现代艺术设计核心理念的形成与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