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杂志简介:《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训诂学与词汇学、章黄学术研究、文字学、文献学、跨文化研究、汉字文化研究、民俗学、音韵学、特稿

主管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370
总被引量:143
H指数:4
引用半衰期:10.1746
平均引文率:5.1707
  • 重建华夷语系的理论和证据(上)

    作者:何九盈 刊期:2014年第02期

    汉语和亲属语言关系的研究,由于一直模仿印欧语系的研究方法,可说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本文提出'重建华夷语系',就是要另辟新的路径,做新的尝试。'华'、'夷'只是文化的不同,语言的不同,并非种族上的差别。'夷'乃中性词,毫无贬义。华夷原本是一家,分'家'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有人进入了农耕社会,有人还停留在游牧或农牧阶段,于是土地...

  • 《大唐西域记》的民俗学研究:佛典文献与口头故事

    作者:董晓萍 刊期:2014年第02期

    民俗学者以往很少研究《大唐西域记》,因为禁区很多。在全球化开放时代,民俗学拓展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对话空间。在新的背景下,《大唐西域记》可以成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从民俗学的角度看《大唐西域记》的特征至少有四:一是以佛教学说和信仰实践为主线的宗教故事集,二是以作者行程见闻为主干的地理民俗故事见闻集,三是以章回连环为串联的套式故...

  •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分析

    作者:史玲玲 刊期:2014年第02期

    流动人口融入问题是涉及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制度、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四个方面讨论社会融入研究的主要观点,结合社区规划在同样问题上的思考,提出在现有的制度条件下,社区是实现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落实地方社会政策的基本单元。

  • 元代南人献赋本事考

    作者:黄二宁 刊期:2014年第02期

    元代科举长期中断,科举恢复后的考试科目中有'古赋'一项。献赋作为展示士人学识才华、表明士人政治态度的有效手段,为有意仕进的南方士人采用。南方士人通过献赋示才、交友、求仕。笔者对元代南人献赋的具体人员、时间、所献之赋、背景、目的、结果等本事进行考证,还原元代南人献赋的时代背景和具体过程,分析每一次献赋的不同特点,进而从整体上...

  • 《说文解字》与中国传统人文科学

    作者:蒲芳莎; 何莫邪; 李国强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文从'语言产品的产生过程'的角度入手,对《说文》一书的结构体例、训释的特殊性,以及利用《说文》古音信息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以国外汉学家的眼光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说文》的外语翻译问题做了简要说明。

  • 《大正藏》疑难字考释(三)

    作者:李国英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文选取《大正新修大藏经》中'蝒'、'蝔'、'蝕'、'蝖'、'蝘'、'蝚'、'蝟'、'蝞'、'蝝'、'蝡'、'蝢'、'蝜'、'蝛'、'蝳'14个疑难字进行了考释。

  • 金文所见“邾”、“鼄”等字及相关问题探讨

    作者:罗卫东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文依据《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1〕,分析金文中'邾'、'鼄'等形体。'邾'、'鼄'等不同字形,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多个国族名称。笔者同时联系《左传》、《史记》等文献典籍,梳理前人研究成果,探讨'邾分三国'、'邾分为五'等说法的源流。本文试图结合古文字与古文献,寻绎不同地域邾国族的文字特点。

  • 秦文字“徒淫”的释读及其相关问题

    作者:王伟 刊期:2014年第02期

    在对秦兵器铭文'徒淫'旧释存在问题做补充说明的基础上,结合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简牍、玺印封泥和陶文等出土文献,对?、巠二字的形体和读音变化做了梳理,厘清了相关诸字在形体和读音上的关系以及讹混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解释了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用字差异的原因。

  • 汉语词汇系统发展中的语素类化

    作者:卜师霞; 凌丽君 刊期:2014年第02期

    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即一组意义相近的同义或同类单音词,常由具有某一共同语素的词语替代。我们将之称为语素类化,即同义或同类词在语音表达形式上具有类聚性。语素类化可以分为同类词的语素类化与同义词的语素类化,后者常伴随着语义场内处于中心地位词的词义泛化。语素类化的本质是将同义或同类聚合中的共同性要素提取并以...

  • 《礼记》用器类名物词“异名同实”现象研究

    作者:刘兴均 刊期:2014年第02期

    '异名同实'是指用不同的名称来指称同样的实物。本文以《礼记》用器类名物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同一用器所使用的不同名称的理据,分析了23组54条用器类名物词'异名'而'同实'现象,经条分缕析,归纳为七种情况:(一)命名取向不同而异名;(二)时空变换而异名;(三)器物形制不同而异名;(四)用有贵贱而异名;(五)字有形变音转而异名;(六)容有虚实而异名;(七...

  • 黄梅方言中的“妈妈”和“老板”

    作者:卢烈红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文揭示了黄梅方言中'妈妈'、'老板'的特殊用法,讨论了这些特殊用法的形成过程和机制。

  • “卮言”本义词源学考释——兼及《庄子》的言说方式与文体形态

    作者:于雪棠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文从词源学角度考察《庄子》'卮言'本义。'卮'在古音支部章母,与'卮'双声且叠韵的字有支、枝、肢、忮、伎、汥、翅、氏等,它们是同源词。这组同源词的核心义是从主干上派生而分出。支部滂母的'派'与'卮'、'支'叠韵,意义上也有关联。《庄子》中用以诠释卮言含义的'天倪'和'曼衍'两个关键词,也与分出之义有关。'卮言'即'支言',但并非支离破碎之...

  • 论“儒”的训释与儒家的历史特点——兼论训诂学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作者:孟琢 刊期:2014年第02期

    '儒'的命名能够解释儒家学派的特点与宗旨,前人从《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的训释出发来探寻儒家的历史特点。本文利用理论训诂学的相关原理,对各家的得失进行评判。'儒,柔也'的内涵不是柔弱舒缓,而是使之柔顺,这与教化密切相关;儒家的历史特点是以教育为本。通过'儒'的名实互证,体现出训诂学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 关于仙岩书院藏板《礼部韵略》

    作者:俞昌均; 曲晓云; 张民权 刊期:2014年第02期

    《排字礼部韵略》是朝鲜时代的重要韵书,它是由礼部颁布的科举考试官韵书,相当于中国宋金时期的《礼部韵略》,而其内容实际上就是金朝的《新刊韵略》,只是在排版形式上做了改善而已。本文主要介绍了明万历四十三年仙岩书院藏板《排字礼部韵略》的版本内容及相关历史问题,就其版本来源及其刊刻意义做了重点介绍,并对该韵本的出资镌刻人朴庆传、朴...

  • 小议C本八思巴字《百家姓》“缪”姓的拼写

    作者:陈鑫海 刊期:2014年第02期

    C本八思巴字《百家姓》中,'缪'姓的拼写形式muw,一般被看作异读。但通过对语音对应规律及文献内部的对比考察,我们认为,这一形式是一个错误的拼写,应该校为m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