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23 12:16:25

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教育第1篇

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征

1.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共有特征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注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教学就是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践行文化多元发展重要举措的体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符号,承担着记录、传播和推广少数民族优秀体育项目的重任。故此,它们必然具有相同的文化属性:(1)它们都是意识性的存在,以反映客观世界的方方面面是其主要的功能;(2)它们都建立在具体的体育项目或是体育活动上。这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就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其得以持续存在的基础和前提;(3)凡传承下来并为广众所知的,无论是作为载体的体育项目还是作为抽象提炼出来的体育文化,都必然蕴含人类先进文化基因,也都必然代表了特殊时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例如,壮族的“板鞋竞速”,就是广西壮族民间精英为抗击倭寇而发明的。初时用以训练士兵运行速度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后逐步发展为壮族重要的体育竞技项目。毫无疑问,无论是作为体育项目的“板鞋竞速”还是作为军事训练项目的“板鞋竞速”,它们的本质都相同,精神也必然相通。一个是为应对倭寇入侵而发明创造出来的军事训练项目,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士兵运行速度,以便于对战运行速度同样风驰电掣的日本倭人,达到追击和退避随心所欲的目的。对于士兵而言,除了行进的速度外,团队协作是最重要的。一盘散沙的军队,其士兵作战时犹如一个人对抗一支军队,而凝聚力极其强大的军队刚好相反。传播到民间之后,“板鞋竞速”虽说渐渐褪去了军事训练的特殊用途,但其对速度追求和团队协作精神训练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又如,藏族的“赛牦牛”,它其实是藏汉民族融合的产物。史载文成公主入藏,藏族首领松赞干布以穿戴了各种染了色“衣服”的牦牛礼迎,并让骑牦牛的士兵驱使牦牛做出竞速、起舞等各种喜庆的动作,使得文成公主一扫旅途困苦,并将这一活动在“国书”中向母家大唐王朝提及,使得中原地区得知这一盛况。松赞干布遂决定将“赛牦牛”运动作为地区的活动,从而实现了该体育项目在整个藏区传播开来。再如,苗族与土家族的“高脚竞速”。在我国,苗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三省和新疆等地;而土家族则集中在湘西和鄂西。前者山高路陡,后者湿热多雨,因此,高脚竞速有爬坡、涉水之功用。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苗族和土家族外出生产和生活不便的困境,为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后来,中国经济纵深发展以后,苗族和土家族聚居的地方交通愈发便利,“高脚竞速”就理所当然地从交通利器变为体育竞技运动。

1.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差异性特征

1.2.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地域差异性研究发现,同一地域同一民族文化大致相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差异巨大。同样是彝族,贵州的彝族主要体育活动为火把节、敬酒、龙灯、元宵灯会;而滇西川东则主要以摔跤、骑射为主。远古以来,贵州丛林密布,耕种艰难。土著人以火为媒介,刀耕火种。火成了生存和发展的图腾,作为崇拜,彝族土著创设了火把节。不仅感恩火的恩赐,给土著人带来粮食和生存的根基,让彝族人们得以生存繁衍;同时还带有原始的图腾崇拜。以火为神,将其视作庇佑。在这里,火意味着光明,是当地人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希望;同时,火还是热情奔放的象征和代名词。在还没有通电且交通不便的20世纪,你若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做客,好客的苗、彝土著必然点亮熊熊燃烧的火把,全村老少夹道欢迎,安顿下来之后,必然是敬酒、篝火晚会、跳舞、拉歌等一系列少数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欢迎远方来的客人的节目,让你心醉和惊奇。另外,“牛王节”“尝新节”“四月八”等也是贵州少数民族较为著名的节日和体育项目。牛王节主要在贵州安顺布依、苗、仡佬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流行,不仅是一个祭奠和感恩耕牛的佳节,同时还是斗歌赛舞的重要体育活动。贵州经济以农业为主,其他产业相对薄弱,但贵州农业技术落后,耕牛是最主要农用动力也是贵州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因此,对于贵州绝大部分农家而言,耕牛都占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当地人感恩耕牛,并以此为主题,举办各种大型的感恩耕牛的节目和体育比赛,这是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所没有的。

1.2.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民族差异每个民族的发源地都不同,而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经过不断地迁徙和发展,最终形成了自身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大致也是如此,这也正是本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重要特征。朝鲜族酷爱跳板和长鼓舞,蒙古族有那达慕大会,哈萨克族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傣族是世界闻名的泼水节,藏族则有独特的晒佛节,壮族三月三,苗族芦笙节,彝族火把节,回族开斋节。这些节日无一不将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生活传统以及民族信仰同体育项目融合起来,在进行图腾膜拜的同时彰显了本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很强的区分度。而且这些项目已经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本民族的文化象征,由体育项目折射出来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确实已经成为少数区分少数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这也必然成为我们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点之一。

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

2.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长存的重要基因,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其最大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和传播。如上文所言,教学是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反复地说道和教化,绝大多数学生必然会对于本民族乃至于自身民族体育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刻了解,并对其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见解。而且学生是不断地新陈代谢的,一批走了,另外一批新生又进来,继续接受学校教化,这就是学校教育大大优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学校有自己的活动宗旨和教育教学的体系,有定制化的课程模式,这对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常规化的学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归结起来,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文化多元发展的认识,在增加学生见闻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于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多样化有一个具体深刻的认识。

2.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模式

进行大范围、广角度、深起底的调查。调查学校所在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邀请专家学者撰写分析报告,最终反馈到教材中去。报告必须要有深度和广度,将学校所在地少数民族所独有的民族文化进行梳理,再进行深度的解释。调查学校教职工对相关民俗体育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虑当地学生的素质基础乃至于当地人文社会伦理等,都要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同时还需要编撰教材。教材力求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最好做到体系化。单一教材务必图像、图画、图表、文字等内容充实,生动详实,并要求有在线资料的支持。对教学材料进行必要地筛选。建议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体育项目作为教材编撰的素材,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而那些未被选到的项目则作为补充材料作为测验或是考试材料入选进来,并且建议将它们放到相应的独立门户网站上,进行必要的推广和宣传,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在进行教学中,要求担任民族体育文化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是研究型的优秀教师。只有教师具有雄厚的功底和深厚的民族体育文化底蕴,对当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全面的了解,其进行起教学来才能够得心应手,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多和当地学生多家交流,以互动的方式来增进了解和认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大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另外还能实现课堂互动,最终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一定不要把民族体育文化的教学视为不重要的事情,而应该建构起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支持制度来帮助民族民俗文化教学活动的开展。

3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教学,首要先通过调研的方式,对学校所在地的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有深度和广度的认识,然后以此作为主要素材,挑取典型材料进行教材编写,然后培养或是选拔一批对当地民俗民族体育了解深刻的教师,作为授课教师,进行日常教学。另外,我们主张建构起相应的评价体系,对每一学年民族体育文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建议这种评估是开放性的。实际上,对于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教学,大致要遵循这样一个过程,研究体育项目,抽象概括出相应的文化特质,然后开展教学,这个过程也应该是师生一起完成的。

参考文献:

[1]秦言多.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20-124.

[2]朱忠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54-160.

[3]刘东渝.试论民族地区高校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5):127-128.

民俗文化教育第2篇

作者:曾珠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84-01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通过查找文献、市场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容、代表性、价值性、优势和弊端进行了粗浅的研究。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考虑到学前儿童的真实需求,以学前孩子们最常接触到的感兴趣的优秀民俗文化为主,并且兼顾到其他值得研究的优秀民俗文化,顺应孩子们在学前教育中应获得的知识与体验的要求,在合理、恰当的选择下,把两者进行有机、有组织的融合再作用于孩子的教育。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具有自身的内部特征与外部特征,内部特征主要表现为生活性、传承性、融合性、共生性、开放性;外部特征表现为民族性、地方性、情境性、动态性、多样性。其中,生活性与传承性是内部本质特征,民族性与地方性是外部显著特征。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性

主要是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在孩子自身来说,可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多接触民俗文化、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可以培养出孩子的全方位的价值观,充分的发展处孩子的包容意识、拓宽眼界、发展创造性的多样化思维、增强孩子的民族团聚精神、更加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魅力与生命的意义。在社会来说,孩子即是未来,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研究可以帮助发展价值,让民族精神得到弘扬与传承、发展,可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发扬中国文化、提高国际地位、达到可持续发展。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容

为了实现孩子在身心、智力、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和谐发展,我们可以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层面来制定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口头语言、衣食住行、人际关系、游戏竞技、自然地理、音乐美术、节日庆典等七个方面的课程。在课程实施方面,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即是“仁”的思想,讲究的是“和而不同”、“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每个孩子的属性和特性、根据环境、人员因素的影响制定出不同的课程,遵循安全使用、和谐一致、共同参与、灵活运用的原则。可以全方位、多层次的逐渐深入孩子的生活,并不局限于教学,可以采取教学、游戏、生活三管齐下的方式设计活动。在课程评价方面,对实施的课程进行定期的评价,结果可以从孩子、家长、教师、社会等多方面产生。针对课程的信息导向功能、诊断鉴定功能、管理监督功能和教育发展功能进行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代表性

民俗文化教育第3篇

众所周知,中国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可从中不断的挖掘出民俗文化资源的教育性能,将其逐渐融入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当中。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并且可拓展学生知识范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与此同时,还能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教学成效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民俗文化走进校本课程

我国的每一个节日都具有其自身的历史意义及独特的乐趣,并且展现出日常生活的节日特点,让学生能够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励起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为此,不少学校相继开展各类传统文化学习活动。而我们的校本课程不但需要对民俗文化做出全面的讲解,并且要深挖民俗文化的精神意义。

(一)提高课程目标的具体定位

日常生活当中,传统节日是非常多的,但不能让广大学生仅仅停滞在对民俗文化的外在形式的理解上,需将民俗文化的实质性精神挖掘出来,将提高广大学生对民俗节日文化的深层次认识及浅析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为此,作为教师不但要增加学生对节日的认识,并且要利用多姿多彩的活动深挖民俗节日文化的真正意义,促使学生能够在身心上感悟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所在,为学习丰富的民族文化创造良好的前提性条件。

(二)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拓展学习广度与深度

1、对节日的理解对节日的理解主要是针对节日相关知识的认识,譬如:节日的来历、相关传说、节日习俗、地区特色、节日歌词。同时可有效的利用网络知识、书籍、家中老人的口述等方法来进行自主性学习,学生之间及时的沟通,或者通过教师来进行课堂传授。2、对节日的探究可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对习俗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譬如:纪念、美德的颂扬、祈福等等,进行相关的归类整理。并且,节日习俗也存在不同的利弊,可让广大学生针对传统节日进行讨论,组织学生对移风易俗来表达自我认识。譬如,一些家庭在过年的时候选择全家外地出游、一些家庭选择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学生可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同时探讨的过程当中教师可进行相应的专业性指导。3、对节日的体验节日民俗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可让广大学生去体验一些地区的节日,这样才能够从中感受到节日的独特之处,感受到节日的真正内涵。譬如:端午节、元宵节到来之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共同包粽子、包汤圆,即便在手艺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可是能够激发起学生非常大的兴趣,还可以向自己的爸爸妈妈请教,传授给其他的同学。这样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去体验到民俗节日文化带来的乐趣。

(三)配套校本教材的编订为课程教学供应借鉴指导

具备配套的校本教材是做好校本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校本教材一定要与学生的基础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水平相吻合,具备显著的趣味性与知识性,图文并茂,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校本教材当中包含了节日知识的相关介绍、拓展性知识问题等,侧重于让学生对民俗节日文化的思考、提问、研究,同时为学生供应相关学习材料,并且校本教材能够为教师今后的素质教育教学供应借鉴性指导。

三、民俗文化走进校园文化活动

(一)教师作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参与者

学校负责人要举办各类节日文化校园活动,为广大学生供应良好的平台及做好相关服务。学生与教师作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同时还可邀请一些家长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并且做好表演与观众的划分。

(二)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民俗文化活动包含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在集中式文化活动的过程当中,我们可编排舞台剧、节日诗歌朗诵,由师生自导自演,同时可利用节日知识趣味问答,邀请师生与家长一同参加;在分散式文化活动的过程当中,可进行现场比赛。譬如:包粽子、艺术剪纸。亦可进行现场趣味游戏,猜灯谜。将民俗节日活动与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有效的综合在一起,令广大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民俗文化所创造而来的乐趣。并且这种师生、家长一同参与的方式能够增进师生、家长相互间的感情。

四、结语

民俗文化教育第4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0-0021-0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系列问题: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壮大,高校培养任务越来越重;一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不强,与哲学社会科学等一些学科的合力尚未完成;大学生对接受式教育的兴致不高。为此,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努力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自身的外延,充分利用社会学、法学、史学、文学等哲学社会学科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形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应用于民间的民俗文化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应该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加以应用。

一、民俗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得以应用的可能

(一)民俗文化具有信仰塑造功能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并世代传承的一种生活习惯,是“民众的知识”,是“民间的智慧”,它动态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指出,“个体生活的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日起,他生活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物,而当他长成大人并参加这种文化活动时,其文化的习俗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就是他的不可能” [1]。大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他们所处社区的民俗文化在无形地塑造着他们的行为习惯,是他们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资源。

(二)民俗文化具有社会规范功能

民俗文化源于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社会性和集体性、类型性和模式性、传承性和变异性、规范性和服务性等特征。也正是其特征使民俗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教化民众、规范社会成员行为方式、维系社会稳定、调节社会生活和心理的作用。民俗作为一种可以规范行为和思想的文化,约束面较广,“民俗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不成文法或习惯法,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以得到心理和环境的协调和平衡”[2]。民俗作为一种可以维护秩序的文化,在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可以促进人的思想交流、感情沟通、关系协调,维护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等,而民俗文化的特征和社会功能无疑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重要资源。

二、民俗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价值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民俗文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人民,将民俗文化带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融入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环节,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在学习民俗文化的同时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各地各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将民俗文化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讲述和传授民俗文化,如民间传说、故事中主人公义务为众人修桥铺路、办学校的善举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公益”,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行道德和开放兼容、务实创新的思想观念,增强大学生爱国、爱家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总而言之,民俗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过于理论化、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紧、教材呆板、教学手段方法单一、学生不易接受的现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二)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及文化素质水平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质量,关系着民族的未来。深入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中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把民俗文化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一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及其所蕴含的优良传统,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民俗文化的价值,培养其对民俗文化的热爱,进而起到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的作用;二来可以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切入点,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爱祖国、爱民族、爱乡土的高尚情感。

三、民俗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一)民俗文化进第一课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早在20世纪50年代,民俗文化就开始以课程的形式进入高校课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努力挖掘各地民俗文化的德育素材,把与大学生联系密切的民俗文化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气氛,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除了利用民俗文化的专业课和选修课以外,在其他课程中,如在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课程的讲解中,适当引入一些民俗文化的内容,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家乡和地区的民俗文化、民间传说、民间谚语等,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经济学等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经济现状和民生问题,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的熏陶,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关心家乡、关心祖国的发展,提高思想境界。

(二)民俗文化进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存在。在组织教育方面,课堂具有集中、稳定的特点。然而长时间的课堂教学容易导致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参与意识不强。要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现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目光投向课堂外的广阔天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而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是大学生群体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民俗文化的社会性、集体性、服务性等特征决定了其可以纳入校园文化的活动中,民俗文化的形成于民、应用于民也决定了其可以为大学生群体所接受。结合各传统节庆日开展相应的庆典、娱乐、竞技活动,如清明祭拜祖先、三月三放风筝、泼水节等活动,积极地宣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文化载体,组织学生参与到校园民俗文化的活动中,既可以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也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悟民俗文化所中传递出来的民间智慧、道德规范和民间信仰,使大学生萌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民俗文化进社会实践: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无处不在。学校教育是形式化、制度化的教育,随着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其与民众的生活联系逐渐削弱,教育空间逐渐变窄。在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单纯靠学校教育无法满足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需求时,学校积极鼓励大学生回归生活。民俗文化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大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同时,也回到了民俗文化的大海洋中。民俗生活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大环境。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大学生在进行民间文化的调查时,可以通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观念进行自我教育,“歌谣至少可以滋养民众的心灵,使他们对人生、事物发生兴趣和理解;传说往往不但给以他们以知识,而且注入一种道德的教训。其它,像民间趣事、谜语等,也大都有智慧的或伦理的启发作用”[3]。学生直接接触乡亲、直接感受乡土气息、直接触及乡村的现实问题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民俗文化的熏陶。因此,在社会实践中,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的德育资源,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促进大学生思想的成熟和厚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明确指出,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民俗文化是重要的德育资源,又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充分发挥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德育价值,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民俗文化教育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儿童发展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36-04

一、民俗文化的概念及其价值

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是在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民间和社区集体的人群意愿的过程中,通过人作为主要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民俗文化包含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民族心理素质和心理积淀、民族性格、价值观念、文化风貌、文字符号、语言、民居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内容,是由民族共同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是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习惯方式,体现着本民族某种独特的心理结构,反映着这个民族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气质。民俗文化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育价值。民俗文化“是民众经验的宝库,是民众思考的渊源,而且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教育作用。“歌谣”可以滋养民众的心灵,使他们对人生、事物产生兴趣。“传说”不但能够给予人们知识,而且还能注入一种道德教训。其他,像民间趣事、谜语等,也大都具有智慧的或伦理的启发作用。民俗文化中的制陶、纺织、彩绘、编织、娱乐、竞技、传说、仪式等,对民众有着重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价值。第二,社会价值。民俗文化在民众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体现了民族的主体精神,是民族凝集力生成的源泉。它还是“改良社会、纠正民众的谬误观念、指导民众以行为的标准”的依据和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第三,文化价值。民俗文化是其他一切文化形式产生的根源,没有民俗文化,也就不可能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第四,研究价值。民俗文化体现了内在的文化意识和外在的人类生活方式,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流转和变迁。因此,一部民俗文化史,不仅反映着民俗文化的嬗递更替,也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研究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史,也是在研究一个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史。

露丝・本尼迪克特指出:“个体生活的历史首先是要适应由他所在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日起,他生活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物,而当他长成大人并参加到这种文化活动中来时,其文化的习俗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就是他的不可能性。”任何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其生活其中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自人类产生起就是人类教育的内容,就是课程的天然素材,是儿童成人之根、之源。每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积淀了深厚的民俗文化,我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表现出强烈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是各族人民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也是各民族存在的理由和象征。儿童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好比鱼之于水,儿童生命和生活的整体性与民俗文化的整体性是一致的,儿童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因此,它是一种本土化的课程,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可以说,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对儿童生命和生活的整体性、丰富性的坚守,是对知识境遇性、多样性的保持,也是对教育生活化的追求。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儿童发展价值

价值是推动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世界里文化背景的姿态展现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建构必然要求我们要对其价值进行阐释。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在相互联系、适应、依存、影响及作用的互动关系中所产生的效应。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包括环境价值和个体价值。个体价值是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对儿童及其相关人员所具有的价值,儿童发展价值是个体价值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1.明确文化归属,促进文化认同

20世纪中期以来,认同问题一直备受学界的关注。鲁恂・W.派伊首先提出了“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概念。阿尔蒙德认为“国家认同意识”的危机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的棘手问题。任何民族,只要生活在国家特定的政治生活框架之中,其民族的文化就定然要与这种政治框架相适应。因此,民族文化的认同必然就互相浸染了国家认同的成分,而共同的文化归属,使得不同的族群或群体能够相互认同,也使得各民族能够相嵌合,从而构成国家共同体。可以说,认同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

认同(identity)一词来自哲学范畴,指两事物相同,即“A=B”的同一律公式。《新哥伦比亚百科全书》记载,认同是指“变化中的同态或同一的问题”。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性体验,在情感和心理上接受本民族的文化,认可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并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文化认同是自我认同的一种形式,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最深层的基础。

乔纳森・弗里德曼指出,“确立和维持文化认同或族群性的条件紧紧地捆系在个人认同建构的方式上”,认同分为种族、西方的(现代的)族群性、传统的族群性和生活方式的认同四种形式。种族(属)的文化认同是内在于个人且铭刻于身体和血液之中的,是由身体遗传携带的,是先赋的,这类文化认同是最强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其他三种则是外在于个人身体的认同,是个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清晰可辨的、行为层次上的认同,因而是较弱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其中生活方式(生活风格)认同是最弱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它没有传统的基础。传统的族群性认同是建立在成员关系基础上的认同,成员关系是通过某种实践活动来界定的,这种活动包括与遗传有关的实践活动,但由于成员的流动有可能使得成员关系发生变化,这种族群也会相应的有所调整,如对社区新迁入的成员的吸纳等。因此,传统的族群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聚集(congregation)。西方的(现代的)族群性则是集中在个体身体上的,这类文化认同是非制度性的。

人们生活在民俗文化中,在不断习惯和协调中相互熟悉,从而产生了对这种文化的认同和依恋。如苗族的独木龙舟竞赛就具有维系苗族群体内部文化认同的功能。我国各民族都有过年全家一起吃团圆饭的习俗,这既是人们乞求团圆心理的反映,也是一种文化认同形式。我国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可谓渊源流长,从各个民族的出生神话来看,如浑沌之境、祖先(某神)造人、葫芦出生神话、洪水后再生

神话、射日英雄神话等,它们在内容上十分相近,这些神话都反映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观,其雷同性让人震惊。荣格指出:某些神话意象的反复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文明民族及野蛮部落之中,它们往往具有结构学上的类似。因为,在这反复出现的、超个人的原始意象背后,必然有着它们赖以产生的共同心理土壤,并揭示了人类共同的、普遍一致的深层无意识的心理结构。由此可推测,我国各民族可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背景,或者有共同的文化源头,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坚实基础。

实现文化认同教育最重要的路向是“中和位育”,“中”是指“无过不及,不偏不倚”,“和”是指在共处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自己的特色,“位”是指明白自己的位置,清楚事物间的关系,“育”是指进步和发展。“中和位育”绝不是简单的顺应和屈从,而是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他文化的积极、主动的吸纳。列维・斯特劳斯指出,“每种文化都是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以自养的。但它应该在交流中施以某种抵抗,如果没有这种抵抗,那么它很快就不再有任何属于它自己的东西可以交流”。民俗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文化,一种集民族性与地域性于一体的文化,也是一种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文化,民俗文化中许多风尚习俗的表现,其维护的都是价值的连续性,积淀了各民族的文化观念,具有最容易使人产生文化认同感及群体归属感的功能。

2.实现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

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民族认同”(eth-nical identity或national identity)是“认同”概念在民族研究领域内的衍生。Carla认为,“民族认同是个体对所属民族的信念、态度和自身民族身份的承认,就群体而言,民族认同应包括群体认识、态度、行为及归属感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民族认同是各个社会成员对本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民族认同可分为族群内部认同、族群间认同、国家认同和人类认同。民族认同包括基础要素和一般要素,基础要素主要指民族成员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遭遇;一般要素主要指语言、宗教、地域、习俗等文化特征。而且,家庭、亲属和宗族等方面的认同也会影响到民族认同。任何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都必须奠基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民俗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起中轴的作用。正如钟敬文所说:“这种近乎神秘的民俗文化的凝聚力,不但要使朝夕生活、呼吸在一起的成员被那无形的仙绳捆束在一起,把现在活着的人跟已经逝去的祖宗、前辈联结在一起,而且它还把那些分散在世界五大洲的华侨、华裔也团结在一起。”民俗文化是符合儿童发展特点并能够为儿童所接受的文化形式,它同时带有强烈的民族性,是培养儿童最初步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合适方式。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培养文化包容意识,发展多样性思维能力

意识(Consciousness/awareness)是梵文Manovij anas的意译,意指精神心理活动的某个阶段或某种形式。《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日:“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统称“前五识”,相当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意”指第六意识,即心智思维。天台宗智认为,意识“能知”一切现象。玄奘也把意识作为第六识,但因意识之上还有第七末那识及第八阿赖耶识,故意识的内涵则相当于知觉、印象及部分思维活动。他认为,意识能掌握“一切法”,又名之为“法识”或“法尘”。恩格斯说:“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所以,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的、能动的、积极的反映。它通过判断及推理等思维活动,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指导自身的行动。

包容是指对待事物能以体己之心去接纳,做到以宽容之心待人、待物等。因此,文化包容意识是指在对待其他文化时,秉持尊重和平等对待的原则所产生的一种接纳、宽容的心理倾向和思维活动。文化包容意识是文化包容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也是各族、各国间文化认同的基础。

我国的民俗文化在各族分分合合之中通过频繁接触、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而不断得到发展,虽各具特色,但能相互学习和吸收。如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织锦,从而改革了汉族的织锦技艺,使汉族创造了辉煌的织锦文化;侗族人民的鼓楼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也借鉴了汉族的楼、塔式的建筑风格,并创造了不朽的世界建筑艺术珍品;壮族的织锦机也是通过向汉族学习后,改良了其构造,大大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劳动的效率;侗族、苗族独特的酿酸技术,也为很多民族所习得,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饮食文化;等等。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在借鉴其他民族民俗文化的过程中,既相互迁移,也有所创新,使得民俗文化不断获得新的生机。在频繁的互相学习、借鉴中,也使得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具有了极大的包容性。我国的民俗文化正是在相互交流、碰撞、交融中获得了发展和前进的动力,这也是对我国民俗文化多元性的真实写照。

4.体验生活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

审美和娱乐可以说是民俗文化最耀眼的两颗明珠。我国的各民族人民都极好歌舞,他们以歌传情、以歌记事、以歌娱性、以歌育人、以歌为礼、以歌祭祀等,一切活动都少不了歌舞。如侗族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谚语,并创造了各种形式的歌舞,如月也、芦笙舞等,并自制了多种乐器:芦笙、胡琴、琵琶、牛腿琴、萧、笛等;京族有进酒舞、进香舞、灯舞等,哈尼族还有哈节唱哈歌的习俗;朝鲜族有巫舞、扇舞、剑舞、长鼓舞等;仡佬族有高台戏、板凳戏等;土家族有单摆手舞、双摆手舞、回旋摆手舞、多人摆手歌、盘歌等。各族人民还创造了精美的服饰装饰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和饮食习俗等。通过民俗文化与各民族进行对话,理解他们对美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诠释,将是一场心灵的震憾和洗礼。

恩格斯指出:“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了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民俗文化与人们对生命的乐观执著的追求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生命的乐观,人类将无法从远古恶劣的生存状态、苦难深重的发展史中一步步走到今天,也正是因为人们有了对超越生死的“永恒”性追求――即对生命意义执著追求的信念,才跨越了时空的阻碍,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我国劳动人民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便与苦难是分不开的,刚脱离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便沦为了没有自由的奴隶,更在几千年的封建进程中饱受战争和流离失所的磨难。如果没有对生命的执著、乐观的追求,很难想象人们能顽强地生存下来,并能积淀下如此丰厚的精神财富。民俗文化中为追求生命的真、善、美而创造的各种仪式、祭祀、娱乐、审美活动等,构成一个追求人生意义的文化世界,使得各民族人民一代代不断地追寻本真、自我和自由。人们在生命活动中不断延续着对生活意义的追寻:为生命的诞生而狂

喜,举行虔诚的感恩活动;为求学及消除疾病而举行问神活动;为成年举行隆重的成年礼仪式;婚礼上会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祝贺;老人寿庆有最尊敬的祝福;为死亡举行隆重的葬礼;为再生创造轮回转世神话和再生神界等。

5.寓教于乐,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我国各族人民都极为重视儿童教育,并在生活中总结出了丰富的育儿知识,并使其代代传承。

儿童的健康发育是每位父母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和愿望。各民族都有爱幼抚幼的习俗,体现在饮食、衣着、抚养方法等方面。如抗战时期,费孝通被疏散在乡下,他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常啼哭不定,又找不到医生,于是就去请教了房东老太太,房东一听孩子的哭声就知道是牙根上面长了“假牙”,其实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会发痛,不吃又饿,因此哭泣。房东令费孝通找来咸菜和蓝青布,用其给孩子擦嘴,果然一两天就好了,这些都是长期总结下来的育儿经验。此外,各民族的妇女还自制棉布,给儿童缝制各种装束,并在上面绣上吉祥物,保佑儿童健康平安,还通过“打三朝”的习俗庆贺降生,给儿童提供充足的时间来游玩,成人与儿童一起在玩耍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传统游戏项目。再者,各族人民都非常注重身体健康,因而会科学饮食。如傣族人民多是现舂现吃,一般不会吃隔夜米;傣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因常常吃糯食,不易消化,所以会常常吃酸菜来促进消化,做到饮食的合理搭配;等等。

维果茨基说:“文化创造了特殊的行为方式,文化改变着心理机能活动的形式,文化在人的行为发展系统上添加着新的层次……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人改变着自身行为的方式与方法,改变着自然的素质与机能,创造了新的行为方式及特有的文化形式。”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文化也是促进人心理发展的核心力量。钟敬文说:“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节。”人的发展既有理性的需求,也有非理性的需求,而民俗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娱乐因子,如唱歌、跳舞、竞技、游戏、杂艺等,人们通过这些娱乐活动,既消除了一天的疲劳,还获得了舒畅,驱逐了阴影,使心灵得到了慰藉。

6.亲善和睦,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萨姆纳指出,“人类的真实活动过程不是来自任何伟大哲学或伦理的推理过程,而是一个在既存的条件下努力好好生活的过程,这些努力不断地被重复着,从习惯和协力行动中吸取着活力”。钟敬文先生说:“一则神话,可以坚固整个团体的协同心;一首歌谣,能唤起大部分人的美感;一句谚语,能阻止许多成员的犯罪行为。”民俗文化作为儿童成长的文化背景,是联结儿童与社会的桥梁。民俗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有关道德、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如民歌民谣、俗话谚语等,这些话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入木三分,说理透彻,有着良好的育人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布朗族、朝鲜族、侗族、哈尼族、拉祜族等,逢年过节或家里有了好的饭菜,要请老人先吃;侗族缝补衣裳要先给老人做,村子里有了红白喜事要请老人上坐,路上遇到老人担东西要帮忙等;维吾尔族、侗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彝族等要恭敬地给老人让路;水族、瑶族、基诺族、壮族、怒族、傈僳族、独龙族、布依族、毛南族、苗族、景颇族、傣族、黎族等也有相似的美德。另外,各少数民族都没有打孩子的习俗,侗族不仅不打小孩,还认为男女平等,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

第二,团结互助,热心公益。我国的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其生活依然艰苦,更多的时候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战胜单个家庭无法克服的困难。多数少数民族都能做到一家有难,全寨支援。另外,当村寨有了一些需要共同完成的事务时,如修建村寨的公共建筑、水渠、道路等,总能一呼百应。

第三,好礼好客。景颇族人极为热情好客,他们无论是串门,还是走亲戚,手里都会提一个“送礼篮”,拿酒肉与亲朋好友一起享用,还有留客人“吃白饭”的习俗。铜仁一带的侗族也很好礼,一般借了别人的农具、家具用过之后,会在归还时顺便送一点东西作为答谢。如果遇到外乡人来村寨,还会邀请其到家作客。这些保留在社区、家庭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儿童的社会化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7.感受生存智慧,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民俗文化教育第6篇

赣傩民俗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是在江西人长期积淀、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它深藏在人们的心中,指导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改变现实,创造了历史。傩俗文化中的饮食习俗、居住习俗、服饰习俗、婚姻习俗、丧葬习俗等,既有良风淳俗,也有陈规陋习,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和甄别,使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习俗与当代民族精神的教育相融合,塑造民族精神的终极目标。

一、赣傩的历史演变

江西赣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可以说黄帝氏族的主要意识形态就是南方的傩文化。在殷商时期,赣傩已经形成,它是赣鄱大地上土生徒长的宗教巫术活动;到了春秋与战国时期,赣傩文化主导着江西上层阶级的思想意识。秦汉时期,因为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使江西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社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所以这一时期正是赣傩的空前发展期,并且在这一时期赣傩也在逐渐和儒家思想以及中原傩文化融合,全国上下傩事正大行其道。这种不断地反复聚合,使赣傩在汉代以后,步入了艺术殿堂,不仅仅是一种巫术活动了。唐朝至宋代,赣傩活动继续发展并且走向民间,由于民众的参与致使跳傩更具有娱乐性和艺术性。世俗化和娱乐化为傩的生存和发展赢得了机遇和空间,使傩在民间得以传承和发展。自宋以后,赣傩从傩祭、傩舞进而演变为傩戏,既有驱凶纳吉的祭祀功能,又具有歌舞戏剧的娱乐功能。两宋经济的发展,促进江西书院的兴起,封建理学得到传播,也给赣傩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神格”下移为“人格”的赣傩延续铺开了道路。江西驱鬼逐疫的凶神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乡土气息浓厚的民间与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明清之时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滋生,迷信思想衰弱,傩文化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傩虽然在民间还有残留,但是在宫廷却正式消失了。近代,受外来文明的影响,提倡“民主”和“科学”,此时赣傩活动随之消失,能保存下来的傩班寥寥无几。

二、赣傩资源的分布及特点

赣傩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抚州地区的南丰、南城、崇仁、广昌、乐安、宜黄;萍乡地区的上栗、湘东、芦溪;宜春地区的万载、高安、上高、铜鼓、宜丰;九江地区的德安、武宁、修水、瑞昌、湖口、都昌;上饶地区的婺源以及吉安地区的永丰等。

赣傩民俗文化资源的特点概括为:

(一)流行广泛。清・同治《广昌县志》:“新春,人家设春台酒,切生卷春饼。少年弟子沿门扮春戏,惑朱裳鬼面以为傩。”又如《萍乡县志》云:“立春先日,乡人舁傩,俟官迎春后即驱疫于衙署中及各民户。”

(二)遗存丰富。萍乡原有大小傩庙74处,总占地面积58000平方米,至今保存下来48处。傩面具现存3000多个,其中萍乡遗存下来大约700面。

(三)仪式原始。南丰石邮傩仪式具有代表性,分起傩与演傩。起傩时除请神参神外,还要许愿,包括祈年、纳祥、居安、求子、科甲、延寿等。演傩分三个步骤:第一阶段,迎接傩队回村,举行迎傩仪式,表演各种不同的舞蹈,其内容主要是本地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具有幽默、诙谐、娱人的特色;第二阶段,傩队在傩神庙内的表演,内容多为驱鬼逐疫,如卜卦、判官用铁链锁鬼及捉鬼等;第三阶段,傩队从傩神庙内冲出来,意味着一切鬼怪被抓住了,村民敲锣、打鼓、放鞭爆,点着火把绕村一周。四是品类众多。就艺术品种而言,分为傩戏、傩舞傩俗、傩剧、傩歌、傩舞、傩艺;就表演形式而言,有开口傩、闭口傩、军傩、文傩、武傩之别;就其性质而言,有傩祭、傩艺术之分。

三、赣傩资源开发与民族精神教育

在我们的眼里会把民族精神视为一个政治概念,但若我们把愤世之心放下,好好思索民族精神的定义,难道它不正是孕育在民俗文化之中,又通过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因此,保护与开发江西傩文化资源,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显得尤为迫切和意义重大。

(一)精选相关内容。赣傩民俗文化资源是传统的民俗风情与民间文化在物质、精神和制度上的体现,它包括祭祀习俗、饮食习俗、居住习俗、服饰习俗、婚姻习俗、丧葬习俗等,其内容相当庞杂丰富,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内容进行精选。如乡村行傩时,总是劝戒人们要不偷不盗、尊老爱幼、感恩戴德等,要不然会遭受报应,这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村民的道德秩序。又如南丰石邮村的《开山》傩舞,其舞蹈动作“开山”、“双推山”、“扫罗盘”和“双飞燕”,保持了傩的纯粹性和傩舞的原汁原味,蕴涵着人们开拓进取的精神。上述内容与汉民族其他温文尔雅,甚至萎萎琐琐的内谴自责的仪式比较,傩使我们感受来自本民族底层的力量,这就是民族精神的力量。因此,利用这一赣傩民俗文化资源,以“开拓创新,勇于进取”为主题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有助于增强民众开拓进取的精神,也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

(二)加大宣传力度。赣傩如今在江西的传承面临着断代、失传和消失的危险,如面具的流失与损坏日益严重,会跳傩舞者数量逐步减少,面具雕刻艺人也面临后继乏人的现象,导致了解赣傩文化的人少之又少。而赣傩民俗文化中恰恰又寄托着我们的精神,在宗教仪式上,作为一种民间力量, 傩成为汉民族最原始的力量:刚劲、无忌、血腥、冷静、秩序和尊严。 但我们却把他们都丢失了。因此,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歌舞、网络等进行宣传,让广大民众记住赣傩;利用国内外傩文化艺术节进行宣传,充分展示江西傩文化的风采,扩大赣傩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赣傩民俗文化的精粹,把我们的民族精神一点一点捡拾回来,传承下去。

(三)开发赣傩旅游。赣傩作为江西省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人们的劳动生活、传统观念、、民俗活动紧密结合, 是在当地群众中直接传承富有生命力的民族精神的形式。因此,在保护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打造赣傩文化旅游品牌,设计精品旅游线路,使更多的民众在旅游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1、在每年的傩祭中,我们将它作为一种文化标志性的活动,将它以简短的表演形式,直观的展现在游客的面前,让游客以一种观摩的方式接触到傩文化。

2、增加与游客的互动环节,游客可参与傩文化中的傩舞表演、傩庙中香客的饮食、傩中的驱鬼活动等,在亲身体验中受到赣傩文化的熏陶。

3、通过旅游纪念品传递赣傩文化,即将傩文化中的小故事制作成漫画小手册,在游客购买手册的同时,也增添了赣傩文化知识。

(四)傩文化进校园。把赣傩文化从那不起眼的角落搬进校园。在大学,学生从赣傩文化中得到启迪,学习其中蕴含的开放、独立、顽强的精神,在欣赏传统文化过程中受到熏陶,提升民族使命感。在中小学,利用赣傩文化开展素质教育。例如,婺源秋口中心小学面向全体,开展傩文化教育。学校、班级组织专题课外活动,创设开放、宽松的情境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积极挖掘学生的潜能与培养其独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锤炼出他们顽强进取,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让学生们接受赣傩民族精神的教育。

民俗文化教育第7篇

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普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一点使我们走入一个误区,认为西方的文化也处处比我们先进。20世纪80年代以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互冲突,是思想政治教育排斥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原因。更有甚者,如“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论者认为,中西文化差异的实质就是落后和先进的问题,即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落后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现代的、先进的文化。这一以偏概全的错误思想对后世着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即使中国的经济已经腾飞,仍有不少人抱有这样的观念。基于这种思想现状,当代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中的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的文化道德传统,认识上产生膈膜,情感上产生疏远,行为上产生反叛。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外来风潮不断冲击着我国的文化壁垒,西方文化中追求个性、时尚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会更迎合年轻人的审美和口味,使他们更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诱惑,很难对相对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感和自豪感。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薄弱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本身重视不足,造成了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短缺。国学经典、诗词歌赋,越来越少地被诵读;即使是课堂要求背诵了,也只是粗读皮毛,对其中的内蕴知之甚少。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具体内涵的理解程度不高,传统文化知识欠缺,越不懂越不感兴趣,越不感兴趣就越不愿触及,形成恶性循环。思想政治教育者传统文化底蕴不深思想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执行者,在把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缺乏导致教育无法有效地被施行。他们本身也是高校毕业选的,大多数对传统文化也并没有过深的了解和认知,大学生身上传统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也会体现在其身上。高校整体传统文化氛围差,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有机结合现在高校传统文化氛围也很淡薄,在大多数的高校课堂里几乎找不到传统文化的影子;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失,重政治性、轻文化性,没有找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平台和有效模式,更不要说理性地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了。即使有的学校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也难以提出可行的方案,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少,这导致了“雷声大雨点小”,空有口号却没有结果。

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民俗文化教育第8篇

关键词:山西省;民俗体育;学校体育;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0-0092-04

A Study on the Associ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Folk Sports and School Sports

——A Case Study of Shanxi Province

ZHANG Hong1, MIAO Miao2

(1. P.E. Inst., Baicheng Normal University, Baicheng 137000, Jilin China; 2. P.E. Inst.,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Shanxi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associ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folk sports and school sports. The paper adopted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other sports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 to analyze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associated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and school spor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lk sports heritage. It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re connotation, integrity,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complementation. According to the associate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between folk sports and school spor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promoting associated development aiming at providing theory basis for scientific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olk sports and school sports.

Key words:Shanxi province; folk sports; school sports; lifelong sports

“尧治平阳、舜治蒲坂、禹治安邑”三都均在晋南,即现在的山西境内。山西是黄河流域文化的中心,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山西的民俗体育活动也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如蒲州形意拳、关公锣鼓、南阳走兽、永济背冰亮腰、尧造围棋、洪洞通背拳、垣曲高跷、清河舞狮、襄汾鼓车等等。

如果能够将这些具有民俗特色的体育活动移植于学校体育,给予它滋生、发展的土壤和空间,必将会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前进,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服务。所以本文以山西省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为切入点,对山西省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发展进行客观而理性地分析,从而为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奠定坚实的基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发展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查阅中国期刊网、中国教育网、中国学校体育网搜集并阅读了与本文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与著作。

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查阅和整理,进一步明确民俗体育和学校体育联动发展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探索两者联动发展的特征及文化内涵,为深入研究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1.2.2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又称为实地调查法,分别对43名体育教师和25个教学班级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对山西省民俗体育项目及中小学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进行调查。

1.2.3专家访谈法对29名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者和专家学者,针对山西省中小学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展状况等问题进行了访谈。

2山西省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动发展的现实意义

2.1学校体育促进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民俗体育的传承,学校体育是最好的载体,它体现了我国体育教学内容的特色,健身性与文化性的统一。民俗体育受客观因素影响所产生的继承、传播、发展的困难,可通过学校体育教育的计划性和可控性来弥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竞技比赛以及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将民俗体育项目传授给学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民俗体育的传承方式,实现民俗体育项目的自觉传承和发展。山西省并州一中的大课间就融入了形意拳的学习,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还频频吸引日本、韩国的专家学者来校考察学习。所以民俗体育要发展,必须融入到学校体育之中。

2.2学校体育促使民俗体育走向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对体育目标的大众性、民族性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中对体育课程内容有了民俗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要求。学校体育与民俗体育的融合达到了新时期体育目标的要求,并且也将民俗性和世界性的结合体现得淋漓尽致。学校是培养体育人才、普及体育知识、形成正确体育价值观的重要场所,民俗体育项目引入学校,能够促使民俗体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并最终促使其走向世界。日本学校体育融入了日本民间舞、武道、软式网球、独轮车等民俗体育项目,韩国的跆拳道、朝鲜民族舞等也被纳入到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之中。可见,只有让民俗体育走进学校,才能保证民俗体育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最终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2.3民俗体育丰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胡小明(2008)认为,民俗体育是一笔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财富”,必须利用教育的渠道来敛聚。将民俗体育移植于学校体育可以丰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繁荣校园体育文化。这遵循了将目标与手段融于一体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也体现了我国体育教学内容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结合。我国地大人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的体育课程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有一个全体的教育规划来统筹兼顾的同时,又要有一个具体的真实的教育计划,从而达到学校体育的教学目的。

山西地近边塞、民族杂处,自然环境独特,拥有内容丰富的民俗体育形式(表1),这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4民俗体育有利于“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深入贯彻与落实仇军(2003)认为,我国有68.8%的体育人口的体育运动习惯是在学校体育中形成的。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从1995年国家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全民健身日的设立,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民俗体育运动简单、易于操作,对场地、器械、环境的要求不高,可以制约学生有“体”难“育”现象的发生,同时民俗体育可以培养团结协作、坚毅、沉着的精神,有利于 “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贯彻与落实。永济的背冰亮腰、忻州的挠羊等,能够培养果敢、坚毅的体育精神;清河的舞狮、天塔的狮舞、新绛的花庆鼓等,能够培养合作、文明的体育精神。

3山西省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动发展的特征

3.1多涵性同一体育课程资源对于体育课程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因而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发展具有多涵性。例如:忻州的挠羊赛,既可以成为学校体育的学习资源,也可以成为民俗体育活动传承的一种方式,还可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使民俗体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正是这种多涵性,给学校体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使体育成为生活方式变为可能。

3.2整体性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截取两者的交集,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价值,从而尽显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所在。自然环境、社会人文以及精神信仰是任何一项民俗体育形式所必须依附的,他们三者互相关联,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因此,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发展要充分考虑这个文化综合体的整体性存在和它的整体性发展。

3.3人本性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在课程的开发、选择方面要体现以人为本,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文化的传承都是依靠人来实现。不论是活动参与者,还是文化继承者、创造者,他们的生活需求都会影响民俗体育的发展。因此,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发展过程中,要从学生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精神,协调文化、经济、教育等各方面关系,着重引导、鼓励他们的参与程度。

3.4创新性创新是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动发展的核心。体育教学过程中,在保持民族风格的基础上,通过对民俗体育活动形式的改善,使其向着现代人的文化娱乐观念、审美特征和价值取向转化。进而提高参与性、观赏性以及促进两者充分的结合。例如,我国的舞龙运动,就是通过挖掘整理和试办各种舞龙比赛,使传统的民间舞龙习俗,走上世界舞台。并在1995年2月正式成立“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出版《中国舞龙竞赛规则》,创编两套中国舞龙运动竞赛规定套路。

3.5互补性学校体育与民俗体育有较好的互补性。民俗体育所包含的健身、娱乐、艺术、民俗知识、品德修养等多种具有丰富教育价值的内容,是难得的素质教育素材,而学校教育的可控性,可以实现集中传授,有选择地改进提高,高效率大面积的普及推广,成为民俗体育运动发展的基础和输送后备人才的基地。

4促进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动发展的模型构建与分析

本研究根据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动发展的特征,从学生对民俗体育的认知程度水平;政府、社会、学校的支持程度;民俗体育资源的开发;教师的职业水平;大众传播媒介等几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动发展的模型(图1)。

图1促进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动发展的模型

4.1提高学生的民俗体育认知水平对山西省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调查结果表明,有65.9%的学生对民俗体育概念模糊,不知道什么是民俗体育,以及民俗体育包括哪些内容,这是制约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展、影响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每一所学校都必须注意在努力探索各学科科学教学模式的前提下,结合当地的实际,选择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切合学生特点,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素材编撰成教材,对学生进行生动鲜活教育的优质课程。

学校本是传承民俗体育的最佳途径,但是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在学校里所接触到的却几乎全是西方体育。在此次调研中发现,22所学校中仅有8所学校开展了民俗体育活动,但也仅仅是局限于完成“教学任务”后,所进行的游戏活动,没有将民俗体育项目教材化、列为正式的教学内容,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基本交给了社会。

4.2发挥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媒体宣传通过人的视觉或听觉的直接感受,起到文化传播、知识教育、产品推广等作用。新闻媒体应当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民族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的角度出发,对民俗体育的保护、继承与发展发挥应有的舆论导向作用。从山西电视台公共频道《中外体育新闻》的体育新闻报导统计分析中,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大部分都是有关竞技体育新闻的传播,很少涉及民俗体育活动的报到。为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和氛围,媒介必须充分利用地方资源、鼓励开展因地制宜,与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一起形成合力,推动民俗体育的文化传播与项目发展。

4.3增强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贾春峰(1995)认为,“市场经济需要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需要在市场经济中找到其存续和发展的新契机。”在发展思路上,民俗体育资源开发符合当代社会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民俗体育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丰富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而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是学校健康体育全面实施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是从山西省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来看,虽然山西省民俗体育项目形式多样,但许多项目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竞技体育项目。应该进一步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出的大发展观、大项目观、大服务观思想,贯彻一城一地一品牌的体育发展战略思想,积极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之中。

4.4大力培养体育专业人才几十年来,通过高校教育等各种渠道,我国培养了大批竞技体育人才,极大地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然而民俗体育几乎没有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和渠道,这是严重制约我国民俗体育,尤其是学校民俗体育发展的因素或瓶颈。

对山西省22所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调查发现,有89.56%的教师在大学学习阶段不曾有过民俗体育项目的学习与训练的经历。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在民俗体育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民俗体育能否成功进入学校,教师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为教师对民俗体育项目的了解、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民俗体育的认知水平、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教学的质量。

4.5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有着与生俱来的缺陷——市场失灵。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说:“市场既无心脏,也无头脑,它没有良心,也不会思考,没有什么顾忌。所以要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纠正某些由市场带来的经济缺陷。”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的历史时期,所以在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发挥政府职能,加大组织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促使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朝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5小结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只有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动发展,才能更好地打造学校体育品牌,提升民俗体育知名度,最终实现两者各自的科学化、可持续化发展。但是,面对着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动发展的各种困境与挑战,要实现两者的发展,就要从政府、学校和公众三个层面共同着手,充分提高社会各界的关注程度,使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从而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得到进一步贯彻与落实,同时也能够促进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留、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薛麦喜.黄河文化丛书·民俗卷[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2] 刘旻航,郄捍烈超循环视角下的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 34(4):78-81.

[3] 刘旻航,付玉坤. 民俗体育认知研究 [J] .体育学刊,2010,17(1):84-87.

[4] 胡小明. 论民族体育的审美价值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0):1-4.

[5] 吴灵萍,方利山,等.徽州民俗体育项目“叶村叠罗汉”的特征与价值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41-44.

[6] 龙明莲,黄平波. 侗族摔跤习俗的田野考察——以贵州黎平县寨村侗族摔跤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 34(1):45-47.

[7] 涂传飞对民俗体育文化意义的解释—来自克利福德.格尔茨阐释人类学流派的启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4(11):8-11.

[8] 白晋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编目的价值与方法[J] .体育学刊,2008,(9): 97-100.

[9] 诸大建,周向红. 政策分析新模式[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65.

[10] 陈红新,刘小平.也谈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 .体育学刊,2008,4(14):8-11.

[11] 袁瑛.西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及其传承方式研究[J] .民族与人类学,2008,(1): 156-160.

[12] 黄荔娟,黄亚玲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探索[J] .体育文化导刊,2008(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