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的内涵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3 17:12:22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的内涵第1篇

关键词:他们眼望上苍;民俗文化;内涵

0 引言

“民俗”一词是 1846 年由英国人威廉・J・托玛斯首先创造出来的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术语。简单的说,黑人民俗主要包括黑人故事和黑人音乐两大类,音乐是非洲黑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洲几乎一切社会活动都有与之配套的音乐,成人、诞生、生病、收获、结婚、死亡、打猎都有符合相关仪式的音乐。黑人音乐在黑人民俗文化中占轴心地位,它是黑人艺术的精髓,黑人音乐充分表达了黑人对生活积极认真的态度,这些音乐也给苦难中的黑人奴隶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成名于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非裔美国女作家。在持续了将近三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她出版了4部长篇小说:《约拿的葫芦蔓》(1934)、《他们眼望上苍》(1937)、《摩西,大山之子》及《苏旺尼的六翼天使》(1948);两部极富文学性的民俗学著作《骡与人》(1935)和《告诉我的马》(1938);另外还有短篇小说、剧本和散文五十多篇。同时作为民俗学家,赫斯顿巧妙地把搜集到的民俗材料和民间故事运用于其小说创作,展现了富于人性的黑人民俗文化。在其作品中,无论在黑人群体身上,还是在黑人女性身上,都照耀着民俗文化的光环,正是在这光环下,每个黑人都找到了最真实的自我。

1 《他们眼望苍天》中体现的黑人民俗

黑人民间故事作为黑人民俗文化的一大要素,展现了黑人的生存状态、风俗习惯和思想智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素材。《他们眼望上苍》是赫斯顿的代表作,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珍妮抵制传统习俗束缚、追求自我权利的一生。在黑人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中,主人公常常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开始一段艰难的长途旅程,在经历多次冒险后,他们往往会凯旋而归。正如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珍妮为了追求幸福而开始了人生旅途。她的三次婚姻就像是三次冒险过程。此外民间故事的叙事模式也被赫斯顿引入其小说的叙事框架之中。这部小说的叙事框架是一种“故事中的故事”的结构,而这种叙事结构在民间故事传统中比较常见。《他们眼望上苍》共二十章,大的叙事框架是由一个全知的第三人称叙述者来讲述,包括书中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的最后三页。故事中的故事则构成小说的主体从第二章到第二十章的前两页这一部分由女主人公珍妮在一个漫长的夜晚亲口对自己的好友菲比讲述自己的人生旅程,而珍妮和菲比之间则刚好又承袭了黑人民间音乐布鲁斯那种一呼一应的模式。可以说,整部小说中黑人民间音乐因素的运用与小说的叙事模式结合得十分融洽,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

黑人的音乐、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它不仅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消遣活动,而且也是构成社会整体所必需的一种社会活动。它与黑人的生活和劳动息息相关,是黑人民众感情的宣泄和力量的源泉。黑人民间音乐舞蹈除了节奏感强、唱声有力紧凑的特点之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社会性和大众性”。赫斯顿用相当大的篇幅将黑人民众载歌载舞的场面引入到了这部小说中,例如,我们看到的在伊顿维尔镇商店门厅前人们集体狂欢的场景及在大沼泽地的狂欢场景。人们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有,在这都可以随心所欲,尽情享受集体狂欢带给人们的自由和欢乐,“一切都是为了欢笑”。到处欢声笑语,这是种健康和谐的生活场景,它表达了黑人民众对理想平等社会的向往。

对黑人宗教而言,他们认为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创造了自然规律,按照上帝的意志,人与自然应该协调一致地生活在一个秩序井然的世界里。故事的主人公珍妮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有着与生俱来的敏锐而独特的感受能力。她喜欢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聆听蜜蜂低声的吟唱,享受微微的轻风和和煦的阳光,陶醉在那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和谐世界之中。自然是神灵的存在,这种启示通过梨树传递给珍妮,使她懂得了婚姻的真谛,是大自然这个神唤起了她对爱情的向往。在《他们眼望上苍》中,作者没有放弃对上帝的抒写。祖母南妮祈求上帝保珍妮会得到幸福;斯塔克斯被珍妮讽刺时,他马上想起《圣经》扫罗的女儿对大卫的做法;在遭受飓风时,他们也在问:“上帝是否意在让他们以微不足道的力量与自己较量……但是他们的眼仰望上苍。”这说明,即便是在压迫和困苦中,黑人依然信赖心中的上帝,并相信上帝会带领他们走出苦海。不论是赫斯顿对上帝的态度,还是珍妮对大自然的态度,都较好地体现黑人民族对自身宗教文化的理解。

布道词是黑人宗教的传播手段之一,是一种念唱形式的动态交流。小说着力描写了一头骡子的葬礼。在这场极具反讽色彩的葬礼上,牧师和黑人众就如同在教堂里布道一样有反复地呼叫应答。此处的黑人布道词不仅使小说表现出强烈的艺术张,而且也是对乔虚伪本性和权力欲的极大讽刺。赫斯顿在小说中所使用的布道词多数都源于她在美国南方进行黑人文化采风中搜集到的素材,她将大量黑人民族的生活素材提炼加工,并将其巧妙融入文学创作当中,赋予小说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在赫斯顿的影响下,后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作家运用黑人布道词进行文学创作。赫斯顿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深切体会到黑人布道词给黑人文学和黑人美学所带来的巨大价值,因此给予它很高的评价。她在《黑人表达方式的特征》一书中就将黑人宗教仪式比喻成唯美的散文诗,将祷告词和布道词比喻成集巧妙与经典于一身的艺术珍品。由此不难看出,赫斯顿之所以会将黑人布道词运用到文学创作当中,正是她尊重和热爱黑人文化的体现。

2 结语

以上这些黑人民俗文化和传统的采用和描写使得赫斯顿的作品具有浓郁的黑人民族风情和鲜明的地方色彩。黑人民俗文化因素运用于小说创作,对于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凸显都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使赫斯顿作品的黑人民俗文化内涵十分明显,更重要的是引导黑人重视并且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黑人民族精神,重建黑人文化身份。不管如何,赫斯顿在小说创作中,将黑人民俗文化种种因素巧妙融入,为黑人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范例,对后来的许多黑人作家,如拉尔夫・埃利森、伊什梅尔・里德、艾丽斯・沃克、托尼・莫里森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家湘.他们眼望上苍[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2] 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 赵纪萍.幽香独具的黑色奇葩――解读赫斯顿小说中的黑人民俗文化特征 [J].济南大学学报,2009(5).

民俗文化的内涵第2篇

[关键词]朝鲜族;民俗节庆;民俗旅游;红旗村;龙山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12-1.5

被誉为“东方礼仪民族”的朝鲜族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内涵为基础,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岁时风俗和名目繁多的婚丧嫁娶等传统节庆。自延边州人民政府成立以来,为彰显民族自治成果,更好地促进传统与现代节庆相结合,州政府相继创立了以“九・三”州庆民俗节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民俗节庆,极大地丰富了朝鲜族的民俗风情,而由传统和新型民俗节庆所衍生的民俗旅游亦飞速发展,但是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民俗节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和可发展空间。

一、朝鲜族传统节庆现状及思考

(一)朝鲜族传统节庆

朝鲜族传统节庆主要分为岁时传统节日和家庭传统节日两类,有代表性的节日如表1所示。

(二)现状及思考

1.农村地区传统节庆现状

笔者以延边红旗朝鲜族民俗村为例,该村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西南,有着“中国朝鲜族第一村”之称,作为长白山景区最重要的附属景点,村内86户居民全部是朝鲜族。红旗村开发时间较早,当地村民完好保留了能歌善舞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精髓和尊老爱幼的传统民族特点。红旗村特别重视家庭传统节庆,尤其是像回甲节这种带有浓厚尊老敬老意味的节庆,甚至会发展成为全村范围的娱乐活动。

2.对传统节庆保护继承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但通过调查走访,红旗村在保留了传统节庆形式的同时,亦存在着对传统民俗文化继承保护不周的问题。如表1所记载的流头节、燃灯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在红旗村已不复存在,而岁首节、上元节、秋夕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也基本与汉族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相近,很难突出民族特色。

朝鲜族传统节庆在号称“朝鲜族第一村”的红旗村尚且面临如此现状,那么在其他普通朝鲜族居住地区存在的问题将更为严重,传统节庆的风俗在外来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冲击下或流于形式,或被汉族类似节日涵化,或湮没不传。民俗节庆是一个地区民族文化的最佳载体,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的缺失,将非常不利于朝鲜族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民族内涵的传承。如何将旅游的形式与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相结合,顺利实现从文化向文化产业的转型是民俗节庆开发的重中之重。

二、朝鲜族新型节庆现状及思考

(一)朝鲜族新型节庆

朝鲜族新型节庆是指非历史流传下来,出于纪念重大事件,促进旅游发展的目的,由政府或民众倡导提议而建立的节日。以延边龙井地区为例,典型的新型节庆如表2所示。

(二)现状及思考

1.龙井地区新型节庆现状

表2是笔者对龙井市龙山村的新型节庆进行考察得到的信息。龙山朝鲜族民俗村建有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毗邻亚洲第二大苹果梨种植基地,拥有地区特色产品。通过走访发现,该村并不重视传统节庆,而是侧重于老人节、州庆节这种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型节日,以及与当地特色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民俗旅游节。这种状况的出现是与州政府的政策息息相关的,为了有效开发和保护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州政府从2002年始每年举办延边朝鲜族民俗旅游博览会,并在各地开展70多项民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表2中的苹果梨花节、农乐节等就是龙井地区的新型民俗节庆文化旅游。

2.对新型节庆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但是我们在走访中看到,这些民俗旅游节依然存在着整体开发水平不高、民俗节庆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大同小异的缺陷和当地居民参与率较低,国内外旅游者的参观率较低的问题;同时较缺乏对现有民俗村、民俗博物馆、民俗建筑等的展示,未能在景点建设上形成有代表性的突破点。这是因为当地开发节庆旅游活动时不能更好地结合本地区的特色资源,对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和现代实用性重视不足,导致民俗节庆缺乏内涵特色,很难吸引游客进行重复性旅游。而民俗节庆所衍生的民俗旅游产品样式雷同,缺乏新意,难以吸引游客继而达到创收的目的。若要更好地开发民俗节庆旅游,克服以上的缺点势在必行。

民俗文化的内涵第3篇

Abstract: The article starts from recent hot cultural tourism,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folk culture theme park―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al tourism and the problem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me homoplasy, pseudo-culture and utilitarian in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deeply excavate cultural connotation, improve the rate of second tour, highlight cultural image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文化形象

Key words: cultural tourism;folklore culture theme park;cultural image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90-01

1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文化旅游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所谓“文化旅游”,可以看作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近年来,随着旅游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人们出游机会增多,人们开始关注和推崇旅游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人文生活,开始注重寻找更有文化特色和接近生活本质的旅游方式,文化旅游因此逐渐盛行起来。随着游客越来越看重旅游中的文化含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独特的资源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正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使得原本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较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游客可在同一地点,很少时间就能做到。因此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在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2 我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文化主题的趋同性 我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盲目跟风和模仿的现象,表现出“主题策划特色不鲜明,题材重复趋于泛滥”的不成熟特色,也有少数主题公园求奇,求怪,以至走向庸俗。从而导致兴建了一些品位不高或者品位低下的主题公园,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贫乏的表现,这样的重复建设,这不仅干扰了旅游者休闲娱乐的选择和对旅游主题公园的辨认,而且给国家的土地、人力、财力等旅游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最终必将影响到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2 “伪文化”现象使主题游价值下降 真正的文化,是具备独特个性、独特内涵的精神价值。很多人学历高,但不一定有文化;而那些没有上过学堂,却成为民间工艺大师、皮影大师、剪纸大师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文化”。这个道理应用在旅游产业的文化思维中,同样适用。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克隆、复制的旅游产品,一座又一座同样风格、同样香火旺盛的寺庙的时候,虽然可以看到一时的喧嚣,但这样的旅游产品,却没有任何的生命力,不具备任何文化的内涵。如果非要说它们有文化,那么只能是“伪文化”,很难为旅游产品、旅游品牌带来价值积累的机会。

2.3 开发过程中的“过功利性” 目前存在不少只关注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民俗文化等非物质遗产资源的保护的情况。自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着“锦绣中华”和“深圳民俗村”的成功经营,大大刺激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以至于在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一个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开发的高潮。但同时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异化、民族文化的日益商品化和庸俗化、民族特色逐渐丧失等等,也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极大的关注。

3 我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途径

3.1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发展应关注文化内涵的挖掘,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与区域的一致性方面,通过深入发掘和宣扬一定主题的文化来综合发展文化旅游,以便能够多方位的展示特色文化,赋予文化旅游产品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项目与品牌。应充分挖掘地方的独特文化,并展现其异质性和差异性,以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需要。

3.2 提高游客重游率 ①通过不断挖掘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及时的将新的旅游内容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传递给潜在消费者,提高主题公园的曝光率,加深其在潜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或通过在主题公园内拍摄影视作品的方法激发潜在消费者的好奇心,通过影视拍摄等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其知名度,从而达到拉动消费的效果。总之,应重视将主题公园的各种正面信息向市场传送,以保持其对消费者的持久魅力。②需要针对主题公园所在地的经济消费水平和客流的淡旺季波动情况,除了进行灵活定价以外最重要的是园内的游乐、参与性项目及表演活动的合理设置,以提高本地市场的重游率。③我国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客源市场定位一般比较广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文化形象塑造和旅游项目设计上更应有意识地加强客源市场的针对性。

3.3 凸显文化形象,体现文化价值观 文化形象是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独特性,如“中国民俗文化村”主题公园可以折射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特色;赣州市“五龙客家风情园”对客家特色文化饮食的创造性开发,为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依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而创新性地打造了一种“初始化”的胚胎模式。

文化价值观是一种以文化心理看待主题公园的观念。这种观念既可以是人们赋予的,又可以是主题公园自身体现的。故而,主题公园的文化价值观应是文化特色的集聚,内涵的开拓与创新,以及信息化和本土化表达的结合。若其文化散发力不足以让游客感受到这种价值,那么这样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基础,是没有前途的。

参考文献:

[1]董观志.旅游主题公园管理原理与实务[M].广州:广州旅游出版社,2000.

[2]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民俗文化的内涵第4篇

关键词:婚庆礼品;民俗文化;吉祥寓意

民俗又称为“民风”、“习俗”,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从字面上理解,民俗由“民”与“俗”两个层面组成,所谓“民”指广大的民众,既可指某一个体,又可指某一群体、民族、阶层,甚至还可指全民。所谓“俗”指的是那些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生产方式、社会制度、人生仪礼、岁时节日、信仰行为、文艺娱乐等等。由此可见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从岁时节日到信仰习俗,从礼仪制度到文艺娱乐等,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构成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重要的支流,它承载着人民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具有顽强的传承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

一婚庆习俗与民俗文化的吉祥寓意

婚庆习俗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自古流传至今。传统婚庆也称为“六礼”,分为六个不同阶段:纳柬、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亲迎”在婚庆中最具有纪念意义。结婚是人生大喜事谁都希望祝吉求祥,在传统婚庆习俗中,人们通过蕴含吉祥寓意的图腾或符号来寄情于物,表达他们对婚姻的美好祝福。譬如取莲子、花生、核桃(或荔枝、桂圆)作为男女双方交换的订婚礼物,象征婚姻美满、连生贵子;把“凤戏牡丹”、“鸳鸯戏荷”、“蝶恋花”、“喜鹊登梅”、“莲花生子”等吉祥图案绣于新婚被、枕头、蚊帐上,寓意姻缘美满;在新婚房或婚礼中抛撒“五子”——松子、瓜子、莲子、白果子、枣子,象征子孙延绵不断;墙上挂麒麟送子、观音送子等年画,以祝吉求子。结婚当日新婚房张贴大大红双喜字、龙凤图案,寓意喜上加喜、龙凤呈祥。谐音的寓意,百姓心领神会。在民俗文化中,婚庆最具浓郁的“喜”习俗,喜庆吉祥是婚庆的永恒主题,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始终不变。婚庆礼品(喜酒、喜糖、喜饼等)是人们联系情感、表达敬意的重要媒介,是传达幸福、喜庆的特殊礼品,将民俗文化中的吉祥寓意融入婚庆礼品包装,充分表现“喜”文化的意蕴,为礼品增添文化附加值和民族认同感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从民俗吉祥文字、民俗吉祥图案、民俗吉祥色彩三方面来论述民俗文化的吉祥寓意在婚庆礼品包装中的表现。

二民俗文化的吉祥寓意在婚庆礼品包装中的表现

1民俗吉祥文字

民俗吉祥文字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习俗中将某种特定吉祥寓意赋予那些基本涵义吉祥的文字。民俗吉祥文字具有极强的象征性与表号性,在长期使用中已经成为其独特个性,例如“福”、“禄”、“寿”、“喜”,这些民俗吉祥文字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我们常见的寿字、福字就有团寿、长寿、万福等。此外,人们充分运用民俗吉祥文字的谐音性和表号性,别出心裁地将“寿”字进行上下拉长的处理,形象生动地演绎了“长寿”寓意;将“福”字简单倒置,言简意骇地表达出“福到”的涵义;“喜”字更是经典之作,将两个喜字巧妙并列结合,蕴含“双喜”之意,体现了爱情与婚姻的平等、融洽、美好的思想内涵,其蕴涵丰富且极具符号性成为现代婚庆礼俗中不可或缺的必用元素。如(图1)喜糖包装就是以双喜字为创意元素的极好案子,其设计采用剪纸镂空的手法把双喜字完美呈现出来,与喜糖礼盒的结构结合得天衣无缝,创造了一个若隐若现的富有想象力的虚实空间,别有一番犹抱琵琶半遮面之视觉美感,给喜糖增添了无限诱惑力,表现了爱情与婚姻构筑起来的温馨甜蜜之爱巢。此外,还有民俗数字吉语。在民俗文化中,数字不仅是表示数目的符号,也是蕴含吉祥寓意的吉语,如3、6、8、9都是人们最为喜欢的数字吉语。在人们观念中,3表意为多、无限之意,6含“六六大顺”之意、8之谐音为“发”,寓意恭喜发财、9之谐音为“久”,取意天长地久,这些数字吉语无不反映了人们渴望幸福美好的祝愿。在婚庆礼俗中许多大事办理都是遵循三的原则,下聘礼在测八字三天后,婚庆大办三天,婚礼鼓乐三吹三打,三拜天地等。婚宴酒菜设置以6或8为准则,讲究八碟八菜或六碟六菜,寓意“八顶八”或“六顶六”,乃至纳征、贺礼也是成双成对,由此可见婚事作为人生终身大事希望图个好彩头。如(图2)“金六福”酒就是迎合人们求吉心理而设计的一款婚庆喜酒,其酒名创意源自民俗文化中的“六福”:一曰长寿、二曰富裕、三曰康宁、四曰美德、五曰和合、六曰子孝,加之以“金”字“金六福”,寓意富贵吉祥。民俗数字吉语蕴意丰富吉祥,深受人们的喜爱。

2民俗吉祥图案

民俗吉祥图案是人们“求吉”心理、生存需求及祈福攘灾的观念产物,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思想情感和美好意愿的一种独特民俗吉祥图样,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婚庆礼品包装设计对民俗吉祥图案的运用多是采用“借用”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形式:(1)“形”的借用。这种手法主要是对民俗吉祥图案的原始造型的直接借用,由于民俗吉祥图案早已植根于中国人心中并且根深蒂固,因此在婚庆礼品设计中其“形”的直接借用将能迅速博得人们的喜爱。譬如牡丹花色泽艳丽、花大气香,素有“国色天香”之美称,象征富贵吉祥,深受人们的喜爱,被广泛运用于婚庆礼品包装中。如(图3)“西凤酒”喜酒包装设计,红色湘醴窑淑女般瓶身以镀金丝线包裹的牡丹花为装饰,再加以调配玉带,一种国色天香、佳偶天成的情景油然而生。红金色牡丹花包装增添了吉祥喜庆的气氛,图案因物寓意,物吉图祥将情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浓郁的民族气息和个性,借以表达喜庆热闹符合人们的审美喜好。(2)“意”的借用。外在形态是内在涵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民俗吉祥图案是吉祥寓意的外在物化,是人们祁福纳祥的思想情感和美好祝愿的载体,人们最熟悉的龙与凤的形象就是龙凤呈祥的吉祥寓意的外化,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龙与凤被视为祥禽瑞兽之首,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崇拜甚至被神化了的民族图腾。在民俗文化中,龙为阳为男,凤为阴为女,龙凤呈祥是最为普遍吉祥观念,因此在婚庆礼品包装中经常借龙与凤象征吉祥,例如(图4)专为婚庆市场而设计的《龙凤呈祥》牌香烟就是提取龙与凤图案为创意的核心元素,表达龙凤呈祥之内涵,再配以金红色欢天喜地的吉祥图案为装饰底纹,整体设计格外高贵华丽、喜庆吉祥,实现外在形态与内在涵义的完美统一。(3)“神”的借用。对“形”与“意”的借用是民俗吉祥图案在婚庆礼品包装中的衍生与发展,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将会陷入表层的理解,难以脱俗,必须挖掘民俗吉祥图案的深层内涵与精神,并将之与婚庆习俗文化融会贯通从而创造缘物寄情、超以象外的神韵之美,增添婚庆礼品的意境之美与文化附加价值。在婚庆礼品市场中,杜康酒业的“红头盖”喜酒(图5)便有如此神韵之美,取“红头盖”之名,延其之意,传其之神,在礼盒包装上采用象征爱情的缠绵之美的忘忧草吉祥图案结合剪纸艺术设计成新娘红头盖的形式,酒瓶塑造为一个丰胸细腰、樱桃小嘴的窈窕淑女形象,再配以内包装黄色绸缎的锦囊、顶饰为红色的酒封,完美再现了洞房花烛夜挑起红头盖时那般旖旎、激情、惬意的情景之美,展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3民俗吉祥色彩

在长期的生活习俗中,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因色彩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心理暗示与感受,如红色有欢快之感,黑色有悲伤之意,于是色彩便于了吉与凶的寓意。在民俗文化中红色寓意喜庆、兴旺,是民俗吉祥色彩,是婚庆礼仪的主色调。结婚当天新郎新娘衣着一身红装,婚房张贴大大红双喜字,婚庆礼仪所用的一切物品都被装点为红色,处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中。红色给人以喜庆瑞祥之感,象征日子红红火火,婚姻幸福美满。婚庆礼品的视觉感触有着强烈的象征色彩,表达吉利祥瑞的思想情感,体现红红火火的喜庆气氛和美好祝愿。婚庆礼品包装设计多采用暖色调,如红色与金色。金色象征满足、奢侈、华丽、高贵、神圣等,适合做辅助色或主色调。红金两色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构成欢快喜悦、富丽高贵的色调,能使人们的情绪得到强烈的渲染,以烘托婚庆的喜庆主题,给以人一种愉悦和谐的色彩视觉体验。

结语

民俗文化的内涵第5篇

关键词:花山文化;民俗;商品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61-01

一、壮族花山文化资源介绍

花山文化是壮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的瑰宝。所谓花山文化也就是以广西左江流域花山崖壁画历史文化遗产为源头,包含这些崖壁画分布区域的壮族人民的物质生产、精神生活和行为方式的一切总和。花山临江的一面高约260米的崖壁上,有一组规模巨大、内容丰富、画幅宽达221米,高约40米,上面用赤红色颜料画着密密麻麻的图像的花山壁画。它是壮族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有水神、日月神、山河神和生育及图腾崇拜等内容。

二、壮族花山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其评价

(一)壮族花山文化资源的展示方式——舞台文化展示

在文化资源开发中,通常人们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以民俗博物馆的陈列方式来进行,但由于它并不存在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中,因此无法完全展示“民俗生态”。而花山文化在开发时,通过“舞台”的形式来展示其文化,很好的避免了这个问题。

在关注“花山文化”民俗的活态性时,其采用由“走向花山”“骆越古韵”“山寨土风”“岩画故事”“月夜歌坡”和“悬岩上的盛典六部分组成的”《走近花山》实景演出的旅游策划,以音乐舞蹈形式再现花山岩画中记录的骆越盛世时期花山人的生活场景。通过搭建游动的观众席和多幕实景相结合的舞台,来形成一个敞开的民俗生态自然博物馆。

但是,在此我们还需关注的问题是,在构建舞台的过程中,舞台文化展示的潜在危险,就是当地文化的旅游化。由于当地民众是本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如果脱离了民众,就领略不到花山文化的本质内涵。

另外,在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应该让当地民众能够参与选择如何展示他们的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还应该让他们有机会决定为发展当地经济而采取迎合旅游者心理需求的生存策略。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文化的原真性,达到游客与居民双赢的目的。

(二)民俗文化过度商品化——传统时空范围被打破

由于民俗有其独特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但在进行开发、资源重组时,使得民俗固有的时空观念让位于日常旅游的需要,从而使文化展示不可避免的失真或被异化了。

因此,虽然过度商品化为旅游开发商及目的地社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但却为游客体验民俗文化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障碍,更严重的是,这样失真文化的展示可能会对当地儿童产生误导的作用。

基于民俗文化过度商品化的问题,我认为我们要权衡好真实性的内涵,因为它影响着当地民族民俗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民族间的生态的均衡和谐,所以我们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满足游客需求而打破其传统的时空范围,在此政府应加以必要的规范以及引导。

(三)花山文化的内涵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

2005年8月底,崇左市第二届宁明花山文化艺术节筹委会公开向社会征集艺术节节徽。节徽设计者认为,节徽充分体现了壮族人画中三的文化理念,山为三座,绣球为三个,水为三系,蛙人为三横。并且用红色印章代表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他真的符合壮族社会的实际吗?

对于此现象,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其实壮族原始数的概念是“一二五”模式,而不像汉族的“一二三”思维模式那样。因此,在文化节节徽中三的含义明显带有汉族的思维方式,而非壮族的地方性知识。而且设计者以红色寓意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不知源起何处。

所以,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中,当地没能准确理解其文化的内涵,并且某些理论没有明确的出处,导致在宣传文化的过程中,其本身就存在着不准确甚至误导的作用。在对花山壮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中,表现文化资源的本质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开发时,一定要以严谨的态度,深入准确理解花山文化的内涵,从而打造花山文化品牌。

(四)旅游纪念品的建议

民族旅游工艺品是一种舞台化的民族文化,它通过各种符号形成旅游工艺品,并通过各种符号和工艺品本身来展示隐喻其象征意义,亦即它背后蕴藏着民族或族群的文化认同。因此,如何在旅游工艺品中凸显花山文化,将其背后的文化蕴涵传递给广大游客将是很具挑战的内容,以下为一些针对纪念品的开发策略。

我们可以在壮族织锦和绣球上镶制花山岩壁画,将花山岩壁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深入人心;对于著名的宁明县酒厂,他们在生产瑶珠牌巴戟酒的同时,还可以出品花山啤酒,宣扬花山文化;此外,还可以出品以花山为品牌的茶叶蜂蜜龙眼荔枝等食品。

民俗文化的内涵第6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河南民俗旅游;发展

一、河南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1)民俗文化资源丰厚,发展相对缓慢。中原地区即河南民俗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特色鲜明、斑斓多姿,集中体现在生活习俗、交往礼俗、饮食服饰、信仰节令、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在我省立足“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实施“旅游立省”经济发展新战略的推动下,河南旅游业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2009年,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48亿元,同比增长17%和25%,全年签订28个超亿元旅游项目,合同金额145亿元,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旅游开发商落户河南,全省全年已完成旅游项目投资达120亿元。从另一方面看,河南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设突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800多公里,居全国第一;郑西高速铁路的开通,把郑州、洛阳、西安和开封四大古都连成一线。河南地处中原、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可以说,河南旅游发展已经步入发展的黄金期。(2)缺乏深度开发,精品旅游资源较少。河南财经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所长苟自钧教授认为,原因主要在于,河南省很多的民俗资源缺乏深度策划及包装,开发层次不高,这与全省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许多景区仍未跨越硬件建设阶段,无暇顾及软件产品开发,作为旅游软件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俗旅游产品抢滩市场乏力。与此共存的是另一个令人焦虑的现状:目前,河南许多民俗文化面临着后继乏人、日渐萎缩的境地。(3)开发潜力大。河南不仅拥有无比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具有无限魅力的“民间文化之乡”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比如戏曲中的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戏品种之一;少林和太极两大体育民俗文化,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武术品种;正月十三的马街书会,成为全国闻名的艺术交流场所,这些民俗具有悠久的历史、深远的影响、广泛的传播。

二、河南民俗旅游的开发

(1)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民俗可以旅游吗?一旦“包装”,是否将失掉淳朴原始的风貌,转而“媚俗”?河南省文化厅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他的忧虑。他认为,民俗旅游不可简单开发,表面性、浅层次的包装容易扭曲其本来面貌,流失最有营养的部分——民间特征和历史内涵。推出民俗旅游产品,既要保持民俗的原生态,又使“俗”中融合高品位的“雅”元素,使其在保护中不断发展。而河南投资1亿多元打造的首部实景演出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成功地对接了中原传统文化、少林禅宗文化、嵩山实景与现代时尚,成为河南民俗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2)挖掘文化内涵,塑造精品。一是挖掘文化内涵。在此方面,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特点和文化内涵,制作出具有当地资源特点的旅游纪念品,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形成更强的旅游合力;二是采取丰富的表现形式;三是多方位提升文化品位。在这方面可以组织历史、哲学、宗教、文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到景区进行专题调研、考察,进一步挖掘景点的文化内涵;组织各类剧团,把演出从舞台剧场延伸到景区,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演出。(3)树立民俗意识,加强宣传。首先,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对逐渐失传的传统、风俗、习惯、庆典、节日、宗教仪式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得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下来,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用。其次,政府或有关部门要与旅游地居民多沟通,让他们知道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让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4)开发特色产品、强调参与性。发展民俗旅游就是发挥河南自己的优势,突出河南“地域特色”,吸引世界游客;发展民俗旅游还应重视把民俗文化由复杂变简单,使之成为“大众文化”满足游客求奇、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同时还要在特色上下功夫,将独具中原特色的古庙会、戏曲、武术、杂技等项目充分开发利用,采取多种措施,不断促使特色更“特”,不仅使游客了解河南丰富的民俗、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能使游客笑口常开、心情舒畅。

参 考 文 献

[1]李晶,韩雪.论河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策略[J].焦作大学学报.2007,10(24):25~26

[2]焦金英.河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SWOT模式分析和开发体系略

民俗文化的内涵第7篇

民间风俗是当地文化传统和生产方式的反映,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民俗摄影应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感,应在民俗摄影中摄取民俗文化的实质。如果不能正确把握民俗摄影的文化内涵,而只拍些无足轻重的镜头,就失去了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民俗摄影是一种向人阐释今天的最佳手段。民俗摄影包涵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帮助人类认识昨天,呼唤未来。当我们对自己熟悉并感兴趣的文化现象深入认识和研究时,用民俗摄影这个手段来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对某种现象整体、深入的纪实性拍摄,可以达到其它艺术形式(文学、绘画)可望而不可及的目的。因摄影纪实的结果是真实的、形象的、生动的。我们也就有责任去完成这项工作,不给历史留下空白和遗憾。民俗摄影家需要更多的注意其作品的文化价值。摄影的本质是纪录性、实用性,摄影的魅力是艺术性,这些方面在拍好民俗摄影作品中缺一不可,只有纪实,才真正决定了民俗摄影在民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民俗摄影的文化史料功能是主要的。而在我们的摄影活动中,更多的朋友只注重了摄影的艺术性,而忽视了摄影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史料性和艺术性是民俗摄影的双重性。民俗的史料性决定了它在民俗研究中的地位,而艺术性正是作为视觉艺术的立身之本。艺术性可使民俗摄影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同样,民俗的独特性又能使民俗摄影作品有别于其他艺术摄影作品而自立于摄影天地。简单地说,民俗摄影就是用摄影语言来讲一个民族古老的故事,这故事越古老、越稀有人们就越爱听,如果不只会讲大白话,而加进一些诙谐、幽默的艺术语言它会更动听,人们也更爱听。首先是故事的真实,再就是语言的艺术。艺术性的发挥要在纪实的原则上去完成,绝不允许违背其真实性去虚构、合成、制作。翻开摄影发展百年来的历史,最感人的仍是那些朴实无华直接的历史记录。从文化意义和历史角度去分析,民俗摄影远远超过了自身属性,其不仅是一种艺术作品更是一种了解历史、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的一种方式,这恰是民俗摄影的本质所在。一直以来,一些摄影人士为了寻求突破常常借鉴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虽然绘画艺术与摄影艺术有着相同点,如果长期这样必然消弱摄影艺术独特的魅力,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另一个突破口。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民俗摄影的本质所在,民俗摄影家们为何不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去创造、感受民俗摄影,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我们不能把民俗摄影仅看成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应该让其回归历史、回归自然,只有这样作品的内容才会有力度和深度。

二、民俗摄影在文化传承中作用的具体表现

由于新疆地区保留着当地最为完整的民族文化,此地生活着很多摄影工作者。但是,他们拍摄的民俗、民情作品大多都是表层的东西比较多,很少有人将拍摄的重点放在民俗文化上,以致一些民俗、民情摄影作品缺少深刻的文化价值和内涵。为了研究新疆文化发展,挽救更多频临消失的民俗文化,一些摄影工作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将拍摄点立于免俗摄影的文化含量,通过“系列”民俗作品将新疆地区的风情是、民俗与文化展现淋淋尽致。不仅增加了摄影作品的文化内涵,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新疆悠久文化的魅力与生活原貌。在笔者看来,民俗摄影只有具备了文化意识才有了独立的艺术品格,而民俗作品的文化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注重摄影本身,而不是从固有的艺术教条出发。应从大文化的范畴中去寻求新的艺术因素和艺术感觉。二是要努力在作品中注入大量的文化信息,让欣赏者在大文化范畴中得以全新的感受。在民俗摄影作品中,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符号。一些民俗、民情通过摄影真真实实地展现在广大人民的眼前,让世人看到了我们古老而悠久的文化,从而在文化传承上有着显著的作用。为了表现“真”,摄影人需从文化信息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民俗摄影,切记不可用一些概念化的艺术欣赏程序去感悟它,否则会使作品失去真正的含义。通过摄影可将历史瞬间定格在影像上,对历史、生活等有着记录功能,在这种能力作用下使得摄影担负起观察人类发展的重要职责。尤其,民俗、民情摄影的职责更重。民俗摄影是一些以民俗、民情为拍摄题材的摄影人所拍摄的影像作品,这样的作品中涵盖者一定的文化气息和内涵,为了能够深刻地表现某一地区的文化、民俗、民情与文化,民俗摄影人应收起玩赏的心态、摆脱商业操作,让作品真真实实有文化、朴实无华。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关键在于把握住民俗摄影的本质,只有这样其才能成为民俗文化的记录与见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名垂千古,除了表现了绘画艺术外,也在于该画作真实较为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北宋开封城内外的一些石井生活。由此可见,摄影回归真实、回顾生活、回归自然的重要性。

三、结论

民俗文化的内涵第8篇

[关键词]象山县 渔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149-01

前言

近年来,我国沿海渔村日益崛起。象山县旅游以当地渔业文化为基础,结合旅游观光,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仍处在起步阶段,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对传统渔文化造成了冲击,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已成为象山人民关注的问题。

一、渔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象山县围绕当地特有的“渔民俗风情”,开发了渔民俗博物馆、渔民俗节事庆典模式和渔民俗专项旅游模式等一系列民俗旅游项目,旅游业迅速发展。在开发中,象山县渔民俗的文化遗产在各地的渔村、渔港得以基本保留,徐福东渡传说、开洋节和富岗如意信俗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总体来说,象山渔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处在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二、象山县渔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

象山县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地区,三面环海,地处世界黄金海岸旅游资源线,西接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的浙江腹地,北部的象山港是全国著名的深水良港,大多数村落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自然风光,为渔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渔文化资源丰富

1.历史悠久。象山渔文化溯源于境内的塔山文化,塔山先民以海为伴,以渔为生,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开始耕海牧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渔文化习俗。

2.内涵丰富。象山渔文化传承了“人海和谐”的核心思想,渔民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出海捕鱼,从每年6月1日休渔期开始,为期三个半月禁捕;渔民们还会举行“开洋”“谢洋”等传统仪式,举行祭妈祖典礼,感恩大海。

3.习俗特殊。由于独特的滨海位置和长期的耕海牧鱼生活,产生了独特的生产习俗、饮食习俗、居住习俗,当地人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融入了渔区特有的风俗、信仰和崇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三)旅游客源优势

象山县所处的长三角地区是部级旅游客源集散地和客源地,也是象山县渔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客源市场,游客消费意愿强,消费能力高,为象山县渔文化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市场。

三、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渔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象山县处于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起步阶段,经济效益较好,但简单的将传统渔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不挖掘渔文化新内涵,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将失去竞争力。

(二)渔文化旅游结构功能单一

象山县渔文化旅游主要以观光为主,旅游资源结构功能较单一。在节庆或是活动中,游客的参与度较低,体验性不足,甚至不能较好的感受到传统渔文化的内涵。

(三)城市化对传统渔文化的冲击

随着象山县经济发展,渔民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少景区出现了城市化,加之对渔文化旅游资源环境的认识偏差,部分渔村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自然风貌,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不利于渔文化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过度捕捞对渔文化资源的破坏

休渔期的目的在于对幼鱼资源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实际上有大量幼体在休渔前已经被捕获。而每年的3、4月份,象山渔民的作业渔场从北向南转移,追捕大量处于生殖洄游的繁殖群体,导致海洋资源处于持续衰退之中。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渔文化内涵的表现和开发

笔者认为,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文古迹的前提下,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传统渔文化内涵的表现力。其开发可从象山人民包容开放的渔民俗、勇于拼搏的精神、天人和谐的自然观念三方面进行深入,打造象山县渔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二)渔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笔者认为,有特色的文化旅游才足以吸引游客,可以把零散的景点串联起来,在象山县内开发一条以渔文化为主线,充分整合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等因子的特色旅游线路,着重突出渔家风情。同时,还可以开发一些渔家风情体验型、出海捕捞参与型等特色旅游产品,让游客亲自体验浓厚的渔文化氛围。

(三)加强渔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和保护

象山县渔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多重价值。笔者认为,应对当地渔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开发现状等,并对当地渔文化进行一个系统整理,制定保护措施和接待游客的人数限制,确定长远目标。

(四)适度捕捞

休渔时间段应做出调整,落实休渔期的实际意义。笔者认为,针对某些需要重点保护的鱼类,政府可以针对其产卵特征,制定出特殊的保护条款。此外,还要严禁偷捕现象,让象山沿海鱼类资源得到科学、可持续的发展。